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中國美不美,關鍵要看山和水。河湖生態環境保護是關係民生的重要工作,如何為「人民的幸福河」保駕護航?9月15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河南省全面推行的「河長+檢察長」制改革方案。作為「河長+檢察長」制改革方案的重要一環,河南省檢察院是如何守護母親河的呢?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一周年之際,大河網記者採訪梳理了近年來河南檢察在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通過文字記錄河南檢察官們為黃河生態保護奔波的感人故事,感受河南檢察守護母親河的責任與情懷,開啟「守護母親河」系列報導,細緻描繪「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那一抹亮眼的「檢察藍」。
大河網記者 宋向樂
近日,由新安縣檢察院7名檢察幹警組成的「保護母親河檢察官志願公益行」小分隊,來到石寺鎮畛河新村進行回訪。
目光所及,綠蔭帶雨垂垂重,一河草色伴鳥鳴,泥土的芬芳揉碎在水汽中撲面而來,與不遠處的黃河交織成了一幅濃墨重彩的水墨畫。然而,誰能想到,一年多前這裡還是養殖場呢?
「因為治理成效好,我們這裡不僅成為水源地保護區,今年還申請了溼地保護項目……」石寺鎮畛河新村黨支部書記郭清雲指著不遠處告訴大河網記者。在回訪現場,新安縣檢察院與當地村委共同舉行了志願者籤名活動,6名村幹部和7名檢察幹警在志願者隊旗上鄭重籤名,並開展了保護黃河法律知識宣傳和問卷調查活動,而這,只是全省檢察機關發揮檢察職能、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2019年以來,我省檢察機關共受理黃河流域公益訴訟問題線索886件,立案502件。其中,檢察機關自行摸排問題線索417件,立案371件。
我省黃河流域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277件402人,提起公訴723件1225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34件41人。去年,省河長辦先後分三批向檢察院移交的266件黃河「四亂」問題線索,現已基本整治到位;今年又分三批移交203件問題線索,目前正在積極有序辦理中。
應運而生
從「獨角戲」走向「大合唱」
2018年,水利部在全國範圍內對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河湖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省檢察院敏銳把握契機,著眼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水利部領導下,主動與黃委會、省水利廳等部門對接,倡議並發起沿黃九省區檢察機關、黃河河務管理部門及各省河長辦開展「攜手清四亂 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
在「攜手清四亂 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中,針對管理中的短板和問題,省河長辦、省檢察院探索「河長+檢察長」依法治河新模式,建立了河長、檢察長協同決策機制和日常聯絡常態長效機制,以及「共建清單、迅速交辦、聯合整改、共同驗收」辦案協作機制,實行線索共查、聯合督查、專項檢查,及時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和困難,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逐件「回頭看」,推動問題整改到位。
「兩手都要硬」
嚴厲打擊犯罪與促進生態保護
「以前,拉沙子的大車天天過,把路面輾得坑坑窪窪,灰塵滿天飛。」家住某地黃河灘區附近的村民說起拉沙車至今仍是一臉憤怒。
2019年6月至7月,張某某等6人在未辦理任何採砂手續的情況下,先後四次在某市黃河溼地保護區範圍內非法採砂89車,價值共計114955元。洛陽鐵路運輸檢察院審查起訴期間,經過檢察官釋法說理,6名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在值班律師和辯護人的見證下,籤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最終,經過審理,法院對檢察機關的指控犯罪事實和量刑建議全部予以採納,6名犯罪嫌疑人中,兩人作相對不起訴處理,4人被判處刑罰。
「辦案中,我們有效地履行了法律監督職能,充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取得了良好的辦案質效。」洛陽鐵檢院檢察官魏凱介紹,2019年11月28日,他們去現場查看,發現被要求恢復的土地均已達到復墾標準。
今年省檢察院與省高法、省公安廳會籤《關於實行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刑事案件集中管轄的規定》,與省高法會籤《關於實行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集中管轄的規定》,堅持司法為民原則,創新工作方法,提高辦案質效,要求注重打擊犯罪與促進環境保護並重,以恢復性司法理念為引領,推動建立黃河流域河南段生態司法保護長效機制。
創新路徑
打通檢察執法與生態修復「最後一公裡」
懲罰只是手段,保護黃河環境、維護黃河生態才是目的。
省檢察院、省河長辦在黃河流域九省區率先建立了駐派檢察聯絡員工作機制,確保專項行動無縫銜接。檢察人員每周到聯絡辦公室辦公一次,通過開展業務交流,建立健全公益訴訟協作配合機制、聯席會議制度、執法信息共享和案件線索移交等制度辦法,形成保護水生態環境的工作合力。
隨著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省檢察院和省河長辦在全國河湖「清四亂」標準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制定出臺《河南省深入開展黃河「清四亂」工作問題認定及清理整治暫行標準》,確保河南「清四亂」工作高標準高質量推進。
「『河長+檢察長』依法治河新模式為我們有效治理黃河汙染、推進生態修復提供了範本,公益訴訟檢察就是打通汙染防護『最後一公裡』的橋梁。」省檢察院韓振標介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必須統籌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推動懲治黃河環境破壞與推動生態修復、保障民生發展協調促進,才能實現多贏共贏,從根本上實現長治久安。
「河長+檢察長」制運行成效更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省委、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充分肯定。省人大常委會將其寫入《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確。
「注重打擊犯罪與生態修復的有機統一是關鍵,我們積極協助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有力打擊黃河生態環境汙染的同時,力爭實現環境整治、企業發展、民生保障多贏效果。」
韓振標告訴記者,隨著專項行動不斷深入,檢察機關將持續加深與河長辦合作,立足多部門聯動,進一步構建「1+1+N」工作機制。河長和檢察長繼續發揮在「清四亂」工作中的牽頭抓總作用的同時,新增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住建、農業農村及公安機關等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共同奏好黃河生態保護大合唱。(線索提供:張葉青 趙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