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幼兒園「隱性暴力」,家長不易發現,會給孩子帶來精神傷害

2020-09-15 小舅媽育兒

引言:帶娃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兒,好在已經開學了,家長們可以放心把小「麻煩精」們轉交給老師。

一個老師往往要帶十幾二十幾個孩子,不可能像家長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甚至出現極端情況,孩子還可能遭受「隱性暴力」,影響身心健康。

上了幼兒園,孩子變得更不快樂了!

朋友家三歲的小淘氣,因為疫情在家裡困了大半年,總是吵著鬧著要上幼兒園跟小朋友們作伴。

終於開學了,朋友趕緊把孩子送過去了,結果上學沒兩天老師就打電話「告狀」,說孩子太鬧騰了,搶別人玩具不說,上課還給老師搗亂。朋友趕緊跟老師道歉,並跟老師保證自己會管教孩子。

前幾天,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悶悶不樂的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媽媽,什麼是竄天猴啊?」朋友告訴孩子,就是一種煙花,過節的時候放的那種。

沒想到孩子又問,「為什麼老師管我叫『竄天猴』啊,小朋友們都笑話我。

朋友聽了孩子的話特別生氣,第二天送孩子上學的時候直接去找老師溝通,原來是老師看孩子太淘氣,所以給他起了這樣一個外號。

朋友說看著只是個玩笑,但是這其實是一種「隱性暴力」,導致孩子被歧視,這個老師實在是太不尊重人了。

和老師聊完,朋友乾脆的去找園長辦了退園手續,讓這樣的老師帶孩子,誰能放心的下呢?家長們往往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吃穿住行,力求在物質方面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卻往往會忽略孩子的精神世界。

幼兒園中這五種「隱性暴力」,給孩子的精神世界帶來極大的傷害!

無視孩子

有些老師因為成績、性格等原因,會「反感」部分小朋友,但是出於師德又不會動手打罵,就會故意無視孩子。

比如說孩子說想上廁所,老師就會故意無視他,讓他尿褲子,出醜。

區別對待

體現在很多方面,夥食分配、態度差異,為什麼你的寶寶永遠玩不到喜歡的玩具,吃不到喜歡的食物?因為老師的差別對待。

語言羞辱孩子

取外號還是比較「委婉的」,還有些沒素質的老師喜歡羞辱學生「你怎麼跟豬一樣笨啊」「豬都比你強」。

挫折「教育」,打擊孩子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總有些老師喜歡打擊孩子「你根本沒有畫畫的天賦」「1+1都算不明白還念什麼書」。

拿孩子的劣勢和別人的優勢作比較

老師總是下意識的比較自己不同的學生,這沒有問題,但是在全班同學面前否定一個孩子誇讚另一個孩子,就很傷人了。

這些行為,如果不是細心的家長很難發現,潛移默化的就會給孩子造成無法消除的傷害,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孩子繼續遭受「隱性暴力」呢?
和老師溝通

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中我們可以判斷他的性格秉性,一次兩次或許看不出來,但是長時間和孩子的老師保持聯繫,就能很好的看出老師是否負責、是否喜歡孩子。

當然了大家也要注意頻率和談話內容,老師也很辛苦,儘量不要給他們增添額外的工作,以朋友的身份和老師相處是最好的。

和孩子溝通

有三個要點:一個是鼓勵孩子多說。最好能事無巨細的把幼兒園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說出來,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也更有表達的欲望,只要家長加以鼓勵,他們肯定是願意分享的。

第二個是家長要認真傾聽,並且給予自己的肯定。孩子是希望得到認可的,在他講述自己的經歷時,家長不僅要表現出認真傾聽的狀態,也要給出反饋,增強孩子的表達欲。

第三個是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如果孩子每一天的講述都是快樂的,那就沒什麼問題,反之就說明孩子今天可能碰到了意外情況,值得家長注意。

