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油坊:閩西南灌口團總支革命據點

2020-12-19 東南網廈門頻道

圖:閩西南灌口團總支革命據點舊址石碑。

10月17日,是廈門解放71周年紀念日。廈門的勝利解放,與後溪鎮後溪村街路社一棟三層小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棟小樓在翻建之前,叫「恆春油坊」。解放前,是中共閩西南同安縣工委地下團組織灌口總支的活動據點。

「恆春油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同安、集美和廈門島,以及開展地下鬥爭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它所在的後溪街路社因此被確認為「革命老區基點村」,這段革命鬥爭史也被載入《同安老區史略》。

1959年8月23日,宅院內的大榕樹因颱風襲擊倒塌。2017年,集美區委、區政府在此立碑「集美區紅色文化點——閩西南灌口團總支革命據點舊址」。樓內的榨油作坊屋也是破舊不堪,2003年,該樓的主人楊志宏提出申請進行翻建,希望能更好地保護革命遺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將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設立團總支

擊退反動勢力

「閩西南」地下黨組織,指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隸屬於閩粵贛邊區黨委的中共閩南地委領導的同安縣工委和安南同縣工委所轄(同安)地區的黨組織。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力量蓬勃發展,國民黨軍隊在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下,節節敗退,潰不成軍,最後縮到東南沿海一帶。

1949年5月,受中共同安縣工委書記彭金勵的委派,孫生最、黃啟文來到後溪,協助後溪地下黨組織籌備建團工作,成立後溪團支部,由楊永全同志擔任支部書記,楊志宏擔任組織委員。隨著革命力量的不斷壯大,後溪團支部升格為灌口團總支,孫生最任支部書記。

當時的反動勢力十分猖獗,土豪劣紳、匪特垂死掙扎,負隅頑抗,當國民黨第五軍潰敗退守集美附近的孫厝村時,設立在樂安小學的中共同安縣工委直屬地下團孫厝支部險遭敵特的破壞。一天,支部書記孫生最進島收集敵情,敵特到他家中撲了個空,交通員孫慶同急忙趕到集美碼頭傳送情報,孫生最在得知敵情後改道後溪,並從那天起將「恆春油坊」作為孫厝支部的聯絡站。

水陸交通便利

不易引起敵人注意

為何會選址後溪街路社的「恆春油坊」?今後溪鎮政府附近的後溪街路社,在集杏海堤建造之前,海水直達,鹹淡水交融,漁產豐富,隨著潮起潮落,往來集美、廈門島的商船穿梭忙碌,該社成為客貨運輸中轉地。

社中有前後兩條並行的街道,「後溪頭」店鋪林立,成排小吃攤點、雜貨、米、藥店、多處客棧和土作油坊(廠)、武館、當鋪、基督教堂以及菲律賓、新加坡華僑閩南紅磚大厝民居等,從事水運的船夫、搬運工、打雜工,商賈雲集,熱鬧非凡,素有「後溪古碼頭」之稱,清朝乾隆三年間(1738年)泉州府同安縣在此立下「示禁碑」。「恆春油坊」就在清代「示禁碑」邊上。經過多次考察,當時的地下黨灌口團總支負責人認為,後溪街路社的革命群眾基礎較好,在整個團總支活動範圍內的位置適中,水陸交通便利。

「恆春油坊」門市部來往經商人員頻繁,利用正常的生意為掩護,接待前來聯絡從事地下工作的同志,不易引起敵人的注意。整座油坊(廠)佔地3.5畝,包括大榕樹、前院埕、榨油作坊屋及一些附屬樓房等。榨油作坊屋面積較大,有150多平方米,是一排紅磚砌成的小平房,便於在室內召集大型會議。靠街的是兩幢二層紅磚砌成的樓房,一邊是油坊門市部,一邊是油坊工人起居管理房含儲物間,周圍還栽種著高高的柿子樹,位置隱蔽,整座宅院四周圍牆高高築起。榨油作坊屋東面的那株大榕樹,是地下同志發布暗號聯絡的醒目標誌。

