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適應中國老齡化現狀的產業結構調整研究(聶高輝等)

2020-12-13 國家統計局

 適應中國老齡化現狀的產業結構調整研究

——基於動態面板數據模型與面板數據聯立方程模型

 

聶高輝 蔡 琪

 

  內容摘要:文章選用30個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數據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分析老齡化對消費結構和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動態效應。供給角度通過建立動態面板數據模型實證分析得到結論,東部地區老齡化對消費有促進作用,中、西部有抑制作用。需求角度運用面板數據聯立方程模型研究發現,東部地區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有推動作用,中、西部有阻礙作用。最後比較分析東、中、西部地區老齡化對消費與勞動力城鄉結構效應的影響程度,並給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結構調整;人口老齡化;動態面板數據模型;面板數據聯立方程模型

 

  中圖分類號:C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794201706-0006-06

 

  DOI 10.13778/j.cnki.11-3705/c.2017.06.002

 

  一、引言

 

  老齡化問題在中國進入21世紀後變得越來越嚴峻。隨著中國年齡結構日趨老化,老齡化伴隨的各種問題也越加凸顯,中國傳統的「人口紅利」已經消減。與此同時,國家高度重視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經濟結構要從現有的製造業主導過渡到服務業主導,產業結構要從勞動力密集過渡到資本與智力密集。因此,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研究產業結構調整對我國經濟新常態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文章將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考察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動態效應。供給角度主要分析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影響,需求角度主要分析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的影響。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很多學者關於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與勞動力城鄉結構的關係做了研究。對於老齡化與消費結構的影響,在影響路徑上,一部分學者認為人口老齡化通過居民收入的變化影響消費水平。人口老齡化導致家庭收入水平降低,從而降低家庭人均消費水平(Solving Erlandsen2008[1];此外,老年人口比重的邊際消費傾向與人均收入水平有關,老齡化將會降低未來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比率(王金營等,2006[2]。另一部分學者認為人口老齡化通過儲蓄率而影響居民消費。研究表明老齡化將會使「高儲蓄」模式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全社會儲蓄—消費之間的關係(Franco Modigliani2004[3];老年撫養係數與儲蓄率之間具有顯著關係,老年撫養比的逐年增長影響居民消費水平(Horioka Jane2006[4]。少數學者直接將人口年齡結構加權變量引入跨期消費效用函數(王東海 2008[5]、絕對消費函數(田雪原,2012[6]實證分析了老齡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在影響效果上,一些學者認為老齡化有利於消費增長(Leff Tracy2008[7]。也有學者的研究表明老齡化對居民消費呈負向的影響,不利於消費增長(王森,2010[8]。此外,老齡化對消費的影響具有動態波動性(孫蕾,2015[9]

 

  在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影響的傳導機制上,目前我國現有的社會制度,使得人口老齡化逐漸影響勞動力城鄉結構(Zhao2002[10]。此外,老年人的心理成本與預期淨收入的變化也是影響勞動力城鄉結構的重要因素(康傳坤,2012[11]。一些學者認為農村老齡化程度的加重會抑制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文先明等,2015[12]

 

  人口老齡化影響勞動力城鄉結構變遷,進而促使勞動供給曲線移動,從而造成就業結構變化。Ken-ichi Hashimoto等(2010[13]指出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從非保健部門產業向醫療保健產業轉變,影響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很難適應人口老齡化社會(童玉芬,2014[14]

 

  綜上所述,人口老齡化客觀上不僅引起了消費結構的變化,同時對勞動力城鄉結構的變化也產生了作用,這兩種變化拉動和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但上述研究中都沒有研究老齡化對這兩個結構變化效應的強弱。本文主要研究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變化與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效應強弱,並給出三個基本假設。

 

  假設1:西部地區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效應強於對消費結構變化的效應。

 

  假設2:中部地區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效應與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效應差不多。

 

  假設3:東部地區老齡化對消費結構變化的效應強於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效應。

 

  三、理論分析

 

  在生命周期理論的模型中,大多數學者認為成年時期的收入遠高於支出而老年時期正好相反,本文在Modigliani生命周期理論的基礎上,加入老齡化因素,通過模型變換求解方程的方法構建老齡化與消費的關係。Modigliani生命周期理論的一般表達式為:

