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千年的燦爛和輝煌

2020-09-04 南京英孚青少兒英語

南京英孚青少兒英語於2002年成立,18年來深耕南京。專注3-18歲孩子英語教育,英語啟蒙、英文閱讀興趣、考試學習、出國留學來英孚就夠了。我們的運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統一模式。50年專業英語教育經驗值得信賴,關注英語,關注孩子。


自古,敦煌便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是連接東西方貿易的咽喉要道。


十幾個世紀以來,

這裡匯集著來自歐洲的商品和文化,

來自印度的宗教和藝術,

來自世界各地的語言和文化,


他們在這裡與中華文化交融碰撞,

成就了敦煌的燦爛和輝煌。



莫高窟 <<<<


在敦煌東南方,鳴沙山東麓綿延一千六百多米的崖壁上,幾條長長的木質棧道曲折連接著大小不一的洞窟,石窟裡儘是與佛教相關的彩塑和壁畫。這裡便是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的莫高窟。


說起莫高窟的歷史,就要回溯到遙遠的前秦時期。公元366年,一位名叫樂樽的出家人,向西行遊時途經敦煌鳴沙山,忽然看到前方千佛沐浴在金光中,現出真容。經歷了如此神奇的景象,樂樽決定停留在此,在鳴沙山東麓開鑿了一個洞窟,用於禪坐。自此延續到宋元,歷經千年之久的營造成就了這樣莫高窟一座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裡的時尚代言人


從超短裙到喇叭褲,

從露臍衫到透視裝,

從打底褲到網格襪,

莫高窟蘊藏著無數古代服裝的流行元素。

在這個千年的時尚T臺,

輪番上演著各個時代的流行時尚。


在東千佛洞第2窟的一幅壁畫上,一位菩薩在菩提樹下起舞,她上身穿露臍緊身衫,下身是超短裙。如果仔細看,還能看到這位菩薩穿著連褲絲襪,腿上可見細細的黑色網紋。這樣的穿著既大膽,又時尚,與我們現在街上的時尚女孩毫無二致。


近一兩年,喇叭褲重回時尚圈,周圍多了許多穿喇叭褲的女孩。可是知道嗎,喇叭褲在敦煌壁畫中隨處可見。在當時,喇叭褲是伎樂天中舞伎的舞服。可以想像,當舞伎翩翩起舞,飛向上空時,喇叭褲的褲腿也隨風張開,真是「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在敦煌壁畫裡,還有七分袖緊身套裝,水藍的顏色淡雅而莊重。菱形格子上衣,袖口的設計獨特而時尚,身穿大百褶裙的貴婦們,充滿了異域風情的飄逸。跳著胡旋舞的舞伎穿著的褲裝,仔細看,不就是現在我們穿的打底褲嗎。


莫高窟裡的「美人」


人們對美的追求永無止境,

敦煌壁畫的畫師們也不例外。

他們將當時的時代和自己對美的鑑賞和追求

全然體現了在壁畫中。


01

在57號窟的《樹下說法圖》中,這一尊美麗的菩薩格外引人注目:頭輕輕歪斜,眼眉低垂,表情柔和,散發著無盡的優美和溫柔。

02

45號窟,這座顏色細膩的石窟中,正面安靜地佇立著七位佛像。其中迦葉旁邊的白色佛像歪著腦袋,左臂下垂,腰部略見內傾,充滿了女性的氣質。她的髮髻高高挽起,眼睛微張,雲眉舒展,眼含笑,看著讓人心靜。


莫高窟裡的交響樂


莫高窟中不乏描繪天國世界歌舞昇平的壁畫,

裡面自然少不了各類樂器。


據統計,莫高窟的壁畫中出現的樂器囊括了

打擊樂、吹奏樂、彈撥樂和弦樂四大類。


這些樂器交相輝映,

仿佛讓我們聽到了來自天國的華麗篇章。


在這幅壁畫中,伎樂天神豐腴飽滿,落落大方。中間的天神反彈琵琶、翩翩翻飛;周圍的天神持不同的樂器合奏,讓我們仿佛聽到了來自天國的渺渺梵音。


在敦煌佛國世界,樂器甚至不需要人來演奏,就能發出天籟之音。壁畫中,樂器好像飛天一樣,繫著絲帶飄舞,懸空排列,像是一支無人指揮的空中樂隊,天鼓自鳴。


這些大大小小的洞窟中,有或莊嚴肅穆、或慈眉善目的佛像,有色彩瑰麗、歡樂祥和的彼岸淨土,有形象生動、真實詳盡的社會生活圖,有靈動的飛天,有端莊的供養人……這裡莊嚴神秘,讓人屏息靜氣。走近它,仿佛能夠帶領我們重現昔日永恆的時光。就像世界教科文組織評價的那樣,