當地群眾加入

開展革命鬥爭

「恆春油坊」是楊志宏家的祖業,當時他是後溪小學(現為碧溪小學)校長。白天,他教書兼照看油坊生意。夜裡,地下黨、團員常常就翻牆進入油坊,布置任務,匯報情況,組織工作,革命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天衣無縫。遇到布置新任務,總支召開集體會議,從四面八方來的同志很多,幾乎都裝扮成商人模樣。為了解決遠途人員用餐問題,楊志宏母親、哥嫂等家人義無反顧都要提前煮起大鍋飯,備好飯菜,無償提供夥食。楊志宏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來自四面八方的地下同志提供後勤保障,做好活動據點的安全保衛工作等。

灌口總支下轄三個團支部:潘塗支部、後溪支部、灌口支部,活動範圍包括集美、後溪、灌口、杏林、東孚、海滄以及同安區的西柯鎮、龍海的角美,主要任務是以「恆春油坊」這一革命據點,聯繫和團結廣大群眾,充分發動當地群眾開展革命鬥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解放戰爭大好形勢,分化瓦解敵人,指明出路。

同安縣城解放前夕,解放軍先頭部隊到達灌口大嶺,當時補給供應遇到困難,總支委黃啟文、孫澄清、曾慶惠等召集後溪支部、灌口支部部分團員成立了閩西南工作隊,分別在灌口、角美設立糧草供應站,發動社會各界積極籌集糧食、豬肉、蔬菜和木材。其中,灌口支部動員灌口商會陳大珍捐糧5000斤、木材3立方;「恆春油坊」周邊革命群眾捐出糧食3000多斤,共募籌上萬斤糧食支援大軍。此外,總支書孫生最、支委孫澄清、團員王文祥(以木工身份,摸清國民黨兵防禦工事修築情況)趕到新圩、蓮花等地,向解放軍29軍領導機關詳細報告,提供了同安縣城、集美等沿海守軍敵情防禦工事及介紹沿海的聯繫人等情況,為渡海解放廈門島戰事做準備。

當發現同美公路下洋橋被國民黨軍隊炸斷,潘塗支部立即發動下洋、蔡店、劉山、洪塘頭等村100多人連夜搶修,奮戰一晝夜把橋梁修好,方便解放軍大炮、軍車順利通行。潘塗支部林火星、林金衛、後溪英村和滸井村的民兵為集美、廈門島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連夜印發傳單

冒險巧運油印機和彈藥

1949年6月,王永爐等從安溪帶來了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的喜訊,極大地鼓舞了地下黨團員的鬥志。上級黨委指示,必須加緊翻印宣傳文件,加強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楊志宏他們雷厲風行,建立聯絡站,加強上下聯繫。宣傳資料內容大多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中國土地法大綱》等,其中還含有上級指示通知、標語口號等數十份,印製發放6000多張。楊子仲、楊永固等經常披星戴月,風雨無阻地將宣傳資料從新圩前山鋪仔頂跋山涉水帶到後溪。楊志宏等油印宣傳資料後,又從後溪步行出發分發給各小組。由於油印工具簡陋,經常忙到通宵達旦。為了提高油印效果,楊志宏拿出油坊的營業收入會同孫生最捐獻的360元港幣,和楊永全去廈門島購買油印機和一批彈藥,並了解敵軍沿海防禦工事修築情況。

