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合併,一下子迎來8天的假期,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另一方面,也會稍顯頭疼,那就是:
既然是個「節」,就總少不了「送禮」兩字。
從領導、同事、重要合伙人,到長輩、老師、朋友等等,不少人情借著「節」的契機都會顯得很自然。
不過禮可不是白送的,既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越實用越好,送不好很可能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會踩到雷區適得其反。
有些關係比較不拘小節,即便出現一些小疏漏,只要解釋清楚了也是無傷大雅的;但有些比較重要,或者比較正式的關係,還是提前注意為好。
今天就說一下最讓人頭疼的:給上司送禮。
1、同等價位下,選「低性價比」
在職場中,送禮一般分為兩種:求人辦事,或者聯絡感情。
前者需要有些分量,而後者則不需要太貴重,心意到即可。中秋送禮,一般是節日聯絡感情的隨禮,送的不是東西,而是態度。
所以對於上司來說,送禮是否成功,取決於你的心意是否傳遞出去了。只要讓上司感受到「我是你的兵」,效果就算達到了。
其次,既然是禮物,最好不要像平時買東西那樣追求高性價比,相反,可以刻意挑一些「平時不太會買」的「低性價比」的東西。
舉個例子,如果預算是500,那麼買一支品牌鋼筆,就屬於「低性價比」,而買茶葉相比之下就變成了了「高性價比」。
2、標配的月餅,也可以送出心意
對於中秋節來說,「月餅」似乎才是標配。但讓人很多人糾結的是:中秋節送月餅太老套,又不健康又不實用。
但是,如果撇開這個由頭,你的禮物別人很難收下。
所以,送月餅其實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想在這一點上出彩也不難,只要考慮到收禮人的口味即可。
如果對方是南方人,偏愛的是廣式、蘇式的月餅,就不要選北方人愛吃的鮮肉月餅;如果對方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之類的身體問題,就留個心眼,選擇有明顯「無糖」標誌的也不,讓收禮的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你的用心之處。
在選擇的時候,不建議選「手工」月餅。
一來,對於食品行業來說,有品牌的在質量把控上有監督,本身就更讓人放心一些;另外,「品牌」本身也是價值的體現。
既然說到了「品牌」,就順便說一下:關於大眾和小眾,該如何選擇呢?
我的建議是:儘量選知名的。
或者說,在你們這個圈子裡面知名的。原因很簡單:禮物的價值取決於對方的感知。
同樣是酒,獺祭這個牌子很小眾,但在國外的小圈子很火,而且價格相當貴,但對於國內來說,就沒有送茅臺過硬。
3、把家人的需求也納入考慮範圍
當然,除了上司本人,也可以考慮一下對方家人需要的東西。例如給孩子的樂高玩具、成套繪本或者原版書等等。送禮的時候可以說:
這不是給您的,這是給小朋友的,希望小朋友學習進步!
這樣更容易被收下。
如果是想選擇應季的生鮮作為禮物,挑選「可兌換的卡券」更好。
一來沒有過期的風險,二來,減少體積也會方便你攜帶,三來,給對方也留個方便。
4、三件不要作為禮物的東西
有三樣東西,不建議作為給上司的禮物。
第一,家鄉土特產。
我的前領導最討厭的就是這一點,開始的時候,我只知道,每次他收到類似的禮物,都會在向對方表示感謝之後,就「送」給我們下屬。
那個時候剛進職場,還以為是領導大方。後來,發現很多同事都會禮貌拒絕,才知道,原來不是不喜歡,是「不放心」。
所謂「土特產」,有時候就是手工作坊的東西。是否安全、衛生先不提,每個人的家鄉口味都不一樣,你懷念的東西對別人可不一定。
所以,表面是「禮貌拒絕」,心理多少還有點「嫌棄」或者「嫌麻煩」的。
不過,有一種土特產可以考慮,那就是:上司家鄉的土特產。
把上面的理由反過來想想你就明白了,送禮的時候,可以說:
上次旅遊路過您家鄉,看到某某特產挺不錯的,帶了點給您。
這種童年的記憶,多半不會被拒絕。
第二,稀奇古怪的工藝品。除非你的領導有這方面的愛好,否則很可能吃力不討好。
第三,當地文化中有忌諱的東西。很簡單,不能送「鍾」,我們都知道了,還有讓對方有不好記憶的東西。
5、注意事項
儘量別把地點選擇辦公室。因為辦公室會給人壓力,拒收的概率很大,最好是選擇家裡,或者快遞。如果禮物足夠小巧,可以在單獨匯報的時候送出。
另外,禮節性的客氣多半是會有的,但如果對方連續拒絕多次,且態度堅持,就要立刻收手。
最後,特別提醒,如果是「體制內」,以上所有的方式都不用考慮。發條精選編寫的簡訊會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