你的孩子上幼兒園了嗎?你是如何避免孩子遭受「隱性暴力」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交流你的育兒經驗。育兒經#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裡的5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很難發現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雖然會感到很輕鬆,但是卻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孩子是第一次離開家庭,家長擔心孩子無法適應幼兒園裡的生活。幼兒園老師一個人需要同時照顧很多的孩子,不會像家長那樣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而且有一些幼兒園老師的素質很差,孩子在幼兒園裡可能會遭受「隱形暴力」。
  • 幼兒園的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蔡女士的兒子自從上幼兒園之後,每天都興衝衝地,還跟爸爸媽媽說幼兒園裡真好玩。不少聽說了這件事的孩子家長也表示,幼兒園老師這種行為是「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更可怕,身為家長的別不當回事。
  • 孩子默默承受的幼兒園「隱形暴力」,父母不容忽視
    ,往往會在其成長過程中,受到心理和思想上的阻滯,這甚至比在身體上受到的傷害影響更大。,有的時候,孩子被欺負,不僅僅是肢體上的衝突而已,故意集體排斥他人,故意損毀他人的物品,起侮辱性的外號等,這些言語上的詆毀和精神上的侮辱以及對他人物品的損壞等行為,都屬於隱形暴力的範疇。
  • ​各種PUA,其實是隱性「暴力」,會瓦解你的精神世界
    以往說到「家暴」、「虐待」,首先想到的總是身體上的暴力傷害,沒有人能了解或是知曉,心理、精神上的虐待,也是一種傷害。就好比你知道「冷暴力」是家暴的一種,卻不知道語言上的攻擊也是一種虐待。而這一套理論,不是胡編亂造出來的,而是在心理學專業領域中,有專業的科學解釋。
  • 小學生作文被批負能量,課後跳樓身亡,精神暴力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家長認為,老師給孩子作文批改得過於嚴格,還批評孩子&34;,去年更曾打過孩子耳光,這和孩子的死之間必然有關聯。12日,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的情況。在教師群體中,這種精神暴力的存在是常態化的。新上崗的老師,一般都會得到忠告,不要對孩子們太和善、太仁慈,否則會被孩子們牽著鼻子走。通常帶小學、幼兒園學生的老師們,要通知什麼事,都得扯著嗓子喊才能鎮住全場嗎,就是因為但凡溫柔一點,那些熊孩子們都不會聽話。
  • 新型「家庭暴力」已出現,正在慢慢傷害孩子,很多家長卻渾然不知
    新型家庭暴力的特徵,其實並不是特別明顯,因為它們隱藏於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很多家長會理所應當的,將這種「暴力」進行了隱藏,可卻忽視了它對孩子帶來的傷害。因此家長可以對照自己的日常行為,如果存在以下這幾種行為的話,那麼就要多多關注孩子了,看看孩子是否已經受到了影響與傷害?
  • 幼兒園隱性暴力悄悄上演,監控也查不出端倪,你的孩子遇到了嗎
    近年來幼兒園出現的許多關於老師虐待小朋友的案例,部分幼兒園老師不盡職導致學生受到傷害,讓許多家長對幼兒園的老師倍感不信任。由於小孩子年紀太小,有一些甚至不會表述自己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所以即便受到傷害,也很難跟父母表達清楚,除非因為受到傷害在身體上留下一些傷痕,否則許多父母根本無法想像自己花錢送孩子上學反而成為了把&34;的那雙手。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許是這三種「隱性傷害」在作祟,家長要了解
    從出生開始,很多孩子的媽媽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和娛樂時間去陪伴和照顧孩子,當他終於進入了幼兒園,家長們也是鬆了一口氣,但是同時也會很擔憂,害怕孩子不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卻不知道,校園中還存在一些「隱形傷害」。
  • 寶媽朋友圈曬娃牢記,三不發四注意,別讓「隱性危險」傷害孩子
    以前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都是拍照片,而現在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都是在發朋友圈。朋友圈的出現確實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有的人用朋友圈賺錢,有的人用朋友圈發洩憤怒,有的人用朋友圈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不過,朋友圈確實可以記錄孩子的成長,但是也會給孩子帶來一些「隱性」的危險,嚴重時還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 父母最傷害孩子的五種言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都是在父母身邊度過的。爸爸媽媽們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裡呢!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爸媽猶如畫家決定這幅畫的「畫風」。下面的五種言行,對孩子的說,簡直就是汙染源!如果你正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的話,可要改掉了哦!