 

 

  從式(5)可以看出,當消費者處於青年時期,工作能力較強,一般的年收入往往大於年支出,並且年末有結餘,這樣儲蓄就為正,式(5)的後半部分為負,對消費有相對的反向作用。當消費者處於老年時期,往往沒有固定的收入,儲蓄為負,式(5)的後半部分為正,對消費具有正向推動作用。

 

  理論模型推導說明社會中的老年人口比率增加會拉動消費增長,勞動力人口增加會抑制消費增長。

 

  四、實證分析

 

  (一)老齡化對消費結構變化的效應

 

  1.動態面板數據模型建立。

 

  從上述理論分析可以看出老齡化對消費有一定的影響,文章借鑑陳衝(2013[15]研究老齡化對消費效應的一般方法並結合理論分析得到的具體影響因素,建立相應的時間序列模型。式(6)中CR表示消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用ODR(老年撫養比)衡量老齡化指標,INC表示家庭的年收入水平。

 

 

  2.數據選取。

 

  消費比重的計算方法為城鄉居民年終消費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該變量的數據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老齡化的衡量指標老年撫養比,數據來源於《1990年以來中國常用人口數據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選用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數據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所有變量都是選用20052015年的年度數據。考慮到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數據不具有代表性,西藏地區數據不完整,因此選取我國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分東、中、西①地區進行檢驗分析。

 

  3.估計結果。

 

  由於考慮到變量具有慣性,模型中加入了變量滯後項。因此,進行動態面板數據估計前必須考慮模型的內生性問題。為防止估計結果失效,文章採用系統廣義矩陣估計的方法(GMM[17]GMM法有效解決了其他方法限制條件的問題,同時消除了方程中存在異方差現象以及殘差相關的問題。模型的估計結果見表1,東、中、西部地區模型Hansen檢驗的結果顯示均大於0.1,工具變量有效,模型可以接受。Wald檢驗的結果表明三個模型的係數在99%置信水平下顯著,係數有效。

 

1 東、中、西部地區動態面板模型估計結果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lnCR(–1)

0.241**

25.641

0.211*

34.157

0.184**

14.278

lnODR

0.394***

5.147

–0.312**

4.172

–0.453***

3.217

lnINC

0.327**

0.741

0.241***

0.647

0.118***
0.414

常數a

–0.354*

0.124

0.089**

0.247

0.269**

0.364

Wald檢驗

375.6***

405.2***

475.3***

Hansen檢驗

0.45

0.78

0.56

Obs

55

40

55

註:括號內寫明的是F統計量,******分別表示在1%5%10%顯著性水平顯著。

 

  從東部地區的模型估計結果可以看出,消費的滯後一期對當期消費的影響係數為0.241,而且該係數在5%顯著性水平顯著,這表明滯後一期的消費對當期消費具有正向推動作用,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滯後一期消費,當期消費就會增加0.241個單位,這也和消費具有慣性相符合,消費習慣屬於一種偏好性心理,往往會左右人們的消費行為。老齡化對消費的影響係數為0.394,屬於正向的促進作用,這點和理論分析的結果一致。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處於全國前列,各方面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及醫療衛生事業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不再依靠傳統的「人口紅利」發展經濟,同時東部地區老年產業發展迅猛,三產服務行業水平較高,老年人的消費意願普遍較高,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產業結構。家庭收入水平對消費的影響係數在95%置信區間上顯著,係數為正且具有較高的可信度,人們對於改善生活質量的意願屬於非常本能的決策,家庭收入提高必然會拉動人們的消費欲望。

 

  從中部地區的模型估計結果可以看出,消費的滯後一期對當期的影響係數為0.211,而且該係數在10%顯著性水平顯著,係數有效,符合消費具有慣性的現實。老齡化對消費的影響係數為負,這表明中部地區的老齡化抑制了消費的增長。中部地區的老年產業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同時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儲蓄下降以及資本流出問題又比較嚴重,社會保障與福利體系建設比較滯後,這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費水平。影響係數表明中部地區老齡化增加1個百分點,消費水平就會下降0.412個百分點。家庭收入對消費的影響係數為正,表明對消費有拉動作用。

