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選擇復讀需注意哪些?什麼樣的考生不適合復讀?

2020-09-03 老王說高考

每年高考完出分過後,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昨天后臺有同學說:決定復讀了。

有的人復讀一年逆襲上清北,也有人復讀依舊渾渾噩噩,推脫逃避,不願面對。

你適合復讀嗎?

先來回答這些問題:

1. 你高考出現重大失誤了嗎?(高考成績低於模擬成績50分及以上)

2. 你的高考成績是三本臨近二本線或二本臨近一本線嗎?

3. 你的心理素質強大嗎?

4. 你看著周圍學霸的成績突然眼紅,突然發覺自己的成績根本配不上自己180的智商,深知自己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嗎?

如果這4個問題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復讀的確是一種選擇。

1.你家裡的經濟條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嗎?

2.你發覺自己智商不夠,的確不是學習的料嗎?

3.你是那種學習比較佛系,不願意下苦功夫的學生嗎?

4.你現在一提起高考,心裡就會縈繞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嗎?

5.你打心底秉持「讀書無用論」,不懂家人為什麼一定要逼你讀書?

6.你所在的省份明年是否實行新高考政策?

如果這6個問題有任何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麼也許你真的不適合復讀。

第5道題,對很多高三生來說,你現在所堅持的這一理論的確還是自己想法青澀的表現,如果你沒有打心底改變這種想法,那勸你也不要浪費時間再讀一年了。

看到網上有人說:復讀,不是失敗者的選擇。復讀,是讓你重新書寫答案的機會。

這句話很簡單,但你必須明白它的意思,這是一個選擇。不想被現在的分數釘死,可以走復讀的路,復讀之後也並不等於成功,看多了雞湯或者聽多了訴苦,都不能成為你做出選擇的最終原因。

過二本線的佔到一半

只有程度較差的學生會去復讀?不,什麼人都可能去復讀。一位老師表示自己復讀班裡的高四生中,有一半的學生過了二本線。選擇復讀少部分是因為發揮失常,大部分還是不甘心,成績好的沒考上清北不甘心;成績中等的覺得差一點就進好學校不甘心,成績差的覺得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一定能逆襲。

說到底,最讓人後悔的,還是「我本可以」。

大學不是終點,去了哪所大學,對應未來會做什麼工作、過什麼生活才是這些復讀生的終極決策標準。

再轉一次轉盤,一定能贏嗎

像山西、河南、河北、甘肅這樣的高考大省,復讀能贏的概率並不大。很多復讀生鼓勵師弟師妹說真的不後悔,因為他們的結果是好的,結果不盡如人意的又豈在少數。就像轉盤,轉了一次沒轉到自己想要的,更大力地再轉一次就一定能贏嗎?

這麼說並不是要給想復讀的人潑冷水,如果你堅定地想選一個專業、一所學校,不考上誓不罷休,當然可以復讀。

師姐建議你選擇復讀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對某一樣東西的堅定,或是重大的發揮失誤,而非那個模稜兩可的「不甘心」。

「有期徒刑」一年

這個「有期徒刑」的概念,來自毛坦廠。在眾所周知的「高考工廠」之一毛坦廠中,高三復讀班的數量基本和應屆生的班數持平,那裡沒有娛樂,每一個學生的時間都被作息表拆解的嚴絲合縫,宿舍裡無法手機充電,除了學習,也找不到什麼可做的了。

復讀班的費用多在萬元以上,毛坦廠附近的普通民辦學校,收費高達4.8萬。

這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講已經是筆不小的費用,而選擇以高考作為孩子命運出口而復讀的家庭,大多數也是普通家庭。經濟上的壓力只是一方面,在高四巨大壓力下朝夕相處的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緊繃。

