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寶寶去幼兒園都是一趟撕心裂肺的旅程,一邊掙扎著拖延時間,一邊痛苦著求媽媽不要把自己放在幼兒園。
其實不光孩子心裡難受,爸媽的心裡也不好受,從出生就沒離開過自己的娃娃們今天就要開始學著獨自面對了。很多家長都會忍不住掉下眼淚,站在幼兒園外偷偷看自己孩子很久才捨得離開。就像那個送女兒去幼兒園,之後坐在車裡自己偷偷的哭那位爸爸一樣。
而孩子也因為年齡小,需要去適應這種集體的生活,從而鍛鍊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
就有這樣一位可愛的小寶寶,去了幼兒園之後上演了一幕令人溫馨的畫面。
一段孩子在幼兒園睡午覺的視頻在網絡上傳開了,看到視頻中這位寶寶睡午覺時的樣子,無數網友紛紛在社交媒體下留言:這是娃娃自力更生的第一步,真是太可愛了!
這個娃娃跟其他娃娃不同的是,睡午覺的小動作。小手一拍一拍的,在模仿媽媽哄自己睡覺的樣子,在自己哄自己睡覺。
我猜想孩子也是第一次離開媽媽自己午睡,可能還不習慣自己睡,就只能模仿媽媽的哄睡手法,閉著眼睛一副努力睡著的樣子,看著他嫻熟的手法不禁讓人感覺既可愛又心酸。
網友們也是被這樣的舉動戳中萌點:
「懂事得讓人心疼,將來肯定是個小暖男。」
「小男孩下次可以試試數羊,看看能不能把自己哄睡哈哈哈。」
「我媽說我小時候也這樣,假裝自己是自己的爸媽,然後拍著拍著就睡著了。」
「這麼乖的娃,哪裡有,給我來一打」
其實,每一個寶寶在幼兒園睡的第一個午覺,都是一種很不適應的狀態。但是還是要努力的去適應這個新鮮的環境。
但是也不是每一個娃娃都像這個娃娃一樣省心,不吵不鬧,自己想辦法睡覺。多的還是那種吵吵鬧鬧的娃娃。但是我們也都想要一個這樣的娃娃,所以我們就就要去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能融入集體生活,才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感受幼兒園的快樂。
1、鼓勵孩子自己動手
孩子要去幼兒園了,在園裡,很多小事情都要自己親自動手,比如穿衣服、穿鞋子等等。這些事情都應該在沒上幼兒園之前在家裡潛移默化的教,引導孩子自己動手,並且養成習慣。
2、允許孩子犯錯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之後做過了,知道錯了,才會記住,以後才不會再犯。所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就要允許孩子犯錯,慢慢的學習經驗,才能更好的成長。
3、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學會尊重孩子的選擇,是讓孩子獨立的很重要的一步孩子逐漸的有了自我意識。父母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的選擇,也不要凡事都為孩子做了決定,這會造成孩子過度依賴父母。但是要告訴孩子,要為自己的的錯誤承擔代價。
除了上述的獨立,還有和很多東西也要教給孩子。
1、社交能力
在幼兒園中要和小朋友們融洽相處,還要明白基本的處事道理。就像,玩具不是一個人的要學會分享,不能獨佔;有了矛盾的時候,不應該上手打人,而是要先講道理,講不通就去告訴老師,讓大人來解決。
2、學會說話
有的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就會變得不愛說話,但是一個老師要照顧很多孩子,所以沒辦法挨個都照顧到。所以要讓孩子學會說話,孩子有需求的時候,就要大膽的跟老師說,而不是一聲不吭的自己悶在那裡。
在家的時候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將來進入幼兒園,老師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3、遵守規則
許多孩子在家裡當「小霸王」當習慣了,在進入幼兒園之後,也依舊是我行我素,絲毫不在意他人的感受。這樣的狀況下沒有小朋友喜歡他,也不會有小朋友想跟他交朋友,家長要告訴孩子不想讓他成為班級中的「討厭鬼」,就要遵守規則,明白違反規則的後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