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孔廟,廈門文脈所在,印證千年銀城的歷史源流

2020-12-20 浣花山房

同安文廟

古城一角帶溪雲,精舍閒庭隔世氛。

廊廡森然清雅氣,悠悠千載續斯文。

同安孔廟位於廈門同安城區東溪西畔。同安於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實施縣治村,首任邑令陳洪濟於登龍坊始建,南宗紹興十年(1140年)遷建今址,現存建築為清代乾隆三十二年重建的規制。南宋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增建經史閣、教思堂、蘇公祠和志道齋。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成殿。1987年重修。

同安孔廟當年既是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周圍學子求學的課堂。現闢為縣博物館,裡面陳設著西漢以來同安當地鄉賢名宦的史跡和歷代文物。其大門高4.4米,比當時泉州府衙大門還高。

孔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為重簷歇山式建築,木磚石結構,前廊後軒,鬥拱飛簷縱橫交錯,木雕內容豐富,技術高超。

作為千年古邑文脈所在,每年中高考前,當地中學必組織學生到大成殿前舉行朝拜儀式,勉勵學子奮發圖強,祈求聖人庇佑考出好成績,考生們紛紛把寫著心願的便箋貼在大殿兩側的廊廡上,漸漸約定成俗,成為年輕人的許願聖地。

同安博物館就設在孔廟內,佔地6432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及標本2000多件(套)。博物館設置兩個展廳及一個露天陳列場。大成殿展廳有《同安重要史跡陳列》、《同安歷史名人陳列》、《館藏文物陳列》三個部分。史跡陳列,是通過圖片、文字及文物資料,反映古同安重要的歷史事件及重要的歷史人物的活動情況。

孔廟北側有興賢育才坊、泮池、觀瀾亭和石雕陳列場,殿南側是朱熹和宋代科學家蘇頌、理學名宦林希元的祠堂。

孔廟北側是石雕陳列場,這裡擺放著200多件從全區各地收集來的石雕,神態各異,造型逼真。有唐代鎮墓獸馬、牛、虎、羊等,八匹花崗巖石馬,有從同安西安橋底出土的900多年前的石獅,還有雕工細膩紋路清晰明代的石獅。

此外還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文武翁仲。石翁仲高達2米,文官頭戴七梁冠,足登雲頭履,雙手抱著朝笏,文質彬彬;武將頭戴盔甲,身披胄衣,雙手按劍,威風凜凜。

