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打造「頂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務...

2020-12-11 大洋網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簡稱中大八院),中山大學唯一一家坐落於深圳市中心城區(福田區)的直屬附屬醫院,由中山大學與福田區政府共建。移交中山大學之後,尤其是近2年來,中大八院飛速發展,成為深圳醫療衛生領域的一匹「黑馬」,不僅在醫療、教學、科研、服務等諸多方面均呈現出長足發展的可喜變化,在深圳市公立醫院率先實施5G醫療應用服務,更在應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展現出「中流砥柱」的重要擔當,擦亮了中山大學的金字招牌。

近日,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中大八院正聚焦「建高地」、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專科學科建設體系,同時「強基層」、著力推動全專融合的分級診療體系,進而構建「醫院強,社康活,上下連,信息通」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著力打造一張深圳衛生健康的靚麗名片。

教學相長 醫療水平大幅提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再攀新高

2019年7月,中大八院新大樓正式啟用,室內一床一窗寬敞明亮,室外空中垂直綠化,典雅別致,3.0T MRI、移動式O形臂X射線機等一系列中八「重器」的投入使用讓該院設施條件躋身深圳前列。,中山大學按照「雙一流」建設部署,「舉全學校之力、聚各附院之賢」重磅打造附屬第八醫院,將醫院作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重要組成部分迅速推進。沈慧勇告訴記者,近兩年來,中大八院在醫療水平、教學、科研和醫療服務上都發生了重要變化。

首先是醫療水平提升了,有能力診治更多疑難雜症,市民可以不出深圳看大病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診量下降,但另一方面住院病人,尤其是三四級複雜手術的病人依然增多了。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中大八院收治的病人同比去年增長了51%,其中最能體現醫院核心競爭力的手術量較2016年增長近40%,三四級手術較2016年增長24.03%。這說明醫院的醫療水平是有大幅度提高的。

第二個變化是「中大八院真真正正成為了一個教學醫院」。據介紹,區校共建後,中大八院成為中山大學的附屬教學醫院,通過制定管理制度,逐步規範醫院教學管理,教學工作從無到有。至今,中大八院共招收研究生191人(碩128,博63)。2019年6月26日,該院培養出的第一位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如今,中大八院已初步完成教學組織體系的建立,成立了14個教研室。「教學醫院對醫院的發展非常重要,很多高端的人才都是因為教學醫院才過來的」沈慧勇說,所謂「教學相長」,正是一批批實習生進入臨床,整個醫生教師隊伍也不斷的規範化。當臨床教學素質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水平肯定也會提高。

第三個變化是科研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醫療界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個評估項目。2019年中大八院一舉拿下1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2020年度中大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再攀新高,合計立項13項,立項數位列深圳市醫療衛生系統第三。

應對疫情防控勇寫「中大擔當」
精準高效 屢創「深圳速度」

中大八院的第四個變化是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在今年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大八院更是展現出了「中流砥柱」的責任與擔當。深圳市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如此評價中大八院防控工作:「你們是福田醫療系統的一面旗幟。疫情發生以來,你們是全區抗疫的最前沿,也是醫療救治的主戰場,同時也是黨委政府決策的『智囊團』,以及全區疫情防控的『人才庫』」。

2020年1月15日,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抗「疫」史上一個無法忽略的時間節點。這天上午,國家衛健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通報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肺炎的現有病例表現。作為曾經參與指揮過2003年「非典」戰役的醫院管理者,沈慧勇敏銳地意識到「非同尋常」。當天下午,醫院便召開黨政聯席會,成立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小組,開始進行各種抗疫準備:採購防護物資,專業知識培訓全員覆蓋,發熱門診啟動24小時值班制及每天診療情況日報制......