 

  從西部地區的模型估計結果可以看出,消費的滯後一期影響係數為正,老齡化的影響係數為負,家庭收入負影響係數為正,基本和中部地區情況類似。

 

  從東、中、西部地區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出,消費的偏好性對消費有很大的拉動作用,而且東部地區的消費慣性更為明顯。老齡化對消費的作用呈現東部推動,中、西部抑制的現象,這和東、中、西部的發展方式以及消費理念有關係,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部分地區經濟水平已經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涉及老年旅遊、老年理財以及老年服務的產業發展迅猛,老齡化對經濟發展拉動作用明顯。東、中、西部的家庭收入對消費的影響均為正向促進作用,東部地區的促進作用最為明顯,西部地區的作用最小。

 

  4.殘差平穩性檢驗。

 

  「偽回歸」現象是定量分析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為確保模型估計結果真實有效,對系統廣義估計結果的殘差項進行平穩性檢驗。文章選用面板數據殘差檢驗的一般方法,BreitungIPS檢驗法,檢驗結果見表2Breitung檢驗結果顯示東、中、西部的模型面板數據殘差均在5%顯著性水平顯著,IPS檢驗結果顯示東、中、西部的模型面板數據殘差均通過了1%置信水平。兩種檢驗方法均接受殘差平穩,認為模型的估計結果有效。

 

2  面板數據殘差檢驗結果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Breitung檢驗

–2.784**

0.041

–2.437**

0.034

–2.514**

0.017

IPS檢驗

–7.987***

0.005

–8.145***

0.000

–8.367***

0.000

註:括號內寫明的是顯著性P值,******分別表示在1%5%10%顯著性水平顯著。

 

  (二)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效應

 

  1.面板數據聯立方程建立。

 

    

 

  2.數據選取。

 

  上述5個變量的數據均為20052015年的年度數據,數據均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考慮到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數據不具有代表性,西藏地區數據不完整,因此選取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分東、中、西地區進行檢驗分析。

 

  3.估計結果。

 

  聯立方程的估計方法包括單方程與系統估計兩者方法,本文基於系統估計法考慮到了擾動項的協方差問題,具有更高更好的估計效果,因此選用3SLS方法(三階段最小二乘法)。首先採用二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對式(10)中的每個獨立方程進行估計分析,接著運用GMM法(廣義矩陣估計法)對整個系統方程進行估計分析。在進行估計分析前,需要考慮聯立方程的秩條件和階條件,從式(1)中可以看出,方程組的內生變量與預定變量一共為6個,勞動力城鄉結構與老齡化的方程中均有5個變量,且一共有2個方程,根據滿足階條件與秩條件的一般判定形式可知,聯立方程組剛好識別,可以進行估計分析。估計結果見表3,東、中、西部面板數據聯立方程組中各方程的擬合優度均接近或大於0.5,方程組的估計結果較為可信。

 

3  東、中、西部地區面板聯立方程估計結果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老齡化方程

勞動力方程

老齡化方程

勞動力方程

老齡化方程

勞動力方程

變量

係數

變量

係數

變量

係數

變量

係數

變量

係數

變量

係數

lnUR

0.147**

0.04

lnODR

0.014***

0.03

lnUR

0.028***

0.12

lnODR

–0.331**

0.07

lnUR

–0.087**

0.17

lnODR

–0.154**

0.09

lnINC

0.197***

0.01

lnINC

0.214**

0.02

lnINC

0.102***

0.07

lnINC

0.231***

0.03

lnINC

0.121**

0.04

lnINC

0.142***

0.02

lnCX

–0.114***

0.06

lnK

0.218***

0.11

lnCX

–0.207*

0.07

lnK

0.327**

0.08

lnCX

–0.108**

0.03

lnK

0.214***

0.01

R2

0.512

R2

0.497

R2

0.643

R2

0.528

R2

0.716

R2

0.537

註:括號內寫明的是標準差,******分別表示在1%5%10%顯著性水平顯著。

 