最大的壓力和傷害來自自己,網友說,復讀與其說是身體上的折磨,心理上的折磨更多吧。每次月考過後,名次表就會貼在大門上,進步多少,倒退多少,明明白白圈出來。可是復讀生的心臟好像比應屆生更脆弱,一次倒退,也是一次暴擊,你會一次次地反問自己:復讀真的是好選擇嗎?我是不是浪費掉了這1年的時光。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就要準備好承受旁人的眼光,準備好慢慢脫離原有的同學圈子,因為當他們都在討論大學話題的時候,你必然覺得難過和疏離;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要準備好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比如第二年高考的題,它可能更有難度,或者競爭者更多;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你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和絕望,告訴自己決定高考成敗的不是有沒有復讀,而終究是有沒有努力。

有同學說,復讀時候每天下了晚修,都要一個人在操場流淚,平復一下情緒再回家,小小年紀就承受這些,可能就認證了那句:在那段黑暗無光的歲月裡,恰是你野蠻生長的時期。

高四,讓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可能性,同時也接受自己的不可能性,這可能就是復讀最大的體驗。

最重要的是,這個問題是高考出成績後才應該想的問題。現在的你千萬不要把希望寄託於復讀上,別覺得這次考不好我再來一年,有這個念頭,其實就是一種洩氣了。

不管是高三還是高四,都得有背水一戰的勇氣,一鼓作氣,血拼到底。

你要習慣只有你自己

不要妄想有太多的人關注你的高三。

在你因為成績不好情緒低落的時候,不要因為朋友沒有給你一句鼓勵而埋怨;老師會越來越嚴格,當你被老師批評後,不要奢求身邊的同學來努力安慰你;學習壓力會越來越大,當你痛苦於做題、背書、考試時,不要等著老師或者同學幫你解決問題。

能解決的,只有你自己。

因為所有人都開始拼,都開始埋頭苦幹,都開始刷夜學習,能幫你從其中脫穎而出的,只有你自己。

牢牢記住你的夢想,如果現在還沒有,那就給自己定一個。哪怕現在實現它的可能微乎其微,你也要將它緊緊握在手中,當做你前行動力的來源。

不要拿「學不進去」當藉口

很多同學苦惱自己想學,但就是學不進去。

我想說,如果你沒有試過要求自己每天早上比別人早一點起床,早一點到教室,背誦語文英語;如果你沒有試過放棄周末玩玩玩的時間,來做一套理科試卷;如果你沒有試過狠下心告別手機、告別遊戲、告別抖音、告別網絡;如果你沒有試過在算了5遍某道幾何題卻仍然算不出的情況下,忍著不看答案,逼著自己拿出一張新的草稿紙上繼續寫第6遍的演算步驟...

如果這些你都沒有試過,那你就沒有資格說「學不進去」!因為你連想要學進去的欲望都沒有。

高考,還沒到你拼天賦的時候

不要老拿「沒有天賦」當藉口。

幾乎所有參加過高考,進入大學學習的同學,都會感嘆,高中好簡單啊,簡單到你只需要把課本認認真真學好,作業仔仔細細做完,就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

所以,天賦不是問題,你的努力和毅力才是關鍵。

如果你語文作文總是及格都不到,卻沒有主動去搜集作文素材,去背滿分範文,去學習寫作技法,去多寫幾篇練習練習;

如果你數學次次考得不理想,卻沒有試過把教輔書上的基礎部分認認真真記背幾遍,把哪怕一丁點問題也要搞懂,然後不停地刷題、刷題、刷題;

如果你英語單選題總是錯上兩三道,卻沒有試過看著錯題老老實實翻書找到答案,並把錯因寫在筆記本上用紅筆標註出最容易出錯的地方,然後經常翻看...

如果這些你都沒有試過,那請你不要用「沒有天賦」當作逃避的理由。

因為,區區高考,還沒到你拼天賦的時候。

浮躁,只是弱者逃避現實的藉口

嘴上說浮躁,或許心裡只是想逃離作業、逃離教室、逃離那令人窒息的高三生活吧。這說的是你嗎?