當時油印機被列為違禁品,他們從後溪小學開出一張證明,冒著風險前往廈門島,把購買到的油印機和1000多發子彈精心包裝,並秘密地藏入帆船艙底。船從廈門第五碼頭起航,途經集美海面時,被駐紮在集美碼頭的敵軍發現,出動集美電船公司6號快艦進行圍阻,用三八式步槍打落帆船桅繩,快艦將帆船拖至岸邊檢查。同船的後溪教堂虔誠基督教徒嚇得面如土色。楊志宏和楊永全臨危沉著,鎮定不亂,靠岸時,楊志宏看到在碼頭工作的中共閩中地下組織一名革命基礎群眾陳大珠,便向他示意求助。陳大珠向敵軍說明這是後溪渡口的商船,楊志宏也連忙掏出幾塊大洋直接塞入敵軍頭目衣袋內,收到好處後,又見有人說情,敵軍頭目就揮了揮手同意不必檢查給予放行,楊志宏他們通過機警處置,化危為安,從而逃過一劫,將油印機和彈藥成功運到據點,從而加快了印刷速度,為做好武裝鬥爭,提供了物資保證。

面對敵軍臨危不懼

掩護戰友安全撤離

那段時間,地下黨團員隨時要面對血雨腥風。有一回從同安縣城來的一大群國民黨兵突然竄到後溪街路社,由於事先就得知匪首楊文通在住處二樓,到達後他們瘋狂地用機關槍進行掃射,當場亂槍打死了匪首,然後用隔壁鄰居中藥鋪的切藥大剪刀將匪首的頭顱割下帶回縣城交差,其餘匪徒四處逃竄躲藏,國民黨兵便挨家挨戶搜捕。

當時,30多名地下黨團員正在榨油作坊內召開秘密會議。聽到百米開外的密集槍聲,總支書孫生最在了解情況後,立即下令分散轉移。楊志宏為了掩護戰友先行撤離,他一直提著槍在門後守著,以防敵軍竄入。國民黨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楊志宏心裡很是緊張,擔心據點被發現,同志們來不及撤離會有生命危險。但他還是鎮定下來,情況危急,楊志宏思索著各種應對措施,做著與敵軍拼命犧牲的準備,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拖住敵人讓同志們有時間撤離。所幸,同志們都順利翻過後牆撤退,國民黨兵沒搜到人便走了。得知同志們成功轉移,地下聯絡據點沒有暴露,楊志宏一顆懸掛的心才放下。

成立武工隊

抗擊圍剿國民黨匪軍

地下團總支積極組織民兵,成立遊擊隊,抗擊土匪,護村護糧,勇鬥惡霸。潘塗支部積極向群眾宣傳解放戰爭的形勢,號召各村的群眾組織起來,配合解放軍打擊國民黨潰退散兵對老百姓的搶掠,保衛家園。1949年9月中旬,駐紮在洪塘村國民黨保安團的幾名士兵到潘塗村要糧,群眾不給,這些士兵威脅要行兇放火,燒毀村民的房屋,潘塗支部組委林水杯帶領民兵、遊擊隊員,發動群眾幾十人,智鬥敵兵,當場繳下保安團的兩支步槍,迫使敵人灰溜溜地逃走了。

解放同安縣城的當天,一小股潰退的國民黨兵途經後溪街路村莊後山坳,被我地下民兵、遊擊隊員發現。民兵隊長楊寬雄、楊次青在後溪支部楊永全和楊志宏的領導下,當機立斷,組織圍擒,熟悉並迅速地佔領有利地形進行夾攻,開展政治攻勢喊話,讓他們「繳槍不殺」。當時,民兵和遊擊隊員上百號人攜帶長槍、短槍、駁殼槍和鋤頭柄,由於人多聲勢大,殺聲四起,匪軍稍做抵抗後因寡不敵眾而不敢戀戰,紛紛舉手投誠。一個小時不到,就繳獲了這一小股匪軍的械,包括精銳的捷克式機槍1挺、先進步槍2把、子彈1000餘發等。事後,地下團總支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優待俘虜政策規定,發給每人2塊銀圓作為遣返回鄉的路費,繳獲的戰利品則堆放在「恆春油坊」門市部二樓。

發動並組織群眾

慰問解放軍

解放軍29軍解放同安縣城後,繼續向南挺進,準備解放集美、廈門島。楊志宏的同學柯可可(龍巖地區財政局局長兼龍巖財校校長任上離休)從永安一路隨軍南下,在接到同安縣工委指示後,特地趕到「恆春油坊」,晚上坐在床邊他向楊志宏傳達了同安縣工委「關於發動與組織後溪片區革命群眾做好解放集美、廈門島戰前慰問解放軍工作」的指示。

