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村莊:空軍雷達站的螃蟹宴

2020-12-19 中國軍網

雷達站的除夕蟹宴,也是雷達兵的年終謝宴。除夕夜,空軍雷達兵仍然堅守在方艙,緊盯著屏幕上航跡交織成的網。值班時,他們是守衛祖國空天安全的戰士,嚴肅認真;私下裡,他們是愛笑愛鬧的年輕人,翻新出百般花樣,把別人眼裡有點苦的日子過得興味盎然。

炊事班的「甜蜜負擔」

綁上護膝,穿好大衣,戴上毛茸茸的雷鋒帽,再加上一雙厚手套,全副武裝好的給養員楊靖和幫廚的李寶寶,騎上軍車——一輛「寶島」三輪車,順著村北的小路直奔縣城。

此時,這個華北腹地的小村莊,還沒有從冬日的霧氣中醒過來。即使是年前,街道也是寂靜的,紅彤彤的燈籠在尚未散去的霧裡若隱若現。

穿過清冷的街和大片土綠色的麥地,天剛微微亮,他們就到了菜市場。

為了給大家買到最新鮮的食材,他們每天都是菜市場的第一波買主,年三十也不例外。

菜市場獨特的喧鬧,像是交響曲,湧動著家長裡短的幸福。

在這個毫不起眼的縣城菜市場,雷達站需要的螃蟹、魷魚,可都是稀罕貨。如果不是他們提前預訂,老闆可不敢一下進這麼多貨。

老闆一邊幫忙把新鮮的螃蟹抬上車,一邊說:「部隊官兵最講誠信,我肯定按最低價給你們!」

回到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直屬雷達站,兩人馬上投入年夜飯的準備工作。

一個好炊事班長,頂半個指導員。雷達站一直要求炊事班「每周換一道新菜」。換新菜也就成了他們「甜蜜的負擔」。

還是炊事班長馬猛有辦法!在幾年前各類APP剛開始流行時,他就讓炊事班每個人下載了廚藝APP,對著手機學做菜。連隊菜譜漸漸豐富,可以幾周都不重樣。

下午五點半,蒜汁鹽水蝦、清蒸魚、爆炒魷魚、韭菜炒花蛤、水果沙拉……滿滿一桌子大菜早已擺放好,就等著年夜飯的主菜——清蒸螃蟹上桌了。

考出好成績,我請全站吃螃蟹

馬班長戴上隔熱手套,將一大蒸屜的螃蟹端出來,擺上年夜飯的餐桌。

鮮美的蟹味隨著熱氣散開,也飄散出這個普通雷達站最幸福的狀態——對官兵們來說,除夕夜的蟹宴是他們心照不宣的幸福。

蟹宴已經備好,但是官兵和家屬孩子們誰也沒有動筷子。大家都在等一個人。

不一會兒,指導員欒泓陪著老教導員蔡富強走進食堂。好幾個老兵馬上站了起來。

「老路、佳佳、王強……都在呢!」看著眼前熟悉的面孔,蔡富強百感交集。

「時隔5年,蟹宴重聚,倍感親切。希望大家像當年一樣,勇於吃螃蟹、搶著吃螃蟹!」蔡富強的一句話,把大家的記憶拉回幾年前。

這座雷達站成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受過戰火洗禮,年年考核名列前茅,是旅裡響噹噹的標杆單位。

可有一年,連隊連續多年的「優秀」突然斷了。

新任教導員蔡富強來到站裡後發現,站裡的兵們按部就班,不少人蔫頭耷腦。

如何讓官兵們重燃鬥志、奪回優秀?蔡教導員頗費了一番思量。

一次會上,蔡教導員許下了「年終考核考出好成績,春節會餐我請全站官兵吃螃蟹」的諾言。

在華北農村,螃蟹可是稀罕東西!

