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詩詞,七壺茶:浮生如茶,亦甘亦苦

2020-12-19 古典文學與詩詞

在《浮生物語》中有言:甘苦與共,是浮生茶,也是人生路。

茶若人生,濃也罷,淡也罷,都需要自己細細去品味。

生活並不盡如人意,人這一輩子,必須要備下七壺茶,才能在不同人生境遇中安心度日。

一壺滌心

《癸亥元日》

明·張宇初

初陽改歲運,積雨晨將疏。

微和兆春育,雲物薄向舒。

清瀨散幽汀,佳禽語荊蕪。

飄梅藉苔徑,叢竹橫交疏。

池萍斂稚綠,密藻含清漪。

玩理足自悅,物情豈無餘。

年更愧齒長,鈍學終焉如。

向晦惟慎獨,紳言良足書。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智慧。

一壺待友

《別薛華》

唐·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裡道,悽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沒有人甘願永遠孤寂,高山流水般的知己, 無數人追求。

一壺激情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對生活沒有熱情,不想做任何事,這樣怎樣前行?保持激情的狀態,時刻堅守初心。

一壺清醒

《雜詩》

魏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世事變幻,讓人難以捉摸,我們太容易迷失在這世間,須有一壺濃茶,醍醐灌頂。

一壺沉澱

《感遇》

宋·陸遊

我以善勉汝,汝謂出訾毀;

