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上廁所太費勁,等這四個信號出現,脫掉紙尿褲不再難

2020-12-20 糖果的媽媽

不再使用紙尿褲,能獨立完成如廁,意味著寶寶脫離嬰幼兒時代,邁入兒童行列。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當媽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關於孩子的一切都得操心,大到生病作妖,小到吃喝拉撒,凡事都得替寶寶操心個遍。

就拿寶寶上廁所來說,小時候用慣了紙尿褲比較省心,可寶寶總有長大的一天,到了一定年齡還給寶寶穿紙尿褲到處跑,是要惹人笑話的。

脫不掉的紙尿褲,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的進度

珊珊的寶寶已經2歲半了,家裡人都讓她等下個學期開學,讓孩子去幼兒園適應適應,珊珊總是說再等等。

不是珊珊捨不得孩子,實在是有個問題解決不了,還不能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那就是寶寶上廁所的問題。

別的小朋友在一歲多都戒了紙尿褲,珊珊試了幾次卻都沒成功。仿佛廁所裡有妖怪一樣,寶寶有便意了,憋得直打冷顫,就是不用廁所。

苦口婆心教了好多遍,寶寶還是犟得像頭牛,甚至出現了躲著媽媽跑的行為,珊珊欲哭無淚。

脫不掉的紙尿褲直接影響孩子入園,誰能想到教孩子上廁所都這麼難呢?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抗拒馬桶的行為?

1. 沒有如廁意識

育兒專家表示,寶寶至少要到18個月才有自主控制排便意識的能力,有的孩子甚至要到3歲或更晚。

有些家長習慣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孩子,其實寶寶小時候對排便這一行為是沒有認知的,只是出於本能,父母的逼迫無異於對牛彈琴。

通常一歲半之後的寶寶才能把肚子痛有便意與排便、上廁所聯繫起來,他需要有一個認知的過程。

2. 父母態度

當父母指令在孩子身上無效時,大多數父母會失去耐心,覺得我都已經教給你了,為什麼不聽話?從而對孩子表現出憤怒或責怪。

孩子理解不了父母生氣的原因,只能感知到父母情緒變差,孩子也會受到消極影響,多次衝突後表現出對廁所的抗拒甚至對父母的疏離。

這幾個信號出現,父母要抓緊培養孩子如廁意識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人格分為五個時期,其中1~3歲被命名為肛欲期,這是人類從嬰幼兒向兒童過渡的關鍵期,主要表現為對排便的興趣和控制。

肛欲期是父母訓練孩子如廁能力的關鍵期,最好1周歲後就開始留意,當孩子出現一些特定的行為或表現,媽媽要抓住機會。

1. 排便規律

寶寶睡醒後紙尿褲是幹的,這種現象頻繁出現說明身體已經有了自主便溺的意識。

如果發現寶寶大便次數也逐漸變得規律,說明腸道發育逐漸成熟,訓練寶寶如廁的身體基礎已經形成。

2. 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寶寶好奇心重,看到大人上廁所,往往他也想試試,這是訓練寶寶如廁的好時機,趁機向寶寶解釋什麼是上廁所,並讓他也試試。

利用寶寶的好奇和興趣來引導,減少寶寶的牴觸情緒。

3. 能簡單表達便意

當寶寶能簡單訴說想要尿尿或便便,說明他已經對排便有了初步意識,家長可以適當向他灌輸,只要出現這種感覺就應該去廁所的思想。

4. 有使用坐便的能力

不論是坐式馬桶還是蹲式馬桶,對寶寶來說,使用起來都有些耗費體力,如廁訓練的前提是,能在父母協助下使用馬桶,輕易不會受傷。

如何減弱寶寶對上廁所的牴觸心理?

1. 掌握如廁信號

寶寶想尿尿時,會出現打冷顫,夾腿的動作,想大便時,會坐立不安,每個寶寶表現不一定都相同。

長時間與寶寶相處,媽媽很容易掌握寶寶的排便信號。此時帶他們去廁所,會加深他們對上廁所的理解。

2. 消除對衛生間恐懼

有些寶寶不喜歡公共衛生間,是覺得白色很冷清,一個個隔間沒有安全感,媽媽或爸爸要一直陪同,幫他適應,讓他理解這是正常的行為。

3. 訓練失敗不要呵斥

孩子的如廁訓練很少有一次成功的,他需要逐漸加深印象,固定思維。當寶寶出現失誤時,媽媽要引導而不是斥責,這會加深寶寶的恐慌。

糖果媽媽叮囑:

