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漁船觸礁傾斜險翻船 崇武漁民勇救5人上岸

2020-12-16 閩南網

  閩南網6月30日訊 28日凌晨1點多,惠安崇武霞西村漁民曾阿煌,駕著小船,準備出海捕魚時發現,200米外一艘較大的漁船發生傾斜,船上人員正在大聲呼救。曾阿煌不顧觸礁危險,向大船靠近。船上5名漁民,跳到曾阿煌的小船,被安全送上岸。

  據悉,出事的漁船為臺灣「順永年168」號,當時漁船出現故障後,在漂流時觸礁,隨後發生傾斜。目前,惠安崇武邊防派出所介入處理。

就是他,把危船上的五人安全轉移到岸上

  事發

  船出故障又觸礁 船體傾斜險翻船

  昨日下午4點,海都記者在惠安崇武海灘上,看到這輛出事的「順永年168」號臺灣漁船。拖上岸的船體依然傾斜著,十多名人員,正在將船上的漁網卸下,裝到另一小船內。出事時的5名漁民,也在其中,查看船體情況。記者看到,這艘漁船的底部有三四個破洞,每個洞有三四十釐米大。

  這5名漁民分別為一對臺灣的蔡姓父子,和3名印尼漁民。據船長的兒子蔡先生介紹,他們來自臺中,當晚海面風力達到九級。他們的船,發生故障後,隨波漂流,就漂到了這個海岸的附近。到了近海位置,漁船又發生觸礁,船底出現破漏。船內開始進水,漁船也發生傾斜。船員們趕緊向高處轉移,並向外呼救。

  就在這時,曾阿煌剛好駕船,經過該海域附近。「旁邊有幾輛小船在那,但都不敢過去。」曾阿煌說,由於大漁船觸礁的位置,有不少礁石,小漁船開過去,同樣會發生危險。那時,觸礁的漁船,傾斜度越來越大。「甲板已經碰到水了,再繼續下去會發生危險。」曾阿煌說,當時心想,「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那些人發生危險吧?還是救人要緊。」

撞壞的臺灣漁船被拖上了岸

  救援

  3次嘗試拉不動 救下船上5漁民

  由於海面風大,曾阿煌經過幾次嘗試後,才靠近大船。一開始,曾阿煌想要用自己的小船,將他們的大船,拉到岸邊,但是沒有成功。無奈,他只好讓船上的5人,先跳到自己的小船上,確保安全後,再嘗試拉船。

  又進行了兩次嘗試,仍沒有成功,曾阿煌只好放棄大船,將5人載到岸邊。「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以再打我電話。」

  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曾阿煌成功將5人轉移,但是,他已經沒辦法繼續出海捕魚。在解救的過程中,他的小船因為觸礁以及和大船發生碰撞,也已經損壞。

  上了岸後,曾阿煌還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願意繼續幫助他們。

  昨日下午,海都記者找到曾阿煌時,他正在整理自己的小船。「應該要修幾千塊錢吧。」曾阿煌說,昨天他還有去看過那艘臺灣漁船,但是他沒有辦法幫忙拉船。蔡先生他們,自行僱傭岸邊的7艘小船,幫忙將大船拉到岸邊。

  「這是應該做的,沒什麼。」面對大家的誇讚,曾阿煌覺得只是出於本能去救人,沒想到卻引來大家的關注。(海都記者 陳曉婷 張凱航 田米 通訊員 吳升橙 文/圖)

