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女孩山區支教:願做天空那朵最美的雲

2021-03-06 中國婦女

單眼睛的陳曉婷很美,她的笑容更被贊為治癒良藥,打動了無數人。她選擇支教,相信教育的本質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為了孩子,願做天空那朵最美的雲。

入選「廣東省最美教師」,朋友們都說:「哇,你又要火了。」其實「火」對我來說純屬偶然,當初只是隨意在知乎上回答了「單眼失明是怎樣的感覺」,沒想到因此衝上熱搜,上億瀏覽量、上千萬播放量、數百萬點讚量……一夜之間,我成了網紅。

陳曉婷   廣東省茂名化州市第四中學教師,2019年廣東省三八紅旗手,2020年廣東省最美教師



與網紅相比,我更喜歡和看重職業成就感。小時候家裡表兄弟姐妹14個,我是成績最好的,自然就有了「老師範兒」,就連玩過家家,扮演的也是「老師」的角色。懵懂中,「教師」成了我的職業夢想。

變故是在9歲時發生的,我的右眼患了腫瘤,眼球被摘除。當時年紀小,沒覺得世界與以往有什麼不同。我依然蹦蹦跳跳,快快樂樂,照樣是學校的活躍分子,發言、領操、演出、門門功課考第一……

第二年轉到鎮上讀書,開始有調皮的男生叫我獨眼龍、單眼婆,第一次,我嘗到了傷心的滋味。但我倔強,驕傲,不肯認輸,心想一隻眼睛怎麼了?一定不比你兩隻眼睛差!

我不是一個扭捏的孩子,課堂上,第一個舉手的永遠是我。我覺得,你放開,你坦然,別人看你就不會怪怪的。尊重求不來,要靠自己賺。漸漸地,嘲笑沒了,身邊反倒多了些玩伴。

後來長大了,愛美了,對著鏡子偶爾也會感傷。在學校,我不參加體育活動,怕遮蓋眼睛的頭髮會飛起來。初三那年,學校開運動會,每個人都有項目,唯獨我沒有,我多想參加啊。我把苦惱向同桌傾訴,說到傷心處,忍不住哭了起來。我問同桌:「我是不是很醜?」同桌搖頭,輕聲說:「不,你最美!」她還告訴我:「班上同學偷偷搞了一次選美比賽,你是第一名!」

聽說我想參加運動會,老師同學為我借來一副墨鏡,戴著墨鏡的我奔跑在賽場上,成了全校最酷、最颯的一個。同學們追著為我鼓掌,那一刻,我明白了:接受自己、欣賞自己、喜歡自己,哪怕身體上有些小缺陷,你一樣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高考時我如願考進了華南師範大學,軍訓第一天我就向教官申請做通訊員。競選班幹部,又以高票當選。有人不解,問:「你哪來的勇氣?」勇氣來自自信。每個人都不完美,只管努力做好自己,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納你的缺陷。校招時,我屢屢碰壁。有次應聘,明明很有勝算,結果依然被拒。說實話,內心很受打擊。恰好那時「三支一扶」項目在招募志願者,我想:我這杯水倒進大海只是一滴,但灑在乾涸土地上可能會滋潤一片。

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支教生涯。剛到學校時,孩子們圍著我七嘴八舌:「老師,你為什麼用頭髮遮著眼睛?」性子急的直接上來就扒。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我直接告訴孩子們:「老師的眼睛因為生病看不見了。不過老師一隻眼睛都能考上重點大學,你們有兩隻眼睛,一定比老師更厲害。對不對?」

我是被寵大的孩子,知道鼓勵教育的神奇力量。在山區,普遍認為男孩子學不好英語。但我發現,班裡有個叫朱冠赬的男孩早讀時英語讀得很起勁。我當場表揚他:「哇,這位同學讀得又響亮又準確。」孩子興奮得小臉紅紅的,眼睛亮亮的。此後每天早讀他都很積極,英語成績直線上升。

後來他上了中學,他的現任老師告訴我:「朱冠赬可是班裡的風雲人物,會打籃球排球,成績還好,尤其英語,非常棒,女同學都當他是偶像呢。」這消息令我太開心了。因為你的表揚和鼓勵,孩子變得積極向上,成為老師的驕傲,這不就是成就感嗎?