「As evid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t art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 the Mogao Caves are of unmatched historical value. These works provide an abundance of vivid materials depicting various aspects of medieval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rts, religion, ethnic relations, and daily dress in western China.」 (作為佛教藝術在中國西北地區發展的證據,莫高窟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這些作品提供了大量豐富的素材,生動描繪出古代中國西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民族關係、和日常服裝等各個方面的場景。)



鳴沙山和月牙泉 <


莫高窟背靠的就是著名的鳴沙山。

The Mingsha Mountain is composed of tinny hyaline sands of five different colors—red, yellow, blue, white and black, and winds its way up and down showing different shapes. Some of sand dunes stand like a golden pyramid, some lie as the fish scale, some wave like a snake.


關於鳴沙,古書有雲「傳道神沙異,暄寒也自嗚,勢疑天鼓動,殷似地雷驚,風削稜還峻,人臍刃不平」。關於沙山,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沙粒,因風吹堆積成了形態各異的沙山:有的像金字塔,有稜有角;有的像魚鱗,整齊排列;有的像蛇,蜿蜒相接。

鳴沙山

月牙泉

鳴沙山中有一汪綠洲,就是著名的月牙泉,像小孩子笑起來彎彎的眼睛,像夜晚明亮的新月。它被鳴沙山四面環繞,卻不被流沙掩埋,水面清澈如鏡。在西方的一本遊記中就曾記載月牙泉的美:All around us we saw tier on tier of lofty sand-hills, giving the lie to our quest, yet when, with a final desperate effort, we hoisted ourselves over the last ridge and looked down on what lay beyond, we saw the lake below, and its beauty was entrancing.



玉門關和陽關<


Yumen Pass was a primitively military area and part of beacon towers (烽火臺) that extended to the garrison town (有軍隊駐防的城鎮) of Loulan in Xinjiang. The jade was imported to Central Plains through this pass also, so it was named Yumen Pass. In ancient times, Yumen Pass took on a prosperous sight with the going and coming envoys and camel caravans.


說起玉門關,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那句著名的「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悲壯的《涼州詞》讓我們記住了這座古老的關塞。如今略顯蒼涼的玉門關,幾千年前卻是一派駝鈴悠悠,商使往來不決的繁榮景象。2000多年前,漢武帝為了抵禦頻繁入侵的匈奴,在敦煌修建了玉門關。之後,這裡成為了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和咽喉要道。張騫出使西域從這裡出行,李廣利將軍帶領將士從這裡出關徵伐大宛、威震西域,班超出使西域途經於此,玄奘大師西行取經也從這裡經過……新疆的和田玉石進入中原,這裡是第一道關卡,於是得名「玉門關」。


同樣在漢代建立的陽關,也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關卡。「Persuade more to make a glass of wine-jun, West of Yang Guan reason people."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的這一膾炙人口的詩句,讓陽關越來越有名。如今,這裡保留了一座烽火臺和一座高高的涼亭。站在涼亭舉目遠眺,仿佛能感受到當時人們無盡的空曠和寂寥。


雅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妙無窮,如果到過雅丹,你就會有親身體會。它在四顧茫然的戈壁灘上造就了一幅壯麗、雄渾的奇特景觀。


This unique landform was created by the sort part of the earth surface having being eroded by wind and rain, with the hard part of the rocks remaining in the desert.


雅丹是一種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風蝕地貌。在敦煌的雅丹,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創造了一座讓人們無不感嘆它神奇的石頭古城。裡面有城牆街道,有廣場雕塑,仔細辨認,能看到仿若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歡迎遊客的金獅……形象生動、惟妙惟肖。


說起敦煌,大多人腦海裡想到的是

荒無人煙的戈壁,而歷代的詩詞歌賦也賦予了敦煌一種悲壯蒼涼感。


現代人通過新媒體將它千年的文明重現昔日的燦爛和輝煌。


悠久的莫高窟,變成了「有好多好多壁畫」的「我家的書房」;