這些雕工和造型風格各異的古代石雕,體現了不同時代的工藝技術特徵,更是千年銀城生動的歷史見證。

相關焦點

  • 將串聯起同安文脈景觀資源 418歲同安文筆塔將換新顏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雅玲通訊員餘雪燕蔣瑕)千年古城同安被稱為「海濱鄒魯、文教昌明」之地,文筆塔自古被稱為同安文運的象徵,也是同安的地標及古同安雙溪(東溪、西溪)航運的航標,周邊遍布著「鳳山鍾秀」石碑、葉氏郡馬府等近20個省市級文物單位,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 同安將迎來「銀城金市」 工業園區助推樓市
    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廈門樓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隨著島外四大新城的規劃和開發,宜居的廈門不再等同於島內,其版圖在真正意義上擴展到了海滄、集美、翔安和同安。然而,相較其他三個區,同安的樓市發展略顯低迷。
  • 廈門同安孔廟旅遊景點景點簡介 宋代同安兵馬俑遊玩
    孔廟是紀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廟,明代以後多做縣學,故也稱文廟。 同安孔廟坐落在廈門市同安區城東溪西畔,始建於五代,後毀。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大成殿,面積1050平方米,1987年重修。同安孔廟當年既是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周圍學子求學的課堂。現在為縣博物館,裡面陳設著西漢以來同安當地鄉賢名宦的史跡和歷代文物。
  • 廈門同安特色景點和旅遊路線推薦
    同安別稱「銀城」,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自然與人文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周末到同安遊玩,玩什麼特色的景點和路線呢?  一、同安特色旅遊景點推薦:  1、通士達光影體驗館  在這裡,您不僅可以欣賞到一系列優秀的光影藝術作品展,還可以了解、交流攝影藝術的創作體會,增長攝影知識、見識和體驗;這裡還珍藏著廈門各個歷史階段的老照片,讓您見證時代變遷。
  • 廈門旅遊景點簡介:同安孔廟擺放著石雕,神態各異,造型逼真
    廈門旅遊景點簡介:同安孔廟擺放著石雕,神態各異,造型逼真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是由國際奧委會和中國奧委會批准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奧林匹克專題博物館。也是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聯裡12家成員之一。將奧運會從開始到發展以及在我國的傳播歷史一一展示出來,讓人們能近距離接觸奧林匹克的理念,體會更快.更高、更強「使人超越自我奮發向上的健康人生哲學,及重在參與、公正和平的精神理念。
  • 嚮往廈門同安(上)
    同安北辰山瀑布同安北辰山瀑布二、文脈之城:一個文脈十足的地方同安作為廈門的根基,閩學的源頭,歷史積澱深厚,文化遺產眾多,在全區範圍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467處,其中53這些文物是先民的遺澤,是文脈的象徵,是歷史的見證,同時也是海外僑胞認祖歸宗的重要標誌和臺灣同胞海峽鄉愁的重要載體。同安這個縣,長期歸泉州管轄,也曾長期管轄廈門。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析東安縣置同安縣,「同安」得名始此,不久廢。唐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析南安縣西南地4鄉置大同場(即同安縣前身)。五代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閩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時升場為縣,同安正式實施縣治。
  • 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
    原標題: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臺灣不大,孔廟卻不少。有文史機構統計,全臺現存名氣較大的孔廟超過25座,遍布臺灣14個縣市。這些孔廟大多參酌曲阜孔廟規制,又融入閩南建築風格。它們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源流脈絡,銘刻下海峽兩岸同文同種的歷史事實和慎終追遠的共同情懷。尋訪臺灣孔廟,當從「全臺首學」開始。
  • 連接古城文脈盡顯閩南古韻 文筆塔公園元旦試開園
    據了解,文筆塔公園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公園以「文筆」為主線設計建設,與同安城區的歷史文化節點相串聯,與慢行系統、古官道、村道形成環形文化走廊,與孔廟、古城牆等構成文化旅遊軸線,成為同安又一文化地標。
  • 廈門最大的生態公園3月開放!帶你穿山越海
    除了美峰生態公園 廈門還有一座元旦剛開園的 歷史文化公園!,也是同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 通訊員 陳嘉新 攝 文筆塔公園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公園以「文筆」為主線設計建設,與同安城區的歷史文化節點相串聯