如廁訓練需要孩子和父母雙方共同配合,並不是孩子故意不想,而是他還沒有形成意識,家長越放鬆,孩子越願意接受這樣的訓練。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你的寶寶還在穿紙尿褲麼?6個信號告訴你,孩子該把紙尿褲丟掉了
    導讀:你的寶寶還在穿紙尿褲麼?6個信號告訴你,孩子該把紙尿褲丟掉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的寶寶還在穿紙尿褲麼?6個信號告訴你,孩子該把紙尿褲丟掉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廁訓練的3個信號、6個方法,讓孩子告別紙尿褲並不是那麼難!
    「每次都尿到床上去,這哪是訓練孩子自主如廁,分明是訓練媽媽洗床單、洗褲子的本領嘛!」……在教孩子自主如廁的這條道路上,很多家長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一些孩子在出生後不久就被家裡的長輩建議開始把屎把尿,晚一點的,在寶寶剛學會走路時,很多長輩就會說「可以給孩子脫掉紙尿褲了。」實際上,如廁訓練並不是脫掉紙尿褲這麼簡單。
  • 7個信號,4個步驟,4種方法,讓孩子輕鬆告別紙尿褲
    另外孩子也有長大的一天,也不可能一直穿著紙尿褲,要是能讓寶寶早點脫掉紙尿褲,學會自己上廁所,那可是解決了爸爸媽媽心頭的一件大事。那麼什麼時候可以給孩子脫掉紙尿褲?,怎麼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該注意什麼?給孩子如廁訓練的一系列問題,也成了爸爸媽媽們最頭疼的問題。
  • 當出現這三個信號,孩子就可以獨立上廁所,別再用尿不溼了
    但是小張的孩子已經兩歲了,仍然沒有表現出想要自己上廁所的意思,只能一直穿著尿不溼,不過也有寶媽勸小張不用過於著急,戒掉尿不溼的事情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同。不過如果自己家的寶寶有了這三個表現就說明可以嘗試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了。
  • 寶媽發愁女兒上幼兒園還穿紙尿褲,脫掉紙尿褲為啥這麼難?
    相信每一位做了媽媽的人都會經歷過這兩大讓人頭疼的難題:一、斷奶,二、讓孩子脫掉紙尿褲,但奶不是那麼容易斷的,因為媽媽心疼哭的寶寶;紙尿褲也不是那麼容易脫的,因為錯誤的教育、錯誤的時間、錯誤的示範。小陳一直認為這麼麻煩老師特別不好意思,並且經常讓老師幫助換也很尷尬,雖然她教了孩子很多遍,但孩子依舊不會正確上廁所,每次都等著小陳來把才肯尿,不然就會尿到褲子裡,小陳為此想盡了辦法也傷透了腦筋。一、孩子為什麼脫不掉紙尿褲?
  •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獨立上廁所?當出現這3種信號時,要戒掉尿不溼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獨立上廁所?當出現這3種信號時,要戒掉尿不溼。眾所周知,如今的寶寶從出生開始,都是用尿不溼。現如今,市面上各種尿不溼已經完全的替代了傳統的尿布,因此大大加大了尿不溼行業的發展。那麼很多新手寶媽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讓孩子獨立上廁所,有的都兩三歲了還帶著尿不溼,其實這是不對的。那麼孩子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獨立上廁所呢?如果你的孩子出現這3種信號的時候,就要給他戒掉尿不溼了,趕緊看看吧。
  • 又到娃戒紙尿褲高峰期!別看年齡,要看這8個信號
    「2歲」開始如廁訓練大概來自美國科學會的研究:「大多數寶寶在18-24個月的時候,會出現自主排便的意識。再換句話講,即使建議2歲開始如廁訓練,也不是完全戒掉紙尿褲,而是循序漸進,可以先白天脫掉,再慢慢向晚上過渡。再者,孩子平時是會釋放一些可以進行如廁訓練的信號的,關鍵看我們家長平時是否有更多時間去觀察,適合孩子的時間要比那個應該的年齡更重要。
  • 給娃脫掉紙尿褲,就現在
    孩子有這幾大特徵,代表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寶寶對上廁所表現出興趣,並且表現出以下10個信號,就可以開始如廁訓練啦② 傷心上廁所這件大人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其實對於小寶寶來說或許比登月都難。
  • 如何教會孩子自己上廁所?家長按照這4步走,準沒錯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小李沒有及時教會孩子上廁所,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太小,教他們上廁所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只要跟著這四步走,孩子學會上廁所並沒有那麼難。及時脫掉紙尿褲想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家長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及時給寶寶脫下紙尿褲。孩子兩歲前,因為括約肌的發育不成熟,所以不能控制排便排尿,必須給他們穿上紙尿褲。
  • 寶寶穿紙尿褲會影響發育?這6個信號出現時,戒掉才不晚