奇妙的月牙泉,「像笑起來的眼睛」,坐落在「我家的後花園」鳴沙山。


還有那奇特的雅丹,是「我家的院子」,夜幕降臨,仿佛「伸手就能摘星星」。


這些千年的文明以現代的方式共同訴說著敦煌美麗的傳奇和滄桑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千年敦煌遇上摩登時代 是誰驚豔了時光 又是誰溫柔了歲月
    千百年來,敦煌文化兼容並蓄、源遠流長。 當千年敦煌遇上摩登時代,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甜美洛麗塔 酷炫網遊 唯美國風 巴黎T臺 當方文山和韓紅遇上《王者榮耀》 跨界出一曲敦煌飛天時,就相信總有一種風格能夠驚豔到你,快擦亮你的眼睛,與我一起淪陷吧。
  • 歷史上的絲路重鎮,沉澱千年的沙漠畫廊,敦煌莫高窟的苦難與輝煌
    這個傳說中的清泉,指的就是敦煌的月牙泉。敦煌常年乾旱少雨,周圍都是無盡的沙漠與戈壁。古代人在遷徙時首先要考慮體力和存水量,如果路線選擇不當就會在途中乾渴而死。因此,擁有沙漠綠洲的敦煌就成了西域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
  • 嘉峪關市承載著過去的輝煌 也憧憬著未來的燦爛
    (原標題:嘉峪關市承載著過去的輝煌 也憧憬著未來的燦爛)
  • 絲綢之路中崛起的敦煌,在數位化的新時代重生了
    敦煌風景名勝,情侶聖地,鳴沙山月牙泉有了水源的敦煌,成了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所有的西方財富,都要先入敦煌,才能從中國購買到絲綢等物資。敦煌,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在這個聚寶盆裡,孕育出了輝煌燦爛的敦煌文化。
  • ...追夢敦煌 ——關於敦煌數字文化體驗中心策劃設計和影片腳本...
    位於中國最乾旱的地區之一,有著一個寓意「盛大、輝煌」的名字——敦煌。世界四大文明從一千多年前起、在這裡交融互鑑,孕育出盛大輝煌、流經千年的文化奇蹟。敦煌,河西走廊西端的重鎮,南枕祁連山,西接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背靠北塞山,東峙三危山。敦煌,也恰好處在古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
  • 守護千年敦煌,他只覺一生太短……
    在敦煌,時間既慷慨又奢侈對穿越時光而來的莫高窟而言千年只是一瞬而對於守護它的人來說要做成一件事,可能就是一生甚至是幾代人的傳承近日,在《國家寶藏》的舞臺上一家三代守護敦煌的故事讓不少人為之動容64年重複相同的動作
  • 千年敦煌古樂奏響音樂之都——2019年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成功舉辦
    本屆音樂會以「千年敦煌古樂奏響音樂之都」為主題,融合了敦煌古譜解譯曲目、敦煌仿製樂器演奏、敦煌壁畫元素服飾等眾多中國傳統音樂與文化元素,向中奧觀眾呈現了一場恢弘的視聽盛宴。享有「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美譽的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壓軸演唱。
  • 一封給敦煌的告白情書火了!看完才知道敦煌有多好!
    ,生我養我的地方你是遠離塵世的沙漠綠洲雄渾壯美的自然景觀令人痴醉你是瀰漫著古代和異域氣氛的世外桃源歷史悠久的藝術寶庫驚嘆世人>敦煌,讓我引以為傲的樂土你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千年的經濟往來沉澱出藝術的瑰寶
  • 「千年敦煌」打造新絲路經濟帶上的第一印象地
    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鎮正式被西北五省文化館聯盟授牌「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敦煌)基地」,同時被敦煌市委宣傳部授牌為「敦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保護基地」。  在敦煌建設新絲綢之路黃金段之際,歷史文化資源深厚、旅遊業快速崛起的敦煌再添一大型文旅產業項目——千年敦煌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體。
  • 千年文化之約:杜永衛與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金共同守藝敦煌
    8月16日晚,六桂福珠寶攜手敦煌博物館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在天貓新文創掌上博物館活動直播間開啟新品首秀,與非遺敦煌彩塑技藝傳承人杜永衛老師共同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在直播期間,杜永衛老師更是盛讚福韻·敦煌系列傳承了敦煌藝術之美,以匠心工藝傳遞千年文明的精粹。
