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書院:灌口文脈傳承260年

2020-12-22 搜狐網

  鳳山書院舊址位於鳳山廟內

  為紀念鳳山書院而新建的廣場

  文昌祠舊影

  今天上午,集美區灌口鎮鳳山書院260年紀念活動在新建成的廣場隆重舉行。鳳山書院,這座見證了灌口260年教育發展的古代學府,由於特定的機緣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記者走訪了市閩南學術文化研究會灌口研究組組長白玉盛,聽他講述鳳山書院的鮮為人知的塵封往事。

  民間傳說此地為五鳳朝陽穴

  白玉盛告訴記者,在唐朝就有村落形成的灌口,自古被稱為「八閩重鎮」。而最能體現其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蹟中,莫過於始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鳳山書院。因其舊址位於鳳山祖廟裡面,故而得名。為什麼在祖廟裡面建書院呢?這裡面有一段傳奇。

  灌口古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安仁裡,境內有一鳳山,平地四起,「鳳坐回頭棋山一脈地靈特萃」,民間傳說這個地方是「五鳳朝陽」穴。

  明末,有一四川人來灌口深青驛站任驛丞,帶來家鄉「李府清源真君」香火隨軍供奉。後驛丞死於戰亂,棄之於道的香爐被一牧童拾到鳳山,鄉人構櫞祀之,後建成廟,稱鳳山廟。當時,廟旁的五裡亭是漳泉官員往來必經之地。奇怪的是,文官到此若不下轎,轎蓋會無風而自動掀掉;武官到此若不下馬,馬會暴跳咆哮,把人甩下。過往官員,紛紛向同安知縣張荃提意見。

  剛好乾隆遊江南到某地,帽子被吹掉入塘中,這是一個不祥徵兆,他回朝後急請人觀天象。瞻天官觀後大叫:「不好南方的天狼星,直逼東北方的紫微星,福建要出皇帝了。」乾隆急忙派出最高級的地理師到閩巡視,命將有可能出皇帝的風水穴都要破壞掉。

  同安知縣張荃接到公文,心想:鳳山廟香火興旺,毀掉它,民意怎麼辦?張荃不愧為科班出身的七品官,生出一計,聲稱此地是狀元地,把廟改為「鳳山書院」,並在廟前建文昌祠,讓文昌公庇佑當地人多中金榜,這樣既破壞了風水,又巴結了灌口的文人。

  哪知鳳山書院建成後,也未對鳳山廟風水有多大的破壞,張荃怕皇帝怪罪,又請人在鳳穴的頸部鎮下一石鼓,這才完全鎮住了鳳山廟的風水。

  小刀會在灌口的主要活動場所

  白玉盛說,不管鳳山書院是因為什麼緣故建成的,但這所書院的確奠定了灌口最早的教育基礎,時至近日,灌口已有260年的教育史。

  1853年,太平天國運動方興未艾,清政府抽調各地兵力,增援湖南、江西等地,「閩兵外援內虛」。灌口小商人黃位揭竿而起,在李林村劉心庵開會決定起義,小刀會組織迅速發展到6000人。先後佔領了海澄縣、漳州府、長泰縣、廈門、同安、安溪、漳浦、雲霄、平和、詔安等地。前後9天時間,起義軍連克閩南11縣府,兵員發展到3萬多人。小刀會在灌口活動期間,鳳山書院就成為主要的決策點。

  閩南小刀會起義活動場所為什麼要選在鳳山書院呢?

