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小桔燈自媒體的張教師。
前一個月,一位上海交通大學的大一新生在入學一個多月後,因為專業的不滿意,選擇了退學復讀。
這位河南考生高考時發揮正常,考了660多分,他的退學,明年還可能面臨被限報兩個志願學校的處罰。
這個事情在網上公開上,引起大家的討論。
我們讚賞這位同學的勇氣,給這位同學加油,相信他明年一定能考上自己理想天文物理專業。
但是,就這件事,對於考生和家庭來說,算是人生中一次不小的波折。
考生也說,自己考了這麼高的分數,家人和老師都是非常的高興。
如今,考生在高中複習,已經全身心地投入。但是,一次機會錯過了,一年的時間失去了。
就如一些網友所說,一個名校的名額就這樣也浪費了。
我們把這個事例列舉出來,就是想告訴大家,高考志願填報,考生和家長一定要重視,如果沒有科學的規劃填報,即使北大清華,每年都有因專業不滿意而退學的考生。
這裡,就是有一個北大男生周浩的事件:
2014年,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上,有一位參賽者周浩奪得比賽的冠軍。
這位選手,原來就是北京大學的一名本科生,生命科學專業,讀了一年多,在大二時完全不能適應自己專業的學習,休學之後,轉學到北京一所技師學院,學習一些技術性的知識,表現優秀。
他覺得,自己對現在所學,非常感興趣,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我舉出這兩個例子,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在高考志願填報時,選到了或者被調劑到不適合自己的專業,而且,這兩位同學選擇專業出錯的原因,就是父母認為這些專業好,而他們 自己沒有多大的辨識能力,聽從了家長,從而導致最後放棄的結果。
昨天,我去參加一個讀書會,主持老師分享了本莎哈爾的《幸福的方法》。這位老師提到兩個觀點,一是幸福是一種心理感覺,另一個是幸福是一個過程。
我非常贊同幸福是一個過程這句話,他讓我想起大一學生入學後的一些問題。
有一些學生到大學後,有諸多的不適應,到學校前兩個月,基本上無數次動過要退學復讀的心思。一方面除了對專業的滿意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學校和大學生活的失望。
有些學生說,大學怎麼不是我想像的樣子,也不是高中時校長和老師描述的那樣美好,美麗的校園在哪裡,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哪?還說什麼戀愛,我怎麼看著所有的人都不順眼,高中同學都各飛各處,這不是我想要的大學。
這其實就是學生們沒有明白,考上大學,是人生追求成功、幸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非常美好和有意義的。當一個目標達到之後,就要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而是停下來享受。
這裡,就涉及到生涯規劃了。
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先進的教育理念讓我們知道,大學,已不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保證人生的一生。人生,是一個需要規劃的過程。對於未來的職業,自己要過怎樣人生,如何才能讓生命有意義,都要進行探索和規劃。
高考志願填報,是一個人生涯規劃的重要節點。家長和考生,只有積極和探索、準備和計劃,才能讓未來更加美好。
今後,我們持續給大家分享高考志願填報,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歡迎你關注小桔燈自媒體,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