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的5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很難發現

2020-09-12 甜橘媽媽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雖然會感到很輕鬆,但是卻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孩子是第一次離開家庭,家長擔心孩子無法適應幼兒園裡的生活。

幼兒園老師一個人需要同時照顧很多的孩子,不會像家長那樣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而且有一些幼兒園老師的素質很差,孩子在幼兒園裡可能會遭受「隱形暴力」。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竟出現心理問題

閨蜜彤彤有一個3歲的兒子,是個淘氣包,特別的好動,平時在家裡沒有閒著的時候,經常闖禍。

上個月,彤彤把兒子送去上幼兒園,沒過幾天,老師就打來電話,說孩子實在是太淘氣了,總是搶別人的玩具,上課也經常搗亂,彤彤向老師道了歉,並且表示會對孩子嚴加管教。

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後問媽媽:「什麼是竄天猴?」彤彤告訴兒子,竄天猴是一種煙花,過年的時候,人們會燃放竄天猴,可以增加節日的氣氛。

彤彤感到很奇怪,孩子為什麼會對這個詞感興趣?在幼兒園裡也接觸不到竄天猴呀?在彤彤的追問下,兒子說出了原因。

原來,老師看彤彤的兒子太淘氣,所以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竄天猴」,結果現在班級裡其他的小朋友都喊彤彤的兒子「竄天猴」。

彤彤感到特別生氣,老師的這種做法,無疑是一種「隱形暴力」,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彤彤找到了幼兒園的負責人,給兒子辦理了退園手續,因為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彤彤實在是放心不下。

幼兒園裡的5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

1、故意不理孩子

有些老師看到孩子淘氣,會很生氣,但是又不敢打罵孩子,所以就會故意不理孩子,比如孩子對老師說:「我想上廁所。」老師假裝沒聽見,故意讓孩子尿褲子,老師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

2、不公平對待

負責任的老師,會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但是有些老師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孩子,就會不公平對待,比如玩具不夠分,老師會讓別人先玩,大家都玩夠了才讓孩子玩,這樣做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

3、給孩子起外號

有一些老師喜歡給孩子起外號,比如上文提到的小男孩,就被老師起了一個「竄天猴」的外號,還有一些老師喜歡用語言去侮辱孩子,比如「你像豬一樣笨」、「豬都比你聰明」,老師的這種行為,如果孩子不說,家長很難發現,但是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4、諷刺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想讓老師點評一下,如果老師沒有師德,會對孩子說:「你不適合畫畫,趁早放棄吧。」這種老師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導致孩子不敢輕易嘗試。

5、在同學面前否定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有些孩子犯了錯誤,會讓老師特別生氣,把孩子當成是負面教材,在同學的面前否定孩子,說孩子很笨、很蠢,導致孩子受到了同學們的孤立,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何避免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到「隱形暴力」?

1、多與老師溝通

給孩子選好幼兒園之後,家長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和老師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能夠了解老師的性格,也可以從老師的言語中知道她是否負責任。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也要經常和老師溝通,一方面是了解孩子在幼兒園裡的表現,另一方面是看看這位老師對孩子是否有耐心。

2、經常和孩子聊天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和家長接觸的時間減少,所以家長要經常和孩子聊天,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而且家長也可以從孩子的口中了解幼兒園裡的那些事,還可以知道孩子是否遭受了「隱形暴力」,如果是,家長要馬上與老師溝通,或者直接給孩子辦理退園手續。

3、仔細觀察孩子

孩子如果受到了隱形暴力,平時會有一些異常表現,比如寡言少語、膽小等等,家長要仔細觀察,如果發現了這些情況,要和孩子溝通,也可以問一下班級裡其他同學的家長,以免讓孩子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總之,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要更加關心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到了老師的隱形暴力,要馬上出面解決這個問題,不然孩子可能會產生心理陰影。