相關焦點

  • 臺灣漁船崇武海域觸礁擱淺 惠安老伯勇救五船員
    臺灣漁船惠安崇武海域觸礁擱淺 惠安老伯勇救五船員漁船離開碼頭後失去動力,隨波漂流發生觸礁觸礁擱淺的臺灣漁船早報訊(記者 林志安 張文璟 通訊員 戴儀聰 董旭陽 楊金水 文/圖)28日凌晨1時許,一艘臺灣漁船在惠安崇武碼頭補給完
  • 惠安一漁民獨船救觸礁臺灣漁船 入圍中國好人榜
    惠安崇武漁民曾阿煌,入圍中國好人榜。兩個多月前,一艘臺灣漁船在崇武海域失去動力、隨波漂流觸礁擱淺,正準備出海捕魚的曾阿煌,單人獨船迅速前往營救,頂著9級大風,將擱淺漁船上的5名船員安全轉移。
  • 惠安人曾阿煌獨自勇救5人入選「中國好人榜」
    惠安縣崇武漁民曾阿煌不顧觸礁危險,單人獨船勇救五人的事跡感動了全國,入選當月「中國好人榜」。  2015年6月28日凌晨,惠安崇武霞西村漁民曾阿煌,駕著小船準備出海捕魚時,發現200米外一艘漁船因觸礁發生傾斜,船上人員大聲呼救。聽到呼救聲,曾阿煌不顧觸礁危險,向大船靠近,由於當時海面風大,風力達到九級,經過多次嘗試後,曾阿煌的小船終於靠近了出事漁船,安全救出船上5名漁民。
  • 福建一漁船在臺灣馬祖海域觸礁沉沒4人失蹤
    福建一漁船在臺灣馬祖海域觸礁沉沒4人失蹤 2002年07月19日 08:0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條福建漁船在馬祖海域觸礁 4人下落不明
    東方網7月19日消息:昨天凌晨1時40分,大陸漁船閩連漁1235號在馬祖亮島附近海域觸礁翻船,船長郭友慶1人遊上岸求救,其它船員魏依國、魏凡仁以及林依坤等4名船員失蹤,臺灣有關方面據報後立刻出動艦艇前往救援,
  • 宜蘭蘇澳籍漁船觸礁翻覆 3人落海1人失蹤
    華夏經緯網3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宜蘭縣蘇澳籍漁船「金吉漁號」出海作業,前晚返航時在南方澳豆腐岬海域撞上礁石翻覆,船上三人落海,船長賴文溪被蘇澳海巡隊救起,大陸籍漁工張漢飛遊泳上岸,另一名大陸漁工張細榮失蹤,尚未尋獲。
  • 臺灣宜蘭籍「新春滿11號」漁船5日夜在臺灣海峽沉沒
    中廣網北京11月6日消息(記者汪群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5日)深夜11時30分,臺灣宜蘭籍「新春滿11號」漁船在臺灣海峽沉沒,船上69人全部落水,其中包括大陸漁民66人。  今天凌晨0時49,國家搜救中心接中華臺北搜救協會通報:11月5日約23:30時,臺灣宜蘭籍漁船「新春滿11」(船上有漁民69名,其中大陸漁民66人,臺灣漁民3人)在臺灣海峽澎湖列島和廈門之間的海域沉沒,船上69人全部落水。  接報後,交通運輸部所屬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 粵東南澳島成為臺灣漁船漁民「平安港」
    中新社汕頭十月二十九日電 題:粵東南澳島成為臺胞「平安港」   作者 李怡青 許國 吳俊峰   粵東南澳島從加深海峽兩岸骨肉情同胞誼出發,傾力優化臺灣漁船停泊區環境建設,使這個海島縣成為臺灣漁民樂於作客之地。 一九九四年以來,平均每年進入南澳島停泊補給、臨急避風的臺灣漁船超過三百艘,接待的臺灣漁民超過一千六百人。
  • 「好漁民」曾阿煌為生命的小船護航
    而在現實版「老人與海」中,「好漁民」曾阿煌不僅洋溢英雄氣概,更有一種令人可親可近的鄉親味。  曾阿煌,57歲,福建惠安一名普通漁民。2015年6月28日凌晨1點多,崇武鎮附近的海面上颳起了九級大風,正在碼頭避風歇息的曾阿煌忽然發現,200米外一艘較大的漁船發生了傾斜,船上人員正在大聲呼救。曾阿煌不顧觸礁危險,獨駕小船奮力向大船靠近,隻身救起遇險船上5名漁民。
  • 三峽庫區漁民「上岸」謀「新生」
    原標題:三峽庫區漁民「上岸」謀「新生」(中國減貧故事)三峽庫區漁民「上岸」謀「新生」題:三峽庫區漁民「上岸」謀「新生」作者 羅永皓 應鳳林調飼料、餵雞仔、理果樹……家住長江邊上的「退捕上岸」漁民陳波推開家門,房前屋後桂圓樹、紅橘樹、枇杷樹環繞,養雞房裡小雞仔正在啄食
  • 臺灣一漁船凌晨突起大火 6名大陸漁民及時逃生
    漁船失火現場(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月29日電 29日凌晨1點左右,停靠在臺灣新北市野柳漁港碼頭邊的一艘漁船突然著火。漁船失火時,9名漁民及時逃生,無人員傷亡。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調查。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9日報導,新北市消防部門於當天凌晨1點8分接到報案稱,野柳漁港有漁船著火,停靠在碼頭邊的一艘漁船突然冒出火花,消防隊員到達現場時,火勢已經蔓延到另一艘船,兩艘漁船已經全面燃燒。報導稱,因漁船被強風吹至漁港中,增加了救援難度。
  • 漁民上岸轉型記:學會在微笑中告別
    漁民「世家」,五十年的捕魚生涯,在王良勝身上,畫上了句號。王良勝今年39歲,銅陵市義安區胥壩鄉群心村人。群心村地處長江江心洲,不少村民以捕魚為生。自打王良勝記事起,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一呆就是三十年。每天凌晨十二點,許多人進入夢鄉,王良勝一家忙碌的一天才剛開始。
