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欣)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街道會興村的村民們沒想到,印象中在法庭上指控罪犯的檢察官們,竟幫他們解決了「垃圾山」的問題。
今年年初,有群眾向湖濱區檢察院舉報,緊鄰會興村的黃河南岸護堤旁裸露著一座「垃圾山」,「垃圾山」越「長」越大,還散發出臭味,村民深惡痛絕。
檢察官們核查後發現,這座「垃圾山」距黃河南岸僅60米,直接危及黃河生態環境。湖濱區檢察院很快向當地的環衛、生態環境等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收到檢察建議後,環衛部門緊急調用挖掘機、推土機等設備清運垃圾,並用黃土覆蓋,種上了綠化樹,綠化面積達5000平方米。
河水清清,岸綠景美。「『垃圾山』變身小花園,再也不用擔心遊客吐槽了。」10月5日,會興村村民劉大媽開心地告訴記者,國慶假期第一天,村子就吸引了不少遊客到此遊玩,她在家門口向遊客提供礦泉水、當地小吃等,一天收入近500元。
這個故事,只是我省用法治力量加強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一段時期以來,生態環境問題一直困擾著沿黃地區黨委、政府和黃河管理部門。
檢察機關能否發揮公益訴訟職能,用法治力量加強黃河生態環境保護?這是省檢察院的檢察官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2018年12月7日,省檢察院與黃河水利委員會共同發起了「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
在專項行動中,省河長辦、省檢察院建立「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省檢察院、省河長辦、河南黃河河務局建立聯合巡查、聯合督查、聯席會議的「三聯」機制,省河長辦將梳理出來的典型、熱點、難點問題,移交檢察機關協同整治,推動相關單位履職糾錯。
金堤河是黃河下遊一條重要支流,在滑縣境內長27.7公裡,流域面積1105平方公裡。接到省檢察院交辦的「金堤河滑縣趙營鎮小韓村段非法圍墾」案件線索後,安陽市檢察院和滑縣檢察院迅速行動,督促有關單位整改,僅6天時間,長800米、寬5米的河道就恢復暢通。
用法律的武器治理黃河生態問題,用法治的力量保衛黃河流域綠水藍天。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省檢察院共受理省河長辦移交的266個黃河問題線索,發出檢察建議57件。截至目前,已整治銷號252個問題,督促清理汙染水域面積80.3畝,清理汙染和非法佔用河道733公裡,整改拆除違法建築約43.8萬平方米,清理生活垃圾34.7萬立方米。
「我們將繼續抓好黃河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持續鞏固常態長效機制,形成保護黃河生態的強大合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