某個時刻,你只是翻開試題研究,看到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而留下的那片刺眼的空白,卻沒有勇氣熬上一個通宵把空著的部分補上。所以你厭煩地合上它,跟自己說「我很浮躁」。

看著桌子上堆積的真題分類卷,一疊一疊的卷子像在無聲地嘲諷,本來計劃給自己業餘時間刷題,卻總是連翻開第一頁的鬥志都沒有。所以你放下它,跟自己說「我很浮躁」。

或者,你只是翻開課本,看到因為上課打瞌睡而留下的乾乾淨淨的書頁,卻沒有膽量找到老師讓他留你在辦公室補上你缺漏的筆記。所以你痛苦地合上教材,跟自己說「我很浮躁」。

浮躁不背這個鍋,你的懶惰、懈怠才是罪魁禍首。

迷茫,是你對自己還不夠狠

總是覺得迷茫不知所措,其實只是因為沒有狠下心去做而已。

一模考試後,你拿著考試的排名,按照老師教的算法計算著自己的名次,再對照目標大學歷年的分數線,你驚訝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然後呢?你想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總看不到效果。你開始迷茫不知所措,不知未來幾何。你卻從來沒想過,現在立刻馬上,就去動手把一模試卷全部分析整理一遍,把錯的題全部搞懂弄清,並找來相同題型練一遍,再練一遍。

奔跑起來,縮小那個差距,你才配得上你的夢想。

你所做的努力,從來都不夠

不要拿「以後有的是時間」來安慰自己,因為你「放鬆休息」的這個周末,很有可能就會累積成你和對手之間永遠也追不回來的差距。

不要拿「我今天已經很努力地做完了作業」來滿足自己,因為你踩著晚自習的下課鈴聲回家的時候,還有人正好在十點半前刷完一張你見都沒見過的數學卷子,正拿著紅筆在一道一道地訂正…

「看了一遍參考書的人,絕對贏不了看了五遍的人」。

記住,總有你所達不到的極致,總有你爭取不來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從來不夠。

高考還早,別人已經奔跑

很多同學看到這裡,可能還會想:「沒事,高考還早」。

剛升高三的時候,有人問:「高一高二沒學好,高三還能逆襲嗎?」

寒假結束的時候,有人問:「高三上學期沒學好,下學期還來得及嗎?」

高考前一個月的時候,有人問:「最後一個月,怎麼學才能逆襲?」

在你一次次這樣問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奔跑了;而當你想奔跑的時候,別人已經起飛了。

努力,從來都不嫌早。

因為高考成績真的太重要,重要到只是一分,你就可以去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多做對一道題,你的大學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最後,想告訴你,是否你願意,為高考,再全力以赴的拼搏一年,沒有休息,沒有娛樂,眼中只有兩個字,分數!復讀與否,重要的不是這個結論本身,而是你是否真正明白四個字,全!力!以!赴!這四個字能真正讓你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越走越遠,從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相關焦點

