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裡的「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別讓他默默承受

2020-10-10 養生育兒小課堂

很多人把孩子送上學校之後,就開始鬆了一口氣,殊不知在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之後,家長反而更加的要去關注。

尤其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這一段時間的孩子自尊心強、愛面子又極度敏感,對於別人的視線特別關注,家長不重視的話,孩子容易心理出現問題,李強就是一個例子。

李強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他今年12歲剛升初一,家長忙於工作,一直都是爺爺奶奶負責照顧李強,老一輩的人照顧孩子沒有現在年輕的父母那麼精細,能吃飽穿暖已經是不易了,少有能關注到孩子的內心。

也正因為是這樣,李強一直在忍受著,同學對於他「玩笑」似的打罵,而同學對於排斥他的原因也很讓人難以接受,只是因為李強個子在班上最矮,又內向不愛說話,成績也不好,所以大家都不喜歡李強。

同學給李強取了一個外號叫做「小強」,所有人忽略和孤立李強,這種學校裡面的小手段,孩子做的時候可能不知道有什麼後果,但是受害者對於這種"隱形暴力"所帶來的傷害,終身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親情期孩子的心理,別讓孩子成為受害者的同時,也應該教會孩子別做施暴者!

一、學校裡的「隱形暴力」

1.老師/同學的忽略與孤立

對於孩子校園中的孩子來說,老師是除了父母家長之外,最值得信任的人,老師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忽略孩子,長期間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就會對自身產生懷疑,質疑自己。

有一個詞叫做「呼朋引伴」,這個詞很適合還在學校裡的同學,很少有孩子會獨來獨往,通常都是一個個的小團體,被孤立的孩子內心很脆弱,尤其是當他下進入一個小團體,但是被這個團體孤立時候,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深受打擊,產生無助、焦慮等情緒,長期下來易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

2.被取自己不喜歡的外號

很多家長年少的時候,想必都有過這樣的一段經歷,身邊的同學甚至是老師,因為自己的名字,或者是別的原因,取了一個對當事人來說非常不喜歡的外號。

比如李強被同學叫做「小強」,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不會在意,性格內向的孩子,即使他們不喜歡,也不知道如何去拒絕,只能默默的去承受,壓抑在心中。

3.個子比同齡人矮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一個團體中,多多少少都會存在攀比,對於學生來說,首當其衝的就是身高。在同齡人裡面,個子矮的要仰望高個子,在心理上矮個子會形成我不如他,高個子則是我比他強,這樣矛盾就會產生,個子矮也容易被人輕視。

二、如何避免孩子在學校受到「隱形暴力」?

1.家長與孩子

最重要的是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在心理上家長需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變化,每天或者隔天抽出固定時間和孩子談談心,聊一聊在學校的事情,學習和同學的相處問題,詢問老師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在生理上,家長則是要注意孩子的生長發育,一般來說女孩子9-11歲,男孩子11歲之後是身高發育的關鍵期,這一段時間家長要比平時多費一些心思,注意給孩子補充鋅元素,多吃富含鋅的食物,比如瘦肉、堅果、動物肝臟等,還可以飯前給孩子吃些易飯蛋鋅寶,同時對於蛋白質、蔬菜水果也要多吃,均衡搭配,營養健康。

2.老師與孩子

在家中家長與孩子一般是多對一的關係,而在學校裡老師與學生是一對多,老師不可能能夠方方面面的照顧好每一個孩子,老師能做到是儘量關注每一個孩子,了解知道平時的小團體,在學生發生矛盾時,及時引導和處理。

3.孩子與孩子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家長平時不用過於幹預他們之間的正當交往,但是要注意孩子在這段關係中,兩人是否處於平等的到位,可以通過和孩子平時聊天中得知。

結語

總而言之,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裡面遇到了隱形暴力,不可能一點異常都沒有,家長一定要留心觀察,比如孩子變得怕人、不愛說話、不想去學校、害怕等行為,要先與孩子溝通,然後去詢問與孩子交好的同學家長,最後再去詢問老師,一定要把事情解決清楚,避免孩子受到更重的傷害。