  白玉盛解釋道:因為鳳山書院的存在,灌口自從清中葉開始就人才輩出。越有知識的人,思想就越進步,因此書院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閩南小刀會是近代廈門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封建鬥爭,它催生了上海小刀會的起義,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天國運動,並與其匯合成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革命高潮。從這個意義上講,鳳山書院是地方史上值得一提的革命遺蹟。

  迄今,這裡的老百姓還傳說:灌口差一點真的出了皇帝——鹹豐年間,灌口李林小刀會黃位造反,曾出告示稱「漢大明天德皇帝」。只因「五鳳朝陽」穴已被破壞,才沒有成就大氣候。否則,鳳山書院將成為改朝換代的發源地。

  另外一則傳說也很有趣:小刀會起義失敗後,黃位並沒有逃到南洋,而是被清軍抓住並殺頭了。他的屍體運回灌口時,其後人就用金子給他做了一個人頭,並將其埋葬于田頭仙景村。清末民初,不少盜墓者經常光顧那裡,但沒有找到墓葬。

  辛亥革命和討袁護國運動據點

  白玉盛告訴記者,鳳山書院還是辛亥革命和討袁護國運動史跡。

  1909年,李林村華僑莊依瓦回到家鄉,他以鳳山書院為據點,成立了灌口同盟會,首批發展的會員有陳瓞臣、莊尊賢、莊佑南、肖甸邦等。

  當時,同盟會雖有陳嘉庚、莊銀安等海外華僑的資助,活動經費仍是有限。因此,由莊尊賢出面於1910年在鳳山書院掛牌成立「灌口天然養生畜牧公司」和公益社農務分會,以經商為掩護,補經費之不足。在不太長的時間裡,他們招兵買馬200多人,以在仙靈旗山下墾殖為名,購置槍枝彈藥,秘密進行軍訓,還與同安城關的吳瑞甫、陳仲赫等人,發起組織「同安青年自治會」,會員達數百人。

  1911年,武昌起義的消息傳來,莊尊賢、陳瓞臣甚為振奮,他們率領灌口革命軍起義,一舉攻佔了灌口巡司衙和大老衙。初戰告捷之後,義軍又配合漳泉二府反清志士進攻所屬各縣,鋒芒所指,所向披靡。同年11月9日,莊尊賢、陳瓞臣、陳延香等人,按照既定的攻心為上策略,派人做同安守將孔協臺次子孔慶章的思想工作,勸其父投誠。由於大勢已去,孔協臺猶豫再三,最後同意義軍進城,知縣陳文緯繳印投降。此役兵不血刃,同安縣城得到光復。

  袁世凱復闢帝制後,灌口國民革命軍積極響應孫中山的討袁護國運動,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914年8月,駐同安北洋軍獲知民軍指揮部設在鳳山書院,發動突然襲擊。守軍寡不敵眾,且戰且走。當晚,民軍決定奪回鳳山書院。由於情報失實,將對方一個連的兵力誤為一個排,結果吃了大虧。是役,以李扁星為首的23名革命志士,全部壯烈犧牲。

  1916年6月2日夜晚,莊尊賢、潘節文率領民軍180餘人襲擊同安縣城。莊尊賢身先士卒,不幸中彈身亡,時年41歲。潘節文也中彈殉國,年僅26歲。兩人的遺體由同安民眾葬於北門城外。

  「沒有厚實文化積累的教育是蒼白的。」白玉盛認為,現在灌口鎮政府隆重紀念鳳山書院成立260周年,實際上是在繼承一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文/圖汪權秋葦