1月25日下午,中大八院黨政領導班子再次作出一個不同尋常的決策:將1號樓逐層騰空,備做隔離留觀病區。面對不解和疑惑,沈慧勇說:「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其中,血液內科全員雷厲風行,3小時內完成搬遷,成為第一個為抗疫而搬遷的科室。而就在當晚,一場「大考」便不期而至:在某趟高鐵上與一確診病例密切接觸過的數十位乘客被數臺大巴載至醫院,接受隔離留觀。隨後,中大八院1號樓全部清空,改作隔離留觀病區。現在,中大八院共設有12個發熱留觀病區,共計216間留觀病房,極大地拓展了收治能力

在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大八院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篩查出廣東省首例境外輸入病例;2月中旬至下旬,該院發熱病人留觀數量在全省925家醫療機構中名列第一;精準高效,創造 「深圳速度 」,累計核酸檢測超過15萬例;基層ACT防控模式(僑香社康)獲世衛點讚,榮獲先進集體……沈慧勇和中大八院檢驗科吳超主任、感染科何方平主任獲得了廣東省抗疫先進個人榮譽,中大八院獲得廣東省抗疫先進集體的榮譽。

5G智慧醫院試點推進
醫養結合、智能轉診更科學便捷

5G「智慧醫療」便捷、智能的場景得以實現,基礎是5G醫療專網。據了解,中大八院作為深圳衛生系統唯一5G試點,以5G衛生專網全覆蓋為基礎,已率先實現了5G 遠程急救、5G 遠程會診、5G 移動診療、5G 社康急救指導、5G 智慧病房、5G 家庭病床等醫療場景。同時,覆蓋全診療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數位化基礎醫療設施的建設和智慧醫療應用全面加速,5G醫療行業終端及全場景5G創新應用等研發取得創新性突破。通過 ICU 床旁會診、遠程會診,讓分級診療、智能轉診更科學,將可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中大八院還參與了國家衛健委5G健康醫療的行業標準課題研究,成為5G mec標準的起草牽頭單位之一。

另外,5G醫療專網還將無縫對接中大八院內網,為全院醫療業務提供安全、便捷的接入和高速訪問,醫生可在院外通過移動端隨時隨地接入院內診療系統,與院內電子病歷信息系統實時交互,實現醫院內外信息實時共享,打造面向分級診療、智慧病房的5G全場景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5G技術以跨系統交互信息平臺為依託,可在居民家中實現24小時實時無接觸健康指標監測。沈慧勇舉例說,比如做了腿部關節手術的患者,只要帶上一個腿環,醫護人員就可通過社康監測平臺實時查看患者體徵狀況,實現對病情的早發現早幹預。「5G,將推動建立醫養結合新模式,不僅將改變著普通人的移動互聯診療體驗,也將給健康事業發展帶來巨大變革和影響」。

打造深圳骨科領域首個臨床轉化實驗室
醫工融合 築巢引鳳 聚焦重大科研成果突破

在沈慧勇的辦公室裡,記者看到一塊病人贈送的牌匾,上面寫著「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者仁心、醫界楷模」。沈慧勇是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也是骨科的學科帶頭人、廣東省醫學會骨科主任委員,他來到中大八院後,也為醫院帶來了一個骨科的金字招牌。

據了解,目前中大八院骨科已設置了脊柱外科、創傷骨科、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科、骨腫瘤科、小兒骨科6個亞專科。「學科的發展必須是亞專科化的,這是一個專科成熟的標誌。我們將重點以脊柱外科為龍頭,開展臨床工作」沈慧勇說。目前,中大八院骨科已經建立了一個市重點實驗室,進行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與轉化研究,這是深圳市骨科領域首個臨床轉化實驗室。該實驗室會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開展間充質幹細胞輸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標準化方案研究及安全有效性評估,努力促使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應用。

另外,沈慧勇還告訴記者,醫工融合也將是中大八院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中大八院正持續建設以醫工融合研究所、中心實驗室、生物樣本庫為支撐的科研中心,積極推進醫院中心實驗室的空間拓展,位於福田保稅區近10000平方米的實驗室將於明年開放使用。該實驗室擬建設中心實驗室、幹細胞與轉化醫學中心等,並將以高水平科研團隊實現科技創新及重大科研成果突破。同時,也期待通過建設重點醫學科研平臺築巢引鳳,吸聚高層次人才。

2019年7月,「中山大學名醫診療中心」在中大八院正式掛牌,首批40餘位進駐專家全部來自廣州「中山醫」系統,這也是中山大學各直屬附屬醫院著名專家在深圳唯一的「集中展示平臺」。至今,數十名「中山大學名醫」常年來中大八院出診或手術。「不出深圳,看中山大學名醫」由此真正走入深圳人的生活。