  • 日本公務船在釣魚島衝撞臺灣漁船,漁民要求賠償,否則率船隊抗爭
    據環球網消息,27日下午,臺灣漁船「新凌波236號」與一艘日本海上公務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發生碰撞,造成漁船右舷裂損。消息稱,當日漁船屬於正常作業,並且沒有越界,絕沒有進入釣魚島以西12海裡的海域。只是當時由於海潮的衝擊,隨海潮漂進而接近,但是當時日本公務船見狀便高速接近漁船,並擦撞漁船船頭還甩尾,日本公務船更是一度想要登船檢查。在遭到漁船拒絕後,日本公務船還進行了尾隨,直到臺「海巡署」基隆艦的到來,漁船才免被扣押。在日本公務船接近漁船之前,日本漁船並沒有進行廣播。
  • 臺灣澎湖一漁民海上突腦溢血 漂到泉州獲救(圖)
    緊急將昏迷的老吳抬下漁船送往醫院  據東南早報消息,2014年最後一天,臺灣澎湖漁民吳澄清的家人怎麼都找不到他,直升機、船艦、漁船都搜尋不到他的身影;2015年第一天,他們在絕望中接到了海峽對岸泉州邊防官兵的電話
  • 臺灣一漁船凌晨突發大火 6名大陸漁民及時逃生
    海外網1月29日電 29日凌晨1點左右,停靠在臺灣新北市野柳漁港碼頭邊的一艘漁船突然著火。據悉,船上有6名大陸船員及3名印度尼西亞船員。漁船失火時,9名漁民及時逃生,無人員傷亡。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調查。漁船失火現場(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9日報導,新北市消防部門於當天凌晨1點8分接到報案稱,野柳漁港有漁船著火,停靠在碼頭邊的一艘漁船突然冒出火花,消防隊員到達現場時,火勢已經蔓延到另一艘船,兩艘漁船已經全面燃燒。
  • 改變「船在哪裡,家就在哪裡」「退捕漁民」上岸了
    隨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常年禁捕,近兩年,重慶漁民陸續「退捕上岸」。漁民「上岸」,改變的不僅是生活和工作方式,還有幾代人的傳承和習慣。「退捕漁民」上岸後,如何更好地轉產就業?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12月22日從重慶合川區獲悉,通過技術培訓、創業培支持,截止目前,全區退捕漁民中勞動年齡段內有就業意願的874人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轉產就業安置率達100%。退捕上岸後的「新人生」「船到哪裡,家就在哪裡。」
  • 退捕漁船11.1萬艘、漁民23.1萬人!長江漁船漁民退捕基本完成
    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農業農村部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最新進展,目前漁民漁船退捕已基本完成。經過逐船逐戶建檔立卡,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漁船11.1萬艘、漁民23.1萬人。漁民安置保障穩步推進。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臺系列指導性文件,加大統籌指導力度,中央財政92億元補助資金全部撥付到位,各地落實配套資金114.6億元。
  • 臺灣再扣一艘內地漁船 將10名內地漁民帶返基隆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基隆海巡隊巡防艇,今日(31日)清晨2時在彭佳嶼東北方22.4海裡處海域,發現內地鐵殼船「浙玉漁11007號」涉嫌越界捕魚,船上計有10人,已帶返基隆港偵查,駱姓船長
  • 關注長江禁漁: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
    「赫山區共有專業漁民183人、兼業漁民220人,由於漁民年齡都偏大,有就業願望的僅38人。下階段,人社部門將支持退捕漁民購買社保,財政也將給予補助,每位漁民在達到法定年齡後都能拿到退休工資,這也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赫山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主任胡志偉說。  年輕漁民的轉產就業問題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 廣東南澳縣被臺灣漁民譽為「平安港」
    在前江臺灣漁船停泊區,陳先生說,這裡優質的停泊設施、周全細緻的服務,讓他感覺到「登上南澳島,如進自家門」。  南澳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與臺灣隔海相望、距高雄160海裡,處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的中心點,歷史上就是商船、漁船必經泊點。南澳也是臺胞祖居地之一,目前在臺灣的南澳籍同胞達10萬多人、超過了南澳的本島人口,南澳島上的臺屬也達1500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