  勞動力影響老齡化的面板方程估計結果表明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勞動力城鄉結構對人口老齡化的發展有微小的促進作用,影響係數分別為0.1470.028,而西部地區表現為抑制作用,影響係數為–0.087,三個影響係數在置信區間均有效。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過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城鎮化現象,城鎮化發展勢必會帶來更多的投資和就業,經濟發展帶動社會醫療衛生事業、福利項目以及服務體系的發展,人口平均壽命增加,老年人也越來越多。中、東部地區由於政策以及地理原因城鎮化發展較西部地區迅速,社會各方面保障體系較西部地區更完善。東、中、西部地區家庭收入對老齡化的影響均為正向的推動作用,東部地區的拉動作用最大,家庭收入的提高必然會改善生活質量,更好實現「老有所養」與「老有所依」。東、中、西部地區的儲蓄對老齡化均為阻礙作用且中部地區的作用最為明顯。

 

  老齡化影響勞動力的面板方程估計結果表明東部地區老齡化推動了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中、西部地區老齡化阻礙了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老齡化對中部地區的作用效果最為明顯。東部地區已經逐步從勞動力與資源密集型產業轉型為資本與智力密集型產業,而且東部地區的薪酬、發展潛力以及社會保障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來勞動力,緩解了當地用工短缺問題。同時,老年人口旅遊、保健以及服務需求的增加促進了東部地區老年產業的發展,更多的資本聚集到服務行業,這在一定程度上調整了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因此,東部地區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鎮結構的變化具有推動作用。中、西部地區勞動力外流現象較為普遍,隨著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勞工密集產業轉移,用工緊張現象越來越嚴重。同時,受限於這兩個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後以及技術與資本轉移風險較大,老齡化已經成為這兩個地區經濟發展最大的障礙,同時這兩個地區城鎮化建設也相對比較落後。其中,中部地區的阻礙作用最大,主要源於中部地區的河南、江西、安徽均為勞務輸出大省,且該地區勞務成本逐年增加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地區勞動力城鄉結構的變化。東、中、西部家庭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對勞動力城鄉結構的變化均為正向作用。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文章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分析老齡化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效應。供給角度分東、中、西部研究老齡化對消費的效應,理論分析顯示老齡化對消費有拉動作用,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老齡化對東部地區的消費有促進作用,中、西部地區有抑制作用。需求角度同樣分析東、中、西部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的效應,結果顯示老齡化對東部地區的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有推動作用,對中、西部地區有阻礙作用。

 

  從整體作用的程度分析,老齡化對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作用最為明顯,且作用是反向的。對東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最小,但為正向拉動作用。同時,分析東、中、西部地區兩個效應的大小可以發現假設1錯誤而假設2和假設3正確,即東、西部地區老齡化對消費結構變化的效應大於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效應,中部地區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效應大於對消費結構變化的效應。

 

  (二)建議

 

  第一,從供給角度考慮,在特定的環境下老齡化對消費具有推動作用,從而帶動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其中消費習慣、社會保障、政策制度都是影響因素。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在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老年人口培訓再就業、老年人醫保與社保方面研究制定適合本地區的政策方針,鼓勵老年人消費,並引導他們理性投資,避免出現攀比性儲蓄行為。

 

  第二,從需求的角度考慮,現階段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的阻礙作用較為明顯。政府應當在養老保險、戶籍制度,第三產業發展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積極引導勞動力由用工密集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同時要樹立淘汰落後產能的決心,發展以老年產業為代表的服務型產業,合理有效地引導技術與資本向第三產業集聚,並給以企業更多的優惠政策。

 

  參考文獻

 

  [1]  Solving Erlandsen Rangnar Nymoen. Consumption and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J].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083): 505-520.

 

  [2]  王金營, 付秀彬. 考慮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中國消費函數計量分析——兼論中國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影響[J]. 人口研究, 20061): 29-36.

 

  [3]  Franco Modigliani Shi Larry Cao.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1): 145-170.

 

  [4]  Horioka Jane Liang Wan. 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A dynamic pane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data[J].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063): 65-88.

 

  [5]  王東海, 袁芳英. 最優人均消費增長率研究——兼論人口老齡化對最優人均消費增長率的影響[J]. 消費經濟, 20085): 12-14.

