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考錄取工作已經結束了,不少2020級本科新生已經來到了大學報到,準備開啟快樂的大學生活。
然而,卻有一批和他們同時進行高考的高三學生,放棄了就讀大學的機會,準備復讀一年,再戰高考。
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全國目前有19個省份公開了2020年的高考報名人數。
據統計,2020年全國一共有1071萬人參加高考,其中有200萬人是復讀生,佔比約為20%,往年的比例也差不多。
而在一些高考大省,例如河南,復讀生佔比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0%。安徽、山西等地的復讀生報考佔比也超過了30%。
高考復讀生佔比
經歷過高三的人都知道,高三一年是漫長而又艱難的,需要很強的意志力。
那麼,為什麼每年都有這麼多人復讀呢?復讀到底有沒有用呢?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復讀呢?
小玥今天的文章就要分析一下上面的3個問題,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夠有所收穫。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學生們選擇復讀的原因,一般有兩種。
這種一般都是高中時期成績還不錯的學生,他們學習努力,但在高考當中的發揮不盡如人意,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
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對某所大學有執念,為了圓夢,可以再努力一年。
高三學生
大部分的高分復讀考生都屬於這一類,他們第一年的考試成績也不差,可能有些人很難理解他們為什麼復讀,但是對於他們自己而言,沒有什麼比夢想更重要。
小玥之前所在學校就有一位學生,第一年高考考上了浙江大學,但是沒有去讀,她選擇了復讀一年,然後第二年就考上了北京大學。
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基本屬於這一類。高三一年,他們也是渾渾噩噩度過的,等到高考結束,才幡然醒悟自己的高中三年白過了,什麼都沒學。
以自己現在的分數,甚至可能連本科都上不了。
這種學生醒悟之後一般會痛定思痛,希望通過一年的學習彌補高中三年浪費的遺憾,至少能有個還過得去的大學就讀。
高中生們
因為,高中學生還沒有接觸社會的經歷,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比較單純、理想化的。
他們希望不給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努力嘗試過了,就不會後悔。
而且復讀一年的艱辛,與讀4年自己不喜歡大學的痛苦相比,還是可以忍受的。
高考復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也不高,種種因素和上面的兩個常見原因,促成了很多高三學生在高考後選擇復讀。
首先,小玥認為復讀是有用的。
因為別人學習3年的知識,你多學了1年,基礎的積累上肯定是更加深厚的。
但是,知識積累的深厚是否能體現在高考分數上,是否能幫助你上一個更好的大學,還是要看具體情況。
因為,每年的高考政策都有會有一些變化,除了個人的努力,考試的難度、出題的範圍、競爭對手的水平、大學的招生人數和名額等都會對錄取結果有一定的影響。
新高考改革
就和小玥上期介紹的一樣,2021年就是新高考了,很多省份開始文理不分科。
那麼2020年高考的學生如果想要復讀的話,就要快速適應新的考試形式。因為新的考試模式與他們之前準備了3年的類型有很大不同,這也可能會對考試成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明白了,你最終的高考結果是由「個人+外界」雙重因素共同影響的。
在復讀過程中,如果你沉下心來學習了,在個人部分你是肯定會獲得提升的。
但是你無法掌控外界因素,只能做好自己。
說到這個問題,小玥真的不建議大家盲目選擇復讀,或者是覺得自己沒考好就想著復讀。
因為,人是一種慣性動物,你必須要下定決心,改掉過去N年學習中的壞習慣,找出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才能有效的提分。
而這個過程,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他們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鬆懈,而一根緊繃的弦鬆了之後,再復原就很難了。
高三學生
決定復讀之前,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只有你相信自己,你才真的可以。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家有高中生的家長們也可以和孩子談談你的感受,
讓他們知道,你會尊重他的選擇。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高考復讀這個問題呢?
如果你們沒有考好,會選擇復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