項目文章 | 歐易客戶構建首個猴頭菇高解析度遺傳圖譜

2021-02-08 歐易生物

2020年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彭源德研究員團隊龔文兵博士等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雜誌(IF=4.259)發表題為「A Resequencing-Based Ultradense Genetic Map of Hericium erinaceus for Anchoring Genome Sequences and Identifying 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Monokaryon Growth」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導了首個猴頭菇的高解析度遺傳圖譜,本文對猴頭菇育種關鍵性狀的數量性狀定位做了初步的探索。

 

文章標題:A Resequencing-Based Ultradense Genetic Map of Hericium erinaceus for Anchoring Genome Sequences and Identifying 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Monokaryon Growth

發表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影響因子:4.259

涉及的歐易生物服務產品:基因組重測序


猴頭菇(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種著名的食用和藥用蘑菇,可產生多種生物活性物質,例如多糖、萜類化合物、蛋白、凝集素和酚類化合物。在過去10來年中,猴頭菇在生理和健康促進方面的特性被廣泛報導,例如抗衰老、抗氧化、抗癌症等。

儘管其食用及藥用的優點被廣泛報導,聚焦於猴頭菇的分子生物學以及遺傳學特性的研究還很少。也因此,其遺傳改良受限,進而阻礙了優良品種的育種。蘑菇育種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活性物的豐富度、產量、質量以及抗病能力,不過這些性狀的改良通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這些性狀往往被數量性狀位點(QTL)控制。

通過遺傳圖譜鑑定這些複雜性狀相關的QTL,可以極大地促進標記輔助選擇,加速育種進程,不過猴頭菇目前尚無基因連鎖圖譜。遺傳圖譜繪製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遺傳分離群體的發展。對於蘑菇來說,通過減數分裂得到的F1代例如單孢菌株(SSIs)是理想的遺傳圖譜繪製群體。而過去很少有在蘑菇的研究中用到了100個以上的減數分裂孢子進行研究,而這也限制了遺傳圖譜的準確性。


猴頭菇(Hericium erinaceus)因其引人注目的保健功效而引起廣泛的關注。然而由於缺乏遺傳和分子工具箱,猴頭菇優良品質的選育受到了阻礙。本文作者對127個F1單孢菌株進行了重測序,構建了首個高解析度的猴頭菇遺傳圖譜。將重組bin作為標記物,得到了一個包含1174個bin的超高密度的遺傳圖譜(包含37082個SNP)。

新獲得的遺傳圖譜總圖距為1096.5 cM,平均每個bin為0.95 cM。通過利用bin標記作錨點,將scaffolds比對到這個遺傳圖譜上,遺傳圖譜和拼接的猴頭菇基因組表現出高共線性。作者還將新獲得的遺傳圖譜應用到數量性狀位點(QTL)的定位上,獲得了4個同單核體生長相關的QTLs。其中一個QTL,mgr1,佔生長變異的12.1%,位於接合型A(MAT-A)位點附近。

總之,這一新構建的高解析度遺傳圖譜可作為未來猴頭菇遺傳、基因組和育種研究的參考。


1. 單孢分離群體的基因分型及遺傳圖譜的構建

作者用兩個猴頭菇單核體株CS-4和911-4通過接合獲得了雜交系HeC9,收集HeC9擔孢子並培養至萌發,而這些單核狀態的SSIs作為圖譜繪製的子代材料。為繪製遺傳圖譜,作者對911-4和127個SSIs進行了重測序。親本單倍體911-4(覆蓋度240×)共測到了10 G的clean reads,同時每個子代SSI(覆蓋度最少為24×)也保證至少可以拿到1 G的clean data。在完成SNP過濾和bin校正後,作者一共獲得了1522個bin,其中只有那些最小等位基因頻率(MAFs)大於20%的bin被用於後續分析,最終得到了1174個bin(共包含37082個SNP),並構建了15個連鎖群(LG)(見表1)。整個遺傳圖譜長度為1096.5 cM,覆蓋了CS-4基因組上31.1 Mb。每個LG所含bin數量從15到117個不等,大小從18.6 cM到99.5 cM不等,平均間距小於1.0 cM,最大間隙在LG4處(7.86 cM)(見圖1)。通過基因組注釋和同源比對,作者確定了接合型基因的位置,MAT-A和MAT-B位於到LG1和LG9上(見圖1)。