  • 高考失利能否選擇藝考復讀?都有哪些限制?
    比如高考失利的文化生去選擇藝考進行復讀,畢竟藝考中好多專業的文化成績要求要低得多; 也有某個類別的藝考失利後,選擇另外的藝考類別復讀,比如編導藝考失敗後,改選空乘專業復讀等等。 高考失利後,要不要換一個類別進行復讀?這要根據考生的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 新高考元年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復讀
    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元年」,考試失利的考生該何去何從?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復讀?為什麼選擇復讀?復讀前要做哪些準備?高分生復讀呈現何種趨勢?決定復讀提升程度的因素又有哪些?孩子選擇復讀時,家長需要做什麼?
  • 高考失利,2021年還適合高考復讀嗎?新高考復讀政策權威解讀
    悠悠(化名)是北京市海澱區某示範高中的高三畢業生,今年高考考分615分,與心目中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失之交臂,毅然選擇高考復讀。隨著高校錄取通知書相繼發放,不少考得高分但錄取結果並不滿意的學生開始盤算,復讀之路是否具有「可行性」?自己是否適合復讀?2021年高考復讀政策究竟有哪些利好趨勢?
  • 哪些考試適合復讀?復讀有哪些要求?復讀班該如何選擇?
    目前,本科批次招生錄取工作基本進入後半階段,部分批次的考生已經陸續收到錄取通知書。與此同時,不少同學由於遲遲未能等來錄取佳音而選擇了復讀或者正在思考要不要復讀。此外,也有同學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高考成績並不理想,沒法填報自己理想的大學,考生對結果心存不甘,選擇了復讀。那麼到底哪些人適合復讀?哪些人不適合呢?湘麓職培來給你分析一下!
  • 高考沒考好,究竟哪些考生適合復讀,哪些考生不適合復讀?
    今年的高考錄取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的錄取工作基本上已接近尾聲。接下來的就是本科三批和專科批次的錄取。考得好的孩子和被心儀學校錄取的,大家自然就格外歡喜。考得不好的,已經開始著手開始復讀,準備來年再戰。復讀固然勇氣可嘉,但,究竟要不要復讀,哪些考生適合復讀,哪些考生沒必要復讀,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探討一下.首先,哪幾類考生適合復讀?
  • 藝考高考失利,要不要復讀?
    很多同學都很迷茫和糾結,今年的高考、藝考成績不理想,到底要不要復讀?中戲、北電、央美、清美、中傳等頂尖藝術類院校2、其他經教育部批准的29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藝術類本科專業和15所高校的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3、綜合類(985、211)院校4、其他普通綜合類院校5、民辦藝術類院校和獨立學院6、專科(高職)院校哪些人適合復讀
  • 高考失利,你會選擇復讀嗎?父母多看看
    文/英子育兒日記,本文為作者個人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現在高考的難度越來越難,分數也是越來越高,想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同樣也很難。近年來,許多高考生都是上了2B學校,也就是所謂的民辦三本學校,雖然他也是本科學歷,但是學費貴,就等於是花錢買了一個本科學歷。因此有許多人會不願意去讀,選擇再復讀一年,在奮鬥一年。
  • 藝考高考失利,我要不要復讀?
    隨著高考成績及志願填報後,查查的私信被塞滿了,很多同學都很迷茫和糾結,我今年的高考、藝考成績不理想,到底要不要復讀?一般考生失利,有以下三種情況:1、藝考失利今年的疫情或多或少的影響了部分藝考生的發揮,藝考改革、線上校考、高考人數創新高,無一不加大了今年藝考的難度。
  • 什麼樣的美術生適合復讀?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但要知道不是所有美術生都適合選擇復讀,需要認真分析自己是否適合復讀。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美術復讀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選擇復讀。1、成績優秀,高考失利這樣的考生無論專業課還是文化課都有相當不錯的成績,可能因為高考緊張或種種原因,導致發揮失常無緣理想高校。
  • 高考成績不理想,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復讀?
    高考成績出來之後,肯定是有的人快樂而有的人傷心,畢竟不可能每個人都考高分。對於自己成績比較滿意的小夥伴肯定是開心的度過這個假期,然後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做好準備。而對於自己成績不滿意的小夥伴可能就會有復讀的想法,想要為自己最後再拼搏一把。可是復讀畢竟是一件大事,而最後一年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心理身體方面,對於考生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對於任何一個高三學子來說,做出復讀的決定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 高考失利該復讀嗎?其實不用太過糾結,有180萬考生選擇了復讀