置之不復言,意又不能已。

為善如築臺,成功由積累。

中休猶不可,況本無基址。

未言破萬卷,日且讀十紙,

學雖在力行,要是從此始。

酒越久越香,茶越品越靜,成功的路上,我們需要不斷積澱,厚積方能薄發。

一壺憐憫

《浣溪沙》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保持一份憐憫之心,善待世界,世界也將善待你。

一壺接受

《詠竹》

北宋·徐庭筠

不論臺閣與山林,愛爾豈惟千畝陰。

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

葛陂始與龍俱化,嶰谷聊同鳳一吟。

月朗風清良夜永,可憐王子獨知音。

不要拒絕別人的好意,也不要對別人的善良嗤之以鼻,虛心求教,是最快的成長方式。

幾片茶葉,被浸泡在青瓷茶杯中,然後舒展葉片,在水中輕輕的,輕輕的飄浮。

清香瀰漫,嫋嫋的飄散在每一個寂靜的角落,若一支綿長的樂曲,在四季裡起起伏伏。

茶暖,水靜,世事沉寂。七壺茶,擁有了,也就圓滿了。

相關焦點

  • 10首關於茶的詩詞佳作或名句,茶與詩的搭配,很美很愜意
    茶詩,在許多詩人的作品中,都有所體現,像著名的詩人白居易、盧仝、蘇東坡、李清照等,都是極愛茶的人,他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吟詠茶的詩詞佳作。關於茶的詩詞成千上萬,此處只為大家列舉10首我比較喜歡的,有些是原詩,有些因為原詩太長,只節選了精彩或者相關的部分。供大家參考閱讀。
  • 唐代茶仙盧仝的《七碗茶歌》將品茶寫得妙趣橫生,真是有才
    尤其是到了唐朝,茶文化更加興盛而成熟。僅僅是茶的美稱就不下十種,如乳花、甘露、瑞草、苦口師等。中國歷代文人對茶更是愛不釋手,茶聖陸羽本是一位詩人,卻撰寫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白居易亦是愛茶之人,號稱「別茶人」,他一生寫了很多關於茶的詩詞,尤其一首《山泉煎茶有懷》,完美的詮釋了茶與人生。
  • 燒水壺亦是養生壺?啟秀廚房電器的「壺」承包你四季下午茶!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幾乎每個人每天都像被日子抽打的小陀螺,玩命地旋轉不停:忙著帶娃,忙著工作,忙著照顧家人......在不斷的被時間推著走的同時也被生活苟且將就著,其實在某些時刻,我們也需要偶爾停下腳步駐足不一樣的「風景」,才會讓人覺得人生不虛此行,可以是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比如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又亦或是買到自己心愛的玩物、包包
  • 馮群星,茶如人生,請於流光中慢斟細酌
    一杯清茶,百味人生,人生猶如手中這杯茶一樣,或苦或澀或甘或甜,用心品嘗,讓生活更加舒心。喝茶,喝進去的是茶,得到的是一種淡然的心境。偷得浮生半日閒,於閒閒的晨或暖暖的午後,沏上一壺茶,聽一曲樂曲或翻看一本書,此時此刻,心靈仿佛超越紅塵之外,遊歷山水之間,一份心的淡然與寧靜,在這美好時光裡輕輕瀰漫。手執香茗,任幽香衝去了浮塵,於這喧囂的塵世尋一隅安靜,沉澱了思緒,優雅而舒心的生活也不就是如此?
  • 5首古詩詞,敬餘生一盞茶,悠悠歲月淡如水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一壺水,沸盡世間冷暖,一碗茶,品盡人生過往。5首古詩詞,敬餘生一盞茶,悠悠歲月淡如水。
  • 茶與詩的邂逅,會產生怎樣的愛情火花?
    中華茶文化歷史悠久,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中,茶與詩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緣。文人雅士都喜歡以茶會友,泡上一壺好茶,在茶香瀰漫中吟詩作詞,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茶與文學——茶詩茶與文學聯姻最早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中有「堇荼如飴」、「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句……至今,有關茶的詩詞、品文、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浩如煙海。
  • 喝七碗茶,品人生七重境界,你在第幾重?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蘇軾得茶真味,誇讚飲茶的樂趣和妙用,講茶與丸藥對比。該首詩中,詩人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魏文帝曹丕曾有詩:「與我一丸朗,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體生羽翼。」另一個典故就是唐朝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七碗茶。蘇軾認為盧仝的「七碗茶」更神於這「一丸藥」。
  • 烏龍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不失茶真味」,衝泡烏龍茶的七大要素
    烏龍茶通常以產地、形態、發酵程度、進行劃分。按照產地可劃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四大類。烏龍茶㈢ 烏龍茶衝泡七要素。衝泡時間: 烏龍茶的衝泡時間與茶葉種類、老嫩程度、製作工藝、使用茶具、個人飲茶習慣、等諸多因素有關。
  • 詩詞|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茶,一草一人一木,人在草木之間。浮生若茶,我們又何嘗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壺溫水或熾熱的沸水呢?我們品茶,也是在品味自己的人生;茶的命運,也是我們的命運。喝著自釀的松花酒,品著自煎的春水茶,詩酒自娛,悠閒寧靜。中國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茶,以其尋常的姿態,進入到了千家萬戶,詩意了平淡的生活。