「誰考得最好,就給他吃最大的、蟹膏蟹黃最多的!」蔡教導員強調。

不知是蔡教導員的「激將法」見了效,還是怎的,第二年,雷達站年終考核打了大勝仗,優秀重回榮譽室。螃蟹果真如約出現在大家的年夜飯餐桌上。

「感謝大家的付出與堅守,希望大家以後都要做勇於吃螃蟹的人,堅持不懈,齊心協力,續寫輝煌!」一連串的諧音,官兵們更加明白了教導員自掏腰包請大家吃螃蟹的深意。

雷達站現任指導員欒泓曾是蔡富強手下的排長。第一次吃蟹宴時,欒泓並不喜歡這種殼多肉少的生物。

但自從2017年擔任指導員後,欒泓接手承辦蟹宴,他也深深迷戀上了這種味道。「不臨蟹宴,不知蟹味」,蟹宴的儀式感帶給大家的感恩和幸福,就是吃蟹最好的佐料。

一年年過去,慶功的「螃蟹宴」逐漸演變成謝恩的年夜飯。慶功的意思淡了,吃蟹言謝、以蟹言謝的意思越來越濃,蟹宴也成為雷達站特殊的連隊文化,一直延續至今。

我就是要讓我的兵眼裡有光

蟹味依然。「願地域的點連成日月山河,願片狀的網織成廣袤空天」,蔡教導員離任時留下的祝願還在大家心底,而他卻已經轉業離開了摯愛的軍營。

走在熟悉的院子裡,蔡富強有不少新發現:食堂裡多了個大烤箱,活動室裝了新空調,樓道的展板也是新換的……

蔡富強指著院子裡新栽的玉蘭樹,笑著對欒泓說:「準是你的兵不想打掃衛生,就栽上了這種不用掃落葉的樹!」

其實,蔡富強最心疼他的兵。現在連隊用的熱水器,還是他當教導員時想方設法給大家裝上的。寒冷的冬夜,官兵們從陣地值班回來,可以隨時用熱水泡個腳。

蔡富強帶兵還有個原則:不怕官兵想法多,就怕官兵沒想法。

大家的天馬行空和奇思妙想,蔡富強統統「接招」。「我就是要讓我的兵,臉上有笑、眼裡有光!」他說。

春天綠化營院,蔡富強和大家一起移植草皮、種草籽,輪流用大拇指堵住澆水的膠皮管,比賽誰噴得遠。

組織「信任背摔」遊戲、編排情景喜劇、參觀駐地企事業單位……官兵們都說,他們雷達站的活動永遠是全旅花樣最多的。

放倒幾棵腰粗的枯梧桐樹,他們管這叫「齊心協力破枯舊」;把院子的角角落落栽上200棵白蠟樹苗,這也有說法叫「一心一意育新風」。

如今白蠟樹長高了,在寒風裡挺立著,像極了堅守的士兵。

昨天,是蔡富強到新單位報到的第10天。過去一年,考試、選崗,他經歷了每一位轉業幹部都經歷過的糾結與煎熬。憑藉過硬的能力,他以優異成績被駐地省政府「挖走」。

得知老教導員轉業了,官兵們早就商量好,今年的螃蟹宴一定要把老教導員請回來。

「頭蟹」的歸屬並非軍齡決定

鬧騰最厲害的就是一級軍士長路志恆這一桌。大家比著、挑著,要選出今年的「頭蟹」給路班長。

蔡富強沒有忘記,5年前雷達站第一次螃蟹宴開席之時,老路卻一直沒有露面。

那次,雷達出了故障。路志恆飯都沒顧上吃,在陣地上陪著「鬧脾氣」的雷達聽完了村裡跨年的鞭炮聲。後半夜,他回到宿舍累得倒頭就睡。到了大年初一,特意為他留下那隻大螃蟹,已經不能吃了。

路志恆是這個雷達站裡最老的兵。他軍銜上的拐層層疊疊,藏著這位老兵的軍功章,也藏著這座雷達站的故事。

但是,戰友們都明白,「頭蟹」的歸屬可不是軍齡決定的。

路志恆是站裡的雷達技師。就在上個月的一天,雷達搜索到的目標沒有二次信號。

路志恆帶著儀表儀器把所有的設備檢修一遍,連續搶修了 30多個小時。最後查證,雷達故障原因是氣溫太低,一個小零件接觸不良。

對此,官兵們對路班長愈加佩服,路志恆卻因未能預警此事對自己苛責有加。

老路每年軍事訓練考核都是優秀,十餘年來從未間斷;44歲的他體能全優,老項目、新項目全部滿分拿下,晚上還經常自覺加練;打起籃球有技巧、有衝勁,經常讓站裡的小年輕「退避三舍」。

老路還掌管著院裡的菜地。什麼節氣種什麼菜,他一清二楚。到了節令,他就手把手帶著大家點豆種瓜,澆水施肥,小心伺候。黃瓜、生菜、西紅柿、豆角……都長得精精神神。

臘月二十八,解放軍報社記者胡春華為雷達站創作的新春對聯寄到了。大家把春聯放在門口比了又比,卻又捨不得貼,最後,決定讓老路臨摹一遍,把「仿版」的春聯貼到了陣地大門口。

