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個女孩上榜了,21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龍勝山區的支教路上

2020-12-20 騰訊網

這個女孩上了國家榜單

她是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孩子,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她是一個心中有大愛的孩子,滿腔熱血投身教育脫貧。她用生命書寫了人生華章,給大山裡的孩子打開了看世界的一扇窗。她是李莎,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2019年7月,為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號召,她在廣西龍勝開始了支教志願服務工作。然而,2020年5月份的一場意外,卻讓這個選擇「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的女孩,將自己21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祖國西部山區的支教路上。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共青團廣西區委、分別追授李莎「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廣西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人物故事

小身軀有大擔當 滿腔熱血投身西部支教1999年出生的李莎是四川巴中人,16歲就以優異成績考入了華南理工大學。在窮困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李莎,對教育擺脫貧困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她迫切希望以自己的經歷和所學去幫助同樣處在窮困環境中的孩子。2019年,李莎在研究生複試中表現優異,以總分排名第一的成績進入了保研名單,卻毅然選擇前往支教一年。

她曾在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坦言,她想做的不僅是一名師者,更是一名愛心、美德、信念的播種者,支教將是她未來成長的方向。去龍勝縣支教前面對母親的擔心,李莎笑著安慰道:「沒事的,我也是在大山裡長大的,我能堅持,吃得了苦。」

作為赴龍勝支教團隊伍年齡最小的成員,李莎卻成功扛起了自己的使命擔當與責任。支教期間,李莎除承擔兩個跨年級、跨學科的教學工作外,還擔任班主任助理,並協助開展學校行政辦公室工作。工作繁雜,李莎從無怨言,總是傾盡全力做好每件事。

在支教期間,李莎對山區的孩子關愛有加,在「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中,她主動請纓前往最偏遠的三門鎮。從縣城到家訪學生家中需要徒步2個小時的崎嶇山路,但她從不抱怨。因為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安全送到家後,她總會留下來陪著家中老小聊聊家常,了解學生情況,孩子們都很喜歡她,親切地稱她為「莎姐姐」。

除傳授知識,李莎更注重幫學生扶「志」。她經常給學生們講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絢爛多姿的城市印象,用自己的經歷激勵他們。「我想努力學習,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學生石彬楊說,老師的講述激發了自己對外面世界的嚮往。

基層一線磨礪意志 抗疫一線勇擔當李莎的責任擔當與滿腔熱血,不僅溫暖和幫助了支教地的孩子們,也時刻感染著她身邊的每一個人,正如李莎同學秦鈺雯所說:「她成為了那顆星星,降落凡間,在每一條經過的軌跡都發光發熱,溫暖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支教團隊伍裡,李莎年齡最小,卻總想多做些事。2019年8月,支教團到龍勝馬堤鄉東升小學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李莎擔任導演製作了視頻作品《旭日東升》,以記錄加訪談的形式深入展現留守兒童內心的善良與純真。這部作品受到了團中央的大力表揚,李莎在其中也留下了自己的支教感言。李莎的同學陳悅回憶說,那是李莎第一次作為導演剪輯視頻,相關技術都是她在支教期間自學而成的。「做完那個視頻當天她就發給了我,她非常高興,因為那是她完成的第一個視頻」陳悅回憶道。

疫情期間,家人一再勸阻李莎不要提前去支教點,但她仍在3月中旬提前回廣西幫忙做疫情防控工作。「我到學校去能夠為學校的防疫工作作一點貢獻,做一些防疫的知識宣傳」。回到支教地,她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通過網絡平臺,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識技能及相關通知精神宣傳給家長和學生。與此同時,她還協助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復學準備工作。每天在網上進行兩個班級100多位孩子的健康監測,監督學生英語科目的網上學習,做好教室的清潔衛生及消毒通風工作、補訂學生的夏裝校服。

意外的是,今年5月9日下午,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的李莎在赴學校開會途中遭遇車禍,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21歲。她去世的第二天,正好是母親節。她提前錄製的一段音頻成為了她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祝福。她的父親李明凱在整理女兒遺物時發現,女兒把捐獻器官作為她的人生規劃之一。李明凱說,如果他早點知道女兒的規劃,就會幫她去實現這個願望。青少年爭相學習 讓青春之花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綻放李莎不幸去世後,新聞媒體平臺及時發布相關文章,宣傳她的典型事跡和奉獻精神。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等新聞客戶端,以及人民日報、中國婦女報、光明日報等媒體官方微博、微信的報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桂林廣播電視臺報導獻身龍勝山區,青春之花永不凋零