 

表1|猴頭菇遺傳圖譜特點


圖1|猴頭菇遺傳連鎖圖上bin的分布

因為在人工繪製的雙親圖譜群體中存在有限的交叉,對於一個給定的SSI,來自於同一單核體親本的大基因組片段被校正出來(見圖2)。在所有的SSIs,LG1中均為檢測到兩個以上的交叉發生,在幾個SSI中,整個LG1片段遺傳自CS-4且無交叉發生。相似的遺傳模式也在其他LG中被檢測到(見圖2)。不過在所有15個LGs中,沒有SSI僅繼承自一方親本。

圖2|SSIs基因型可視化

在SSI群體中,有242(20.7%)個bin被發現傾斜於一個親本(p<0.001),其中110個bin傾斜於CS-4,其餘的傾向於911-4。共220個有傾向性的bin被聚類為15個偏分離熱點區域(SDRs),這些區域均包含3個及以上顯示出偏分離的連鎖標記物。這些SDRs分布於10個LG上,平均長度為15.4 cM(見表2)。

 

表2|猴頭菇遺傳圖譜中檢測到的偏分離熱點區域

 

2. 基因組裝配和遺傳圖譜比對

用bin標記物作為錨點,作者將22個scaffold(總長38.8 Mb)比對到遺傳圖譜上的15個LG。作者繪製了組裝的scaffold和遺傳圖譜整合示意圖(見圖3),猴頭菇的物理序列和遺傳圖譜呈現高度共線性關係。大多數maker在LG上的排序同基因組上的位置前後一致。除scaffold 3和6外,其餘scaffold均比對到1個LG上。有7個scaffold和7個LGs正好對應(見表1)。

圖3|猴頭菇物物理圖譜和遺傳圖譜的對應關係示意圖

按總遺傳圖譜大小與被覆蓋的物理長度之比計算,猴頭菇的平均重組率為35.3 cM/Mb。各LG的重組率同物理長度呈現顯著的負相關。為了計算染色體內重組率的變化,作者將檢測到的SNP重新映射到這個遺傳圖譜中,然後將基因組分成不重疊的10kb窗口,計算重組率。最終作者共找到56個重組熱點區域(大於平均重組率10倍以上的區域),且分布不均勻。一般重組率較高的區域是在LG端,這表明可能存在端粒區域。作者還統計了56個熱點區域GC含量,發現熱點區域GC含量明顯較高。

 

3. 單核體增長的數量性狀定位

CS-4和911-4兩個親本的單核體增長率(mgr)分別為3.2 和1.29 mm/天。而127個SSI的增長率範圍是0.33-4.27 mm/天,平均為1.88 mm/天(見圖4)。單方差ANOVA分析顯示基因型對增長率有顯著影響(p<0.01)。通過覆核區間作圖法(CIM),共有4個影響增長率的QTL,其中2個(mgr1 和mgr4 )同時被完備區間作圖法(ICIM)證明。這4個QTL可解釋39.2%單核體生長的變化,單QTL解釋的表型變異範圍為8.0%-12.1%(見表3)。這些QTL的物理置信區間長度從52 kb到2467 kb不等。分析這4個QTL置信區間的基因發現,mgr3和mgr4的小物理區間內,分別只包含22和19個編碼基因。而在LG1上的mgr1和mgr2中,包含了100個基因 。一些被報導可能參與了真菌的營養生長和形態的基因(例如編碼同源域轉錄因子、鋅指轉錄調節因子和糖基轉移酶的基因)也定位到這些QTL中。