每年春節,站裡的福字和春聯都由路志恆一手包攬。這隻修雷達的手,寫書法也有一套。

入伍前的苦日子,經過軍旅歲月的沉澱,給他留下的是敬業、自律、沉靜和溫暖。

路志恆清晰地記得,那時家裡要交300塊養老保險,他跑去向親友借了200塊才湊齊。

入伍後,路志恆兩次報考軍校都失之交臂。畢業後,他又自學拿到大專文憑。在90年代末,大專學歷的士官在部隊還不多。從村裡走出的年輕人,在小小的雷達站奮鬥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二十幾年過去了,路志恆依舊像初入伍時一樣。只要有需要,二話不說就爬上樓頂檢修雷達,蹭得一身是黑也毫無怨言。

路志恆格外珍惜現在的幸福。「今年過年,媳婦兒帶著孩子去海南旅遊了。把我『扔』站裡值班。」話裡話外,是慶幸,也是滿足。

苦啥?一點不苦

就在年夜飯開始半小時前,站長李鑫堯帶著今晚值班的「一號班」官兵提前開了「小灶」: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解決了這頓精心準備的年夜飯。

雷達24小時開機,沒有一刻停歇。

從食堂到雷達站的北陣地,要經過村裡長長的街。大年三十的街上張燈結彩,大紅燈籠映出他們長長的影子。

說著笑著,還不時咂咂嘴回味一下,幾人從張燈結彩的食堂,走到了幾百米外清冷的陣地,坐進嚴肅異常的值班室與方艙。

「巍巍太行千裡眼,密織天網御蒼穹。」這副戰味十足的春聯顯然貼到了官兵們的「心眼裡」。

角色轉換成戰鬥員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迅速交接空情,下班的官兵回去就能趕上熱鬧的年夜飯。

其實,雷達兵的除夕與平時的三百多天無異,甚至標準更高更嚴。看著螢屏上一批批坐滿回家乘客的民航目標慢慢飛過,他們的眼裡只有歡欣。

天線飛旋,雙目如炬,每一個細小的信號都逃不過他們的雙眼。十指翻飛,一批批目標上報,織成了這片天空安全的網絡。

值班時,他們是嚴肅認真的戰士;私下裡,他們是能笑能鬧的年輕人。

「上班、訓練、站崗,身體上忙、思想上緊,弦老繃著,要斷掉。」現在的指導員和站長與老教導員蔡富強等人的作風一脈相承,鼓勵官兵們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找到樂趣。

大家想吃蘋果,就在院子裡種了二十多棵蘋果樹。四級軍士長周帥來自山西,家裡種植蘋果。周帥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技能,成了「剪枝隊長」。如今樹上掛果極多,從不打藥,一到秋天官兵們就要跟蟲子搶著吃蘋果。

門口的崗亭是大家自己用水泥抹的。抹好後,不知道被誰踩了一腳留下了印記,就又抹了一遍,所以崗亭的中間有點凸。

這水泥是雷達站對面的水泥廠老闆送的。老闆吃了部隊送來的無公害蘋果,非要「表示表示」,說老百姓也不能白吃部隊一個蘋果。

土堆上褪色的「千裡眼」三個大字,是幾年前他們用磚頭和石頭,一點一點拼起來的作品,日曬雨淋成了現在滄桑的模樣。年前,大家正在集思廣益要翻新樣式,等天氣稍暖就開工。

逢年過節,操縱員王洋都要大展身手做甜品。炊事班也就多了個「編外炊事員」。

上等兵李曉凱,大學畢業於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自從他來了,站裡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有了專業主持人。

中士李寶寶和下士李二恆自學攝影和視頻製作,站裡的形象展示片就是他倆倒騰出來的。

家裡的父母親朋問起當兵苦不苦,大家都笑著回應:苦啥?一點不苦!吃得好,睡得好,站裡能人特別多,能學到不少東西。

每個人都有事忙,每雙眼睛裡都有光。就這樣,這群可靠又活潑的雷達兵,將別人眼裡有點苦的日子過得花樣百出、意趣盎然。

夜深了,馬猛還在食堂忙碌著,把一盤盤個大肚圓的餃子煮好打包。

新年鐘聲響起的那一刻,村民家裡的鞭炮響起來,禮花照亮了夜空。這些光,照亮了馬猛提著保溫桶走向陣地的路,也照亮了陣地上官兵們的臉龐。

陣地大樓北面兩戶農家的房頂上,飄揚著兩面國旗。今夜,在大紅燈籠的映照下,國旗越發鮮豔。

這一刻,在中國的大地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雷達站,千千萬萬這樣的雷達兵,他們在山頭,在孤島,在大漠,在每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他們的眼前,是祖國的天空。

他們的背後,是萬家的燈火。

(採訪中得到陳勝輝、曹偉超等人幫助,在此致謝)

