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次關鍵的考試,高考成績決定你進入哪一類院校。但是,高考可以重來,若考生沒有考好,那麼復讀一年就有機會提升學習成績,考取更好的學校。但是復讀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復讀一年也並非百分之百就能獲取高分數。那麼,哪些考生適合復讀?
此前,精華學校高考全日制校長趙宏凱於新京報舉辦的直播《高考後,高考生的N+種選擇》中提到,適合復讀的學生主要分為這幾個類型:第一,有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能考上更好的大學,獲取一個更高的人生起點,得到更好的未來發展。第二,高考成績不理想,是因為沒有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想要把自己遺憾的那個部分重新彌補回來。第三,一些同學由於沒有把握好高三的備考節奏,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而到了備考後期衝刺時才進入學習狀態,而此為時已晚,已來不及提升與彌補。上述這類考生,適合復讀。
不過,也會因為其他情況而想要復讀同學,但是,需要提前明確一件事:並不是復讀一年就一定能考好。未來終究是未知數,高考成績與太多個人因素相關。所以,與其問自己適不適合復讀,不如先考慮:為什麼要復讀。
毋庸置疑,復讀的目的就是為了考上更好的大學。那麼為什麼要上大學?
於大多數人而言,上大學是為了增長自己的能力、知識水平,在大學畢業之後獲取一份更好的工作。所以,既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就業,獲取更好的人生,那麼就應該思考:需要上一個什麼樣的大學。
今年有874萬大學畢業生,也就意味著四年前有大約874萬人考入大學。近期,教育部統計了我國2020年高考人數為1071萬,按照近幾年的錄取率來看,預計今年的錄取率保持在80%以上。而我國在1978年恢復高考的哪一年,大學錄取率只有5%,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上一所大學已經是一件很普及的事情了。所以,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上一所大學,那麼這個人生目標和奮鬥標準太低了。
反觀那些「老牌985」、「211」、「雙一流」大學,他們的錄取率卻沒有太大改變。就從全國各省市985大學錄取概率來看,最高的錄取率是4.5%,這個概率相當於1978年的大學錄取率。
所以,要考慮是否復讀,這個問題不是由自身的意願決定的,更多的時候是由社會大環境所要求的。大家要考慮的不是上不上大學和要不要復讀,而是要考慮,在畢業之後,你希望你所獲得的高等教育是什麼層次,畢業後你想達到什麼層次,你希望什麼樣的人組成你日後的社交人脈圈,或者說,「你希望跟誰坐在一起喝咖啡」……考慮這些問題,你就有了答案。
然而,要想考上一所好的學校,僅憑一次努力,是不夠的。好在,高考可以重來。
不過,還是建議同學們,在決定復讀之前,除了要根據自己對未來的要求來定之外,還有就是要看自己是否準備好復讀。比如心態方面,以及個人潛力方面,你都要做綜合考量。建議考生在復讀之前對自己進行一個評估,看看自己是否有潛力可挖掘。
另外,決心也很重要,目標也要很清晰。目標是奮鬥的源動力,比如說,一個人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每天朝目標靠近,為了目標去尋找方法,目標是很有可能實現的。如果你沒有目標,也沒有動力,也沒有潛力可以挖掘,那麼復讀對於你來說需要慎重考慮了。
最後提醒一下決定復讀的學生們,因為考慮到學習資源的問題,北京的公立校是不招收復讀生的。所以,大家要麼選擇在家複習,要麼選擇去全日制復讀學校。雖說每年高考都是一次成人禮,但高考少年們實際上還都是孩子,自我管理和學習能力還有不足之處。有了班級管理,有了老師和學校的指導,得到更好的學習氛圍,大家在學習上會獲得更有效的幫助。不過,還是希望大家要慎重地選擇學校,最好找一個正規的、社會聲譽好的、專業做復讀的學校,也可以多了解復讀過的學生的看法,然後結合自身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