  • 歷經兩千年,她依然光彩奪目
    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敦煌莫高窟,考察當地文物保護和研究等情況。說起敦煌,印度朋友可能有所耳聞,但對敦煌的獨特之美和歷史文化也許了解不多。在這裡,我願向大家講述我所知道的敦煌。敦煌是一片飽經歷史滄桑、古老神奇而又美麗的土地。約2000年前,東漢地理學家應劭將敦煌解釋為:「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即指盛大輝煌之地。千年時光的風雲際會,造就了這片位於中國甘肅省西部的邊塞之地雄渾壯美的自然風貌,留下了多姿多彩、絢爛奪目的文化瑰寶。位於荒漠綠洲、依山面水的莫高窟,靜靜佇立了1650餘年,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
  • 「千年萬象·敦煌文化藝術展」2019年巡展亮相臺灣
    原標題:「千年萬象·敦煌文化藝術展」2019年巡展亮相臺灣  中國甘肅網3月16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記者 施秀萍)記者從敦煌研究院獲悉,近日,由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和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千年萬象·敦煌文化藝術展
  • 飛天變身榮耀「王者」:數字文保助力敦煌「下一個千年」
    原標題:飛天變身榮耀「王者」:數字文保助力敦煌「下一個千年」   圖為由敦煌研究院和騰訊聯合出品的某款遊戲敦煌飛天主打歌《遇見飛天》截圖。 魏建軍 攝   中新網敦煌9月21日電 (記者 魏建軍)「千年敦煌與青年潮流文化碰撞,擦出新的火花,釋放出全新的文化張力。」
  • 敦煌守護神!父女兩代人紮根西北大漠,守護千年藝術
    10月9日,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節目將續寫一眼千年的國寶守護。中華文明的基因得以生生不息,背後有無數文物守護者的心血付出。在西北大漠,曾有一個名字無人不知,他就是被稱為「敦煌守護神」的常書鴻,他和女兒常沙娜兩代人畢生都奉獻給了敦煌藝術。
  • 《千年律動--敦煌壁畫裡的體育運動》專場活動在上海舉行
    《千年律動--敦煌壁畫裡的體育運動》專場活動在上海舉行
  • 傳承敦煌文化 夢幻敦煌版《生僻字》今日上線
    除此之外,「螺鈿紫檀,橐龠冶鐵」是古代的樂器和器具;「水晶夔帽,穰花翠裙」是遊戲中的裝備;「飛襳垂髾,冕旒鈸笠」中冕旒袍服本為官服,但盛唐時期敦煌地區禮制較為鬆弛,民間婚嫁有「攝盛」的習俗,新郎和新娘在舉行結婚典禮時可以超越平民身份,穿著王侯的禮服。總之,夢幻敦煌版《生僻字》每一句歌詞都極具內涵,詮釋了底蘊深厚的敦煌文化。
  • 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 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輝煌
    還有人戲謔道:把中國文物比作餃子,其皮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其餡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蔣介石去臺灣時從南京把二千多箱精選文物運往臺灣)和大英博物館。尤其是立在這裡的絕世的敦煌壁畫精品,北京故宮博物院沒有,臺北故宮博物院沒有,連現存的敦煌石窟也沒有,真為世界絕品了!你說,我能不奔大英博物館嗎?
  • 案例展示|敦煌博物館官方IP授權機構·鮮活萬物聯名輝柏嘉
    於是,輝柏嘉與敦煌博物館「在一起了」~這兩個中西方文化的結晶,相遇,相識,並一起再繪輝煌,創意打造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品,重現演繹千年文化交融之璀璨。△輝柏嘉×敦煌博物館官方IP授權機構·鮮活萬物 再繪輝煌紀念套裝創意百年,再繪輝煌輝柏嘉FaberCastell x 敦煌博物館「再繪輝煌」藝術家級彩鉛禮盒
  • 南枕祁連山,西接塔克拉瑪幹,去甘肅只去一個地方,那一定是敦煌
    大漠駝鈴吟詠的敦煌,薰沐在漢唐雄風中。雖然曾經的輝煌已經不在,但那遍地的文物遺蹟、浩繁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綠洲越發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就像一塊青翠欲滴的翡翠鑲嵌在金黃色的大漠上,更加美麗,更加輝煌。
  • 那你一定要來看看敦煌博物館的這些新形態文創!
    ,重走絲路,再現黃沙之下的民族文化之輝煌。而擁有飛天那般輕盈的身姿更是每個女孩的夢想,去年,桂格燕麥就聯合敦煌博物館官方IP授權機構·鮮活萬物推出了敦煌飛天限定禮盒。禮盒在設計上保留了飛天輕盈優美的身姿和敦煌壁畫豐富豔麗的色彩,又融入了現代元素和特徵, 古今碰撞,並發出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