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10日上午,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深入拉薩市山體造林、山體修復和飛播造林等項目現場,就西藏自治區國土綠化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建設美麗西藏首先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深入推進國土綠化工作,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寶瓶山造林綠化工程點
吳英傑在拉薩市南山寶瓶山山體造林工程點詳細了解造林綠化情況。記者 李洲 攝
拉薩市於今年啟動營造林「先造後補」試點項目,計劃造林1704畝。吳英傑首先來到寶瓶山造林綠化工程點,了解項目進展情況。通過項目實施,曾經的垃圾填埋場如今松柏聳立、綠草如茵,生態恢復良好。「種植了哪些樹種?」「苗木進價是多少?」「山體土壤層有多厚?」吳英傑問得十分仔細,並與造林人員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工作和收入情況。工作人員介紹說,造林點主要栽植油松、白皮松、樟子松等樹種,目前已完成栽植任務進入管護期。
拉薩北山生態恢復造林工程現場,園林工人正在整修草坪。記者 李洲 攝
吳英傑指出,要進一步總結好經驗,在有條件的地方,在保護原生植被、恢復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見縫挖坑、見縫插綠」,推動城市周邊裸露山體綠化工作。要著眼長遠、因地制宜,針對西藏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和城市、農牧區的不同需求,精準選育樹苗品種,加大科技攻關,強化後期管護,切實提高樹木成活率。要正確處理好保護生態與富民利民的關係,深化林權改革,創新造林機制,通過推廣農牧民承包、政企合作等模式,調動社會造林積極性,實現「政府得綠,群眾得利,企業得效益」,多方共贏。要結合西藏自治區發展穩定和生態建設取得的成績,向廣大群眾宣傳好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進一步凝聚起廣大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決心。
南北山生態恢復造林工程北山造林點
拉薩「綠色圍城」南北山生態恢復造林工程北山造林點緊靠拉魯溼地,自2018年項目實施以來,已造林650餘畝、實施封山育林2000畝。吳英傑沿著山體步入造林現場,這裡圓柏、槐樹、雪松等各類樹種長勢良好,與原生植被和諧共生,造林綠化成效顯著。
拉薩北山生態恢復造林工程現場。記者 李洲 攝
吳英傑強調,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穩步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打造山清水秀、特色鮮明的高原美景,積極帶動和組織群眾參與生態建設,讓群眾共享生態建設成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做好山體綠化和生態保護同時,科學規劃「觀光綠道」「休閒棧道」等配套工程建設,進一步拓展國土綠化和造林工程效益、提升拉薩城市品質,為市民遊客休閒遊覽、感受自然風光、接受生態教育提供良好去處。
拉魯山體生態修復項目
吳英傑在拉魯山體生態修復現場了解生態修復情況。記者 李洲 攝
拉魯山體生態修復項目位於拉魯溼地西北角,建設規模3萬平方米。曾經破損的山體經過修復綠化,目前山坡植被覆蓋率超過90%,沙蒿、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長勢喜人,柏樹、榆樹等木本植物也已生根發芽,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林成景。
拉魯山體生態修復項目中,榆樹等木本植物已生根發芽。記者 常川 攝
吳英傑強調,生態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人人重視、人人參與,努力構建「政府引導、公眾參與、社會投資」的生態建設格局。自治區將繼續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為各類企業參與國土綠化提供支持和服務。相關民營企業要樹立長遠眼光,立志紮根西藏,在確保穩定收益的同時積極參與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國有企業和在藏央企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攻克難點,助推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
西藏自治區開展飛播造林項目後,包括沙棘在內的多個樹種順利出苗。記者 常川 攝
柳梧新區察古播區
今年6月9日,西藏自治區首次啟動飛播造林試驗野外播種工作,在拉薩市和山南市共完成飛播造林試驗21.8萬畝。飛播造林試驗成效如何,吳英傑格外關注,專程來到柳梧新區察古播區,徒步涉水,查看飛播造林出苗及生長情況。
林業專家介紹說,通過野外監測,9個播區的種子均已陸續開始發芽,其中沙棘、砂生槐、錦雞兒等樹種發芽率較高,飛播造林成效初顯。吳英傑指出,開展飛播造林,對建設美麗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強化配合、加強管理,不斷提高飛播造林成效。要堅持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依託良好自然環境和原生態山水風光,大力傳承和發揚民俗文化,規劃和打造一批具有濃鬱西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遊項目,不斷豐富和提升遊客西藏文化體驗和高原生態體驗,帶動促進當地農牧民群眾就近就便融入產業發展,分享旅遊發展紅利,真正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從北山造林點遠眺布達拉宮和拉魯溼地。記者 常川 攝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白瑪旺堆,自治區副主席江白陪同調研。
來源:西藏日報、 西藏生態環境保護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原標題:《西藏: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