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中大八院已引進學科帶頭人25人,雙聘專家19人,臨床科研骨幹45人。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共計100餘項,臨床專科學科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近期,又有來自肝膽、產科、中醫的三名特聘學科帶頭人在中大八院正式「上崗」。

全科與專科協同 醫療與預防融合
居民健康將獲全方位、全周期保障

中大八院是中山大學直屬附屬醫院中唯一一個擁有「院辦院管」社康體系的基層醫療集團,下轄23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服務轄區50餘萬人口。今年8月26日,中大八院全科醫學中心啟用。對此,沈慧勇表示,中大八院將由此開啟構建「頂天立地促健康」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新篇章。
他告訴記者,中大八院正在推進醫院「一體化改革」,總目標中「頂天」,即建設「區域領先、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立地」即建設醫院與社康融合發展、醫療與預防融合發展、全科與專科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智能化的一體化基層醫療集團。實踐路徑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基層服務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學科建設為紐帶,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構建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轄區居民的健康。
未來,中大八院醫院在優先發展骨科、心血管內科兩個市級重點學科為主體的臨床醫療中心的基礎上,還將建設臨床與科研一體化平臺,包括骨關節疾病精準診治與早期康復中心、泛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精準檢驗與轉化醫學中心、急危重症基礎與臨床研究中心、代謝性疾病研究中心等。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劉影