    對於高考失利的學生來說基本上有三個選擇:1、報考大學,即使是不好,依然要去上;2、復讀;3、輟學,不上學了。用數據說話,2019年,參加高考的學生1071萬,其中大概有107萬人是復讀生,而2018年參加高考的有975萬人,被高校錄取的人數約為820萬,當然,這裡有本科,專科、高職等。可以看出,現在選擇不上學的少之又少了,也許往後越來越少。而2020年參加高考的約有180萬復讀生。
  • 高考復讀是安全退路?注意了,這3類考生不適合復讀
    高考復讀就是重來一次的機會,它不止是高考落榜生的專利,只要你不滿意自己的分數,甚至從一開始就打算再讀一年好考個更好的成績,也一樣可以選擇復讀,這也導致每年的高考復讀生是越來越多,今年已超百萬。高考復讀真的是安全退路嗎?並不見得,如果這條路不適合你,可能考個幾次才能過,但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完全不值得。小編總結了3類不適合做高考復讀生的考生,可自行對號入座。
  • 高考失利,專業被調劑,到底要不要復讀?復讀失敗了怎麼辦?
    導語今年的高考已經到一段落了,同學們都已經知道自己被哪一所大學錄取了。那有同學就問了,專業被調劑怎麼辦?要不要復讀呢?別擔心,學姐告訴你,什麼樣的人適合復讀。高考是每一年所有考生心裡最重要的事情,考上自己喜歡的專業,全家人都很開心。
  • 高考成績不如意或志願填報失利,選擇復讀再考能否實現逆襲?
    高考錄取仍在進行,近日不斷接到考生和家長的諮詢電話或信息,說是今年高考發揮失常了或者志願填報失利了,錄取不到理想的學校,決定選擇復讀明年再考。這位考生媽媽特意打通我的電話聊了半個多小時,經過分析復讀的各種利弊,最後才接受了我的建議,打消了讓兒子復讀的念頭。結合近日來考生和家長的諮詢以及這位學霸考生媽媽的情況,覺得極有必要就復讀的問題進行一些分析,提供給準備選擇復讀或已經選擇復讀的考生和考生家長們參考。
  • 失利考生對號入座 能不復讀就別復讀
    隨著高考本科錄取即將結束,考生中再次上演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場面。不少考生由於錄取不理想或是直接落榜,心有不甘,紛紛動起了復讀的心思。那麼你到底適不適合復讀呢?記者採訪了我市多位一線老師,看看他們的建議是什麼。
  • 學生高考失利選擇復讀,要做哪些準備?復讀生:這4點缺一不可
    高考決定著學生們的未來走向,考試的結果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有的學生能通過高考金榜題名,還有的學生因為高考失利只能選擇復讀一年,爭取明年再戰。而若是學生們因為高考失利而想要選擇付的話,都要做哪些準備呢?
  • 新高考來臨,什麼樣的人適合復讀?
    高考是一次關鍵的考試,高考成績決定你進入哪一類院校。但是,高考可以重來,若考生沒有考好,那麼復讀一年就有機會提升學習成績,考取更好的學校。但是復讀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復讀一年也並非百分之百就能獲取高分數。那麼,哪些考生適合復讀?
  • 高考失利到底該不該復讀,這3個因素最關鍵,復讀學姐為你解惑
    高考失利到底該不該復讀,這3個因素最關鍵,復讀學姐為你解惑。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落下帷幕了。高考是人生中的頭一件大事,是人生當中一次最公平的競爭,是人們走向成功的最簡潔的捷徑。經歷了這樣一場大戰,有人歡喜有人哭。考的好的,喜氣洋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而考的不好的,要麼勉強走了自己能走的專業,要麼就選擇了復讀這條道路。
  • 2020年高考成績不理想,想要復讀?
    那一類學生不適合復讀心理承受能力弱這類學生真心不建議復讀,特別是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緊張的學生,本身度過一次高考就已經不容易了,在經歷一次高考,很有可能會讓學生的心態變得更差,甚至會變得很敏感,不建議復讀。
  • 注意!本科錄取即將結束,這5類考生才適合復讀
    與此同時,不少同學由於遲遲未能等來錄取佳音而選擇了復讀或者正在思考要不要復讀。也有同學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高考成績並不理想,沒法填報自己理想的大學,考生對結果心存不甘,選擇了復讀。哪些考生適合復讀?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可選擇復讀,並在下次報考志願時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4.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高三一年是學生12年學習中最艱苦、最勞累的一年。考生願不願意再苦一年,再累一年?考生的心理素質、承受能力如何?你若不願付出,成功自然不會眷顧。5.學習方法不當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