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龍,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臨床系副主任、氣功教研室主任。運用針灸、推拿、氣功等方法與現代醫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治療頸椎病、頭痛、面癱、三叉神經痛、頸椎病、落枕、腰椎病、腰肌勞損、肩周炎,膝關節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等多種軟組織病及失眠、中風偏癱、帕金森病、糖尿病、抑鬱症、焦慮症、青少年痤瘡、小兒疳積、小兒洩瀉、小兒驚風等疾病。
說起針灸,很多人以為針灸就是擅長治療頭疼、失眠,殊不知,治療胃腸疾病也是針灸療法的「特長」。
魏玉龍說,針灸擅長治療與精神因素相關的疾病廣為公眾所熟知,所以出現失眠、頭痛、抑鬱等與精神因素相關的疾病時,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針灸治療。其實,很多胃腸疾病也與情緒有關,人們常常說「氣得吃不下飯」「氣得胃疼」,還有人一緊張就「拉肚子」,這都在一個側面說明了「胃腸是很有感情的器官」,也就是說胃腸道疾病從「精神因素」來看,也是屬於針灸擅長治療的範疇之一。
針灸治療胃腸道疾病,不僅僅能調整神經系統,還可以增強胃動力,促進胃腸的正向蠕動。針灸治療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因此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推動氣血運動。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萎縮性胃炎等都是針灸治療效果頗佳的領域。以慢性胃炎為例,針灸治療後,可以增強胃的正向蠕動,通氣、行血,促進胃黏膜的修復;同時通過促進血液循環,讓胃「這朵花」周圍的「土壤水分等外環境」得到改善,促進疾病的康復。
胃腸道特別是慢性胃腸道疾病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常見病。其中既有老年人因為身體退行性變化、自然老化引起的各種胃腸道疾病,也有年輕人因為精神壓力大、持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或者飲食不規律導致的胃腸道疾病。針灸治療胃腸道疾病屬於典型的非藥物療法,治療效果更加持久。
保持良好的情緒,對於各種胃腸道疾病的防治都具有積極意義。因此,醫生在為胃腸道疾病患者診療時,首先提出的建議就是建議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其次,中醫建議胃腸道疾病患者可以每天按摩腹部,調理脾胃,通和氣血。胃腸道疾病患者也要注意飲食調整,特別是根據生活地的氣候特點合理選擇飲食,比如湖南人在湖南吃辣椒不會出現不適,但到了北京就要少吃辣。此外,中醫建議胃腸道疾病患者也要堅持運動。早上5點到7點,大腸經當令;早上7點到9點,胃經當令。胃腸道疾病患者特別適合在這兩個時間段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