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老師為了開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等,總會給孩子布置各種動腦益智的作業。大部分孩子都能創新思路,較好地完成作業。但也有一些孩子會「腦洞大開」,思路新奇到讓老師「哭笑不得」,甚至讓家長開始懷疑人生。
一位小學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畫「媽媽的睡姿」。第二天收到作業,老師忍不住笑岔了氣。
一個小學生的繪畫水平很不錯,將媽媽側躺入睡的姿勢用線條勾勒出來,可以看出孩子的繪畫基本功很紮實。媽媽則向老師反饋,為了幫助孩子完成這幅畫,她按照孩子的要求,在床上側躺了一個多小時,直呼「吃不消」。
另一個小學生的畫面就比較抽象,可以看出孩子的繪畫基礎比較差。媽媽的身體和被子融合在了一起,被孩子塗成長方形陰影,讓人不由懷疑,這究竟是媽媽的身體還是被子呢?媽媽的頭部畫得超級簡單,頭髮卻像瀑布一樣,讓人感覺媽媽的頭可能「不堪重負」。
最讓老師哭笑不得的一幅畫,媽媽抱著抱枕,翹著二郎腿,拿著手機,特別休閒、舒適。孩子為了讓老師能夠看懂自己的畫,還標註了媽媽玩手機時的表情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但眉毛和鼻子畫得太有特色了,頭髮的造型也很另類。
老師看到後直稱,「這要是我的孩子,回家等著挨打吧!」
老師將孩子的作業發到了網上,引來各路網友圍觀,並發表了不同的見解。
有網友稱,「孩子的想像力真豐富,比我小時候強多了。」還有網友認為,「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孩子。」
也有網友的評價比較客觀,「每個孩子都有成為藝術家的潛質,看似抽象的畫面背後,是孩子不一樣的靈魂。」
從孩子畫的「媽媽的睡姿」,可以看出孩子的繪畫水平差異很大,但孩子的想像力確實比較豐富,結合平時媽媽的睡姿,畫出了媽媽睡姿的千姿百態。
孩子平時的「塗鴉」,往往不被家長所認同,總認為孩子在「亂塗亂畫」。其實,家長應當理解,孩子所在的年齡段決定了孩子的繪畫水平和審美能力。但家長要給孩子成長的機會,讓孩子多畫多練,才能鍛鍊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並不斷提高孩子的繪畫水平。
讓孩子多畫多練,可以提升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1、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不管是信手「塗鴉」,還是有目的地作畫,都會用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人和景。同時,還會用手拿著畫筆,將大腦初步「合成」的畫面用線條勾勒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手、眼、大腦的協調能力得到鍛鍊和提升,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2、想像力與創造力
孩子的想像力比較豐富,不會受老師所教內容的束縛,往往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畫出具有創意和特色的畫面。
事實上,每一個有成就的藝術家,想像力都極其豐富,這才是其藝術的源泉。想像力與創造力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益。
3、動手實踐的能力
孩子在畫畫時要用眼睛觀察,用大腦思考,並通過畫筆描繪出來,手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通過畫畫,可以培養孩子動手實踐的能力,孩子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會比較強,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會差。孩子的動力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增強。
4、審美能力
孩子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會在美術老師的引導下,去觀察和發現自然萬物的美,並通過自己的畫筆,將自己對美的感悟呈現在畫面中。
孩子在不斷地繪畫與創作中,對美會有更多的感悟和認知,也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創造和表現自然萬物的美。
5、交往能力
孩子通過繪畫,可以發現美、創造美,發掘更美的事物。而孩子的心靈美也處於一個塑造的過程,讓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質和素養,有助於孩子人際關係的拓展,可以提升孩子的交往能力。
孩子的繪畫往往是「靈魂之作」,雖然有時難免會「腦洞大開」,卻也是孩子真實想法的體現。作為家長,不應遏制孩子的繪畫興趣,而應鼓勵孩子去多畫多練,讓孩子在繪畫中找到靈感,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對孩子也是很好的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