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串聯起同安文脈景觀資源 418歲同安文筆塔將換新顏

2020-12-20 廈門網

被譽為同安文運象徵的文筆塔已開始修繕。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雅玲通訊員餘雪燕蔣瑕)千年古城同安被稱為「海濱鄒魯、文教昌明」之地,文筆塔自古被稱為同安文運的象徵,也是同安的地標及古同安雙溪(東溪、西溪)航運的航標,周邊遍布著「鳳山鍾秀」石碑、葉氏郡馬府等近20個省市級文物單位,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為進一步保護同安的文脈,同安區啟動了文筆塔周邊環境整治工程項目,文筆塔公園的建設及文筆塔的修繕是該線工程的重頭戲。近日,隨著最後一棟建築物的拆除,同安文筆塔公園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可完成。屆時,以文筆塔為核心的文筆塔公園將成為一處集文化、教育、休閒於一體的公園。

  下半年完成建設

  昨日,記者來到文筆塔公園時,只見文筆塔的塔外圍已搭建起腳手架和安全網。另一邊,施工工人正在公園現場開展地形整理、綠化種植等工作。

  據《同安文物大觀》記載,文筆塔又稱為鳳山石塔,為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建造。歷經418年歲月的洗禮,雖然文筆塔依然巍峨壯觀,但出現了塔體滲水、草木滋生、石塊破損等狀況。據同安區文體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文筆塔的修繕主要是對文筆塔的石構件進行保護性加固,修補脫落灰縫,進行防漏防滲處理,清除塔體植物等。

  根據方案,文筆塔公園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公園將以「文筆」為主線,配套建設容(榕)乃大、石河、七宮八池、古官道書法碑林文化景牆、農耕小品、紅磚捲軸座凳、閩南紅磚特色兒童滑梯等公共藝術雕塑,讓市民在遊覽風光之時,可以領略到文物建築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氣息。

  目前,文筆塔公園內的土建工作大部分已完成,古官道已完成鋪設工作,其餘項目的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盤活沿線文物點

  「文筆塔公園建成後,將集中展示古同安的歷史文化,激發人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介紹,文筆塔曾被稱為同安文運的象徵,以文筆塔為核心的公園及周遭,可以說是廈門地區文物古蹟遺存密度最高且無斷代的歷史文化區。

  顏立水說,該區域有近20處文物點,包括隋末莆田黃氏女修行始建的天興寺、唐代薛令之創建的東嶽廟、宋代修建的葉氏郡馬府、元代的葉郡馬墓、明代「鳳山鍾秀」坊、明代銘恩亭功德碑、明代蔡獻臣墓等。

  其中,「鳳山鍾秀」坊是廈門地區現存最早的完整牌坊,且是少見的為科舉而建的牌坊。銘恩亭功德碑則是目前為止,最詳細記載廈門軍民抗擊倭寇侵擾、克敵制勝、保境安民的事跡碑坊。從「績光銅柱」坊至「鋪前楊氏節孝」坊的漳(州)泉(州)古驛道還是連接廈門、漳州、泉州的要道,是三個地域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小貼士

  文筆塔的由來

  據傳,同安從宋代蘇頌任丞相以來,至明代的四五百年間,科舉不昌。明萬曆年間,當時的同安縣令洪世俊心中著急,決定捐獻俸祿,在孔廟正向的鳳山頂上營建石塔,象徵「文筆」。文筆塔完工之日,洪世俊勉勵縣學士子們,做學問如登塔,沒有捷徑,只能循級攀登,高深的學問靠勤學苦練,高尚的道德情操像塔石一樣靠砥礪磨鍊而成。

  文筆塔落成後,同安終有「文筆」,於是同安人文蔚起,科舉蟬聯,造塔當年鄉試就有「登賢書者八人」。自此,鳳山石塔成了同安文運的表彰,也衍化為同安的地標及雙溪航運的航標。