相關焦點

  • 灌口閩南童玩文化節今晚開幕 請來灌口回憶童年
    今天晚上7點,灌口第三屆閩南童玩文化節(以下簡稱「童玩節」)將在風景如畫的灌口風景湖公園揭開帷幕。本次童玩節將持續一周,活動期間,來自臺灣的100多名中小學生、民間表演者也將來到灌口,和廈門的小朋友們同玩同樂,凸顯「童心飛揚兩岸情深」的鮮明主題,豐富「人文集美」內涵。
  • 敬敷書院:賡續皖江文脈
    1652年,操江巡撫李日芃於安慶府創建「培原書院」。1733年,培原書院被確立為官辦省學,三年後正式定名為「敬敷書院」。作為清代安徽文化教育中心的敬敷書院,滋養了一代代安徽學子,賡續皖江文脈。姚鼐、劉大櫆等桐城派鴻儒曾先後擔任書院山長,敬敷書院一時聲名鵲起。1901年,敬敷書院與求是學堂合併,成為安徽省第一所大學——安徽大學堂,開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回望書院辦學育人的光輝歷程,學人德行兼修的治學理念和傾心教育的奉獻精神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輝。敬敷五教,樹育人之念「敬敷」二字出自《尚書·舜典》,蘊含恭敬布施教化之意。
  • 鳳山書院與海安教育
    相傳,北宋理學家、教育家胡安定先生,曾在海安鳳山書院講學,對當時海安的文化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據此說來,海安的教育至少北宋時期就已風氣初成。 據史書記載,海安鳳山書院不僅講學授課之地,也是文人聚會,交流文章之所。清乾隆辛酉歲貢章士錦《鳳山書院會文賦》曰:「蘭有香兮菊有英,握管為文兮同其菁菁。鳳山之陽兮景物昌,群賢畢至兮,頌古聖而詠先王。
  • 【玩樂】明晚去灌口吧,好吃好玩讓你樂不思蜀!
    車輛可停放在實驗小學集美分校或鳳山書院旁,共500多個停車位。  【童玩節上地道的臺灣小吃】  1. 正宗臺南肉圓(皮Q、餡料真材實料)  2. 大腸包小腸(來自臺北寧夏夜市的地道小吃)  3. 大熱狗  4. 爆米花  5.
  • 傳承與發展書院文化意義重大
    【網絡關注】   光明網數據新聞工作室  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作為我國著名的書院,經歷了上千年的歲月流傳。當前,書院文化與書院精神的傳承和發展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
  • 集美灌口文藝工作者聯合會成立 童玩節已成品牌活動
    身為一名年過八旬仍然保持創作的「老藝人」,一件事兒讓他很高興——昨天,灌口文藝工作者聯合會(簡稱「灌口文聯」)正式成立了,這意味著,灌口文藝工作者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閩南童謠、灌口鳳山大使公信仰、木偶戲(布袋戲)、閩南童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經成為灌口的「文化招牌」,每年舉辦的灌口閩南童玩文化節和元宵廟會,繼承發揚了歷史留給這一方水土的寶貴文化財富。  當前,集美區提出「人文集美」發展戰略,文化發展是其中重要一環。
  • 兩岸民眾齊聚海滄鳳山書院 共演閩南文化喜樂匯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 通訊員 熊東帆 鄭偉明)9月28日晚,廈門海滄東孚街道鳳山書院前人頭攢動。
  • 廈門日報新聞大篷車走進海滄區東孚街道鳳山社區
    鳳山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有效引導農民轉產轉業,在脫貧致富後,又積極傳承耕讀文化,實施文化治村。作為海滄弘揚耕讀文化的示範點,鳳山正著力打造廈門實施鄉村振興的示範點,其發展之路頗具借鑑意義。在完成徵拆任務的同時,鳳山對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力度同樣不小。  「要為城市化留住文脈,為老百姓留住鄉愁!鳳山的想法得到了街道和區裡的大力支持,百姓從中受益匪淺。」鳳山社區臺胞助理張德暐參與了鳳山書院的整體籌建。
  • 廈門灌口第四屆閩南童玩文化節:玩樂中傳承閩南文化
    廈門灌口第四屆閩南童玩文化節(以下簡稱「灌口童玩節」)定於2016年2月19日至23日在廈門市灌口風景湖公園舉辦。本屆灌口童玩節在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中共集美區委文明辦的指導下,由廈門集美灌口鎮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廣播電視廣告有限公司承辦。
  • 傳承千年歷史文脈,助力文化人才森林
    ——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2020年活動綜述「熱愛文學,人生更美好,心靈更柔軟,會讓自己認識和思考世界多一雙文學的眼睛。」這是2020年8月2日,「人文蔚起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首期開講活動啟幕時,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給大家帶來的分享,2個小時內直播熱度持續飆升,線上觀看人數達134.47萬人次,紅網也跟著成為了醴陵的「網紅」。
