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對臺軍售了!這次的裝備有點特殊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直新聞:時值中美關係複雜之際,川普團隊似乎以「權力不用,過期作廢」的節奏,加快對臺軍售步伐,昨天又傳出售2.8億美元裝備,是關於「陸區第三代通訊」的,好像不比過去的殺傷性武器敏感。您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吳健網上有個俏皮話,是說「一身腱子肉,未必就長壽」,今天的戰爭,武裝到牙齒,往往不如「武裝到大腦」,「牙齒」就是我們講的飛機飛彈這樣的殺傷性武器,而「大腦」就是「指控通電情監偵」這樣的軟信息裝備。就臺軍而言,現在跟解放軍比身材「缺鈣」,比腦子也「失聰」,一個指標就是信息電子戰,臺灣叫「資電戰」,差了一大截。

像規模最大的臺灣陸軍,到前三年才勉強換掉用了20多年的FM200旅級多波道通信車,換上「陸區延伸節點」與「延伸節點多波道天線」,當前實現了35到8公裡內的多途徑數字通信,可能效如何呢?

據我查過的資料,微波是傳輸35公裡,最大頻寬也就30兆,無線光通信傳4公裡,頻寬155兆,而無線局域是8公裡,頻寬也就15兆,和大陸比落後至少十年。面對未來高強度、多維度的軍事較量,臺軍清楚在「守勢戰略」裡,如果人家一上來就給「陸上致癱,海上致盲,空中致幻」,買了一大堆武器,就等著送去當戰利品了。

事實上,這一點也早被美國人洞察,也是為什麼美國多年來積極為臺灣「博勝」「訊聯」等等通信指揮專案勞神費心,開放出口了。但這中間是有奧妙的,美國既要用一體化指控通電去栓牢臺軍,又要防止核心機密從臺軍埠洩露給別人,更要防止「互聯互通互操作」發生敵方「特洛伊木馬」滲透問題。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美國售臺從16號數據鏈,「藍軍跟蹤系統」再到數字地圖等等,都異常小心,甚至煞費苦心地重新編寫降級版售臺的原因。

據我的觀察,此番售臺的「陸區三代通訊」應包含可與美軍同款的跳頻電臺、數據鏈、可攜式衛星終端等,必要時可與美軍聯網,大大強化臺灣軍種聯合甚至未來美臺軍事連線,其威脅要比美國售臺M1坦克要大。它的到來,將使臺軍基本形成「戰場共同態勢」,單車單兵都能為前線主官所掌握,實現靈活用兵。對於這一點,我們要有充分認識,備好相應的克制手段。

直新聞:回顧即將過去一兩年,臺灣為美國軍火商貢獻之大「世人皆知」,而美國更是靠著販賣軍火,給國際熱點澆了好幾瓢油。可問題是某些西方智庫卻有「裝睡」之嫌,偏偏這時候去給美國軍貿「洗地」。6日,瑞典和平研究所發布2019年國際軍貿調查,聲稱全球25家最大軍工企業軍品銷售額再創新高,專門提到中國「超俄趕美」,位居全球第二。您對這種說法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吳健卡拉什尼科夫說過,「武器是中性的,設計師研製的武器是用來保衛祖國,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價值。但銷售武器的政府,使用武器的個人,是否違背武器的價值取向呢?我不知道的。」

這也是我對瑞典和平研究所的回答,如果你的報告是簡單陳述,我們倒也平靜接受,可偏偏這些年,你的報告總夾雜著「不痛不癢」「不鹹不淡」的主觀分析和評價,尤其這些說辭怎麼老衝著中國來呢?

拿新出的2019年報告說,瑞典研究所還是強調了美國軍工複合體「一騎絕塵」的業績,但絕口不談美國軍火大賣背後的政策驅動和國際危害,尤其是美國不顧國與國關係準則,違背「三個聯合公報」的官方承諾,將足夠武裝兩三個中等軍事強國的武器塞給中國臺灣地區,也沒有提美國明知賣給中東協國的好多武器是人家早就「綽綽有餘」的,可照賣不誤,坐視這些國家再把美國武器轉賣給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等等反政府武裝,燒旺那裡的戰火。最典型的證據,就是應敘政府邀請反恐的俄軍,今年以來多次展示繳獲自恐怖分子的美國陶式飛彈,軍用加密電臺,它們都是美國盟友在華盛頓默許下流出去的。

殲-6戰機

再來看中國,衝1979年用1.67億美元出售埃及殲-6飛機算起,我們的軍貿走過了40年值得大書特書的光陰。直到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才變成瑞典研究所報告裡的「明星」,這除了中國軍貿額佔比的上升,更與中國綜合國力、影響力提升密切相關。就像該研究所專家韋格曼所描述的,「軍貿問題上不談中國,就像NBA不談喬丹一樣不合邏輯」。但我想問問瑞典研究所的朋友,你們是否真的「就事論事」「客觀公正」地談論中國軍貿的正常發展嗎?

