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環芳烴到底是什麼?它是PM2.5最廣源頭嗎?

2020-12-19 網易科技

(原標題:多環芳烴是PM最廣源頭嗎?)

本報記者 李禾

近期有報導稱,煤炭燃燒、使用而產生的多環芳烴是顆粒物(PM)最廣的源頭;1噸煤燃燒過程中會釋放300公斤的多環芳烴,按2015年煤炭消費量為36.98億噸計算,意味著每年釋放多環芳烴量高達約5.55億噸。

隨後又有專家表示,如此說法明顯太誇張,「這好比一人一天要吃一萬頓飯」。

多環芳烴是什麼?我國多環芳烴排放情況究竟如何?煤炭燃燒產生的多環芳烴真有這麼高嗎?

PM2.5致癌與多環芳烴有關

PM2.5化學成分多達數千種以上,PM2.5的有機成分中,以多環芳烴最引人注目。多環芳烴是含兩個或兩個以上苯環結構的烴類化合物,是已知的一類致癌物。迄今為止已發現200多種多環芳烴類物質,目前主要管控的有16種多環芳烴。其中,苯並(a)芘是致突變性最強的環境化學致癌物,對人體有長期毒性、致畸性,環境管理中多採用苯並(a)芘代表多環芳烴實施管控。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徐東群說,環境中多環芳烴主要源於煤炭、石油等碳有機物的熱解和不完全燃燒;主要排放有煉焦釋放,鋁、鐵、鋼生產和鑄造,機動車交通汙染,取暖和廢物焚燒等。

國內外許多研究均表明,PM2.5的致癌活性與苯並(a)芘等致癌性多環芳烴類的含量有關。當大氣中苯並(a)芘濃度為0.001微克/立方米時,人因暴露苯並(a)芘而患呼吸系統腫瘤的風險為萬分之一。

燒1噸煤產生0.01-2克多環芳烴

有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2年,我國大氣中多環芳烴汙染物總排放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從4.726萬噸增長到9.821萬噸。其主要貢獻者是秸稈焚燒和焦炭製造,2011年,焦炭製造達歷年所佔最高份額,約為38.37%。近年來,以苯並(a)芘代表的多環芳烴呈逐年下降趨勢,這與全面取消土煉焦,對煉焦、鋁工業和石油煉製工業等多環芳烴主要產生行業的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加嚴等有密切關係。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陶澍說,據多環芳烴排放清單數據,2014年全球16種多環芳烴排放量為51萬噸,而我國排放量約12.5萬噸。我國燃煤排放的多環芳烴約5.6萬噸,並非是5.55億噸。其主要源於民用煤炭、工業煉焦和工業鍋爐,分別佔48%、30%和18%。

美國燃煤鍋爐的排放因子為0.01克/噸煤,有處理設施和無處理設施條件下煉焦爐排放因子分別為1.5和2.1克/噸焦。環保部評估中心石化部副主任崔積山說,據測算,每燃燒1噸煤,煉焦爐產生的多環芳烴約為2克,而燃煤鍋爐產生的多環芳烴則約為0.01克。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院長嶽福斌說,我國煤制油技術在全世界都是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最先進的煤制油能源獲取率已高於電廠40%左右的轉化效率。

通過加氫工藝,多環芳烴是可以製成優質油品。有專家表示,如果1噸煤燃燒就可釋放300公斤的多環芳烴,其能源轉化效率已接近我國最先進的煤制油效率,「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京六」油品多環芳烴指標加嚴

徐東群說,通常冬季大氣中的多環芳烴濃度比夏季高至少1個數量級。冬季主要來源是家庭和住宅取暖,民用散煤燃燒的多環芳烴排放量相對較大;夏季主要來源是機動車交通汙染。

對燃油來說,芳烴含量較高時會增加多環芳烴等排放。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童莉說,美國、歐洲汽油標準中,芳烴含量分別要求低於25%、35%,但我國的國四、國五階段汽油標準中,要求芳烴含量低於40%,高於歐美國家要求。

不過從今年1月1日開始,北京實施的「京六」油品規定,車用汽油芳烴含量不大於35%,車用柴油多環芳烴含量由「不大於11%」加嚴為「不大於7%」。北京市環保局表示,「京六」油品加嚴芳烴等指標,有助於減少大氣氧化性,減少PM2.5形成和臭氧生成。