圖4|SSI個體中單核體增長率分布

表3|猴頭菇中控制單核體增長率的QTL


本文利用高通量測序方法檢測、鑑定了猴頭菇中SNP的基因型,並繪製了首份高解析度的猴頭菇基因圖譜。通過進行LG和scaffold的對比,發現猴頭菇基因組與新完成的遺傳圖譜表現出高度的共線性。此外,本文還鑑定到了與猴頭菇單核體生長高度相關的QTL。總之,這一新構建的高解析度遺傳圖譜可作為未來遺傳、基因組和育種研究的參考。


Gong W, Xie C, Zhou Y, et al. A Resequencing-Based Ultradense Genetic Map of Hericium erinaceus for Anchoring Genome Sequences and Identifying 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Monokaryon Growth. Front Microbiol 2020; 10:3129.


猜你想看




相關焦點

  • 首個全解析度的人類基因組遺傳圖譜發布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冰島基因解碼公司(deCODE genetics)、冰島大學和雷克雅未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了首個使用全基因組序列數據開發出來的全解析度人類基因組遺傳圖譜。該圖譜提供了迄今為止關於人類進化的兩個關鍵驅動因素之間的位置、速率和關聯性的最詳細觀察:重組(recombination)---在卵子和精子形成中發生的基因組重組;並且新發突變(de novo mutation)---在我們的每個基因組中出現了幾十個通常很小的變異,而且我們沒有從父母那裡遺傳這些變異。
  • Science:發布首個全解析度的人類基因組遺傳圖譜
    2019年1月2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冰島基因解碼公司(deCODE genetics)、冰島大學和雷克雅未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了首個使用全基因組序列數據開發出來的全解析度人類基因組遺傳圖譜。
  • 伏牛山野生菌類-猴頭菌(猴頭菇)
    分類高山猴頭菇高山猴頭菇又稱霧猴頭菇,夏秋多野生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雲杉、冷杉和箭竹林帶中的枯樹或倒木上。針猴頭菇針猴頭菇又稱小刺猴頭菇,日本稱為猴子頭。栽培條件溫度猴頭菇是中溫結實性菌類。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6~34℃,最適生長溫度為25℃左右。低於6℃,菌絲代謝作用停止;高於30℃時菌絲生長緩慢易老化,35℃時停止生長。
  • 吃猴頭菇的禁忌 吃猴頭菇需注意這些
    猴頭菇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菜類,猴頭菇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口感鮮嫩而獨特,深受人們的喜愛。孕婦可以吃猴頭菇嗎?吃猴頭菇有哪些飲食禁忌呢?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猴頭菇吧。7、猴頭菇除了有一些相剋的食物外,還不能多吃,首先猴頭菇都帶有苦味,一次最多放2~3個,放太多煮出來的湯都是苦的,不適合食用,另外,高營養的滋補品都不宜多食,避免滋補過甚,引起流鼻血、上火等症。
  • 「人類腫瘤網絡圖譜」正在構建
    從單細胞解析度上闡明癌症發展過程 「人類腫瘤網絡圖譜」正在構建 2020-04-30 科技日報 張夢然 」聯盟(HTAN)合作,從時間—空間維度全面地對單細胞解析度上腫瘤發展過程進行闡述和總結,建立「人類腫瘤網絡圖譜」,從而為各類型腫瘤生成信息豐富的三維圖譜數據集。
  • 猴頭菇的食用技巧,猴頭菇怎麼吃?
    猴頭菇是一種美味的食用菌,它的營養很高,但很多人面對毛絨絨的猴頭菇不知道怎麼做。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猴頭菇的一些吃法,一起來看看吧。猴頭菇的食用技巧:幹猴頭菇適宜用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泡發時先將猴頭菇洗淨,然後放在熱水或沸水中浸泡3個小時以上,猴頭菇泡發好了,在烹製的時候要加入料酒或白醋進行煮製,這樣做可以中和一部分猴頭菇本身帶有的苦味。無論是泡發還是洗猴頭菇,都注意不要用高溫的開水,水溫只需要保持在30-40度左右就可以了,這樣的話有利於猴頭菇的充分漲發,泡發和清洗猴頭菇。