相關焦點

  • 「高端訪談」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打造「頂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務...
    沈慧勇院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近日,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中大八院正聚焦「建高地」、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專科學科建設體系,同時「強基層」、著力推動全專融合的分級診療體系,進而構建「醫院強,社康活,上下連,信息通」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樣板,著力打造一張深圳衛生健康的靚麗名片。
  • 中大八院率先試點5G多場景智慧診療!深圳「福田醫聯體5G+MEC(邊緣...
    該項目由深圳市福田區衛健局、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深圳移動、華為、聯新公司等多方聯合打造,籌劃試行一年多以來,成功搭建起端到端的5G衛生專網,實現院外+院間+院內的5G智慧醫療全場景應用,創下多項「第一」,收穫多個獎項。福田區副區長歐陽繪宇、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院長沈慧勇、深圳移動副總經理趙武等各方代表出席發布會。
  • 中大八院新院長履新,醫院新大樓將於年底投入使用
    原標題:中大八院新院長履新,醫院新大樓將於年底投入使用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17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獲悉,原中大二院院長沈慧勇正式履新中大八院院長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沈慧勇院長上崗會上,福田區區長高聖元透露,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新大樓也將於今年年底投入使用,醫院科研場地建設也正在順利推進。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原深圳市福田區人民醫院)地處深圳市中心城區,是一所三級綜合性醫院。2016年8月26日正式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
  • 中大八院入選國家首批骨科加速康複試點醫院
    2018年,著名骨科專家、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即中山二院)院長沈慧勇教授率領其骨科團隊(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移師深圳並擔任中大八院院長後,中大八院骨科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椎間盤突出微創治療、脊柱腫瘤en bloc切除、運動醫學等領域躍居全國先進水平。此次入選國家加速康復骨科首批試點醫院,既是廣大骨科患者的福音,同時也將推動中大八院骨科的快速發展。
  • 中大八院U站來了,門診掛號、取藥等服務給你安排上
    7月16日上午,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福田)城市志願服務U站開站運行。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轄區醫院門診量有序回升,自助設備大量投入,需要協助的患者也顯著增多,在醫院內開展志願服務的需求明顯增加。
  • 中大八院醫療扶貧公益...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院長、廣東省醫學會骨科主任委員沈慧勇教授帶隊,為貴州威寧縣164位脊柱畸形貧困患者進行義診,包括小如在內的53人有手術指徵,經過專業評估需要儘快治療。貴州畢節初二學生小花(化名)也是其中一位。小花屬嚴重的先天性脊柱側後凸畸形,側凸85度,後凸124度,脊柱像「麻花」一樣擰在一起,已明顯影響日常生活,若繼續發展,心肺功能也將受累。
  • 鏡頭裡的中大八院:黨支部引領,黨群攜手衝在一線|何方平|周一平|...
    17 年後,他們集結深圳,以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以下簡稱中大八院)醫務工作者的名義,向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起衝鋒。▲中大八院醫護人員攜手並肩,眾志成城(中為周一平)。在 2020 農曆庚子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應該祥和歡樂的春節氛圍。
  • 中大八院的藥物基因檢測一測便知
    1月14日,中大八院藥學部收到泌尿外科送來的第1份檢測樣本。這是一名腎病患者,做了腎移植術後,需要長期服用他克莫司。此次住院後,這名患者多次檢測他克莫司血藥濃度值偏低,調整劑量後,結果仍然不理想。醫生頓時心生疑問:會不會跟他的藥物基因型有關呢?於是,醫生及時開具了1張藥物基因檢測單。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 這場「戰疫」中寫下「中大擔當」
    「風起青萍之末」,作為曾經參與指揮過2003年「非典」戰役的醫院管理者,沈慧勇院長從會上敏銳地意識到「非同尋常」。當天下午,醫院便召開黨政聯席會,審議通過並實施《加強特殊傳染病(不明原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第一版。目前該方案已更新至第五版),成立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小組,沈慧勇院長和張遠權書記擔任組長,王彤副院長、李建林院長助理主抓救治、協調工作。
  •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打造「頂天立地」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鍾南山院士為市人民醫院授牌 市人民醫院供圖今年,全力以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推動市人民醫院和市中醫院打造高水平醫院,以及五家區域中心醫院的建設。接下來,該局將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同時繼續推進高水平醫院和區域中心醫院建設,打造「頂天立地」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 PP體育推出「全民健康季」,打造全新一站式健康服務
    PP體育推出「全民健康季」,打造全新一站式健康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雖然線下消費受到衝擊,但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線上健身等「宅經濟」卻逆勢上漲。
  • 山東地礦八院到河北省地質調查院考察交流
    河北地質調查院院長李勝利、總工程師陳志彬、副院長田小偉及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參加座談。座談會上,考察組介紹了山東地礦八院在礦產勘查、城市地質、水文地質和農業地質等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有色金屬勘查、礦山恢復治理和地理信息軟體開發等領域的獨特優勢,重點交流了近年來八院在西部地勘工作的開展情況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就開展下步合作的重點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
  • 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問道求真 頂天立地
    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問道求真 頂天立地時間:2020/10/16 14:35:03 來源:教師博雅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 冀南新區承辦的第九期《慧眼看邯鄲》大型高端訪談節目成功錄製
    6月28日,由邯鄲市政府智庫辦公室和邯鄲廣播電視臺主辦、冀南新區承辦的第九期《慧眼看邯鄲》大型高端訪談節目在職教城成功錄製。新區領導趙振有、程明獻、王少賢、張雙牛、王富魁、魏忠彥出席活動。為主題,邀請市政府智庫特聘專家、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單強博士,市政府黨組成員、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紅燕,冀南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富魁、邯鄲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安兵、邯鄲科技職業學院院長李鵬麗、冀南技師學院黨委書記許克亮、市職教中心校長李福樹及相關企業代表、媒體代表、公眾代表參加節目錄製。
  • 宋少先院士到訪山東地礦八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李福華11月22日,墨西哥科學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宋少先一行到訪山東地礦八院,就日照地質地理信息大數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工作推進事宜開展座談,併到八院進行深入考察交流。
  • 中山大學醫學院:打造中大醫品牌,促進學生學業發展和升學深造!
    在報到當天提供一站式報到服務,掃碼、提交個人資料、領取新生資料包、拎包入住等等由工作人員和學長團全程指導參與。開展新生入學教育,通過思政、校史、專業、安全、禮儀、心理健康等不同課程上好新生「大學第一課」,讓新生儘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生命湖國際健康中心打造專業化健康服務
    秉承「未病先治療」理念,提供源自歐洲抗衰、抗病、抗癌等醫療技術服務  作為歐洲健康中心在中國內地的首家合作機構,生命湖國際健康中心秉承「未病先治療」理念,以鑄造「高端健康管理領先品牌  生命湖國際健康中心首席醫療專家劉德新:我們已與歐洲健康中心及國內外相關的健康機構合作,共同打造出一套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健康管理體系,旨在以先進的科技技術與專業的醫療服務,提升大眾健康水平,享受高品質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