第二天,楊志宏立即行動起來,發動村裡的鄉親、碧溪小學教師及中、高年級學生,同時組織民兵、遊擊隊員參加,青年婦女也成立了腰鼓隊積極做好支前慰問解放軍的工作,製作勝利包,內有雞蛋、花生米、香蕉、蜜柚等時令果品等,贈送給解放軍指戰員人手一份。一天,慰問隊伍按預定路線,向滸井、霞梧等解放軍駐地村行進,沿途村莊的革命群眾也紛紛加入慰問遊行的隊伍,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延綿二三公裡,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鑼鼓聲、口號聲、合唱聲交叉進行,響徹雲霄。

但就在這時,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當慰問遊行的隊伍行至後溪英埭頭與兌山村交界處時,遠處傳來了國民黨飛機在空中嗡嗡作響的聲音,緊接著是激烈的機槍聲和劇烈的爆炸聲,只見解放軍駐地村滸井上空濃煙四起。空中的敵機機翼傾斜著,準備向遊行隊伍俯衝展開新一輪的轟炸和掃射,頃刻間,隊伍出現了些許波動。但很快,按照事先做好的防禦準備,整支隊伍人員遵守紀律,臥倒隱藏目標,直至敵機響聲遠離後,隊伍才又朝著解放軍駐地村挺進。當解放軍指戰員看到冒著炮火和生命危險前來慰問的浩大遊行隊伍,個個深受鼓舞,士氣大振,翌日勝利解放了集美,幾天後的10月17日,也勝利解放了廈門島。(註:本文部分資料摘自集美區政協研究室編輯的《集美文史資料》第十九輯)(文/通訊員 向蘋  來源:集美報)