我是甜橘媽媽,一名兩歲寶寶的媽媽,經常與大家分享原創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家長朋友,如果您想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繼續關注我每天發布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的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蔡女士的兒子自從上幼兒園之後,每天都興衝衝地,還跟爸爸媽媽說幼兒園裡真好玩。不少聽說了這件事的孩子家長也表示,幼兒園老師這種行為是「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更可怕,身為家長的別不當回事。
  • 學校裡的「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別讓他默默承受
    ,但是受害者對於這種"隱形暴力"所帶來的傷害,終身都會受到影響。一、學校裡的「隱形暴力」1.老師/同學的忽略與孤立對於孩子校園中的孩子來說,老師是除了父母家長之外,最值得信任的人,老師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忽略孩子,長期間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就會對自身產生懷疑,質疑自己。
  • 五種幼兒園「隱性暴力」,家長不易發現,會給孩子帶來精神傷害
    引言:帶娃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兒,好在已經開學了,家長們可以放心把小「麻煩精」們轉交給老師。一個老師往往要帶十幾二十幾個孩子,不可能像家長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甚至出現極端情況,孩子還可能遭受「隱性暴力」,影響身心健康。
  • 孩子默默承受的幼兒園「隱形暴力」,父母不容忽視
    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有幼兒園老師幫著照顧孩子,相比孩子在家,自然省心省力了不少,但是,孩子們之間的摩擦和小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作為父母,要時刻警惕幼兒園裡的「隱形暴力」。,往往會在其成長過程中,受到心理和思想上的阻滯,這甚至比在身體上受到的傷害影響更大。
  • 孩子放學回家為什麼不說話?可能遭遇了「隱形暴力」,來看看吧
    孩子一般到了3歲,家長就開始把他們往幼兒園送,因為這樣會減輕家長的壓力,平時可以把看孩子的時間用來做其他事。但是,孩子即使去了幼兒園,家長們也不可以掉以輕心,畢竟孩子是第一次進入學校,第一次單獨與外界相處,所以家長要及時關心孩子在幼兒園裡的適應情況。
  • 「你的孩子可能默默在接受隱形暴力」,離職老師,給家長的忠告
    所以,很多家長也是處在兩難的矛盾當中,孩子放在家裡自己不會教,還經常調皮搗蛋,孩子放在幼兒園又不放心,總怕孩子太小受到傷害。,沒想到雯雯直接來一句:「你的孩子可能默默在接受隱形暴力」,琴琴聽得一臉霧水,幼兒園還有隱形暴力?
  • 3種「新型暴力」在幼兒園盛行,比打罵更傷人,家長卻一無所知
    而對孩子來說,上幼兒園,就是人生中第一次離開父母。但在幼兒園裡,有些孩子可能也在遭受著某些「新型暴力」,家長卻還一無所知。樂樂媽察覺到女兒的異樣,詢問女兒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沒想到女兒委屈巴巴地說:「幼兒園裡沒人願意跟我玩,老師和小朋友們都不喜歡我。」
  • 孩子上幼兒園後變孤僻,可能是受到「隱形暴力」,比打罵更難解決
    然而打幾下、罵幾句,這些有明顯表現的體罰行為,媽媽們一經發現還能上門去討說法,如今卻有一種隱形「暴力」在幼兒園流行起來隱形暴力」微微工作比較忙,女兒剛滿三周歲,她就早早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微微登陸了家長監控後臺,反覆查看監控記錄,沒發現老師對女兒有什麼不妥的行為。微微十分納悶,慢慢從女兒的隻言片語再結合監控,才弄清了事情原委。老師面對眾多孩子照顧不過來,發現女兒比較省事,於是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高需求寶寶身上。
  • 把孩子丟在遊樂場,家長銷聲匿跡,這3種家長對孩子傷害很大
    老師遊樂場發現幼兒園學生,卻聯繫不上家長周末幼兒園老師倩倩跟老公去遊樂園玩,剛從摩天輪上下來,就看見遠處一個自己站著的小女孩,她是班上的學生明明。明明竟然是自己一個人來的遊樂場,倩倩走過去問明明,怎麼是自己一個人來的?
  • 幼兒園常發生的4種「隱形欺凌」,老師雖不明說,家長要知道
    而性格沉悶的孩子,在幼兒園也容易被忽視。之所以說幼兒園有一些「隱形欺凌」主要是因為幼兒園小朋友多,孩子們接觸的時間長自然也容易出現一些摩擦。這些小矛盾如果老師沒有發現,或者是直接選擇忽視的話,就會對孩子造成一些傷害。
  • 「暴力教育」有弊端,長期打罵孩子,會給他們造成哪些傷害?