圖片說明由上至下依次為:

圖一:蟹宴依舊,蟹味依然。剛剛轉業的老教導員蔡富強(左一)與雷達站官兵們再次聚首、共迎新春。

攝影:齊文超

圖二:年夜飯吃螃蟹是雷達站官兵們心照不宣的幸福。

攝影:李夢一

圖三:每年春節,一級軍士長路志恆(右)都要為雷達站書寫春聯。

攝影:謝振宇

圖四:陣地大樓是雷達兵24小時堅守的戰位。

攝影:李寶寶

刊頭書法:胡春華

版式設計:梁 晨

相關焦點

  •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某雷達站:林海雪原裡的年味兒
    央廣網1月27日消息(記者王銳濤 遲兆鵬 丁劍)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某雷達站地處東北邊陲,是中國東北部防空預警的前沿哨所。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總臺央廣記者王銳濤來到黑龍江虎林市,帶您一同探訪駐紮在這裡的雷達站官兵是如何過新年的?
  • 「網絡媒體國防行」空軍漠河雷達站:讓天線在林海雪原旋轉
    升旗儀式央廣網黑龍江9月25日消息 (記者李攀奇)空軍漠河雷達站駐守在黑龍江省漠河市大興安嶺深處,是北部空防預警的最前沿哨所。建站60多年來,一茬茬官兵紮根北疆,克服林海雪原極寒氣候條件,在一次次生死考驗中,磨礪本領,保障空情。
  • 菲律賓空軍從日本購買一批防空雷達站,俄專家有話要說
    雷達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3月20日報導,菲律賓媒體證實,菲律賓空軍籤署協議,從日本購買一批防空雷達站。包括三套現代化的J/FPS-3ME雷達站和一套移動式J/NPS-P14ME雷達站。
  • 薛寶釵一箭三雕的螃蟹宴,卻唯獨沒有逃過她的眼睛
    薛寶釵替史湘雲辦螃蟹宴到底是幫誰?文\蕭夢紅樓夢第三十七回中,囊中羞澀的史湘雲誇下海口要做東道主,晚上被寶釵邀請住到了蘅蕪苑。另外一雕也徹底收服了史湘雲,因為這件事,史湘雲拿寶釵當親姐姐,可見攻心還是非常成功的,當然寶釵替史湘雲辦螃蟹宴也是真心實意的,也是實實在在的替史湘雲解了圍,也算是幫了史湘雲大忙,當然也等於是幫了她自己。
  • 空軍駐滇雷達部隊支援駐地同查同防森林火險
    轄管空軍駐雲南雷達部隊的空軍昆明指揮所近日啟動應急預案,積極發揮雷達臺、站優勢,支援駐地同查同防森林火險。     「這是《森林防火入山通知書》,在請您山內活動時嚴格遵守規定……」3月31日一早,在雲南著名的西山風景區,攜帶著滅火裝備的空軍官兵已與景區的防火人員開始一同巡山。
  • 蔡英文視察樂山雷達站,身後出現美國人的臉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3日到海拔高度2620公尺(米)的樂山雷達站視察,臺媒稱,在臺灣「總統府」公布的視察片中出現了美方人員,這也是民進黨當局首度公開美方人員進駐樂山站。樂山雷達站位於新竹五峰鄉,部署了美國「鋪路爪」遠程預警雷達。《自由時報》稱,這是臺軍重要的偵搜系統之一。
  • 薛寶釵幫助史湘雲擺螃蟹宴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想爭奪名利嗎
    後來有一次史湘雲就主張要在賈府當中擺螃蟹宴。其實我們能夠知道在賈府當中,誰最喜歡吃螃蟹的吧。那就是被人們稱為老祖宗的賈母,確實她是非常喜歡吃螃蟹的,她覺得只有吃螃蟹才能夠讓她感覺到開心,她也認為吃掉螃蟹之後,就能夠感受到人間的美味。所以這次史湘雲這樣做,完全就是為了去討賈母開心的。但是我們能夠知道史湘雲其實是沒有這麼多的錢的。
  • 珠海海事局攜手華為 打造海島雷達站綜合供能新範本
    原標題:珠海海事局攜手華為 打造海島雷達站綜合供能新範本   12月17日,在廣東省海事局、珠海海事局等專家的共同見證下,「珠海VTS荷包雷達站綜合供能示範點」
  • 賈府衰敗之謎:《紅樓夢》中看似小小的螃蟹宴,猜猜花了多少錢?
    甚至,從《紅樓夢》裡面,一頓螃蟹宴的細節花銷,都分析出很多東西,那麼,具體有哪些呢?圖片:《紅樓夢》中螃蟹宴劇照2、四大家族在《紅樓夢》的世界裡,存在著四大家族,而這四大家族,其實也是封建社會四種不同官僚的典型。第一種是賈寶玉家族。
  • 《CF》生存特訓雷達站打法技巧分享 生存特訓雷達站有什麼技巧