 

  [6]  田雪原. 人口老齡化與「中等收入陷阱」[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

 

  [7]  Leff Tracy. Dependency Rates and Savings Rat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8 573): 448-487.

 

  [8]  王森. 中國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之間關係的實證分析——基於19782007年的數據[J]. 西北人口, 20101): 22-27.

 

  [9]  孫蕾, 吳姝嬪. 中國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研究[J]. 統計與決策, 20159): 98-101.

 

  [10]       Zhao Y H.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turn Migration Recent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22): 376-394.

 

  [11]       康傳坤. 人口老齡化會阻礙城市化進程嗎?——基於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 世界經濟文匯, 20121): 91-105.

 

  [12]       文先明, 錢秋蘭, 熊鷹. 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J]. 經濟地理, 20158): 83-88.

 

  [13]       Ken-ichi Hashimoto Ken Tabata. Population aging health care and growth[J].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102): 571-593.

 

  [14]     童玉芬. 人口老齡化過程中我國勞動力供給變化特點及面臨的挑戰[J]. 人口研究, 20142): 52-60.

 

  [15]       陳衝.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消費效應分析——基於生命周期假說理論[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36): 50-57.

 

  [16]       劉華軍, 劉傳明. 城鎮化與農村人口老齡化的雙向反饋效應——基於中國省際面板數據聯立方程組的經驗估計[J]. 農業經濟問題, 20161): 45-52.

 

  [17]       聶高輝, 黃明清. 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動態效應與區域差異——基於省際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分析[J]. 科學決策, 201511): 1-17.

 

  作者簡介:

 

  聶高輝,男,1962年生,江西新幹人,博士,現為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經濟計量分析。

 

