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出來了,現在開始選大學選專業,當然有一部分考生沒考好,沒達到本科線的,沒有達到預期成績的,有的甚至是發揮失常的,不管怎麼樣,成績不理想。
對於高考失利的學生來說基本上有三個選擇:
1、報考大學,即使是不好,依然要去上;
2、復讀;
3、輟學,不上學了。
用數據說話,2019年,參加高考的學生1071萬,其中大概有107萬人是復讀生,而2018年參加高考的有975萬人,被高校錄取的人數約為820萬,當然,這裡有本科,專科、高職等。可以看出,現在選擇不上學的少之又少了,也許往後越來越少。而2020年參加高考的約有180萬復讀生。
為什麼復讀?為什麼不直接上個專科,之後專升本等等,當然這都是選擇。
可小編還是建議,如果你是發揮失常,如果你的成績還可以還有進步的空間,建議還是選擇復讀,給自己一個機會,爭取去上一個更好的大學,哪怕是一個二本。復讀其實沒什麼,有機會幹嘛不給自己一個努力的機會。
有人說,有些學校不招復讀生了,或者可能以後沒有復讀生了。
放心,除了軍校或者一些特殊的學校不招復讀生之外,你問問,清華北大招不招復讀生,985還是211有哪個學校不招復讀生,再說了,就你現在的高考成績,這些不招復讀生的學校,你也上不了啊,和你根本沒有什麼關係,操這個心幹嘛。
至於以後有沒有復讀生,可以一百個心放在肚子裡,都喊了20年了,可復讀生依然存在,再過20年,也會依然存在,為什麼?因為有需求,學生家長都想要學生上更好的大學,大一歲小一歲沒什麼關係。又不是殺人放火,誰還能不給學生,多一次兩次的機會。既是假設某一天取消了,反正今年沒取消,之後的事情你管他幹嘛,對吧。
有人說,復讀壓力大,考的不一定比之前的好,甚至可能會受到歧視。
高考壓力本來就大,復讀可能壓力是大了點,畢竟面子問題,都復讀了再考不上那就說不過去了,可你要知道這點壓力對於將來你要走上社會遇到的壓力要小的多,為什麼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為什麼很多街道都是忙活到深夜,都是給深夜還在忙碌的人開的,比你們壓力要大的多。
至於歧視,說一個簡單的小事情,山東師範大學牛不牛,可在濟南,只要不是山東大學,你仿佛就不是大學生,這種歧視要伴隨四年。再說,一個補習班,都是復讀生,誰歧視誰啊,英雄不問出處,你考上了一個好的大學,誰還管你是不是復讀生。
再舉個例子,很多事業編公務員的招牌都是指明985大學的,甚至指明哪個學校的研究生,很多國企或者大型的企業看到你的學校就已經定下你能不能進入下一輪,這個就是事實,再舉個小例子,你覺得是清華大學的校友獲得成就高,還是某某高職的校友獲得成就高,你在社會上遇到這兩所學校校友的機率哪個高,好好想一想。
有人說,復讀會耽誤一年,不如專升本,或者不如好好規劃,不一定不好,復讀也不一定會比現在好。
這個純屬是扯淡的,用未來的規劃來否定今天的失利,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事情,這也算阿Q精神的一種,沒關係,我今後會掙錢的;放心,這點問題沒什麼影響;以後我會補救的。如果你遇到經常說這種話的人就趕緊遠離,情商比較低。
高考失利假設你20歲,耽誤一年,你才21歲,有什麼耽誤不耽誤的,再說耽誤一年又怎麼了,不趁著年輕闖一闖還叫年輕人嘛,換句話說,年輕人的時間不值錢。未來不一定不好,可也不一定好啊,起點高一點好,還是低一點好?你願意做笨鳥,還是願意做一隻聰明的鳥?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很淺顯啊,至於那個不一定,誰都不知道,可也有一定的機率,復讀一年,是個傻子也知道,大多數人考的會比之前的要好。還有這種時候不要拿特例以偏概全。
至於什麼專升本,轉專業啊,規劃啊,放心吧,到大學裡都玩啦,哪有心思幹這事啊。
當然 這裡也不是說說有的人都適合復讀,750分的卷子,你就考了50分,本來你就不好好學習,復讀幹嘛,白耽誤時間,其實也不用擔心,這個分數,估摸著復讀班,人家也不一定要你。
如果你高考失利,發揮失常、想要上一個更好的大學,假如你填報志願不太理想,想要一個更好的專業,甚至你就是想上北京大學,大膽的去復讀吧,多奮鬥一年,永遠不會錯。
感謝閱讀、點讚、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