  • 猴頭菇的產地在哪裡?怎樣挑選猴頭菇?
    猴頭菇是一種名貴的菜餚,與熊掌、燕窩、魚翅並稱四大名菜,肉質柔嫩可口,素有「素中葷」之稱,猴頭菇歷史悠久,深受人們喜愛。你知道猴頭菇的主產區在哪裡嗎?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猴頭菇的主要產地在哪裡?要說到猴頭菇的產地,還是非常廣泛的,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很多個省區都有生產猴頭菇,當然這裡面是包括了野生的和人工種植的。野生的猴頭菇,以東北大興安嶺,西北天山和阿爾泰山,西南橫斷山脈,西藏喜馬拉雅山等林區尤其產得多,而人工種植的猴頭菇,主要分布在東北各省和河南、河北、西藏、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四川、湖北、廣西、浙江等省區都有出產。
  • 猴頭菇的百變做法,猴頭菇的營養多多,你需要的都在這
    猴頭菇是一種非常有營養且滋補身體的食物,它的肉質非常鮮美,口感也特別的好,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猴頭菇。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關於猴頭菇的百變的做法以及猴頭菇的一些營養價值的內容,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就跟著我繼續看下去吧!首先我們看一看猴頭菇都有哪些營養呢!
  • 猴頭菇食療篇
    猴頭菇的食療價值 猴頭菇別名又叫羊毛菇、猴菇菌、猴頭菌、猴頭蘑、刺蝟菌。據記載,猴頭菌性平味甘,有助消化,利五臟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猴頭菌中含有的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酞胺物質,有治療癌症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功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臨床試驗反覆證明,猴頭菇藥用價值不斷地在挖掘出新的內涵,猴頭菇的藥用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猴頭菇有保肝護肝作用。 2、猴頭菇有抗腫瘤作用。
  • 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 猴頭菇的偏方有哪些
    相信大家在電視上經常看到有很多廣告是關於猴頭菇的,那麼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有那些呢?猴頭菇怎麼吃呢,猴頭菇的家常做法有哪些?商場裡猴頭菇的品牌有很多,猴頭菇的選購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1.
  • 猴頭菇能治胃病嗎 猴頭菇有這些功效
    猴頭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物,猴頭菇是蘑菇類食物,猴頭菇裡面的營養豐富,裡面有許多對人呢體有益的營養元素,那麼請問猴頭菇能治胃病嗎?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可以吃猴頭菇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猴頭菇能治胃病嗎現代社會許多人忽略健康。
  • 猴頭菇原本都是野生的,它的量十分有限,而且價格也比較高
    猴頭菇個頭越大,品質越好。所以說就是說不能多大眼。其實當地農民在剛開始種植猴頭菇時,曾經一個菌棒打過多個眼,想增加產量,產量是增加了,然而品質卻下來了。所以為了保證猴頭菇的品質,在海林所有的種植戶都是一個菌棒,只打一個眼,一袋能接多少,和郭就是一個軍到能產七八兩,先得。
  • 怎麼做猴頭菇才好吃,介紹猴頭菇的吃法
    猴頭菇又叫做猴菇,猴蘑,猴頭菌等等名稱,猴頭菇算是一種味道鮮美的山珍,所以又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的說法,因為猴頭菇的肉質鮮嫩,味道香椿,所以還有「素中葷」的說法。猴頭菇和熊掌,燕窩,魚翅一起並稱為四大名菜。
  • 猴頭菇怎麼吃 猴頭菇的營養食譜有哪些