  • 茶到底是什麼味道?看古代文人墨客如此分析
    唐朝以前就有茶,卻沒有茶字。《說文解字》中也沒有,與茶有關的字是「荼,苦荼也」,北宋徐鉉等人說「此即今之茶字」。《爾雅》的解釋與之不同:「荼,苦菜」「檟,苦荼」。清代學者郝懿行支持《爾雅》之說,認為「《說文》荼苦,荼在草部,自是菜耳」。
  • 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古代詩人筆下的穀雨茶韻
    因而,無論穀雨那天是什麼天氣,文人騷客們都會上山去採摘一些新茶回來,泡上一壺「穀雨茶」慢慢品嘗,並將這一習俗傳承千年,留下了詩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唐昭宗時戶部侍郎陸希聲對穀雨茶情有獨鍾,曾慕名到江蘇陽羨採茶,在《茗坡》詩中寫道:「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陽羨就是現在的江蘇宜興,那裡產的陽羨穀雨茶以「湯清、芳香、味醇」而聞名。
  • 哪種減肥茶效果好?夏季排毒減肥七款經典茶
    哪種減肥茶效果好?夏季七款經典減肥茶   一、羅漢果茶——減肥也能嘗甜頭  為了保持婀娜的身材,要和甜食說Byebye。可是總有嘴饞的時候,要是有一種甜味純正、熱量很低的茶,你會不會喝?
  •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茶香與詩意更配哦
    故茶、香兩相為用,缺- -不可。饗清福者能有幾人」。明朝徐惟起的《茗譚》中談到了品茶與焚香的相得益彰。的確,自古以來茶、香不可兩分,茶、香如影隨形。或者說香道中有獨特的茶香,而茶香中也蘊涵著香道。中國最早的茶詩是西晉文學家左思的《嬌女詩》。全詩280言,56句,陸羽《茶經》選摘了其中12句。這首詩大致講的是嬌女盼望早點煮好茶水以解渴。
  • 那些讓人唇齒留香的茶詩句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中國也是茶的國度。兩者相遇,造就了最美的茶詩詞,既能爽口,更能安心。 關於茶,《詩經》之《七月》云:「採荼薪樗,食我農夫。」《谷風》又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荼者,茶也。三代以前無「茶」字)這是勞動者眼中的茶。
  • 茶裡春秋|有女如茶
    茶與女人相遇相知相識,這緣分是與生俱來的。茶仿佛是為女人而生的,女人因為茶而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佳人嘉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相得益彰,剪不斷理還亂。手巧的女人善於烹調,一日三餐,花樣翻新,茶與茶食品、飯食與菜餚,都侍弄得色香味俱全,使一家人其樂融融,沉浸在幸福之中。善於烹調的女人是一個家庭的自豪和驕傲。善於烹調的女人為人妻,必是賢妻,為人母,必是良母。妻賢,丈夫心閒不累;母良,子女順風順水茁壯成長。茶走進廚房作為食材,普天下的家庭就有了開門七件事。這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讓人類嘗遍了酸甜苦辣鹹。
  • 茶經之七 茶之事
    又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坤元錄》:「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裡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括地圖》:「臨遂縣東一百四十裡有茶溪。」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裡有溫山,出御荈。
  • 借茶獻佛,中國茶道起源與佛教的那些事
    古人常說「茶如隱逸,酒如豪士」,佛教認為茶有三德:(一)坐禪時可以通宵不眠;(二)滿腹時,幫助消化;(三)茶為不發之藥(抑制性慾)。於是喝茶就成為佛教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之事。陸羽為撰寫《茶經》,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從茶的品種、器具的分類、烹煮的方法、飲茶的步驟,乃至古人的評述,陸羽將茶的秘密最終都凝練在了7000餘字的《茶經》裡。陸羽一生命運坎坷,既無親人,又逢戰亂。在歷經人生甘苦之後,陸羽在茶水中看到了浮雲青萍,看到了人生無常。「啜苦咽甘,茶也。」陸羽在《茶經》裡寫下了這句千古名言。
  • 人生如茶,你品,你細品!
    我呷了一口清香的茶,再次凝視杯中的茶葉,令我思緒萬千,不禁陷入了沉思:人生——亦如這茶一般。我爺爺極愛喝茶,是他給了我關於茶的印象。小時候,常常看見爺爺泡茶,待茶葉滿屋飄香時,爺爺就會笑著問我,「要喝嗎?」
  • 爐上一壺水,几上一壺茶,煮茶聽雨,人,逍遙江湖
    聽風是風,品雨得雨幾許葉落,一縷茶香爐上一壺水,几上一壺茶,茶漸漸舒展,窗外葉紛紛落下。落葉時,奉一杯茶,生命之凋零,如秋之木葉,遇春風開遍,隨秋霜凋落,有時風帶雨,有時露含霜,難有風平浪靜的生活,卻可有波瀾不驚的內心。一杯熱茶,茶裡沉浮風雨,窗外落木,瀟瀟如歌如述,思緒隨茶舒展開,化作氤氳,憂煩隨木瀟瀟落,化土歸塵。
  • 人生似茶,苦而回甘
    我初中的時候,大概2000年前後,咖啡突然在我們那個小城興起,某天晚上和同學去新開的咖啡館嘗鮮,二十多塊錢一小壺的愛爾蘭咖啡,在當時看來已很是昂貴,喝完以後除了苦,也沒有品出別的滋味。後來各種形形色色的咖啡館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喝咖啡的人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