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已經出分,志願填報正在進行中。有些考生僅憑一分之差錯過了本科線,有些考生過了本科線但是與理想中大學的分數相差甚遠。無論是備考不足還是發揮失常的因素,不能夠上自己理想的院校都會讓人感到一些失落。面對這種情況,學生們是選擇滑檔還是重新復讀再戰高考?
據新聞報導:貴州市從2020年要求不允許公立學校接收復讀生,那麼復讀生都有哪些劣勢存在?
一、心理壓力大。作為復讀生年紀比班裡的同學大,而且要經歷兩次緊張疲憊的高三生涯,承受著家庭雙倍的期望,在上次高考失利中自責,還要面對再次高考帶來的焦慮和壓力,如果心理抗壓能力差,沒有進行很好的心理調節,高考發揮失常,是肯有可能再次與理想高校失之交臂的。
二、國家政策。雲南省的復讀生有一個政策,比如應屆生和復讀生分數相同,復讀生將會在同分排名中處於最後一位。如果第二次高考分數又是擦邊球,就很可能造成錄取不上的情況。
三、資源分配有限。一些名校可能會進行自主招生,但是一些學校明確表明不招收復讀生,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上因為復讀生的頭銜受到了限制。所以在第二次填報志願的時候可能會缺少很多院校的錄取機會。
但是復讀生比起應屆生來說,也有一些隱形的優勢存在。
一、知識儲備更加豐富、更加牢固。經歷了兩年的高三,進行了兩次的知識點學習,並且再次復讀,可以針對不會的盲點再次查漏補缺,綜合能力會比應屆生高一點。
二、經驗豐富。已經經歷過一次高考的應屆畢業生不會再對於高考有未知的心理,已經知道了高考的流程、紀律、需帶物品和高考的真正氛圍,所以面對高考不會出現太大的意外事故。
三、心理成熟。高考過一次的人,曾經面臨過選擇大學,而他們身邊已經有走上高校的同學。重回高三,在復讀生心裡的目標也會更加堅定,不會再有第一次高三的那種迷茫,性格也會比較成熟。
總而言之,已經有省份發出了不允許公立高中接受復讀生的消息,也許從這之後會有很多高校把復讀生拒之門外。但是高考不是所有的結束,考上好大學也不是人生的終點,還是會有很多扇大門在向每一個學子伸出雙手。預祝所有的2020年高考考生都能錦鯉附身,順利被理想的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