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2020-12-17 澎湃新聞

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2020-08-1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10日上午,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深入拉薩市山體造林、山體修復和飛播造林等項目現場,就西藏自治區國土綠化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建設美麗西藏首先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深入推進國土綠化工作,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寶瓶山造林綠化工程點

吳英傑在拉薩市南山寶瓶山山體造林工程點詳細了解造林綠化情況。記者 李洲 攝

拉薩市於今年啟動營造林「先造後補」試點項目,計劃造林1704畝。吳英傑首先來到寶瓶山造林綠化工程點,了解項目進展情況。通過項目實施,曾經的垃圾填埋場如今松柏聳立、綠草如茵,生態恢復良好。「種植了哪些樹種?」「苗木進價是多少?」「山體土壤層有多厚?」吳英傑問得十分仔細,並與造林人員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工作和收入情況。工作人員介紹說,造林點主要栽植油松、白皮松、樟子松等樹種,目前已完成栽植任務進入管護期。

拉薩北山生態恢復造林工程現場,園林工人正在整修草坪。記者 李洲 攝

吳英傑指出,要進一步總結好經驗,在有條件的地方,在保護原生植被、恢復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見縫挖坑、見縫插綠」,推動城市周邊裸露山體綠化工作。要著眼長遠、因地制宜,針對西藏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和城市、農牧區的不同需求,精準選育樹苗品種,加大科技攻關,強化後期管護,切實提高樹木成活率。要正確處理好保護生態與富民利民的關係,深化林權改革,創新造林機制,通過推廣農牧民承包、政企合作等模式,調動社會造林積極性,實現「政府得綠,群眾得利,企業得效益」,多方共贏。要結合西藏自治區發展穩定和生態建設取得的成績,向廣大群眾宣傳好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進一步凝聚起廣大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決心。

南北山生態恢復造林工程北山造林點

拉薩「綠色圍城」南北山生態恢復造林工程北山造林點緊靠拉魯溼地,自2018年項目實施以來,已造林650餘畝、實施封山育林2000畝。吳英傑沿著山體步入造林現場,這裡圓柏、槐樹、雪松等各類樹種長勢良好,與原生植被和諧共生,造林綠化成效顯著。

拉薩北山生態恢復造林工程現場。記者 李洲 攝

吳英傑強調,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穩步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打造山清水秀、特色鮮明的高原美景,積極帶動和組織群眾參與生態建設,讓群眾共享生態建設成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做好山體綠化和生態保護同時,科學規劃「觀光綠道」「休閒棧道」等配套工程建設,進一步拓展國土綠化和造林工程效益、提升拉薩城市品質,為市民遊客休閒遊覽、感受自然風光、接受生態教育提供良好去處。

拉魯山體生態修復項目

吳英傑在拉魯山體生態修復現場了解生態修復情況。記者 李洲 攝

拉魯山體生態修復項目位於拉魯溼地西北角,建設規模3萬平方米。曾經破損的山體經過修復綠化,目前山坡植被覆蓋率超過90%,沙蒿、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長勢喜人,柏樹、榆樹等木本植物也已生根發芽,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林成景。

拉魯山體生態修復項目中,榆樹等木本植物已生根發芽。記者 常川 攝

吳英傑強調,生態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人人重視、人人參與,努力構建「政府引導、公眾參與、社會投資」的生態建設格局。自治區將繼續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為各類企業參與國土綠化提供支持和服務。相關民營企業要樹立長遠眼光,立志紮根西藏,在確保穩定收益的同時積極參與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國有企業和在藏央企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攻克難點,助推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

西藏自治區開展飛播造林項目後,包括沙棘在內的多個樹種順利出苗。記者 常川 攝

柳梧新區察古播區

今年6月9日,西藏自治區首次啟動飛播造林試驗野外播種工作,在拉薩市和山南市共完成飛播造林試驗21.8萬畝。飛播造林試驗成效如何,吳英傑格外關注,專程來到柳梧新區察古播區,徒步涉水,查看飛播造林出苗及生長情況。

林業專家介紹說,通過野外監測,9個播區的種子均已陸續開始發芽,其中沙棘、砂生槐、錦雞兒等樹種發芽率較高,飛播造林成效初顯。吳英傑指出,開展飛播造林,對建設美麗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強化配合、加強管理,不斷提高飛播造林成效。要堅持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依託良好自然環境和原生態山水風光,大力傳承和發揚民俗文化,規劃和打造一批具有濃鬱西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遊項目,不斷豐富和提升遊客西藏文化體驗和高原生態體驗,帶動促進當地農牧民群眾就近就便融入產業發展,分享旅遊發展紅利,真正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從北山造林點遠眺布達拉宮和拉魯溼地。記者 常川 攝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白瑪旺堆,自治區副主席江白陪同調研。

