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孩子送上學校之後,就開始鬆了一口氣,殊不知在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之後,家長反而更加的要去關注。
尤其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這一段時間的孩子自尊心強、愛面子又極度敏感,對於別人的視線特別關注,家長不重視的話,孩子容易心理出現問題,李強就是一個例子。
李強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他今年12歲剛升初一,家長忙於工作,一直都是爺爺奶奶負責照顧李強,老一輩的人照顧孩子沒有現在年輕的父母那麼精細,能吃飽穿暖已經是不易了,少有能關注到孩子的內心。
也正因為是這樣,李強一直在忍受著,同學對於他「玩笑」似的打罵,而同學對於排斥他的原因也很讓人難以接受,只是因為李強個子在班上最矮,又內向不愛說話,成績也不好,所以大家都不喜歡李強。
同學給李強取了一個外號叫做「小強」,所有人忽略和孤立李強,這種學校裡面的小手段,孩子做的時候可能不知道有什麼後果,但是受害者對於這種"隱形暴力"所帶來的傷害,終身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親情期孩子的心理,別讓孩子成為受害者的同時,也應該教會孩子別做施暴者!
1.老師/同學的忽略與孤立
對於孩子校園中的孩子來說,老師是除了父母家長之外,最值得信任的人,老師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忽略孩子,長期間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就會對自身產生懷疑,質疑自己。
有一個詞叫做「呼朋引伴」,這個詞很適合還在學校裡的同學,很少有孩子會獨來獨往,通常都是一個個的小團體,被孤立的孩子內心很脆弱,尤其是當他下進入一個小團體,但是被這個團體孤立時候,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深受打擊,產生無助、焦慮等情緒,長期下來易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
2.被取自己不喜歡的外號
很多家長年少的時候,想必都有過這樣的一段經歷,身邊的同學甚至是老師,因為自己的名字,或者是別的原因,取了一個對當事人來說非常不喜歡的外號。
比如李強被同學叫做「小強」,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不會在意,性格內向的孩子,即使他們不喜歡,也不知道如何去拒絕,只能默默的去承受,壓抑在心中。
3.個子比同齡人矮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一個團體中,多多少少都會存在攀比,對於學生來說,首當其衝的就是身高。在同齡人裡面,個子矮的要仰望高個子,在心理上矮個子會形成我不如他,高個子則是我比他強,這樣矛盾就會產生,個子矮也容易被人輕視。
1.家長與孩子
最重要的是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在心理上家長需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變化,每天或者隔天抽出固定時間和孩子談談心,聊一聊在學校的事情,學習和同學的相處問題,詢問老師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在生理上,家長則是要注意孩子的生長發育,一般來說女孩子9-11歲,男孩子11歲之後是身高發育的關鍵期,這一段時間家長要比平時多費一些心思,注意給孩子補充鋅元素,多吃富含鋅的食物,比如瘦肉、堅果、動物肝臟等,還可以飯前給孩子吃些易飯蛋鋅寶,同時對於蛋白質、蔬菜水果也要多吃,均衡搭配,營養健康。
2.老師與孩子
在家中家長與孩子一般是多對一的關係,而在學校裡老師與學生是一對多,老師不可能能夠方方面面的照顧好每一個孩子,老師能做到是儘量關注每一個孩子,了解知道平時的小團體,在學生發生矛盾時,及時引導和處理。
3.孩子與孩子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家長平時不用過於幹預他們之間的正當交往,但是要注意孩子在這段關係中,兩人是否處於平等的到位,可以通過和孩子平時聊天中得知。
總而言之,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裡面遇到了隱形暴力,不可能一點異常都沒有,家長一定要留心觀察,比如孩子變得怕人、不愛說話、不想去學校、害怕等行為,要先與孩子溝通,然後去詢問與孩子交好的同學家長,最後再去詢問老師,一定要把事情解決清楚,避免孩子受到更重的傷害。
心理的陰影比身體上的打罵還要嚴重,你愛你的孩子,就不要讓他默默的再經受這一段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