  清代康熙年間,因塔影映於東溪水面之景觀而被列為「輪山八景」之一,即「東溪塔影。」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同安人民注意!今年同安將增兩大主題公園
    ­  雪樵公園以紀念「現代漢語拼音文字之父」盧戇章為主題,是我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今年2月開工,總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設項目包括主入口廣場、盧戇章文化廣場、戶外大草坪、水系景觀、兒童遊樂區、鍵盤主題園、古漢語主題園、健身慢步道等。其中,園區內的盧戇章文化廣場將設立拼音主題景牆、拼音主題廊架,用變化的拼音和符號串聯起整個園區,展現漢語音韻學發展等脈絡。
  • 同安文化地標文筆塔修復完畢 以其為核心的公園啟用
    昨天,同安的文化地標——文筆塔修復完畢,文筆塔公園正式啟用。為了慶祝這一文化盛事,同安區政協主辦了「傳文脈送春聯書法筆會」活動,百名書法家及書法達人現場為市民揮毫送福。  文筆塔是同安的文化地標,矗立於城東鳳山之巔,歷經400多年風雨滄桑。去年文筆塔進行了保護性修繕,採用原始的修復工藝,古塔得以修舊如舊。文筆塔公園以文筆塔為核心,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
  • 連接古城文脈盡顯閩南古韻 文筆塔公園元旦試開園
    (通訊員陳嘉新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耀東 通訊員餘雪燕)昨日,在同安區「兩會」期間,該區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紛紛前往文筆塔公園視察。記者在活動中獲悉,這個擁有大量名勝古蹟的公園將於元旦試開園。
  • 同安文筆塔公園掃尾施工 計劃明年元旦前試開園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文體廣電出版局獲悉,廈門地區文物古蹟遺存密度最高且無斷代的歷史文化公園—同安文筆塔公園施工已進入掃尾階段,計劃明年元旦前試開園。  同安城東的鳳山之巔有文筆塔,以文筆塔為標誌,一個面積8萬多平方米的歷史文化公園已然成形。
  • 文筆塔保護性修繕工程主體完工 再現「同安文化地標」風採
    -文筆塔見證了同安文運的勃興。作為同安文化地標和古城文脈的象徵,同安現存最大古石塔――文筆塔今年進行了保護性修繕,修繕工程主體近日已經完工。專家通過了塔蓋、塔身等修繕工程主體的驗收,本報記者一同登上塔頂,瞻仰這座重煥光彩的古石塔。  勾縫灰使用傳統配方 含蛤蜊殼、糯米、紅糖等  文筆塔位於同安城東鳳山之巔,歷經400多年風雨滄桑仍巍然屹立。
  • 銀城張燈結彩 雪樵公園、文筆塔公園都將開門迎新年
    雪樵公園總面積6萬多平方米,以紀念同安歷史文化名人「盧戇章」為設計主旨,將拼音文化串聯到整個園區,展現了盧戇章生平、拼音發展歷史、趣味漢語等,是一個集生態、休閒、文化、教育為一體的都市型綠色文化公園。
  • 嚮往廈門同安(上)
    因此,有必要介紹一下同安:同安是「文脈之城」;同安是「變革之城」;同安是「古韻之城」;同安是「活力之城」;同安是「鄉愁之城」;同安是「氧吧之城」。現在的同安,作為廈門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擁有豐富的山海林泉資源,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市之首,溪河流域面積全市最大,是「國家生態區」。 這裡的山,峰巒疊嶂,霞蔚雲蒸,風景幽奇;這裡的水,清澈明淨,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這裡的空氣,空谷幽蘭,純淨香甜,清沁肺腑。
  • 環東海域將戴上環灣「珍珠鏈」 濱海旅遊浪漫線二期同安段景觀工程...
    【五個特色節點景觀】  ●紫荊夜跑園:廣種洋紫荊,設夜跑跑道  ●丙洲水岸:設置觀景臺,未來可賽龍舟  ●浦頭節慶園:串聯現有的浦頭十八王公文化園等人文景觀
  • 廈門同安新增兩大主題公園 雪樵公園月底基本完工
    在建中的雪樵公園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雅玲)同安人民有福了!今年同安新建兩座主題公園,其中,雪樵公園主體建設即將完工,文筆塔公園已進入招投標程序,蘇頌公園、雙溪公園等的改造提升也在謀劃當中。接下來,我們將抓緊完成剩餘的地被鋪種、園區路面澆築、公廁外牆裝修等細節細化作業及土頭垃圾清理工作,公園主體月底可基本完工。」建設單位廈門同安市政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邵躍斌說。
  • 廈門同安文化地標文筆塔亮燈了!白天賞荷,夜裡觀燈
    盛夏時節,同安文化地標——文筆塔公園美不勝收,白天可賞荷,夜裡可觀塔。記者從同安區建設與交通局獲悉,文筆塔夜景工程於近日竣工並亮燈。文筆塔公園以「文筆」為主線,設置了七宮八池、文筆生輝、春草池韻等16個文化節點,是一座集旅遊、科普、展示、休閒為一體的市民文化公園。由於文物保護規定,古塔照明不能破壞塔的本體,所以燈具不能安裝於古塔上,整體工程採用了投光照明的形式,體現塔體的形態、層次。