相關焦點

  • 鳳山書院:灌口文脈傳承260年
    鳳山書院,這座見證了灌口260年教育發展的古代學府,由於特定的機緣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記者走訪了市閩南學術文化研究會灌口研究組組長白玉盛,聽他講述鳳山書院的鮮為人知的塵封往事。  民間傳說此地為五鳳朝陽穴  白玉盛告訴記者,在唐朝就有村落形成的灌口,自古被稱為「八閩重鎮」。
  • 灌口閩南童玩文化節今晚開幕 請來灌口回憶童年
    開幕灌口第三屆閩南童玩文化節今晚開幕,將持續一周,海峽對岸的100多名中小學生、民間表演者也將來到灌口,和廈門的小朋友們同玩同樂穿越滾鐵環、跳繩、踢毽子、打陀螺、抖空竹、踩高蹺……這些具有古早味的童玩遊戲
  • 恆春三怪
    「恆春三怪」指的是檳榔、落山風及思想起。三怪之中,落山風是氣候現象,與恆春人生活密不可分;檳榔是恆春的大宗產業,嚼檳榔更是一種普及的生活習慣;思想起是恆春民謠,為何成為一怪,則要追溯到當年四處遊唱的素人歌手——陳達。
  • 記憶高密‖裕德油坊
    那天是毛主席逝世的追悼大會,在裕德油坊寬闊的大院裡舉行。不記得五歲的弟弟這天去了哪裡?戴白花的時候他也不在場。 裕德油坊只是一座建築、一個地理方位的名稱,我小時候,甚至父親小時候它都不再行使油坊的功能。只是祖父輩的老人常常會說起裕德油坊的往事,它是北大王莊會武功的富戶官十爺的油坊,左鄰右舍的貧窮人家,若一時拿不出銅板買油,可以賒帳,還不上也不計較。
  • 「百年恆春」鋪就傳承路
    恆春電子外貌(陳瑜 攝)揚州恆春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春」)就是這樣一家企業,成立26年來,歷經2次跨界轉型,尤其是在今年,實現了行業中的逆勢上揚。公司董事長蔣成玉胸有成竹地表示:「恆春的理念就是『做百年老店、鑄一流品牌』。畢竟能賺錢的只是生意,能傳承的才是事業……」因恆心兩次跨界轉型發展恆春是一家以機電一體化、電子通信、軟體等產品開發、生產、銷售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走近恆春你會發現,公司的門頭上塑有一隻高昂著的龍頭。蔣成玉說:「我的寓意就是要在行業中成為龍頭。」
  • 爸媽,帶我去吃灌口小吃吧!
    12月4日—8日,廈門灌口第二屆閩南童玩文化節在灌口風景湖公園舉行,現場不僅有得玩,還有好吃的哦!要知道,灌口小吃可是大名鼎鼎。  據介紹,參加本屆童玩文化節的灌口小吃都是從灌口鎮近百家特色小吃店中精選出來的,代表了灌口小吃的最高水平。小朋友們,在童玩節上玩累後,讓爸爸媽媽帶你去吃灌口小吃吧,好多好吃的在等著你們呢!
  • 【玩樂】明晚去灌口吧,好吃好玩讓你樂不思蜀!
    家住海滄或同安的市民朋友可以坐680路公交車(新陽開往同安小西門),在灌口三社站或雙橋明珠站下車,步行前往風景湖公園。  2.自駕前往  從廈門大橋、杏林大橋出島,經過杏林內茂立交後朝灌口方向繼續前行,到灌口中學時,左轉拐向灌口中路,朝灌口派出所方向前行,到灌口派出所後可以看到指示牌。
  • 林全拍板臺鐵恆春觀光鐵路 新左營到恆春141分鐘
    臺「行政院長」林全(前排左二)今天到內獅站視察宣布核定恆春鐵光鐵路。記者潘欣中/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屏東縣爭取多時的臺鐵恆春觀光鐵路有重大進展,可行性評估報告去年完成後,正由臺「行政院」核定中;臺「行政院長」林全今天中午到南迴鐵路內獅站視察時宣布核定,恆春觀光鐵路以發展綠色觀光鐵道為主軸,提供遊客深度旅遊。
  • 湖畔學府:灌口開啟全盛發展時代 核心價值凸顯!
    有一個地方「崛起」了,它就是位於廈門經濟特區西北部的集美灌口!灌口無論在配套、規劃方面,亦或是其交通、區位價值等條件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其成為廈門熱土「新任寵兒」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同時也為其獲得「宜居新城」這一殊榮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 集美灌口文藝工作者聯合會成立 童玩節已成品牌活動
    身為一名年過八旬仍然保持創作的「老藝人」,一件事兒讓他很高興——昨天,灌口文藝工作者聯合會(簡稱「灌口文聯」)正式成立了,這意味著,灌口文藝工作者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書法家揮毫慶賀灌口文聯成立。(圖/灌口鎮文化服務中心)  昨天,灌口文聯宣告正式成立並舉行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幾十名灌口文聯會員、嘉賓歡聚一堂,共同謀劃灌口文藝事業的發展。
  • 油坊走出的文登縣令王希文