——致敬支教志願者李莎

「李莎特別懂事和沉穩。有一種超出年齡的成熟。」李莎的班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教師孫珉說,李莎在校期間表現優異,成績優秀,並活躍於眾多學校社團組織,擔任班上的宣傳委員、學習委員,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多次獲評華南理工大學「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

在班級裡,李莎擔任過生活委員、宣傳委員、學習委員等,總是主動為師生服務,為班級發展貢獻力量。她每年都參與獻血,在各項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處處都有她奉獻服務的身影。同班同學歐婷說,李莎愛好廣泛,課外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對很多事物保有好奇心和熱情,是一個充滿幹勁的好青年。李莎還先後獲評廣交會優秀志願者、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優秀志願者、華南理工大學寒假社會實踐優秀個人等稱號。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如今,李莎把寶貴的生命留在了她深愛的土地上,把青春的讚歌唱響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而她那明媚的笑容將永遠留在大家心中,她的精神將一直延續下去。在她的背後,還有著18000餘名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這場「青春接力」中傳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他們投身西部建設,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蓬勃力量。

來源:中國文明網 桂林廣播電視臺 桂視網

相關焦點

  • 21歲的青春 定格在支教路上
    人物簡介:李莎(1999-2020),四川巴中人,共青團員,系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生前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大洋網訊 如果沒有這場意外,再過一段時間,21歲的李莎就能回到華南理工大學,開啟她的研究生學習生涯。
  • 21歲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遇難,曾規劃捐獻遺體
    在整理遺物時,他發現女兒曾為自己規劃「生命線」,其中寫著:64歲孤獨終老,捐器官。抱著幫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初心,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李莎一年前踏上了支教路。然而,一場意外事故將她21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支教路上。5月9日下午,李莎在赴龍勝小學開會途中發生意外,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21歲。
  • 21歲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遇難,曾規劃捐獻遺體...
    廣西桂林龍勝小學的孩子們失去了心愛的「莎姐姐」。一位從巴蜀大山走出來,本該留在大城市繼續發展的女孩,永遠長眠在了異鄉大山深處。「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抱著幫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初心,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李莎一年前踏上了支教路。
  • 四川21歲女研究生支教途中去世,她的人生清單讓人淚目
    曾規劃捐獻遺體大學時獲多項榮譽抱著幫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初心,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李莎一年前踏上了支教路。然而,一場意外事故將她21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支教路上。5月9日下午,李莎在赴龍勝小學開會途中發生意外,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21歲。
  • 支教老師李莎 定格在大山深處的「青春之歌」
    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一名支教教師,和所有支教女孩一樣,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激情。如今,這位支教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廣西的大山深處。她是華南理工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李莎。去年7月,為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號召,李莎在廣西龍勝開始了支教志願服務工作,然而,突如其來的一場意外,卻將她21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大山深處。 今年5月9日下午,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的李莎在赴學校開會途中遭遇車禍,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21歲。
  • 青春之歌定格在大山深處
    5月9日下午,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的李莎赴學校開會途中發生意外,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21歲,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大山深處,定格在支教路上。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共青團廣西區委分別追授李莎「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廣西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廣州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發出倡議,號召「學習李莎同學 爭做時代新人」。
  • 川籍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遭遇車禍遇難,年僅21歲
    四年後,她又成為本校研究生,並志願前往廣西龍勝支教。這一去,年僅21歲的她就把生命永遠留在了那裡。2019年7月,李莎作為華南理工大學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開展支教志願服務工作。5月9日,李莎前往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的途中遭遇車禍,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於當天16時45分不幸離世。
  • 21歲的她,將寶貴青春永遠留在了廣西大山!今天,請跟他們說聲「教師節快樂」
