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合感覺最近做什麼都很困,而且大姨媽遲遲不來,心想不會懷孕了吧。買了驗孕棒回來一驗,看著驗孕棒那兩條深色的槓槓,喜極而泣!備孕了兩年,她終於有自己的寶寶了。丈夫聽見她懷上了,高興地一把她抱起來轉圈圈。
但為了保險起見,丈夫陪著她去醫院做檢查。按末次月經來推算,此時已經懷孕第5周了,從B超上可以看見圓圓的孕囊,但還沒看到胎心,而且孕囊有點偏小,聽醫生說胎心一般在6-7周才能看見,所以小百合併沒因此而沮喪,對下次複診充滿了期待。
然而過了10天後再去產檢,還是沒看見胎心,這次檢查回來後,小百合發現噁心、睏倦等妊娠反應逐漸減少,小百合開始變得焦慮不安了,懷孕第8周去複診,醫生告訴她,小寶寶已經沒了……
懷孕期間,這幾周是「胎停」高峰期,孕媽早知道早防範
孕早期「坐胎」還沒坐穩,不少胎寶寶因染色體異常等原因而流產。據調查數據表明,孕早期胎停的高峰期一般發生在懷孕8-10周,這段時間也是孕吐的高峰期。據數據統計顯示,孕期發生流產的孕婦約佔15%,其中早期流產的約佔(孕12周前),後期流產(孕13-22周)的約佔1.6%,,而八成流產的孕婦都是發生在孕12周之前。
正常來說, 妊娠5周能見孕囊與卵黃囊,妊娠6-7周見胎心,孕8周還不見胎心胎芽的不是生化就是宮外孕了。而胎盤一般在妊娠7周開始發育,然後暫時代理胎盤把營養輸送給胎兒的卵黃囊會隨著孕周的遞增而慢慢變小,並在妊娠12-13周退出歷史舞臺,由胎盤接管它的工作。胎盤的形成意味著,胎兒開始穩定下來,也就是為什麼過了這個時期,一般流產率會大幅降低原因。
流產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胎兒自身的原因,多發生在懷孕12周之前,比如染色體異常,卵子精子質量差,胚胎發育到中途突然不行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行的胚胎,自行淘汰,孕媽不必自責。其二,母體的原因,多發生在孕12-22周這段時間,比如孕婦抽菸喝酒,包括二手菸,嚴重肥胖或偏瘦,子宮頸管鬆弛無力,絨毛膜羊膜炎、子宮畸形等。
胎停的症狀
胎兒停育,孕媽和身體會發現一些信號,比如下腹墜痛、腹部不及平常那麼柔軟且有硬塊,出血、有白色塊狀物流出,子宮高度沒在增長甚至變小,妊娠反應逐漸消失等症狀,都可以考慮胎停,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總的來說,胎兒到了中晚期都會相對穩定了,孕媽注意均衡飲食,不要有事沒事亂摸肚子,定期回醫院檢查,孕28周胎動規律之後每天數胎動,寶寶會乖乖聽話,在你為他精心打造的總統套房裡呆到足月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