心理的陰影比身體上的打罵還要嚴重,你愛你的孩子,就不要讓他默默的再經受這一段痛苦。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的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蔡女士的兒子自從上幼兒園之後,每天都興衝衝地,還跟爸爸媽媽說幼兒園裡真好玩。由於考慮到孩子是不是在學校受欺負了,於是蔡女士耐心地詢問孩子為什麼這學期不想去幼兒園了。孩子這才告訴媽媽,這學期班裡換了一個老師,這位老師覺得他太調皮了,不僅平時不愛搭理他,還讓別的小朋友也不能跟他玩耍,所以每天在幼兒園都孤零零的。
  • 幼兒園裡的5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很難發現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雖然會感到很輕鬆,但是卻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孩子是第一次離開家庭,家長擔心孩子無法適應幼兒園裡的生活。幼兒園老師一個人需要同時照顧很多的孩子,不會像家長那樣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而且有一些幼兒園老師的素質很差,孩子在幼兒園裡可能會遭受「隱形暴力」。
  • 孩子默默承受的幼兒園「隱形暴力」,父母不容忽視
    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有幼兒園老師幫著照顧孩子,相比孩子在家,自然省心省力了不少,但是,孩子們之間的摩擦和小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作為父母,要時刻警惕幼兒園裡的「隱形暴力」。,往往會在其成長過程中,受到心理和思想上的阻滯,這甚至比在身體上受到的傷害影響更大。
  • 幼兒園常見「隱形欺凌」,許多孩子在默默承受,家長卻糊塗不知
    幼兒園其實也是一個小社會,裡面肯定會有矛盾,比如,這些幼兒園常見的「隱形欺凌」,許多孩子留在默默承受,可惜的事家長卻糊塗不知。被同齡人在背後惡意說長道短、散播謠言別以為只有成人私下才會使用惡意不實的語言攻擊別人,其實幼兒園的小朋友早就輕車熟路了。
  • 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是奮起反抗還是默默承受?
    看了很多觸目驚心的視頻,有的家長都難以置信自己的小孩在學校竟然遭受了如此的重創。國家現在嚴厲禁止校園暴力,校園霸凌,作為家長卻沒有好的辦法。以前總是讓孩子碰到危險跑開並告訴老師,但是現在看來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難道讓他拼命反擊對方的方法對嗎?
  • 「你的孩子可能默默在接受隱形暴力」,離職老師,給家長的忠告
    隨著網絡時代監控設備的完善,很多關於幼兒園虐待孩子的事件時常被曝光,家長們對幼兒園也越來越不放心,但孩子又必須去幼兒園學習。所以,很多家長也是處在兩難的矛盾當中,孩子放在家裡自己不會教,還經常調皮搗蛋,孩子放在幼兒園又不放心,總怕孩子太小受到傷害。
  • 「你再闖禍我就不理你了」,「心理暴力」比打罵教育傷害更大
    前幾天朋友搬了新家,請我們來溫居,恰巧孩子也放假待在家裡,朋友在一旁給我倒水招呼我,孩子自己在房間裡玩玩具。我們聊了有一會天,房間裡突然傳來很大的聲響,我們趕緊跑進屋查看,生怕孩子摔倒,原來是虛驚一場,孩子把掛衣架撞到了。我本來覺得不是很大一件事,朋友卻很生氣的責怪孩子:「你再闖禍我就不理你了。」孩子心裡覺得有點委屈,發出了輕輕的啜泣,不敢說話。
  •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遭遇幼兒園的「新型冷暴力」,別讓他默默承受
    可有些家長會發現,即便監控裡看著一切都挺正常,可孩子對上幼兒園仍舊十分抗拒,除了不適應之外,還應該細心和孩子溝通,看看他是否正在遭受「新型冷暴力」。這對心智發育中的幼兒園孩子來說,無疑是種莫大的傷害,事實上就連成年人也未必受得了。幼兒園流行的「新型冷暴力」,家長不得不防群裡有位寶媽說,她家女兒性格比較內向,今年剛上幼兒園,狀態還算可以,一直想融入到夥伴中去。
  • 「暴力教育」有弊端,長期打罵孩子,會給他們造成哪些傷害?
    長期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傷害呢?一、身體的傷害。孩子在成長的階段,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各個身體器官都十分脆弱。用特別兇殘的方式對待孩子,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而且父母有時候情緒上來,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理智,下手沒有輕重,孩子的身體又特別的脆弱。
  • 這3種幼兒園「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承受,而家長卻一無所知
    不是被小朋友欺負,也不是被老師打罵,而是默默承受「冷暴力」監控雖然能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但由於沒有身臨其境,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什麼狀態,雖然孩子沒有被欺負,被打罵,但也有可能在默默承受「冷暴力」。1)孩子被欺負,老師裝看不見現在的孩子都是被家長捧在手心裡的寶貝,寵溺的非常任性,這樣的孩子即使到了集體生活也會爆發自己的小脾氣,在幼兒園發生矛盾是經常的事情。