  蔡琪(通信作者),男,1993年生,江蘇無錫人,現為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定量經濟分析。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二、學者有關老齡化負面問題解決的主張有關人口老齡化負面影響問題,國內外不少學者在研究,並提出了一些積極建議。這方面的文獻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分析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給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影響,一些學者基於數據,通過建立模型,採用計量分析方法進行研究。
  • 2018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圖】
    一、2018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2017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夏賓)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顯示,從2035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佔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佔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 2017-2022年中國網際網路彩票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移動端和網際網路端彩票銷量情況(單位:億元)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網際網路彩票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認為,**年我國網際網路彩票銷售規模達850億元,比**年銷售規模翻番,增長102.4%, 滲透率達 22.2%。其中,移動網際網路彩票銷售規模達 385 億元,佔 45.3%。
  • 關於徵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的啟事
    (二)本著科學、務實的指導思想,注重研究成果的政策轉化,在2017年以來(十九大以後),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展的高品質研究成果,未公開發表和已發表成果均可。二、「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及特點研究圍繞「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特點、規律,老年人口規模,性別、年齡結構,基本社會經濟特徵,遷移流動特點,婚姻家庭狀況,居住方式,老年人口的失能、失智發生率,疾病模型,死亡風險等議題,開展的相關科學研究成果。
  • 中國氟化工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氟化工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年)認為,氟化工產業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 截至**,國家針對氟化工產業的發展已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相關部門也制定氟化工產業的準入條件對氟化工產業的發展加以規範。並且在「十三五」規劃 中,氟化工單列一個專項規劃,由此可見國家對行業的重視。
  • 2018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1、實行與人口協調發展的經濟戰略 要統籌處理好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關係,將人口老齡化問題作為重大的經濟問題,實行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相協調的經濟發展戰略。其一,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升社會生產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通過提高生產力來對衝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其二,拓展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壯大實體經濟、促進居民消費等方式來不斷適應人口老齡化問題對社會經濟的衝擊。不斷完善老齡社會條件下的消費需求機制,完善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最大限度發滿足老齡人口的消費需求,提升當前社會條件下的經濟驅動力。
  • 中國醫藥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醫藥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認為,**年1~**月份,合計中藥類、西藥類、醫療器械類的商品進口額同比增長12.65%,而出口額同比反增長4.97%。我國雖然有6500多家藥廠,但大部分藥企停留在大宗原料藥、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上。截至**國際上醫藥公司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平均水平在8%,而我國僅僅不到2%。
  • 2020-2026年中國普鋼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普鋼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普通鋼材多以板帶、型材和線材形式供應。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普鋼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是普鋼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普鋼行業發展趨勢,洞悉普鋼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
  • 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修訂面超50% 人工智慧等行業被納入...
    「鼓勵人工智慧產業、淘汰採礦項目,將』虛擬幣挖礦』移出淘汰產業條目……」11月6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以下簡稱《目錄》)。該《目錄》共涉及行業48個,條目1477條,修訂面超50%。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負責人表示,將對鼓勵類項目,按照有關規定審批、核准或備案;而對淘汰類項目,將禁止投資並按規定期限淘汰。
  • 日本1970年就進入老齡化社會,為何依舊能「老而不死」?
    01 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一是指老齡人口在總人口佔比上不斷上升的一種社會變化趨勢;二是指整個社會的人口結構中呈現出老年化狀態。這個政策的實施歸結為三個方面:社會素質的全面提高、社會性別結構優化、就業結構的調整提升。在相關調查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且高等教育學歷的人口數量更是在近些年來不斷增長,這就體現出了日本勞動力的"精益求精"。
  • 中醫藥產業2017現狀數據報告:產業規模近2萬億,中醫館年均增速近80%
    但是,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還存在醫療收入佔醫療機構總收入比例偏低、中醫師資源匱乏、高學歷人才不足等問題。  近年,隨著國家「振興中醫藥事業」戰略的逐步實施,中醫藥產業發生了巨大變化。  本文通過對2017年中醫藥政策、中醫藥技術、中醫機構、中醫藥衛生人員等相關數據的分析,力求全面呈現2017年整個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
  • 中國保健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隨著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老齡化,慢性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保健品需求將會大大增加。中國截至**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上億之眾,伴隨人口老齡化,心腦血管、關節炎等各種慢性病發病率越來越高,這絕不是單靠藥物所能解決的,具有各種功能的保健品必將受到人們的歡迎。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快,壓力大,競爭激烈,容易引起肌體應激反應,造成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機制下降。
  • 2020-2026年中國陵園墓地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市場容量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陵園墓地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是截至**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兩億的國家,是全球最大的老齡化市場。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每年死亡人口也將快速增加,中國殯葬業蘊含的巨大商機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淘金者。中國老齡人口正在快速增長,老齡人口數量的增加為陵園墓地行業帶來持續穩定的需求增量。
  • 中國旅遊演藝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年演出市場各類收入對比圖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旅遊演藝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在國內旅遊市場較快發展的同時,國務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意見和政策,旅遊呈現加碼助力的發展態勢。
  • 北鬥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預測研究
    北鬥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預測研究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3-13 16:54:37 前言 北鬥產業,泛指中國衛星導航產業,2012年底我國北鬥系統投入區域服務以後,中國的衛星導航產業就以北鬥為軸心主線加以推動發展
  • 養老產業解讀:日本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
    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從最初的高端大規模養老地產盛行,發展至中檔次的「小規模、多功能」養老機構成為主流,市場需求的演進倒逼日本養老產業處於不斷自我革新。   日本進入老齡社會比中國早近三十年,且老齡化負擔仍在不斷加重。
  • 2018-2025年中國鐵礦石原礦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1-**月全國鐵礦石原礦量產量統計表  2018-2025年中國鐵礦石原礦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我國鐵礦石原礦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鐵礦石原礦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鐵礦石原礦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鐵礦石原礦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鐵礦石原礦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中國銅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18年版)
    近年來,中國銅工業回升向好的基礎逐步鞏固,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產品產量再創新高,企業效益穩定增長;固定投資持續增加,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對外貿易、投資合作取得新進展,行業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核心競爭力逐步增強。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銅材生產、消費和國際貿易大國,產量已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
  • ZCBI系列指數——聚焦中國生物經濟產業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趨勢及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存量財富積累為生物產業的發展儲備了海量需求,該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估算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在2020年將超8萬億,2030年達16萬億。大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一大產業。以健康產業中醫療衛生產業為例,美國2014年醫療衛生支出佔GDP的比例大17.1%,但在我國僅有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