常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當孩子出現問題,我就告訴自己:不能急,慢慢來,要有耐心。有段話我很喜歡: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為了孩子,我願做天空那朵最美的雲。

圖/羅嫻

相關焦點

  • 【評論文章】最美單眼女教師,滿載網絡正能量
    【評論文章】最美單眼女教師,滿載網絡正能量 2019-12-09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後單眼女教師成孩子王陳曉婷【最美女教師】
    2016年大三時主動報名選擇回家鄉的山區小學支教,小時候,她主動報名,選擇回老家山區小學支教,回到熟悉的農村。在和曉婷老師接觸的短短幾天裡,這位瘦削的年輕女老師用她的真誠和幽默讓周圍的人感到高興。關愛學生的陳曉婷也有一個給自己的小心願,她想安裝一個合適的宜人。最近,醫生說她的眼眶變形,眼瞼嚴重萎縮。
  • 異地戀10年遭背叛分手,女孩選擇去山區支教…這樣的姑娘,願你別遇到
    在被相戀十年的男友背叛分手後,她沒有沉淪痛苦,而是選擇去偏遠山區支教奉獻愛心…試問這樣的女孩,誰會不心生好感?最近,蘇州林先生就遇上了這樣一位心動女生「葉子」…陰差陽錯誤加微信禮貌問候未刪好友不久前,林先生被人誤加了微信好友,對方叫"葉子",在一家幼兒園做老師。「問我小孩的情況,我說不是,她說不好意思加錯了,以為是學生家長。」
  • 支教男老師給山區女孩發衛生巾,是譁眾取寵還是有情懷,誰知道呢
    去山區支教的人越來越多,這些懷揣著奉獻精神的年輕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可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去支教的男老師和山區女孩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是不太容易處理的。近日一個山區的支教男老師,每個星期都會給山區女孩發衛生巾,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嗎?
  • 關注|這個女孩上榜了,21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龍勝山區的支教路上
    2019年7月,為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號召,她在廣西龍勝開始了支教志願服務工作。然而,2020年5月份的一場意外,卻讓這個選擇「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的女孩,將自己21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祖國西部山區的支教路上。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共青團廣西區委、分別追授李莎「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廣西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 山區支教亮亮老師
    他大學畢業,響應國家號召,去山區支教。兩年後,同行的夥伴回到了城市,而他選擇了繼續,這一堅持就是9年。他實地考察,了解當地情況,選擇條件最艱苦、最急需老師的學校支教。他不僅沒有工資,而且不被當地教育部門接納,一遍遍解釋才能留在學校,慢慢取得信任!
  • 雪域童年|愛心五千裡:疫情下「雲支教」握手雲南山區孩子
    這是由澎湃新聞與上海聯通聯合主辦的「雪域童年」系列愛心支教活動。活動以「關注心靈成長,培育綜合素質」為理念,至今走進了第14個年頭。在過去的13年裡,已有100餘名上海志願者赴西部邊遠貧困山區支教,惠及學生人數近8000人,各界人士捐贈圖書逾1.5萬冊,捐獻物資價值150餘萬。
  • 尼泊爾山區的「希望樹」: 一個揚大女生12天異國支教故事
    原標題:尼泊爾山區的「希望樹」: 一個揚大女生12天異國支教故事當事人提供  中國江蘇網2月9日訊 揚州大學大一女生肖玉涵,利用寒假去到尼泊爾山區短期支教。12天的支教生活,她感受到了尼泊爾山區孩子們的友好與真誠,也銘刻下了在異國他鄉授人以漁的最真實記憶。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8日聯繫肖玉涵時,她剛剛回到自己貴州貴陽市區的家中,她本是城市女孩,喜歡三毛,也喜歡三毛「心有橄欖樹」的獨立與從容。
  • 白巖松致「一起雲支教」大學生:以「中長跑」姿態做公益
    在科技的加持下,大學生和遠在千裡之外的邊遠山區孩子們能夠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有了網際網路、新技術和專業的教學產品,即使相隔天涯,我也可以把知識傳遞給他們。」來自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曾有一年多支教經歷的劉金佳給出答案。
  • 大愛在湘西:「支教奶奶」點燃山區孩子的希望
    浙江省寧波市一名小學退休教師,放棄安逸的晚年生活,不遠千裡到湘西南漵浦山區支教。同時,她還牽線搭橋,為漵浦山區貧困家庭找到精準脫貧的金鑰匙。六旬奶奶,不遠千裡湘西山區支教1948年出生的周秀芳,是寧波市鄞州區李惠利小學的一名退休教師。2003年,她被一所私立學校高薪返聘後,仍想著要實現自己多年來的支教心願。周秀芳上小學時因家貧交不起學費,父母讓她輟學。