  • 承受著一家人的「暴力」,她沒有哀求默默承受,更沒有流一滴眼淚
    導讀:承受著一家人的「暴力」,她沒有哀求默默承受,更沒有流一滴眼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承受著一家人的「暴力」,她沒有哀求默默承受,更沒有流一滴眼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放學回家為什麼不說話?可能遭遇了「隱形暴力」,來看看吧
    孩子一般到了3歲,家長就開始把他們往幼兒園送,因為這樣會減輕家長的壓力,平時可以把看孩子的時間用來做其他事。但是,孩子即使去了幼兒園,家長們也不可以掉以輕心,畢竟孩子是第一次進入學校,第一次單獨與外界相處,所以家長要及時關心孩子在幼兒園裡的適應情況。
  • 教訓孩子要把握尺度,家長要學會這樣去做,避免使用暴力傷害孩子
    暴力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用暴力的方式,肯定是其中最糟糕的一種,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錯誤,反而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帶給孩子內心的傷害。有些父母總是覺得打孩子是天經地義,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沒少挨打,不還是照樣長大了嗎?
  • 遭受一家人的「拳打腳踢」,她沒有絲毫避退,一言不發的默默承受
    女孩遭受一家人拳打腳踢,卻一言不發的默默承受前段時間,網絡上一段視頻迅速走紅引得不少網友的評論轉載,同時視頻的內容也惹得網友們憤怒不已。整個視頻當中,女孩並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她在遭受一家人"拳打腳踢"的同時,沒有絲毫避退,也沒有哀求他們不要打她,一言不發的默默承受
  • 3種「冷暴力」在幼兒園發生,別讓孩子默默承受,父母要有所了解
    校園暴力一直是社會關注的問題,自從網絡遍布全國各地後,越來越多的暴力事件被報導、揭露。其中&34;是很常見,又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種校園暴力。很多人都以為&34;只存在小學以上的年齡階段,但其實幼兒園也存在&34;。
  • 忽略比打罵更可怕!家庭暴力不一定是拳頭,這種行為對娃影響更大
    導讀:忽略比打罵更可怕!家庭暴力不一定是拳頭,這種行為對娃影響更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忽略比打罵更可怕!家庭暴力不一定是拳頭,這種行為對孩子影響更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遭遇校園暴力,無論奮起反抗還是默默承受,結局可能完全一樣
    孩子被打,你支持他打回去嗎?兩個孩子兩種不同選擇,最後的命運卻一模一樣!校園暴力無聲無息地存在了很多年,哪怕現如今一些成年人會想起自己的校園生活,也會想起很多被人欺負過的事情。那種無助的感覺往往令人牢記一生,可是為何這種校園現象屢禁不止呢?究竟是什麼助長了那些霸凌者的氣焰?
  • 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一聲不吭,網友:不配當父母
    01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一聲不吭,網友:不配當父母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她的爸爸媽媽都是送外賣的,平時工作辛苦受了氣,回到家就打罵自己的女兒出氣。這天,涵涵吃完晚飯之後,正在認真地寫作業,但是媽媽卻不知道發什麼神經,竟然一巴掌把涵涵扇倒在地。如果是一般人,早就生氣發火了。但是涵涵卻仿佛習慣了一樣,自己默默地從地上爬起來坐回椅子上,沒有哭泣沒有流淚,讓人心酸。
  • 在學校裡被欺負了,是選擇反抗還是默默承受,這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作為一個教師,在校園裡,經常看到校園霸凌的現象。施暴的學生,高高舉起自己的拳頭向著比自己弱小的學生揮去,面對揮舞過來的拳頭,你的選擇有兩個,默默承受和反抗。無論是反抗,還是默默忍受,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理由來做出自己的選擇。但這個對學生的一生都會影響很大。那麼這兩類學生在成年之後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今天來比較一下。
  • 當孩子犯錯,家長別總是打罵孩子,三招讓娃更加乖巧懂事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小強在一個離異家庭中長大,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選擇離婚了,之後都是父親親自撫養小強。小強的父親脾氣暴躁,並常常為獨自撫養孩子而煩惱,他總會不自覺地通過打罵的方式來教導小強,這讓小強承受了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