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哈
每年大學都有順利畢業的同學,每年大學也會有新來的大一新生,他們通過高考錄取,懷揣著夢想踏入了大學校園,展開自己全新的人生。
現在基本也到了各個高校開學的時間。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每年有些大一新生們,剛來學校報到後,就直接選擇退學或者是復讀。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仔細想想也不難發現,很多同學來到大學報導後,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自己的學校。
而且有些同學的高考成績並不是很理想,自己本身不喜歡學習,在學校還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不良影響。
另外,想到自己在這所學校將來即使畢業了,找工作也不容易,還不如回去復讀,好好學習,爭取來年考個滿意的學校。
(1)不喜歡自己的專業
大學的專業是填報志願的時候自己選擇的,但是在具體的錄取過程中會可能有調劑的情況,這就導致有些同學被調劑了自己不喜歡不感興趣的專業。
這樣的話同學們當然不願意繼續學習,而且繼續學習也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才會在開學之後就出現退學的情況。
還有的同學受到父母的幹涉,甚至還有父母偷著給孩子改志願的事情,受傷的還是孩子,直接導致選擇退學或者是復讀。
(2)學校偏僻
在我們印象中,大學校園應該是環境優美,即使不在市中心也是交通條件非常便利的,但現實中有些大學的位置的確偏遠了一些,甚至有的大學位於山區裡。
這給同學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很多同學報到時看到這樣的場景,都覺得這是難以接受的,心理落差太大導致同學們剛來報導就想退學或復讀。
(3)寢室條件不好
上了大學的同學們基本上都要住在寢室裡,如果寢室條件不好,也成為了同學們想要退學或者是復讀的主要原因。
有的高校一個寢室住的人多,空間又小,甚至有的寢室都達到了10個人一起住,沒有獨立衛生間,同學們會感覺不方便。
看到這樣宿舍條件的同學,直接就給同學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可能家庭條件一般的,或者適應能力強的同學能接受,但有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就會受不了而退學。
(4)不能適應學校生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學們在家裡都被父母們寵愛,到了大學不僅需要獨立,還要吃很多苦,比如軍訓時吃得苦,有些同學就被開學的軍訓嚇到了,就想要退學。
另外,外地的同學讀大學,也會有不適應學校生活的時候,比如當地的風俗習慣和飲食口味等,導致大家決定復讀或者是退學。
雖然同學們選擇退學或者是復讀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考上大學不容易,能克服的還是克服的,也是在鍛鍊自己。
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可以上網多查查學校的情況,包括學校條件、位置和周圍的交通等,避免自己後悔。
1、對學校有一定的簡單了解
不管上哪所大學,同學們在入學之前一定要提前對自己的學校有所了解,這樣才能避免因為一時衝動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很多大學都不是在學生們的家鄉本地,而是全國各地都有,我們考上的大學也可能離家很遠,所以提前了解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2、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設
很多學生們在上大學之前可能心裡都是滿懷憧憬的,但真等到了上學以後就會發現,可能大學和我們的想像之間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這樣就很容易出問題。
所以,在上大學之前,在對學校有一定的了解後,同學們也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儘量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想得太好,要給自己留一定的空間和退一步的可能。
3、提前做好大學規劃
可能很多同學們都聽身邊人說過,大學期間就是「60分萬歲」,但如果當你真正步入大學生活中時,你就會發現這根本就是一句騙人的話。
而且如果大學期間什麼規劃都沒有,那就白白浪費了4年的大好時光。為了能夠讓我們活得更充實,更有動力一些,提前做好大學規劃是很有必要的。
結語:
無論如何,大學都是我們通往成功的一個高級階梯,我們一旦選擇了,就不要輕易放棄。這樣才能不愧對自己,不愧對未來。
你身邊有大學剛一報到就退學的朋友嗎?你怎麼看待大學呢?歡迎來一起交流分享!
-------------------------------
我是小哈談教育,關注我,有困惑和疑問,歡迎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讓身為家長的你豁然開朗,在教育的路上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