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是一種牌類娛樂工具。撲克源於我國,但在這一問題上國外曾爭論得十分熱鬧,義大利人說,紙牌的發明權屬於古代的威尼斯商人……;其實,紙牌的發明權應當屬於中國。
唐代,皇妃們在皇宮已玩一種由骰子格演變而成的葉子戲,由樹葉塗上記號製成。葉子戲傳到民間後不斷演變。到了宋代,便出現了一種約兩指寬、兩寸半長的紙牌,牌面圖案系由木板印製而成。於是中國的紙牌問世了。
但是,人們還習慣地稱為葉子牌。玩「葉子牌」的娛樂叫「葉子戲」,明代
萬曆至崇禎年間,「葉子戲」盛極一時。13世紀,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將紙牌帶回故國義大利。後來,又傳到瑞士、法國、比利時等國。現國際上流行的撲克,就是16世紀法國人根據中國的紙牌設計的。
現在保留下來最早的葉子牌,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陳洪綬繪製的三種葉子牌,分別為:"白描水滸葉子"、"水滸葉子"和"博古葉子"。
現在的撲克牌中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種花色分別象徵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至於為什麼要以這四種圖案作為撲克牌的花色,歷來說法很多。比較集中的說法有以下兩種: 一說是這四種花色代表當時社會的四種主要行業,其中黑桃代表長矛,象徵軍人;梅花代表三葉花,象徵農業;方塊代表工匠使用的磚瓦;紅桃代表紅心,象徵牧師。 另一說是這四種花色來源於歐洲古代佔卜所用器物的圖樣,其中黑桃代表橄欖葉,象徵和平;梅花為三葉草,意味著幸運;方塊呈鑽石形狀,象徵財富;而紅桃為紅心型,象徵智慧和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