    其實出現這些信號的時候,戒掉才不晚1、對廁所表示出興趣孩子生出來之後,慢慢地進入到學習的過程,一開始是什麼都不懂的。通過對父母的觀察與學習,在家長的引導下,開始對於廁所感興趣,探索周圍新鮮事物慾望加強,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嘗試上廁所,從對孩子把尿開始,或者是使用小尿盆,逐漸跟大人一樣上廁所。
  • 脫掉紙尿褲可沒那麼簡單!
    傷心上廁所這件大人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其實對於小寶寶來說或許比登月都難。即使孩子年滿1歲,身體條件允許進行如廁訓練,但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能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試想一下,不太會說話的孩子,怎麼能清晰表達出「尿尿」的指令呢?
  • 如何給孩子做如廁訓練?了解3個信號學會6個方法,輕鬆告別紙尿褲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什麼時候能學會自己上廁所啊?紙尿褲太貴了!每次尿完了才喊人,要是不穿紙尿褲,每天連褲子都洗不完,這可咋整啊!奶奶給他把屎把尿倒是正常拉尿,可是2歲了還是不會用馬桶,也不能一直靠把尿啊!家長們其實不用心急,寶寶獨立上廁所是需要生理、心理做好準備再配合正確的方法才行的,有時候孩子的所謂「學不會」其實只是沒有做好準備而已。
  • 最快1周,輕鬆教會娃告別紙尿褲,自己上廁所!只要3步
    寶爸媽還要學會看這8個信號:當寶寶年齡到了,也出現了8大信號的大部分,家長就可以按照3大順序引導娃脫掉紙尿褲了:1. 大便當寶寶出現突然臉紅、扭動身子、蹲下、眉頭輕皺等大便信號,詢問一下寶寶:「是不是要拉粑粑呀?我們去廁所吧。」然後帶他去小馬桶上坐一會,體會大便的感覺。
  • 最快1周,輕鬆教會娃告別紙尿褲,自己上廁所!只要3步
    寶爸媽還要學會看這8個信號: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當寶寶年齡到了,也出現了8大信號的大部分,家長就可以按照3大順序引導娃脫掉紙尿褲了:1.❐ 大便當寶寶出現突然臉紅、扭動身子、蹲下、眉頭輕皺等大便信號,詢問一下寶寶:「是不是要拉粑粑呀?我們去廁所吧。」然後帶他去小馬桶上坐一會,體會大便的感覺。
  • 寶寶紙尿褲穿到幾歲合適?聰明媽媽看這7個信號!
    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建議,大多數寶寶在18~24個月的時候,會出現自主排便意識。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消化系統和膀胱基本也成熟到自己可以控制排便了。 對於大部分寶寶來說,2歲後就可以嘗試脫掉紙尿褲了。
  • 脫掉紙尿褲好難?用對這幾招寶寶自己上廁所
    如何讓寶寶成功脫離紙尿褲,自主進行如廁訓練,是媽媽們的「頭等大事」。如果你的寶寶已經具備了脫掉紙尿褲的條件,那麼在這個夏天就可以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了。夏季孩子穿著衣物少,脫褲子比較方便,而且這個時候就算衣服被寶寶不小心尿溼了,更換起來也很方便,不容易導致寶寶著涼。那麼,多大的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呢?父母應該做好什麼準備呢?
  • 孩子過了幾歲,就該脫掉紙尿褲?寶媽千萬別偷懶
    寶媽三:我也想知道,我家寶寶今年一歲了,還在穿紙尿褲,但是屁股上最近起了一些紅疹,所以就不好再用紙尿褲了,但是洗尿布太麻煩了。寶媽一的問題也是很多寶媽的問題,孩子的紙尿褲用到多少歲正好呢?今天我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 紙尿褲穿到幾歲最合適?孩子出現這6個信號就該戒掉了
    很多人覺得紙尿褲太悶,不如輕薄的尿布透氣,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和傳統的棉質尿布相比,紙尿褲最大的優點就是選用了吸水材料。寶寶尿了之後,紙尿褲中的高分子樹脂能快速將水吸收到內層,保持表面的乾爽,不會讓寶寶的屁屁溼噠噠的。反而是棉質尿布,一旦尿溼了,如果不立刻更換,就會溼乎乎地蓋在寶寶的屁屁上,這樣寶寶會舒服才怪呢。
  • 2歲前讓寶寶脫掉紙尿褲,不是在幫娃,而是在害娃!
    今年伊能靜在微博上發了個微博:讓各位家長不要強逼著孩子如廁,更不要過早地給孩子脫掉紙尿褲,應該順從寶寶的生長規律。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有新聞報導:過早地讓寶寶去上廁所時,如果方法不對,會使得寶寶有心理壓力,易便秘、尿路感染等危害。
  • 寶寶有6個表現時,該開始如廁訓練了,學會自主上廁所
    寶寶出生之後由於自己沒有辦法控制大小便,所以紙尿褲的出現為眾多家長減輕了負擔。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終有一天需要脫掉紙尿褲,自己學會去馬桶大小便。寶寶學會大小便也是成長的關鍵一步。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寶寶如廁訓練,自主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