    導 讀   在CF手遊生存特訓中雷達站是綠地地圖東北山脈的一個中等規模資源點,其內刷新有數棟廠房、一座信號塔和多個附屬小型房區
  • 為了雄鷹自由飛翔——記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航空醫學專家俞夢孫
    隨著飛行指揮員一聲令下,空軍航空兵某師副參謀長李衛國等4名飛行員駕機升空、直刺蒼穹……他們良好的身體、心理狀態,與上次到高原後整夜失眠、頭痛欲裂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巡航歸來,李衛國感慨地說:「多虧有俞夢孫院士這個堅強的靠山!」
  • 視察樂山雷達站,蔡英文自信爆棚:有信心取得先機抵禦解放軍
    @銳看臺灣報導 解放軍今起在臺海軍演,蔡英文趕忙於今日視察樂山雷達站"空軍偵搜預警中心",並自信爆棚表示,她有信心,各位一定會為專責反制的臺軍單位取得先機,成功抵禦來自解放軍的空中威脅。"臺灣空防就要交給各位了"。
  • 華北理工大學學子在多項國家級賽事中獲獎
    華北理工大學派出由電氣工程學院教師帶領的兩支團隊首次參賽,在與眾多名校強手對決中,頑強拼搏,斬獲國賽二等獎的佳績,成為我省唯一衝進決賽並獲獎的高校。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內蒙古科技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冶金科技競賽決賽舉辦。華北理工大學共選送25支隊伍參賽,其中9項創意設計類、14項科技創新類和2項仿真實訓類。
  • 上海知名螃蟹宴在臺北圓山大飯店演繹經典
    上海知名螃蟹宴在臺北圓山大飯店演繹經典 2015-10-09 17:08:24
  • 楊懿文:把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成監測災害性天氣「千裡眼」
    楊懿文在珠山公園天氣雷達站搬遷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成監測災害性天氣「千裡眼」紅網時刻婁底11月17日訊(通訊員羅宗 劉婷)11月16日,婁底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懿文主持召開珠山公園天氣雷達站搬遷工作會議。
  • 福建空管分局劉德華局長赴天湖山雷達站慰問
    2018年2月6日,天湖山雷達站陽光明媚,一掃多日陰霾與寒氣,福建空管分局劉德華局長、沙縣副縣長以及三明機場公司領導等一行人員,來到天湖山雷達站慰問一線值班人員。
  • cf手遊,奉獻映照光榮-雷達站打法分析!
    在荒島中也有這麼一群人,以守護一座雷達塔作為自己生命的核心,以保衛一方安定作為自己價值核心所在,想必小夥伴們已經想到了這個渺小而又閃耀的城區,小編今天就帶來了奉獻映照光榮-雷達站打法分析。雷達站坐落於荒島東北的高山上,四周眾星捧月般簇擁著六個城區,標誌建築就是城區正中央的雷達塔,地形複雜,多有陡坡,且高山坡度極險,若是古代,必是兵家必爭之地。
  • 蔡英文前往偏遠山區巡視空軍雷達,美方人員現身跟隨
    蔡英文前往臺灣北部偏遠山區視導臺灣空軍「偵搜預警中心」及「防空連」,根據臺灣「軍聞社」與蔡英文辦公室發布的影像中,有常駐當地的美方人員身影。臺當局防務部門聲稱,這名人員是美商的工程人員,協助系統的順利操作。
  • 俄將在遠東地區部署第二座「貨櫃」超視距雷達站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5日電(記者吳剛)據今日俄羅斯通訊社15日報導,俄軍第二座「貨櫃」超視距雷達站將於2024年在俄遠東地區進入戰鬥值班。 報導援引俄國防工業綜合體消息人士的話說,俄軍第二座「貨櫃」超視距雷達站將部署在俄遠東地區阿穆爾州,主要負責監測和保護俄東部戰略方向的空中安全。
  • 蔡英文今天至偏遠山區巡視空軍雷達,美方人員現身跟隨
    蔡英文今日前往臺灣北部偏遠山區視導臺灣空軍「偵搜預警中心」及「防空連」,根據臺灣「軍聞社」與蔡英文辦公室發布的影像中,有常駐當地的美方人員身影。 臺當局防務部門聲稱,這名人員是美商的工程人員,協助系統的順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