  • ...重點文物修繕_傳承歷史文脈 福州古厝新生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鼓樓區自覺肩負起傳承和保護文物古蹟、文化遺產的的使命與責任,在延續歷史文脈中推進城區高質量發展。  修繕提升 彰顯古城風貌  在福州開啟一場文化之旅,繞不開鼓樓。在這裡,三坊七巷、三山兩塔等地標濃縮了福州歲月更迭與文化精髓。
  • 泉州古書院迎新生:悠悠書院今何在 勝景重光續文脈
    ­  為了梳理泉州千年書院發展脈絡,記者分赴泉州各地,深入沿海名鎮,對話相關專家學者,採訪市文廣新局、市古城辦相關負責人,「管中窺豹」,以期為泉州古書院的復興探路。  ­  悠悠書院今何在 勝景重光續文脈
  • 傳承大學文脈,力推以文化人
    傳承大學文脈,力推以文化人 2020-12-06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將串聯起同安文脈景觀資源 418歲同安文筆塔將換新顏
    為進一步保護同安的文脈,同安區啟動了文筆塔周邊環境整治工程項目,文筆塔公園的建設及文筆塔的修繕是該線工程的重頭戲。近日,隨著最後一棟建築物的拆除,同安文筆塔公園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可完成。屆時,以文筆塔為核心的文筆塔公園將成為一處集文化、教育、休閒於一體的公園。
  • 廈門灌口第4屆閩南童玩文化節暨2016年元宵節開幕
    廈門灌口第四屆閩南童玩文化節暨2016年元宵節於2016年2月18日至23日在廈門市灌口風景湖公園舉辦。本屆灌口童玩暨元宵節在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中共集美區委文明辦的指導下,由廈門集美灌口鎮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廣播電視廣告有限公司承辦,旨在豐富人民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愛我灌口的節日氛圍,同時通過閩南童玩文化的展示、表演、互動、交流,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親子互動、寓教於樂,賦予孩子精神和文化的薰陶。
  • 連接古城文脈盡顯閩南古韻 文筆塔公園元旦試開園
    因此,文筆塔公園不僅是同安文化新地標,也是古城文脈連接的重要紐帶。  據悉,公園內不僅有象徵同安文運的文筆塔,還有涉臺文物蔡獻臣墓、古同安官道上的休憩之所甘露亭等。而沿著同安古官道走向文筆塔公園的這大約2公裡道路上,更是散落著近20處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隋末始建的天興寺、唐代建的東嶽廟、宋代修建的郡馬府、元代葉郡馬夫婦合葬墓、明代鳳山鍾秀坊、清代績光銅柱坊等。
  • 周嘯天主講 渠縣文脈專題講座在文峰書院開講
    趙輝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11月9日,在中華詩詞學會授予渠縣「中華詩詞之鄉」之際,周嘯天在渠縣文峰山文化旅遊景區文峰書院作題為《渠縣文脈》的專題講座。
  • 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鳳山連接線鳳山一號隧道貫通
    2017年04月06日 17:41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陽陽 胡明亮 編輯:潘曉明 廣西新聞網
  • 縣委書記魯霞光在縣城文史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傳承文化文脈 留住...
    縣委書記魯霞光強調,要進一步保護好、挖掘好、彰顯好、弘揚好開化文化文脈,展現開化的獨特魅力。縣領導黃高松、方金菊等參加。 全縣上下要將書院文化、西渠文化等作為開化5A縣城建設的發力點、著力點、聚焦點、閃光點,進一步保護好、挖掘好、彰顯好、弘揚好開化文化文脈,著力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 廈門灌口童玩節暨元宵節舉行 找回你的童趣
    可以去灌口看「童玩節」。  18日晚上,廈門灌口第四屆閩南童玩文化節暨2016年元宵節舉行。據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資料顯示,「閩南童玩」已成為廈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本屆灌口童玩文化活動以「閩南童玩童樂」文化為載體,打造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休閒性閩南傳統童玩世界,不僅展現閩南童玩的新魅力與生命力,還喚起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助力閩南傳統童玩文化的傳承。  據悉,此次「童玩節」將一直持續至23日,地點位於灌口風景湖公園,市民可前往體驗童玩文化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