    陸億、農亞妮和馬成正等6名優秀教師,用一顆顆愛心點亮學生求知路上的燈塔。定格在大山深處的「青春之歌」她是一位花季女孩,她生前是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一名支教教師,和所有支教女孩一樣,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激情。
  • 車禍去世支教女孩生前留下錄音,聽哭了
    2020年5月9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返回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東升村東升小學支教的途中,因車禍不幸罹難,年僅21歲。「吾友李莎少年勵志讀書,品學兼優,常懷報國之心。及至其學有所成,乃攜友結伴而行至國家所需之地,傳道授業解惑。」
  • 華南理工大學22歲女研究生支教途中遇車禍去世 李莎事跡介紹
    用美好青春詮釋初心使命  ——追記優秀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李莎  在這個山花爛漫的夏天,龍勝小學的孩子們失去了心愛的「莎姐姐」。一位從巴蜀大山走出來,本該留在大城市繼續發展的女孩,永遠長眠在了異鄉大山深處。
  • 「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再見了,李莎,永遠的「陽光女孩」!
    2020年5月9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返回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東升村東升小學支教的途中,因車禍不幸罹難,年僅21歲。今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取得華南理工大學和李莎家長同意後,首次在媒體上發布這個視頻。 立志要走出去的她,又回到山裡去 2020年5月9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返回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東升村東升小學支教的途中,因車禍不幸罹難,年僅21歲。
  • 支教途中遇車禍去世,21歲的她曾有個規劃
    ,年僅21歲。近日,李莎被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西區委員會共同追授為優秀共青團員,這個從大山裡走出、又努力為留守大山的孩子們帶去希望的女孩兒,值得我們銘記。1999年出生在小鎮的李莎,16歲那年以四川達州通川區文科狀元的身份考進了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華工研究生支教路上不幸遇難
    5月9日,在廣西桂林龍勝小學支教的西部計劃志願者、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乘坐摩託車返回龍勝小學上班途中,遭遇車禍受傷,送醫院搶救無效,不幸去世。近期,她被廣東廣西兩地追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四年後,她又成為本校研究生,並志願前往廣西龍勝支教。李明凱回憶,從四川山區走到華南理工大學,女兒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一直有很高的自我要求。他還記得,考入大學後,李莎參加一次新生聚會後覺得自己在聚會展示中表現不佳,而感到氣餒與自卑。李明凱鼓勵女兒,讓她保持高考時的自信與不服輸的精神,「我告訴她英雄不問出處,如果你覺得與別人有差距,你一定要多請教,走近同學們,讓別人來傳幫帶。」
  • 21歲女生支教途中遇車禍去世 還有個願望沒完成
    李莎是華南理工大學的一名研究生,今年5月9日她在返回支教學校的途中發生車禍,不幸罹難,年僅21歲的生命從此長眠在大山深處。李莎1999年5月出生,是四川巴中人。2019年7月,她作為華南理工大學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來到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2019年8月,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馬堤鄉東升村東升小學舉辦夏令營期間,她主動承擔起為全隊做飯的差事。短短半個月,她就和孩子們建立了深厚感情,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為「莎姐姐」。每天放學,她還會走崎嶇的山路送幾個家住得遠的孩子回家。
  • ...支教車禍離世女研究生:最後一條朋友圈讓人淚目 喜歡三毛已安葬...
    第二天,5月9日下午,作為華南理工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李莎在赴廣西龍勝小學開會途中遭遇車禍,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21歲。她的離世,不僅讓親友悲傷痛惜,更讓無數網友感動緬懷,「青春之花綻放山間」「美麗的天使,一路走好」……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共青團廣西區委分別追授李莎「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廣西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 「莎姐姐」的歌與笑,成了大山孩子永遠的思念
    2020年5月9日,21歲的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返回支教學校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罹難,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支教路上。(小標題)把「小小的堅定」裝進隨身行李同學陳悅總會想起去年畢業典禮上李莎的樣子。那一天,李莎穿著學士服,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優秀畢業生代表,上臺接受表彰。
  • 21歲陽光少女支教路上遇難,父母的回憶讓人淚目……
    2020年5月9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返回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的途中,因車禍不幸罹難,年僅21歲。李莎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到 大家學習和敬仰的支教英雄 李莎的家鄉人講述了 李莎平凡又不平常的成長故事 李莎與父母在華工校園合影
  • 支教男老師給山區女孩發衛生巾,是譁眾取寵還是有情懷,誰知道呢
    去山區支教的人越來越多,這些懷揣著奉獻精神的年輕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可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去支教的男老師和山區女孩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是不太容易處理的。近日一個山區的支教男老師,每個星期都會給山區女孩發衛生巾,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嗎?
  • 支教扶貧 無悔青春
    支教扶貧 無悔青春 ——舒輝波支教題材現實主義力作《逐光的孩子》出版在2020年這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舒輝波最新現實主義題材力作——反映大山深處支教扶貧和留守兒童成長與夢想的長篇兒童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