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收費系統即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對於個人車主來說是一個好事,在節假日或者出行高峰期時可以快速付費、降低時間成本。可是為什麼安裝ETC會引起很多車主的反感?
首先是技術模式落後,從1996年國內就引進了ETC進行實驗。在之後進行嘗試ETC收費時,每個省份之間的ETC標準都不同,並不能通用,加上基礎建設不足,導致使用ETC的用戶怨聲載道,各種BUG與亂扣費現象層出不窮。
那ETC那麼難用,為什麼近幾年國家還要大力推廣ETC呢?這兩年ETC的使用體驗有了很大的提高,國內ETC標準進行了統一,收費站增加了更多ETC通道,體驗好了自然會有人買單。
從國家層面來看,更多的還是推動高速體系的改革前進。此前走高速想進行跨省需要經過多個收費站,涉及多家高速運營企業,利益該如何進行再分配,這些問題在全國統一的ETC系統面前都可以很多解決。
當用戶使用ETC,從A到B點經過了哪些地方、過路費該如何進行分配都一目了然,這也是近些年不斷拆除省界收費站的底氣所在。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要給一些部門下達90%安裝硬性指標的原因所在。
國家想要推廣ETC,也給出了95折這樣的優惠政策吸引用戶,但是為什麼在今年有些用戶卻反映自己長跑的路段使用ETC收費卻漲了呢?
第一,ETC的收費精度更高,之前人工收費的價格是按照5元的倍數進行收費,二舍八入、三七作五。所以以前可能22元的費用只收20元,23元的費用收25元有一定偏差。而目前人工收費精確到1元,ETC收費精確到1分錢。這也就是為什麼ETC收費有幾角幾分的原因。
第二,計費方式的改變。之前收費是按照最短路徑進行收費,而現在採用實際行駛裡程收費,所以與之前的收費標準有一定出入,導致收費不同。
安裝ETC也是大勢所趨,明年新車都將出廠自帶ETC功能。但安裝ETC真的會便宜嗎?這個說不好。不過便捷、快速,現在還能免費安裝,何樂而不為呢?反正先辦著吧,用不用再說咯~(文/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