  • 同安人民注意!今年同安將增兩大主題公園
    建設單位廈門同安市政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邵躍斌說。­  雪樵公園以紀念「現代漢語拼音文字之父」盧戇章為主題,是我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今年2月開工,總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設項目包括主入口廣場、盧戇章文化廣場、戶外大草坪、水系景觀、兒童遊樂區、鍵盤主題園、古漢語主題園、健身慢步道等。
  • 嚮往廈門同安(下)
    同安這座古城水流回暢,紅塵阡陌,放飛的思緒,漫過歲月如歌。這裡留下了無數歷史文化的遺蹟和綿延文脈的印記,古城區、古城牆、古建築、古街區、古村落、古民居、古書院、古寺廟……像天上的星星映襯著美麗的古城,無時無刻地向人們訴說著它兩個千年的滄桑聚變。然而,縣城畢竟是縣城,古城也畢竟是古城,格局與氣派沒法跟古都比,更難以跟皇都比。
  • 銀城張燈結彩 雪樵公園、文筆塔公園都將開門迎新年
    廈門網訊(文圖/廈門日報記者盧漳華、通訊員鄭素描)「金風送喜來,紫荊花已開,二月大地春雷鑼鼓敲起來……」農曆新年眼看就要到了,同安區的大街小巷處處唱著新春的歡歌。在這歡天喜地的日子裡,銀城大地揭開了都市景觀的新面紗——漂亮迷人的美景讓人目不暇接,人們行走其中,個個精神飽滿,千年古城處處散發春的朝氣。這一切,得益於同安區在都市景觀改造提升上的用心耕耘。
  • 同安林氏源流
    同安林氏源流
  • 同安「魁星閣」有了新面貌,家裡有讀書郎的都愛去……
    每逢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試,不僅是廈門本地學子,甚至是海外學子都紛至沓來,到魁星閣祈福,希望金榜題名。(註:輪山指同安名山大輪山,梵寺指建於隋唐間的千年古剎梵天寺。筆塔指九躍山文筆塔,隔東溪與孔廟相望。學宮指同安孔廟左側的古學宮,其泮池仍在。)161燈燭輝煌,寶剎祥光明月夜;煙雲繚繞,魁星瑞氣滿平川。
  • 廈門同安高顏值高素質新城在騰飛
    風光旖旎的同安新城區位優勢明顯,是廈門跨島發展的主戰場之一。 陳嘉新 攝同安新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圖為新城內的商業綜合體廈門陽光小鎮。廈門市環東海域指揮部徵拆部主任、同安分部辦公室主任陳火生告訴記者,同安新城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建設,打造產城融合、宜居宜業宜創、綠色生態的島外新城。特別是依託「新城 基地」,緊盯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產業發展方向,同安新城正打造新的經濟高地。其中,美峰科技創新園、銀城智谷、新經濟產業園三大園區將承載新城產業發展的主要期待。
  • 廈門同安「第一高樓」封頂 建築高度248米共49層
    儀式現場 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東南網12月30日訊(本網記者 鄒玒)30日上午9點30分,隨著最後一批混凝土澆築完畢,被譽為廈門同安第一高樓的銀城智谷I-7地塊二期工程建築主體順利封頂。封頂的超高層寫字樓共49層,建築高度248米,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同安第一高樓、環東海域新城的地標性建築。該項目的封頂標誌著環東海域新城建設再上新臺階。銀城智谷位於環東海域新城核心區,總投資約104億元,是廈門市委市政府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的集辦公、商業、眾創空間和配套公寓於一體的產城融合園區。
  • 廈門地鐵5號線終點選址同安城南 老城區房價升值潛力足
    近日同安利好頻傳,尤其是上周,廈門地鐵4、5號線規劃出爐,4號線經過同安新城,5號線經過同安老城,這對於同安而言,是最大的實質性利好。  如今同安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已經和過去的內生型市場完全不同。現在同安老城的房價已處同安房價高地,成為高端住宅聚集區,而隨著地鐵5號線的進駐,同安老城的價值潛力將進一步被挖掘。
  • 探尋古早味——廈門同安「大腸血」
    今天我們就去探尋一下廈門同安有名的古早味小吃——大腸血。同安大腸血同安是廈門市的一個區,別稱"銀城",置縣至今已1700多年,1997年5月撤縣設區,是廈門市最大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同安是歷史悠久的閩南古城,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澱,湧現了大量的民間特色小吃,比如薑母鴨、炸棗、滿煎糕、封肉、薄餅、馬蹄酥、碗仔粿,還有大腸血,都是很有特色的古味小吃,大部分還保留純手工的做法。大腸血,名字很粗俗,外地人一聽都不敢吃,但是味道卻不一般,只要吃過一次,即使是外地人也會期待下一次。大腸血的做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把完整的大腸洗乾淨,豬血灌進去後封住大腸兩端,然後放到大骨湯裡熬煮。
  • 同安旅遊景點已備好「國慶假日套餐」 邀您體驗品味
    如果不想出遠門,不妨來同安逛逛。依山傍水的古城同安,為您準備了豐富的「旅遊大餐」:到古龍醬文化園當一回制醬人,到北辰山登高尋寶,或者前往古城牆,追尋跨越百年的歷史印記……這些家門口的景點,值得您體驗或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