來源:西藏日報、 西藏生態環境保護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原標題:《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中國張掖網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記者 喬 偉) 10月23日,市委書記楊維俊在甘州區調研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和造林綠化工作時強調,要始終以築牢守好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為工作前提,集中力量整改全域生態環境問題,加快實施各類重點生態產業項目,全力推進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文化旅遊、體育康養、休閒觀光等深度融合,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著力打造生態環保、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
  • ...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
    楊維俊在甘州區調研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及造林綠化工作時強調推進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每日甘肅網10月26日訊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喬偉)10月23日,市委書記楊維俊在甘州區調研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和造林綠化工作時強調,要始終以築牢守好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為工作前提,集中力量整改全域生態環境問題,加快實施各類重點生態產業項目,全力推進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文化旅遊、體育康養、休閒觀光等深度融合,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著力打造生態環保、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
  • 實現社會生態經濟效益「三贏」
    《雲南金沙江開放合作經濟帶發展規劃(2016年至2020年)》明確提出,雲南將依託金沙江清潔能源基地,堅持生態開發和轉型升級原則,推進綠色鋁、綠色矽等具有比較優勢的綠色製造業,推動全省經濟更快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保護好金沙江下遊的生態環境,不僅關係著當地群眾的環境安全,也是為長江築起一道生態屏障。」
  • 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2008-2014年)建設成效評估(簡本)
    為了保護好這一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好美麗生態家園,2009年2月18日國務院批准了《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200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保護與建設藏北高原和藏西山地以草甸-草原-荒漠生態系統為主體的屏障區,藏南及喜馬拉雅中段以灌叢-草原生態系統為主體的屏障區,藏東南和藏東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體的屏障區這三個生態安全屏障區,其目標是確保西藏生態系統穩定性和良性環境狀態
  • 青海:保護「中華水塔」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央廣網西寧11月27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謝榮 祁海峰 郭四輩)青海是三江之源,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三年多來,青海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抓手,穩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三江源清潔取暖項目施工維護人員撒青春推進清潔能源,既減少了排放,保護了生態,又改善了民生。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裡,約佔青海省國土面積的17%,涵蓋了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河的源頭。
  • 三江源攜手雲南森林公安築牢瀾滄江流域生態屏障
    三江源攜手雲南森林公安築牢瀾滄江流域生態屏障 2018-03-16(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西寧3月16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三江源國家公園將攜手雲南省森林公安,在隊伍建設、業務培訓、警綜平臺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交流,為築牢瀾滄江流域生態安全屏障而首尾同行、攜手共進。
  • 重慶開縣:池塘多元化養殖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重慶開縣:池塘多元化養殖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2013-03-21 14: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實現岸上、水面、水下空間資源效益最大化。近年來,開縣大力推廣池塘多元化生態養殖模式,建立了「魚菜共生」、「魚蚌混養」、「魚鱉混養」及「泥鰍、青蛙、蔬菜共生」等池塘多元化養殖基地,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環境效益:池水水質更好了  「池塘多元化生態養殖,是在水面種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水下混養魚、蚌、鱉等水產品。」
  • 珠三角衝刺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群 築牢大灣區生態屏障
    中新網廣州5月28日電 題:珠三角衝刺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群 築牢大灣區生態屏障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付諸實施,珠三角九市正攜手港澳地區向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邁進,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有序推進。從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到珠海橫琴,從佛山三龍灣、東莞松山湖再到肇慶新區……珠三角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活力四射。
  • 雲南: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動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變革。在祖國的西南邊陲雲南,一個個推進綠色發展、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守好綠水青山的故事正在上演。雲南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84萬平方千米,佔國土面積的30.9%,雲南省也是我國天然湖泊眾多的省份之一。
  • 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文化企業30強」這一入選標準,就是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最好註解。  「兩個效益」雙豐收  前不久,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在雲南寧洱縣同心鄉那柯裡村的村口,為當地鄉親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 【每日一習話】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習近平: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這段話出自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講話。
  • 開魯縣林草工作實現 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開魯縣林草工作實現 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2020-12-01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麻江藍莓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簡析
    麻江藍莓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簡析 一、概況介紹 藍莓(Blueberry) 又稱藍漿果或越桔,屬杜鵑花科越桔屬落葉灌木型植物,是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適於在紅黃土壤上生長發育的經濟價值較高的新興優良果樹
  • 築牢大灣區生態安全屏障,如何守護藍天碧水建設美麗惠州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既是經濟發展重要地區,也是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屏障。「十三五」以來,惠州努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大力推進美麗惠州建設,奮力建設國內一流城市,全力築牢大灣區生態安全屏障。
  • 吉林省中西部秸稈飼料化種地養牛、糞肥歸田 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原標題: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吉林省青貯玉米飼料品質高、過腹轉化鏈條短,社會效益顯著,過去,企業、種植農戶和農業合作社獲益不多,又因各自為戰,標準化科學化水平不高、市場推廣力度不大,導致玉米飼料利用率不高。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第二,自然生態安全是事關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活動已經觸及到自然生態邊界,守住自然生態安全底線刻不容緩。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使資源、生產與消費等要素相互協調,使經濟發展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築牢生物安全法律屏障保障國家安全
    築牢生物安全法律屏障保障國家安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提出「要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 廣義的生物安全,是指生態系統的正常狀態、生物的正常生存以及人類的生命和健康不受致病有害生物、外來入侵生物以及現代生物技術及其應用侵害的狀態。
  • 實施生態工程 築牢綠色屏障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
    實施生態工程 築牢綠色屏障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項目加快建設側記 2020-11-22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希: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 爭當北部生態...
    原標題: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 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9月28日至29日,省委書記李希到韶關市,深入農村、農業生產基地、紅色革命遺址、歷史文物古蹟,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 安徽泗縣:堅持生態綠色發展 築牢生態保護屏障
    近年來,泗縣緊緊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淨土保衛戰」戰略部署,聚焦生態發展、改善民生,全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的新泗城。 泗縣突出抓好新汴河、新濉河、唐沱河、石樑河等重要河流、生態區域保護和治理。目前,新汴河飲用水源地沿岸300米內161戶養殖場(戶)、73條河內漁船和漁民住家船、1050個河內養殖網箱全部拆除清理。新濉河、老濉河、潼河沿岸300米範圍內188戶養殖場關閉。加強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與恢復,拆除生態保護紅線區域13個違法建設,碼頭復綠3.93萬平方米,退耕還溼1.1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