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呀,我的心願就是,當您看到我的文章,可以暫時放下煩憂,會心一笑。
2019年12月28日,畢卡索的名畫《女子半身像》在展出期間,20歲的梅西用掛鎖對該畫進行破壞,並將其從牆上扯下。事後,警方將梅西依法逮捕,但他卻稱「這只是一場表演」。2020年8月25日,當地法院法官在法庭上表示,梅西僅僅是為了尋求五分鐘的「出名」。梅西當庭表示認罪服法,其也因刑事毀壞罪被判刑18個月。
世界名畫被故意撕壞,肇事者得到了刑拘18個月的處罰。這樣的懲罰,到底合不合理呢?這個新聞讓我想起去年《奇葩說》一個辯題。一場大火來襲,左手是無價的藝術,救了它,多一幅名畫可以傳世;右手是可愛的小貓,救了它,世界上少失去一條鮮活的生命。你置身其中怎麼選擇?這個辯題雖是假設,卻也極具現實意義。這期節目算是《奇葩說》本季最贊的一期了。節目裡導師和選手的精彩發言,或許可以給我們些許啟示。
—詹青雲說:這其實是在問我們能夠割捨誰,而畫延伸出的長線是無數的生死離別,這幅畫歷經風霜,被千萬人不計代價的保護著出現在我們面前,現在救畫的這個責任傳到我們手中了,我們不可以讓這個代代相傳的文物斷在我們手中。
——羅振宇老師發問:為何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總是技術,可留下來的卻總是藝術?因為藝術是人類對永恆的期待,生命總要跟一點永恆連在一起。
——黃執中更是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個境界,他說:在這個情境中,貓不是最弱的,你們可以聽到它的呼救聲,而畫也在呼喚,只是你聽不到罷了。於是拋出了一個概念「遙遠的哭聲」。我們不能只聽近處的哭聲,更應該聽聽遙遠的哭聲。而能否聽見遙遠的哭聲取決於你自己對這個世界理解到什麼層次。對世界的認識越高,聽到的哭聲越遙遠。
李誕和上面的人持相反觀點,是這期全場最佳,十分巧妙又不失幽默的拆解了黃執中的點。觀點一,救貓不僅拯救了一條生命,而且成就了一件藝術品,藝術的價值是人賦予的,救貓不救畫成就了一場藝術行為。觀點二,救畫不救貓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救貓不就畫。觀點三,人是自私的,要警惕主流和權威,看清楚理想主義者要成就的宏大目標可能帶來的個體犧牲。拋出來李誕的原話「以自私卻不傷害別人的方式活著才能維持世界的正常運轉」「正是那些為了宏偉事業和遠大目標,而不計後果犧牲小貓的人,才頻頻讓我們的世界陷入大火」這真的是對知識分子的絕妙諷刺。
看吧,這麼題目引出了這麼多的看法,在一場大火中,貓與畫的對決是如此慘烈。反觀現實,沒有大火,沒有脅迫,一個人還能故意把名畫撕毀,只為出名。人們對藝術的尊敬,是不是已經日漸淡薄了?奇葩說是善良的,他讓人們在貓與畫之間做選擇,而不是在人與畫之間做選擇。現在全世界都講人道主義,我相信真到那個時候我們一定會以人的生命為重,但是我也相信,仍然有人,那些心懷遠方義無反顧的人,願意為了讓藝術長存而犧牲自己。
救貓還是救畫?18個月刑法重不重?見仁見智。但是,我們在這方面的缺失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可以摘掉科學院培育的實驗水果,可以摘掉難得一見的並蒂蓮花,現在,都有人可以撕掉本該流傳千古的名畫了,值得深思。萬幸的是 雖然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畫作還可以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