  • 有種「新型冷暴力」在幼兒園中流行,家長不知情,孩子卻在經歷
    但是,在幼兒園中還是有存在一種「新型冷暴力」的。在看似愉快的氛圍下,藏著不少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會傷害到孩子,給孩子帶來很嚴重的影響。語言暴力在幼兒園中還有一種暴力,是語言暴力。有些老師在管孩子的時候很容易用這種語言暴力來對待孩子,雖然這種暴力看似沒什麼,但其實對孩子的傷害也很大。
  • 把孩子丟在遊樂場,家長銷聲匿跡,這3種家長對孩子傷害很大
    老師遊樂場發現幼兒園學生,卻聯繫不上家長周末幼兒園老師倩倩跟老公去遊樂園玩,剛從摩天輪上下來,就看見遠處一個自己站著的小女孩,她是班上的學生明明。明明竟然是自己一個人來的遊樂場,倩倩走過去問明明,怎麼是自己一個人來的?
  • 家長千萬別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家庭教育|語言暴力|傷害_網易親子
    很多家長認為,打孩子就是家庭暴力。其實不然。在現代社會,很多家長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下,在學校應試教育的挾持下,經常對孩子使用「軟暴力」。其中,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在很多家庭裡隨處可見。很多家長也許不以為然:孩子不聽話罵一下又如何,又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何必大題小做?然而,孩子若長期生活在不平等、不被尊重的環境中,語言暴力將給孩子帶來的嚴重的危害。
  • 父母的這些話,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家長要拒絕「語言暴力」!
    表演結束,在場家長的反應都很詫異,甚至都不記得自己,居然有過這些言行。我們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這不容置疑。但是在孩子的眼裡,那些以愛為名說出的話語,著急之時的情緒發洩,何嘗不是無意、無心卻又徹底、難忘的痛苦和傷害?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跟語言暴力相聯繫了。
  • 幼兒園裡有3種「冷暴力」,也許正在傷害孩子,家長卻毫不知情
    導讀:幼兒園裡有3種「冷暴力」,也許正在傷害孩子,家長卻毫不知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裡有3種「冷暴力」,也許正在傷害孩子,家長卻毫不知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白巖松:再難也不讓孩子住校,3種看不見的傷害,讓孩子沉默
    孩子住校有什麼問題呢?孩子住校也分年紀,三種隱性傷害,讓孩子沉默住校是要分情況的,比如說大學生,大部分都是住校,五湖四海的同學,集中到一個大學,不住校,難道天天跑飛機嗎?而小學生,情緒還沒能控制好,甚至有些孩子自己都不能好好照顧自己,就要跟家長分離,他們會持續保持緊張,天天哪裡想學習,想得就是爹媽和爹媽做的好吃的。
  • 語言的力量: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超出你想像
    一個社會和諧穩定的程度取決於家庭多大程度的和諧關係:家長之間的和諧,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和諧。撇開心理學不談,語言確實帶有一種潛意識的能力。言語有無窮的力量,可以帶來醫治、支持、安慰、祝福,也可以帶來傷害、破裂和毀滅。每個人要多多留意自己的言語,即便在生氣發怒時。如老話說的:「汙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 幼兒園家長如何及時發覺孩子正在受到傷害?注意觀察孩子四點表現
    面對一個幼兒園這麼小的孩子,一個成年人更何況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怎麼能做出這樣沒人性的行為。針扎、扇耳光、踢打、揪耳朵,餵安眠藥,喝風油精。這些是人做的事兒嗎?憤怒之後是傷心,幼小的心靈遭受如此大的傷害,若沒有好好的心理疏導和安撫將是她們一輩子的陰影。可光是傷心解決不了問題,流淚還是無法避免此種惡劣事件再次發生。
  • 幼兒園「冷暴力」如何預防?家長認真做好這4點,讓孩子免受傷害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隨著自媒體及新聞媒體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發生在幼兒園裡的暴力事件被曝光出來,讓家長感到膽戰心驚。由於社會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學校內部加強監管以及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孩子們在幼兒園受到虐待的情況在逐漸得到控制。
  • 這3種玩具容易造成「隱性傷害」,父母要注意,別再讓孩子玩了
    現在的孩子的生活和以前有很大的區別,可以說他們是趕上好時候了,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玩什麼玩什麼,即便是超過父母能力之外的事情,家長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孩子,正是因為這樣的父母,才給孩子增加了許多安全隱患。根據不完全統計來看,我國患有白血病的人數高達五百萬左右,其中孩子便佔據了50%,而且這個數據還在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