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昆明某小區的範奶奶
突然失聯
家人四處尋找未果急忙報警
5天後
竟然在老人所住樓房的電梯M層(中間層)
發現已經昏迷的她
家人立即將老人送到醫院搶救
這才撿回一條命
這件事發生在去年的2月8日,這次被困,導致範奶奶各種疾病加重,經鑑定為十級傷殘。
範奶奶及家人將小區開發商和物管公司一併告上法庭,要求賠償損失。
今年2月25日,昆明市西山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人進入電梯後失蹤
去年2月8日上午9點50分左右,家住日新路附近某小區的範奶奶,獨自一人回家,到了小區1樓,老人準備坐電梯回家,誰知進入電梯後,就失聯了。
範奶奶雖然年事已高,但生活可以自理,買菜做飯,都是自己完成。子女們也會經常過來看望老母親。
事發當天,範奶奶的兒子回家看望老母親,誰知家裡卻沒人,找了大半天,也沒見人。她失聯的消息,在整個大家庭裡傳開,全家人發動起來,四處尋找。同時,向警方報了案。
家人找了幾天,均未有消息。可通過調取相關監控視頻,分析老人並沒有離開小區,也就是說,老人應該就小區的某個地方。
那麼老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去了哪裡
種種疑雲縈繞心頭……
失聯5天後在M層發現
範奶奶失聯5天後,2018年2月13日晚上9點40分左右,家屬找到小區物管,要求打開電梯井查看。
在經過專業人員的操作後,電梯井被打開,一眼看去,隱隱約約看到類似鞋子的物品。大家仔細辨認後,確認了就是範奶奶平常穿的鞋子。
進入電梯M層,發現了被困在裡面範奶奶已經昏迷,也就是說老人在這裡被困了長達5天之久。
範奶奶被救出後,家人將其送到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經過搶救,範奶奶脫離生命危險。範奶奶在醫院治療期間,治療費6萬餘元。
範奶奶也而因為此次被困事故,加重了各種病情,經司法鑑定,老人已達十級傷殘。
狀告物管和開發商
範奶奶的子女們認為,因為小區的開發商和物管公司,管理混亂,電梯發生故障後無人檢查維修導致的。於是,範奶奶將開發商和物管公司一併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各種損失。
法庭上,開發商的代理人認為,他們將小區物業管理委託給第三方物管公司,電梯的日常維護,是物管公司,範奶奶不應該告開發商。
物管公司的代理人則認為:電梯日常維護,都是請了專業人員在維護。從原告的起訴狀來看,範奶奶本身具有高血壓和老年痴呆,而她的子女卻讓老人獨居,沒有盡到相應的監管義務,導致老人困在電梯M層。而老人被困後,不清楚自救,如果有子女陪伴,老人也不會被困在電梯M層那麼多天。
因此案爭議較大,休庭後,法官要去電梯現場查看,再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最後再作出判決。
現實生活中
電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已經變得隨處可見
很多人每天也都在多次的使用
而電梯故障困人事件也時有發生
那麼被困電梯時該怎麼做呢?
被困電梯裡首先要與外界聯繫。
首先,找到電梯內的警鈴按鈕,和電梯值班室,或者電梯維修人員取得聯繫;如果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們就要大聲呼救;大聲呼救也沒人回應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選擇拿身上的硬物來敲響電梯,比如像手機啊、女士穿的高跟鞋等,發出聲響引人注意。
千萬別用手去扒電梯門。
專家介紹,用手去扒電梯門,會有一定的危險,在關門最後行程一定的範圍內,自動開門裝置會失效。手強制伸進去,在末端會把手夾傷。需要提醒的是:電梯門的自動開門裝置分兩種,一個是光幕式的,一個是機器出板式的,並非所有的位置都有感應。
如果電梯停在兩個樓層中間,千萬不要擅自試圖爬出去。
有媒體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首先,模擬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突然停運,此時扒開電梯門我們看到,電梯轎廂並未與外地面平行,我們將模特推出轎廂進行逃生,發現由於空間狹小,模特倒著出去直接下墜到電梯井。一旦逃生過程中,電梯再次啟動,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電梯一般不會自由落體到地面
檢測人員告訴我們,緊急情況下,電梯會啟動安全自動裝置,而此時電梯就會進入緊急剎車的狀態。電梯有限速器和安全鉗,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一些電梯事故裡,很少看到電梯直接墜落到地面。所以,即使遇到電梯異常下降的情況,大伙兒也不必過於驚慌。
最後大家可以記住這個急救口訣
電梯突停莫害怕,
電話急救門拍打。
配合救援要聽話,
層層按鍵快按下。
頭背緊貼電梯壁,
手抱脖頸半蹲下。
來源:春城晚報(hai-ccwb)記者 柏立誠 部分內容整合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