  • 築愛夏季支教志願者招募
    對有真實需求的山區學校,培訓並輸送長期支教志願者彌補當地基礎課程的空缺,在寒暑假期根據山區學校放假信息,選擇在一些不放寒暑假的學校進行支教、培訓並輸送假期志願者彌補素質教育拓展課程的不足。同時,根據實際需求陸續配合開展村小圖書室援建、貧困生助學、健康飲水、宿舍建設、走進大山支教體驗營等項目。
  • 最美支教女孩:22歲女研究生支教途中車禍,曾規劃64歲終老捐器官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廣西桂林支教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離世。父親回憶,他從小就激勵女兒,農民的孩子一定要拼搏,女兒也相信知識改變命運,走出大山學有所成後,回報家鄉。她參加支教,以愛心澆灌孩子們成長,她在支教孩子們中笑得格外美麗。
  • 90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山區支教7年 組織全球數百志願者參與
    90後長沙女孩龍晶睛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同時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山區支教教師。因為父親從大山中走出,龍晶睛稱自己是「山二代」。17歲那年,她開始到山區支教,這一堅持就是7年。山區支教7年 數百名全球志願者參與「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在湘西鳳凰縣臘爾山鎮板當小學的教室裡,長沙女孩龍晶睛正在教孩子們唱《送別》。
  • 浙商大教師搭起山區支教「雲平臺」,一對一輔導430名中學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通訊員林曉瑩通過手機和電腦連線,幫助2000公裡外西雙版納景洪市第二中學的孩子們學英語,這是浙江工商大學外語學院志願者一直在做的事。得知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景洪市第二中學的孩子們推遲開學,落下了不少功課,身為老志願者的浙商大學生吳幻心急如焚,她準備再度參與西雙版納線上英語支教,通過「雲課堂」為當地孩子進行英語課程的輔導。打開小程序,浙江工商大學的大學生點擊「我想幫助TA」,填寫資料就可以報名參加志願服務。
  • 「雲課堂」通聯山區小學 上理學子攜手國歌展示館講述國歌故事
    圖說:上理學子攜手國歌展示館將雲課堂開進山區小學 來源 採訪對象供圖「原來天天唱的國歌背後有那麼多故事!」今天,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主題教育課在江西省鄱陽縣育才小學拉開帷幕,232名江西山區小學的學生通過網際網路「雲遊」上海的國歌展示館,聆聽中國最美旋律和背後故事。原來,這是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師生的一場暖心之舉,上理學子攜手國歌館開啟了一場遠程博物館探究支教。
  • 養多肉的佛系小生:願做菩薩那朵蓮!
    感謝作者【淼淼】的原創投稿分享編輯整理:百科君坐標:雲南昆明願做菩薩那朵蓮修煉心法永無雜念六月初的那篇文章《佛系養肉人:往後餘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現在還有好多肉友跟我提起,那幾天留言的強大親友團,是讓大家都記憶猶新的吧,哈哈,七大姑八大姨大表姐大表哥全來了,他們都是養肉歷程上遇到的好朋友們,生活中都是親人般的互相鼓勵支持交流,正是"善因結善緣",才讓我們在養肉路上結識。
  • 車禍去世支教女孩生前留下錄音,聽哭了
    和支教的孩子在一起一起支教的同學回憶,某天她開心地回到宿舍,手裡拿著用彩紙折成的花,她說那是孩子送給她的禮物,上面用稚嫩的筆跡寫著感謝與祝福的句子,李莎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被觸碰了,這朵花承載的是山區孩子沉甸甸的愛和信任,被她很珍視地放在盒子裡。
  • 「好故事」鄉村學校拍出「最美婚紗照」,他們為支教老師代言!
    既然選擇在學校拍,兩人又都是支教老師,侯長亮想到將山村教育的一些元素和婚紗照結合起來,為山村教育代言,希望吸引更多好老師來偏遠山區。11月22日,侯長亮通過發布抖音視頻,說出了當時拍攝這組婚紗照的初衷。拍攝前雷老師用心地做了很多準備,還買了紅紙,自己動手寫上大的喜字和有關支教的標語。
  • 「一起雲支教」啟動 白巖松邀請大學生積極參與
    1月7日電 1月7日,「一起雲支教」大學生服務鄉村教育公益行動在北京正式啟動,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十餘所高校代表和大學生加入到此次行動中。雲南怒江州獨龍江鄉九年一貫制學校、西藏自治區比如縣教育局、四川昭覺縣支爾莫鄉勒爾村小學(懸崖村)等成為「一起雲支教」首批試點。
  • 農村新興雲朵「土特產」:浙江麗水小夥淘寶一年賣雲20萬朵
    你知道,天上的雲也可以拿來賣嗎?一朵雲能賣多少錢? 每朵「雲」定價228元、100元、18元......共15種單價。從2019年11月到今年12月的一年多時間裡,盧滄龍寄出了20多萬朵「雲」,銷售額有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