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華:駕馭英語闖世界
文:紅雲
無稜的眼鏡,謙和的笑容,質樸的穿著,難掩的學者氣質,讓人很難把王宗華與一位商務人士聯繫在一起。然而,他創辦的上海嘉澍外語諮詢有限公司已經跨進第五個年頭兒,正是蒸蒸日上之時。學者?商人?抑或兩者結合的「文商」?
王宗華是交大海外教育學院SMBA經理班第六期學員,在採訪之前電話聯繫時,我稱他為「王總」,他卻並不習慣,後來,改口叫他王老師,他很自然地答應了。原來,在此之前,他早已有了十二年的大學英語教學經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師者。
師者: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王宗華做事有股韌勁,無論是學習還是事業,認準的事情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1980年王宗華高中畢業,參加高考,以一分之差與本科失之交臂。當時,很多同學勸他去讀中專,可他覺得讀本科可以多學些知識,就複習一年捲土重來。80年代初,考大學並非易事,只有4%的錄取率,可王宗華硬是闖進了這4%,考進了山東聊城師範學院英語系。說到為何選擇英語,王宗華謙虛地笑道:「那是因為讀高中時,數理化不好,所以無奈報了英語。」話雖這麼說,可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學習貴在堅持,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就。而王宗華也深知,憑著高中三年淺薄的英語基礎,想在英語方面有大的作為,是遠遠不夠的。大學四年,王宗華堅持寫英語日記,練習口語,翻譯文章,背誦課文……到了畢業的時候,留校任教,這時他已經可以用流利的英文給學生上課了。
王老師的課,深受學生歡迎。因為他注重英語的實際運用,而不拘泥於枯燥的語法。講課妙趣橫生,很讓人享受。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他更是有針對性地教學。比如,很多學生閱讀能力不錯,但口語卻不好,與人交流時就面紅耳赤,把最基本的單詞都忘了。這樣的情況,王宗華建議學生把精力花在口語上,無論是同學之間還是與外籍人士直接交流,久而久之,習慣了就好了。但是對於不斷有人向他打聽學習英語的捷徑問題,他只有一句話:無可奉告。他說:學習英語沒有捷徑可言,只有不斷地練習、練習、再練習。
十二年的教學生涯,讓王宗華積累了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這期間,他寫作多篇論文,發表在《四川外語學院學報》、《山東外語教學》、英國文化協會的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等刊物上。1989年,不滿足現狀的他,又準備考研。精心準備了政治、二外,他順利考上了華東師大英語語言文學研究生。畢業後的王宗華,重返聊城師院任教。三尺講臺,波瀾不驚。在大學教書,王宗華只能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遞給有限的英語系學生。他時常思考,如何才能把他的經驗分享給更多渴望學好英語的人。出書、辦培訓班這些想法在他腦中猶如電光火石般閃過。
九十年代初的魯西,並不開放,很多人覺得教書雖然清貧,卻怎麼也是鐵飯碗。想砸掉鐵飯碗,外出闖蕩事業,並非常人所能有的勇氣。然而這時,王宗華的校友宋山木在深圳的「山木培訓」,在很短的時間內,以星火燎原之勢,發展得如火如荼;這也觸動了王宗華,讓他邁出講臺的決心又進了一大步。
商者: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1997年的夏天,正值學校暑假。王宗華隻身來到上海,第二天到中山西路上的人才市場找工作。看到上海荷蘭國際函授中心招聘課程開發監理,王宗華打去了求職電話。三天後,王宗華已經是這家外資函授中心的一名員工了。這一做就是九年!從當初最基層的課程開發做到該中心的校長(總經理),他只用了三年。在擔任(西課)上海荷蘭國際函授中心校長的六年中,他的收入增加了,地位也提高了。可他沒有在浮躁的商海中迷失方向,而是更加注重自身修養。
參加交大海外教育學院SMBA經理班的學習,王宗華充實了自己的管理、經營知識,把西課帶到了歷史的發展最高峰——在校人數突破八萬,年累計招生近十四萬人次。
為了實現當年的夢想,讓更多人學好英語,2006年初,王宗華離開西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上海嘉澍外語諮詢公司的建設上。他設立了駕馭英語學苑,開設5人小組教學,為學生量身定做最實用的英語學習課程:口譯、筆譯、實用寫作、精彩口語、地道英語……學員可以根據自身需要,為自己想提高的英語側重點按方取藥。與此同時,公司的翻譯業務迅速竄升,常年為上市公司翻譯年報、半年報、公告等;翻譯服務的公司包括IR、上海汽車、振華港機等一大批知名企業。2007年,王宗華的專著《學好英語誰都行》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這本書總結了他多年英語教學經驗,結合案例,讓人重拾對英語學習的興趣。2008年,近五十萬字的《格蘭特總統回憶錄》即將與讀者見面。
走到今天,王宗華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也完成了自己的轉變。從一位儒雅的師者,變成幹練的商者。然而,這樣的轉變並非偶然,是他多年來堅持的結果。王宗華喜歡寫日記,從2000年開始,他每天寫日記,近九年來一天未停。王宗華喜歡看英文電影,在他的辦公桌邊,壘著滿滿三架共六百餘部英語原版影碟。多年來,他把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愛好,都融入了自己的事業。
王宗華喜歡打太極拳。一來可以強身健體,二來,太極《周易》的原理也是王宗華為人處世的原則。「事緩則圓」、「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這種平和卻堅韌的人生態度,正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然而,王宗華並不認為自己成功。他說:「我從1978年開始學習英語,至今仍在學習,整整三十年了。要學的還有太多、太多……」
[-- 駕馭英語轉自《聯誼匯》]
========================
嘉澍外語學苑由王宗華先生十幾年前創辦於上海。
嘉澍外語學苑旨在:
研究中國英語教育的有效性;
研究中國學生各人群、各語言層次的學習效果;
對素質英語教育進行常年跟蹤實驗、實踐;
實驗、實踐、研究內容包括:
實驗、實踐、研究之方式:
十幾年來的研究結果:
興趣是出發點。大量案例證明,無論原來如何討厭英語,都有可能讓學生重新喜歡英語學習。
基礎是長期能力發展的保障。打好基礎之後,學習成績得到自然提升,且成績可以穩定保持。成績提升是學習結果,不是學習過程或目標。
閱讀是根本。學生大量閱讀,且將正式閱讀下沉到小學二三年級段。
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升。經過多年訓練,學習者興趣廣泛,綜合知識豐富,視野打開,思維多元。
各年齡段英語學習者可隨時聯繫加入嘉澍外語學苑。最早加入的學員已經升入大學,在嘉澍外語學苑學習達十年以上;最小學員為小學一年級。學員每周來嘉澍外語學苑學習兩個小時。在此之外,日常遇到的學習問題可以隨時跟老師交流溝通。
王宗華老師主講。聯繫電話/微信:1391657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