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芽媽說
芽芽媽,從事門戶網站母嬰頻道主編15年,育有一個女寶,備孕二胎ing;孕媽學堂是芽芽媽和她的15位專家朋友一起建設的一個孕產科學平臺,15位朋友包含三甲醫院婦產科主任醫生,三甲醫院主任藥劑師,婦產科醫學博士,我們只傳播科學的知識!
■ 孕媽學堂
作者周忠蜀,醫學博士,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當寶寶生病發熱時,有些家長才忽然發覺,自己竟然不知道要怎麼去測量寶寶的體溫,原來給寶寶量體溫完全不是想像中的「一根水銀溫度計夾在腋下,過5分鐘後取出看數值」那麼簡單,因為寶寶會哭會鬧,會甩胳膊不配合,而且有很多外在的因素都會影響寶寶的體溫,比如寶寶大哭後,玩耍後……體溫都會偏高,從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選擇測量工具
測體溫的工具有很多,如傳統的玻璃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等,但主要分為兩大類,接觸式的和非接觸式的。家長常常糾結哪種工具最好,其實用哪種工具最好難有定論,但無論使用何種方法,正確使用都非常重要,這決定能否得出準確的數據。
測量體溫的位置和測量時長
腋窩、口腔、肛門、耳朵都是在測量寶寶體溫時可以選擇的地方,而且,這四個地方的體溫各不相同,在下表中,能看出不同部位正常體溫的區間。
如果家長在給寶寶測不同身體部位的體溫得到的數值在對應的範圍內,則說明寶寶並沒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