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聯考和校考雖然時間隔得比較近,但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聯考基本上是每個美術生都必須參加的,而校考參不參加則屬於個人的選擇。而聯考和校考的銜接階段,則是美術生最躁動的時候,到底是留下來繼續校考,還是回歸文化課堂?
聯考結束之後,美術生的心態發生變化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盤算,有了計較自然也會有得失。而如何選擇,就看美術生自身的定位,尤其是聯考成績中上的學生,是想要搏一搏美院,還是求穩讀個還可以的學校。
隨著美術聯考逐漸被重視,陸陸續續有不少院校舍棄了校考,選用聯考成績作為錄取標準,因而聯考成績不錯的學生,專業可以單憑不錯的聯考成績上線,只要確保文化課沒問題就可以。不過想要上央美、國美和清美等院校,那還是要參加校考的,疫情當下,這些院校都組織了校考,可想而知,他們是不會輕易取消校考的。而聯考成績不理想的美術生,是要搏一搏校考的,不然想要考上是很難的。
決定參加美術校考是第一步,之後就是定位和目標,因為校考時間是錯開的,美術生自己有一定的選擇權,到底參加多少場校考,都由美術生自己決定,因而這需要根據美術生的能力和目標斟酌。一般參加3-4場校考是比較合理,這樣美術生有精力去準備每一場考試,而不是胡亂應付,湊數只會是浪費美術生自己的時間,完全沒有必要。
選擇校考院校,最好是有梯度,就跟高考志願填報一樣,要有跳一跳才能夠到的,也要有穩定發揮能搞定的,還要有不失誤就能考上的,這樣自己的校考就會穩很多。當然最重要的是,美術生要知道自己的長短,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都要精確到點,這樣在選院校的時候就可以規避掉。
美術生確定校考目標院校之後,就是針對性進行練習,因為校考是由院校自主命題和改卷的,帶有院校自我傾向,考察的專業能力也與聯考迥異,事先不了解,沒有進行過研究和學習的,是很難受到閱卷老師青睞的。
美術生集訓沒有「容易」一詞,經歷過聯考以後,美術生自己也知道集訓的辛苦,而校考只會比聯考更苦,更累,因而沒有恆心和毅力的,不妨就專心準備文化課,這樣也不失為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