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每天堅持分享家庭教育經驗、育兒優質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是每個家庭中未來的期望。所以,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卓爾不群一直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殊不知,有些孩子本來就自帶優秀的種子。有出息的孩子多數都有這3種品質,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自制力其實就是孩子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自我控制的能力。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家長在身邊時一個樣,不在身邊時又一個樣就是因為長期受家長的管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所以才會出現父母稍微一「鬆懈」,孩子就「失控」的現象。而相關科學研究曾表示,自制力強的孩子要比自制力一般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有更強的行動力和情緒控制力,往往也會更容易成功,情商也會更高。
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能夠很好地控制住自己去做該做的事,經過長期地堅持,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一般都會很優秀。同時,如果想要讓孩子擁有自制力,父母也要注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先從小事做起,比如,讓孩子自己洗內衣內褲;讓孩子養成每天記日記的習慣等等。同時,當發現孩子能夠做事「有始有終」時,父母也要及時地給予孩子正面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孩子的自制力才會有較快的發展。
有的孩子在出了麻煩時總會想方設法地逃避責任,推卸責任。其實,這都屬於沒有責任心的表現。然而,天生責任心重的孩子往往在遇到麻煩事時都會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也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在因為回家太晚被家長責備時,有的孩子就會先承認自己的錯誤,再表示一下自己是因為怕小夥伴們掃興才玩得很晚,並表示以後會注意時間,而不是把責任全都推卸到他人身上等等。
同時,如果父母想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也需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比如,答應孩子的事就不要隨意推掉;在送孩子去學校的路上遇到了堵車就不要對他人「出口成髒」等等,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而且,還要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在出了問題以後總跑到孩子前面,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這樣,孩子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責任意識,才能夠做到遇事不埋怨,不慌張,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未來才能夠讓父母少操心。
談到學習,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恨不得每天把孩子監視起來,怕孩子偷懶。殊不知,一些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根本不需要父母看著就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往往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也都會比同齡人更加出色。
其實,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一般都是求知慾很強的孩子,對知識本來就很感興趣。所以,父母不妨可以試試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開始,比如,教孩子整理書架的方法;每天同孩子一起讀一讀書;多帶孩子去參觀各種各樣的博物館等等。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欲望,孩子自然也就會自己找書看了。長此以往,必定也會比同齡人更出色。
優秀的孩子離不開教子有方的家長。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數都有以上這3種品質,你家孩子是「潛力股」嗎?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