  • 廈門同安首座環形景觀天橋下半年將開工建設
    廈門晚報訊 (記者 黃文水 通訊員 李如松)同安區第一座以歷史名人命名的天橋——「必達天橋」即將開建,這也是同安區首座環形景觀天橋,今後將成為同安一道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昨日,記者從項目業主單位同安區建設局獲悉,位於環城西路與同蓮路交叉路口(祥平街道鳳崗路口)的環形「必達天橋」,整體設計方案已基本確定,預計下半年將動工建設,總投資約2000萬元。2016年廈門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同安區有兩個,除了盧戇章公園項目外,另一個項目就是「必達天橋」。
  • 廈門同安將建環形景觀天橋 總投資約2000萬元
    背景  同安人吳必達  曾任水師提督  據了解,吳必達是同安人,也是清朝福建水師提督。吳必達為官三十餘載,以廉潔著稱,同安吳必達故居保存完好,俗稱「提督衙」或「吳提督府」,目前是廈門市涉臺文物保護單位和同安區文物保護單位。
  • 生態同安打造「樂活之城」 區長解讀「宜居同安」
    「爭取儘快打通連接同安老城區和新城區的濱海西大道,屆時同安進島時間縮短到半小時以內,距離近了,人氣也將帶旺!近期,號稱『廈門迪士尼』的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即將正式對外營業,加上正洽談的重點引資項目西班牙水上樂園和海洋公園項目及規劃建設中的高星級酒店群、浦頭風情小鎮,一條風情旖旎的濱海旅遊帶雛形初現,美麗同安的內涵正一步步地被發現。」
  • 同安東路兩個路段明年通車 將連接廈門島與同安翔安
    陳嘉新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黃文水通訊員鄭錦州)我市東北部路網將加入一條城市主幹路,快速連接起廈門島與同安、翔安片區,成為我市主幹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記者從同安區交通局和項目代建方廈門市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獲悉,同安東路(同新路-民安大道段)工程I標段和同安東路(同新路-同安大道段)工程,預計在明年春節前具備通車條件,同安東路全線有望在2021年12月30日完工。
  • 同安將迎來「銀城金市」 工業園區助推樓市
    2011年,隨著同安老城改造的進行、城西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北休閒地產的完善、環東海域的崛起和同安十大項目的啟動,廈航·高郡、華森·公園首府、海翼·公園道一號、金帝·中洲濱海城、金都·海尚國際、泉天下、峇里香泉等項目將陸續動工開盤,而同安地產也將隨之迎來「銀城金市」。
  • 本月20日起 同安長途汽車站將搬遷同安區工業集中區
    閩南網12月16日訊(閩南網記者陳燕燕)據廈門特運集團車站管理有限公司消息稱,同安長途汽車站將於2016年12月20日零時起實施整體搬遷。將從廈門市同安區祥平街道同美路2號搬遷至廈門市同安區工業集中區建材園3-1005號(北京集美家居3號館)。
  • 一條路串兩寺四公園 同安慢行三期建設方案出爐
    據悉,該項目將串聯起「一城、兩寺、四公園」(即同安影視城,梵天寺、梅山寺,梅山公園、東溪公園、大輪山公園、禹洲溼地公園),市民們沿著同安慢行系統,即可一站式欣賞沿途景觀。可以說,同安的市民們再添一處休閒、健身的好去處。三期將增設背景音樂據慢行系統建設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同安慢行系統三期工程將把慢行系統向東西溪上遊分別延伸。
  • 同安孔廟,廈門文脈所在,印證千年銀城的歷史源流
    同安文廟古城一角帶溪雲,精舍閒庭隔世氛。廊廡森然清雅氣,悠悠千載續斯文。同安孔廟位於廈門同安城區東溪西畔。同安於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實施縣治村,首任邑令陳洪濟於登龍坊始建,南宗紹興十年(1140年)遷建今址,現存建築為清代乾隆三十二年重建的規制。南宋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增建經史閣、教思堂、蘇公祠和志道齋。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成殿。1987年重修。
  • 「同安速度」續寫海西新篇章
    新顏。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工業廠房,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將展現在世人面前,一個產值超百億元的工業製造基地將在這裡誕生!  今起,《廈門日報》將推出系列報導,並帶您一起走進同安工業集中區,體驗千年古城的工業巨變,感受同安新城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