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率先舉行聯考,其他省份也緊隨其後。現如今,藝考新政後的首次聯考也將接近尾聲。作為美術藝考重要的一關,數以萬計的美術生在這場戰役中披荊斬棘,將實力全部發揮。聯考結束不代表真的結束,新的難題已然出現,是否要參加校考?校考難度怎麼樣?一系列困惑使美術生患上「選擇困難症」。其實,仔細的觀察各大院校的校考訊息,可以發現,校考的難度正在降低,獲得合格證的機率正在提高。美術生還是應該放手一搏,試著參加校考。
許多院校開始擴招
藝考新政實施後,大批量院校取消校考,需要校考的院校多為國內重點藝術院校。因此有人認為,承認聯考的院校增多,美術生去聯考即可。校考院校對專業性要求過高,並且每年的計劃招生人數有限,很難被錄取。小編只想說,這樣理解就錯了,據可靠消息,許多校考院校開始擴招,每年招生計劃數都在增加。以中國美院為例,2018年將此新增計劃149名調整至本科全國計劃招生的四個專業。通過以下數據能發現,每個專業都有人數上漲。按照這樣的趨勢,2020屆計劃招生數也有很大的機率會增加。
再看中國傳媒學院的招生計劃,2020年的計劃已經出爐,美術類專業共新增招生人數30人,別小看這個數字,要知道跟往年相比,很難有這樣的變動。包括廣州美術學院的陶瓷藝術學院,也擬定於明年9月開始招生。以上信息對於美術生來說是有利的,擴招意味著有更大的機會考進這些院校。加之承認聯考成績的院校增多,校考美術生人數也會減少,競爭力度也會下降,面對如此有利的局面不參加校考,真的說不過去。
校考難度降低
除了擴招以外,許多校考院校也在降低考試難度。2016年1月8日,中國美術學院取消語文英語小分限制,2016年年底,四川美術學院取消英語小分限制,2017年年底,魯迅美術學院取消語文英語小分限制,還有央美、廣美等眾多院校也取消了小分限制。為何會出現這些變化?其實很好理解,校考的美術生往往專業課比較紮實,但文化課方面良莠不齊。有些美術生專業課過關,可偏偏被文化課的小分限制絆腳,導致無法報考心儀專業。取消文化課小分限制,美術生的壓力會小很多,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專業課當中。
聯考競爭太過激烈
新政實施後,雖然承認聯考成績的院校越來越多,但不代表聯考就變得容易。唯一的好處也只不過是少了一場考試罷了。有個成語叫做水漲船高,用在聯考再合適不過,聯考人數的增加促使高分段競爭壓力變大。此外,聯考只有一次機會,即所謂的一考定終身,容錯率低。而校考則不同,有多次的考試機會。如果第一次報考感覺沒發揮好,可再次報考。並且參加校考有一定的主動權,能夠選擇自身擅長科目的院校,也可以錯開高分學生報考的院校,趨利避害。
校考院校教學資源豐富
選擇美術道路的學生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文化課欠缺,想通過美術藝考來降低文化課門檻。第二種則是對美術有興趣,打算朝著美術道路發展。無論你是哪一種,都應該去參加校考。首先校考院校對於文化課的要求不會太過苛刻,看重的是專業能力與美術天賦。其次,校考院校往往是知名的美術院校,在教學上更有針對性,專業性更強。專注於美術領域,能夠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與藝術薰陶。並且校考院校可報考的專業更加精細化,更為豐富,能夠對自身感興趣的領域深入研究。而承認聯考成績的院校大多為綜合類大學,教學資源均衡,教學上很難深入,學到知識也會有限。
總而言之,小編是鼓勵大家去參加校考的。新政實施後還能保留校考的院校實力絕對不容小覷,這類院校無論是辦學歷程,教學資源或是文化底蘊,都是可圈可點的。也有人會問:專業課欠缺,畫得不好,能夠參加校考嗎?當然可以,只要在聯考結束後進入校考衝刺階段,查漏補缺,多畫多練,短時間內提升不成問題。勤能補拙,首先要做的就是跨出第一步。最後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多去嘗試,只要努力,就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