    平時看電視的時候,會看到很多有關於猴頭菇的廣告,知道猴頭菇對胃是非常的好的。那麼猴頭菇怎麼吃呢?猴頭菇的做法有很多,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也是非常的大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7、蔬菜炒好後,就放入腰果、猴頭菇,翻炒幾下即可。猴頭菇丸子湯原料:幹猴頭2個、肉餡2兩;調料:鹽、耗油、蔥、姜;1. 將猴頭菇用溫水泡軟(最好泡一晚)。2. 猴頭菇擠幹水,去根蒂,切成片。3. 鍋內燒開熱水加一勺油在鍋內,放入猴頭菇燉20分鐘;4.
  • 猴頭菇養胃湯的做法
    今天,趁著星期五來給自己煲個養生湯吧,安撫一下自己「兩點一線」加班的胃吧!做法步驟1、猴頭菇素有「養胃之王」之稱,中西醫都認為猴頭菇含有的多糖,能幫助人體的腸蠕動、胃排空。結合上脊骨、紅棗等高營養的材料一起煮,營養又美味,最適合不定時吃飯的人了。2、 首先處理一下材料,猴頭菇準備好淘米水加熱到微溫,50度左右,將猴頭菇面朝下浸泡在淘米水中,壓上重物,浸泡2個小時左右。3、2個小時後,撈出猴頭菇,擠幹水分,用清水反覆衝洗乾淨,切出菇蒂,撕成小片。
  • 市場猴頭菇價格多少錢一斤?猴頭菇怎麼做好吃又養胃呢?
    在菌類蔬菜裡面,猴頭菇是比較少見的一種,也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被列為八大山珍之一。猴頭菇具有很好的食用功效,具有營養與藥用的結合。古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說。猴頭與魚翅、熊掌、燕窩並譽為四大名菜。那麼猴頭菇應該怎麼食用呢?怎麼吃最好呢?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成功構建首張鱖高密度遺傳連鎖...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成功構建首張鱖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2017-06-13 14:41:00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瀏覽量: 530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珠江所葉星研究員團隊近日完成了首張翹嘴鱖
  • 猴頭菇的栽培技術有哪些?想栽培出優秀的猴頭菇,這些事情需注意
    猴頭菇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今天小白要跟大家說說猴頭菇的栽培技術和栽培時需要注意的事情。猴頭菇自身擁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不論是作為食材還是藥材,一直都深受老百姓們的歡迎。在我們國家栽培猴頭菇的人也是非常多的,究竟栽培猴頭菇有哪些技術和需要注意的事情呢?首先我們得為猴頭菇搭建一個生長環境,我們需要選擇一個最好的地方來搭建栽培猴頭菇的大棚。
  • 首張薴麻分子標記遺傳圖譜繪製成功
    本報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胡其峰17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首張薴麻分子標記遺傳連鎖圖譜近日由該所劉頭明博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繪製成功,該團隊還同時完成了薴麻纖維產量相關性狀的數量性狀位點(QTL)定位。上述成果將可直接應用於薴麻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工作,對未來我國薴麻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 猴頭菇怎麼保存?鮮猴頭菇可以冷凍嗎?
    猴頭菇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食用菌,但是如果保存不當的話,就很容易腐爛生蟲,造成浪費,那麼猴頭菇究竟要怎麼保存呢?猴頭菇怎麼保存1、陰涼通風處存放。猴頭菇是生活在溼冷陰暗的山上的一種腐生菌,在購買之後可以將其直接攤販在陰涼通風處,也可以保存一段時間不變質,但是要注意避免潮溼。2、冰箱冷藏存放。冰箱冷藏層的溫度比較低,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延長鮮猴頭菇的保存時間,還可以保持其鮮度,因此猴頭菇置於冰箱冷藏也是一種不錯的保存方法。3、製成幹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