(科技日報北京2月21日電)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白鑫_NT4464

相關焦點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什麼是PM2.5 —— 全面解讀PM2.5
    PM2.5攜帶了許多有害的有機和無機分子,是致病之源。細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PM2.5和細菌有得一比。  PM2.5是直徑為2.5微米的細顆粒物,細菌則是微米級生物,大小多為1微米,幾微米,也有十幾微米的,也就是是說,PM2.5和細菌一般大小。
  • 您知道什麼是PM2.5嗎?
    PM2.5定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 微米的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也叫細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
  • 防PM2.5口罩哪家強?反正不是N95
    重汙染下,最可怕莫過於PM2.5能入肺。那麼,每天我們到底吸了多少PM2.5呢?如果出現嚴重汙染,PM2.5質量濃度會達到300微克/立方米,那麼按照一天10~15立方米的呼吸量(糾結該數字者請研究下方小注),我們一天會大致吸入3~4.5毫克的PM2.5(1000微克=1毫克)。
  • PM2.5有什麼危害呢?具體的測量方法是?氧風新風系統有用嗎?
    (原標題:PM2.5有什麼危害呢?具體的測量方法是?氧風新風系統有用嗎?)
  • 我們每天吸了多少PM2.5?
    如果出現嚴重汙染,PM2.5質量濃度會達到300微克/立方米,那麼按照一天10~15立方米的呼吸量(糾結該數字者請研究下方小注),我們一天會大致吸入3~4.5毫克的PM2.5(1000微克=1毫克)。不過,這裡的吸入和進入人體是不能劃等號的。吸入後還會伴隨呼氣,也就意味著3~4.5毫克的PM2.5不會全部滯留人體內,這和吸菸比較相似。
  • 賽納威PM2.5檢測儀,時刻監測空氣品質,專業PM2.5檢測儀生產廠家
    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是細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 PM2.5的來源、危害及其在太陽下如何演化
    為何我們要把衡量標準設置成2.5微米呢?因為這是化學反應,尤其是燃燒,可能產生的最大顆粒直徑。它甚至可能源於一個吸附了固體雜質的氣體微粒,或者是一開始就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小微粒——比如空中懸浮的小水滴,然後不斷吸附,溶解各種雜質和可溶化學物質。
  • 【科普】PM2.5是什麼?堪比生化武器!
    PM2.5的「PM」,particulate matter是一個英語單詞的縮寫,翻譯為「細顆粒物」。 PM2.5的「2.5」,是2.5微米,1000微米=1毫米,2.5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1/20。所以,直徑2.5微米的細顆粒物是肉眼看不見的。
  • 什麼是PM2.5?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PM2.5又稱氣溶膠PM2.5,氣溶膠指的是大氣中超細的懸浮顆粒,PM2.5則是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是以往被忽視的致命「殺手」。     PM2.5最主要的來源是人為產生的,煤炭、石油及其他礦物燃燒產生的工業廢氣,以及機動車產生的尾氣排放,包括散播到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經過一系列光化學反應形成了二次汙染物。 這些空氣中的超細懸浮粒子(包括PM2.5),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造成灰霾天氣,濃度越高,則灰霾天氣愈多。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  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轉化而成。而這些氣體汙染物往往是人類對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燒造成的。在發展中國家,煤炭燃燒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應的主要方式。沒有先進廢氣處理裝置的柴油汽車也是顆粒物的來源。燃燒柴油的卡車,排放物中的雜質導致顆粒物較多。  在室內,二手菸是顆粒物最主要的來源。
  • 土壤環境中多環芳烴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它一直受到環境科學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文章計量分析了1900—2014年間該領域的相關文獻!客觀反映相關國家、機構和個人在該領域的科學能力和影響!文章選自《土壤學報》2016年第5期,題目:土壤環境中多環芳烴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基於Web of Science大數據的文獻計量分析。封面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PM2.5口罩有用嗎 PM2.5防護口罩標準
    PM2.5口罩有用嗎 PM2.5防護口罩標準 2020-02-11 13:12:55 來源:全球紡織網 PM2.5口罩有用嗎?
  • 記者走上街頭給你"看看",PM2.5"長"什麼樣?
    秋冬季節,是一年中霧霾最易出現的時候,對於PM2.5,大家知道多少呢?PM2.5的危害,有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嗎?記者帶著一組小道具,走上街頭展開調查。
  • 你只知道PM2.5,但你知道什麼是VOC嗎?
    正所謂經歷越多,了解越多,空氣汙染中的霧霾這個「老朋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關於空氣汙染,你只知道PM2.5之類的顆粒物,但你知道什麼是VOC嗎?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準確的說,關於VOC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普通意義上的VOC,只說明什麼是揮發性有機物,或者是在什麼條件下是揮發性有機物;但是從環保角度來看,它是指活潑的一類揮發性有機物,即會產生危害的那一類揮發性有機物。
  • 食品中多環芳烴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鬱建栓[4]採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技術對痕量多環芳烴化合物進行富集,採用90%乙腈作為流動相進行等梯度洗脫,用螢光檢測器進行檢測,實現了試樣中痕量多環芳烴化合物的分離分析,富集和分離效果好,分析時間短,無基線漂移,同時節省了試劑,每個樣品的分析時間小於15min,利用螢光檢測技術實現了試樣中7種多環芳烴的痕量分析。
  • 防PM2.5口罩,與霧霾天氣鬥爭到底!
    那麼,這麼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功能性口罩真的如商家所宣稱的那麼好嗎?在商家宣傳的各種功能性口罩當中,除pm2.5口罩外還有竹炭、活性炭、棉紗、棉布、12層脫脂棉等等,還有大家普遍認識的N95、N90等N型口罩。
  • 室內PM2.5危害更大
    細顆粒物又稱細粒、細顆粒、PM2.5。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 安居俠PM2.5檢測儀來幫忙
    霧霾是汽車尾氣、煤炭廢氣、建築揚塵、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構成的漂浮汙染物。顆粒物英文縮寫為PM,細顆粒物PM2.5是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汙染物顆粒,霧霾中包含幾十種種有毒物質以及大量病毒和有害細菌,可直接通過呼吸系統進入支氣管和肺部。惜命防霾,靠什麼?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