    可能有好多人對這個說法不太理解,都覺得油坊(亦寫作油坊,下同)作為鎮店應該比較早,因為油坊的名聲在外,幾乎是北到北京、南到南京都知道油坊碼頭,而北王莊作為油坊鎮下屬的一個古村落並不出名。事實上這句話是說:北王莊的村名因王氏始遷祖的到來而得名,「油坊」村是後來王氏族人在此地打油而得名,其在明朝時期形成村落的時間是晚於北王莊的。
  • 廈門灌口童玩節暨元宵節舉行 找回你的童趣
    可以去灌口看「童玩節」。  18日晚上,廈門灌口第四屆閩南童玩文化節暨2016年元宵節舉行。據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資料顯示,「閩南童玩」已成為廈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本屆灌口童玩文化活動以「閩南童玩童樂」文化為載體,打造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休閒性閩南傳統童玩世界,不僅展現閩南童玩的新魅力與生命力,還喚起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助力閩南傳統童玩文化的傳承。  據悉,此次「童玩節」將一直持續至23日,地點位於灌口風景湖公園,市民可前往體驗童玩文化的樂趣。
  • 灌口小學和廈門實驗小學牽手 教師隊伍脫胎換骨
    廈門日報訊(文/本報記者佘崢 圖/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灌口小學和廈門實驗小學牽手十年的變化,如果非得要從幾種選項擇一的話,那麼,最大的蛻變應該就是教師隊伍脫胎換骨。2006年,灌口小學加掛一塊牌子,成為「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
  • 灌口4家薑母鴨店:飄的是芝麻香賣的是大豆油
    灌口4家薑母鴨店:飄的是芝麻香賣的是大豆油 xm.fjsen.com 2013-05-15 15:32   來源:廈門網    我來說兩句 張冠李戴灌口的安仁大道有很多製作薑母鴨的店家,「鹽鴨一條街」的美名由來已久,隔著老遠,就能聞到芝麻油的香味。
  • 到灌口吃美食「組圖」
    臺海網7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何瑩)色澤誘人的鹹水鴨、香味撲鼻的鵝肉、晶瑩剔透的土筍凍……灌口作為一個具有厚重歷史的小鎮,藏著不少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1 一鵝十三吃位於灌口大道的雙嶺鵝肉全餐,主要以經營鵝肉為主,「一鵝十三吃」的風味獨特,吸引了無數「粉絲」。香氣四溢的鵝肉煲、爽滑香嫩的燻茶鵝、滷汁濃鬱的鵝腸等共13種鵝製品,每款都值得打卡。
  • 灌口第三屆閩南童玩文化節開幕 一起感受童年記憶
    ■廈門灌口第三屆閩南童玩文化節昨開幕■時間:至8月22日 地點:灌口風景湖公園昨天晚上7點多,廈門灌口第三屆閩南童玩文化節在灌口風景湖公園舉行。集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賴朝暉宣布童玩節開幕。晚會還沒開始,風景湖公園裡就已人如潮湧。臺灣嘉賓帶來的醒獅表演拉開了童玩節的序幕。六隻大小不一的獅子在舞臺上表演,有時還走下舞臺,來到人群中,與觀眾零距離互動。
  • 【運河故事】油坊百年老字號——吳家豆沫
    【運河故事】油坊百年老字號——吳家豆沫 2019-07-30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灌口第四屆閩南童玩文化節:玩樂中傳承閩南文化
    廈門灌口第四屆閩南童玩文化節(以下簡稱「灌口童玩節」)定於2016年2月19日至23日在廈門市灌口風景湖公園舉辦。本屆灌口童玩節在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中共集美區委文明辦的指導下,由廈門集美灌口鎮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廣播電視廣告有限公司承辦。
  • 恆春古城牆,全臺灣僅存的一座完整古城
    如果要說起恆春,恐怕熟悉的人就少了。若干年前,有一部臺灣的愛情電影叫《海角七號》,取景地之一就是恆春。現今的恆春古城裡,還有一棟當年拍攝電影用的白房子,門口擺著一隻綠色的郵筒。恆春,是臺灣屏東縣下屬的一個鎮,地處寶島的最南端。而墾丁,原先只是恆春鎮下的一個地名。墾丁的名字由來,是因為在清朝時期,從大陸來了一批壯丁,到當時還算荒蕪的臺灣最南部的地方開墾,所以有了 「墾丁」的地名。
  • 屏東恆春機場飛機老脫班 旅客卻步
    今年元月臺灣地區有花蓮和恆春兩座機場完工,但獲取使用執照快兩個月的新建花蓮航站大廈,何時啟用仍是未知數,旅客、民意代表抱怨聲四起。花蓮航空站主任楊志雄說,應可以使用了,只等臺灣交通部核定,不過一個多月以來他都是說這句「制式標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