    長期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傷害呢?一、身體的傷害。孩子在成長的階段,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各個身體器官都十分脆弱。用特別兇殘的方式對待孩子,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而且父母有時候情緒上來,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理智,下手沒有輕重,孩子的身體又特別的脆弱。
  • 教訓孩子要把握尺度,家長要學會這樣去做,避免使用暴力傷害孩子
    暴力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用暴力的方式,肯定是其中最糟糕的一種,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錯誤,反而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帶給孩子內心的傷害。有些父母總是覺得打孩子是天經地義,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沒少挨打,不還是照樣長大了嗎?
  • 對於家長經常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你覺得怎麼樣?
    打罵是一種用強硬手段讓對方完全臣服的方式,尊重和寬容在這裡無處體現。而孩子,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都是需要父母雙親給予真正的尊重和寬容。我在曾經做老師的歲月裡,把無限的溫柔和寬容給了班上的孩子,而面對自己的孩子所謂的「調皮,不爭氣」時,就完全失去耐心和教育策略。對他不僅冷言冷語,而且也使用過暴力。
  • 「你再闖禍我就不理你了」,「心理暴力」比打罵教育傷害更大
    前幾天朋友搬了新家,請我們來溫居,恰巧孩子也放假待在家裡,朋友在一旁給我倒水招呼我,孩子自己在房間裡玩玩具。我們聊了有一會天,房間裡突然傳來很大的聲響,我們趕緊跑進屋查看,生怕孩子摔倒,原來是虛驚一場,孩子把掛衣架撞到了。我本來覺得不是很大一件事,朋友卻很生氣的責怪孩子:「你再闖禍我就不理你了。」孩子心裡覺得有點委屈,發出了輕輕的啜泣,不敢說話。
  • 幼兒園的3種「隱形暴力」,孩子正在默默承受,家長卻還毫不知情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秋季開學,不少家長開始面臨將小孩送入園的難題:孩子開學哭鬧怎麼辦?會不會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但是家長也會安慰自己:幼兒園有那麼多老師在旁邊照看,午睡的時候也會看著,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 「新型家暴」誕生,帶給孩子的傷害比打罵更嚴重,家長卻渾然不知
    在過去,很多父母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孩子不聽話,必須得打到聽話為止。如今,這種暴力的教育方式,已被無數人捨棄,不再用棍棒教育孩子,現在的父母,更加注重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講究科學育兒,「新型家暴」也隨之誕生。
  • 幼兒園裡出現「新型攀比」,讓家長苦不堪言,孩子受到的傷害更大
    當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去上幼兒園了,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這件事,因為幼兒園就像是一個「小社會」,孩子在裡面除了會學到知識,更會養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但是現在的幼兒園和過去的幼兒園有很大的不同,一種「新型攀比」正在蔓延,讓很多家長苦不堪言,而且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 幼兒園裡有3種「冷暴力」,也許正在傷害孩子,家長卻毫不知情
    導讀:幼兒園裡有3種「冷暴力」,也許正在傷害孩子,家長卻毫不知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裡有3種「冷暴力」,也許正在傷害孩子,家長卻毫不知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出現暴力傾向咋辦?盲目打罵不可取,父母要正確引導
    在孩子形成了這樣的性格之後很難和自己得到同學友好相處,並且在和同學相處的時候也非常容易使用暴力傷害到同學。3.受到同學的影響大部分孩子在青少年的時候都沒有很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也導致了這些孩子在和同學相處的時候受到他們的影響。
  • 幼兒園常見「隱形欺凌」,許多孩子在默默承受,家長卻糊塗不知
    幼兒園其實也是一個小社會,裡面肯定會有矛盾,比如,這些幼兒園常見的「隱形欺凌」,許多孩子留在默默承受,可惜的事家長卻糊塗不知。被同齡人在背後惡意說長道短、散播謠言別以為只有成人私下才會使用惡意不實的語言攻擊別人,其實幼兒園的小朋友早就輕車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