事實上,中國對作為特殊商品輸出的武器裝備向來有極嚴肅的政治態度,其奉行的三原則:一是支持接受國正當防衛力、二不損害有關地區和世界和平、安全、穩定;三不幹涉接受國內政——至今沒有絲毫動搖。而且中國擁有遠比美國完備細緻的軍品出口管制法規體系,明確有關違法、違規行為處罰措施,保持對武器出口的控制力,不允許非國家實體和個人獲得中國武器,不向安理會禁運國家和地區出口軍品。

換言之,中國是在遠比美國小得多的市場上來展開軍品競爭,「義與利」兼而有之,而且任何時候「義」要重於「利」。拿中國武器最大客戶巴基斯坦來說,我就在好幾次展會上遇到巴基斯坦軍官,你知道人家怎麼說,「用到中國武器,會讓我們記起中國人民對巴基斯坦的關注和慷慨,這些武器是中國人對我們不變的友誼的最好表達。 」

至於美國武器,有位訪華的巴空軍軍官有過這樣的妙評,「美國人給我們的武器只許朝北方和東方打,可我們的主要敵人是在南方,而北方和東方要麼是穆斯林兄弟,要麼是全天候夥伴。」請大家翻翻地圖,就知道這樣的評價是多麼到位。

總之,中國軍貿是給世界和平一個「支撐」,而美國軍貿給世界和平帶來什麼呢,我想您心裡一定有了正確的答案。

相關焦點

  • 美國再度對臺軍售蔡辦發言人回應說了什麼?美國對臺軍售中方回應
    美方再度發出對臺灣發出「野戰資訊通信系統」軍售通知,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當日宣稱,這是今年第6度,也是川普總統任內第11度對臺軍售。這位發言人還表示,臺灣當局再次感謝美國政府高度重視幫助臺灣加強自衛力量。
  • 席亞洲:美國對臺軍售的「小飯館」策略
    觀察者網12月17日文章 原題:美國對臺軍售的「小飯館」策略美國國會研究機構上月底出臺了一份名為《1990年以來的美國對臺重大軍售》的研究報告。其中披露了1990年以來美國對臺軍售的詳情,並列出了未來可能對臺灣開出的「採購菜單」。
  • 專家解讀:哪些美國公司或因對臺軍售被大陸制裁
    美國計劃售臺的「佩裡」級「泰勒」號護衛艦  美國國防部「國際安全合作局」(DSCA)於17日凌晨公布總值約18.3億美元的對臺軍售詳細清單。中國外交部向美方提出抗議,並宣布中方可能會採取制裁美國對臺售武企業等反制措施。此次對臺軍售清單中的武器都涉及哪些美國公司,又有哪些企業可能會進入中國制裁名單呢?  性能不及解放軍現役裝備  從美國五角大樓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的公告來看,這次軍售主要以美軍二手武器和已售臺武器的配件及彈藥為主。2艘美國海軍退役的「佩裡」級護衛艦,價值1.9億美元。
  • 美國忙著大選,還不忘對臺軍售?
    美國加緊對臺軍售據民進黨當局防務機構透露,他們已經同美國籤署了彈藥等裝備的採購案,購買價值達到7.5億美元。臺灣媒體聲稱美國對民進黨當局進行銷售的武器裝備都是關於海軍的彈藥銷售,而先進的精確制導武器和魚雷並不在軍售的範圍內。
  • 今年第六次美對臺軍售!臺當局迫不及待出面感謝,國防部霸氣回應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在早些時候發布新聞稿表示,將對臺灣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目前根據相關數據估計,總價值為2.8億美元(約新臺幣79億元)。據悉,這是美國在2020年度第6次對臺出售武器裝備,也是川普上臺之後第11次對臺軍售。此前批准軍售案中包含6億美元的無人機、23.7億美元的魚叉反艦飛彈系統,以及18億美元飛彈軍售案等。
  • 參與對臺軍售的美國軍火商,中國如何制裁?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相比此前制裁對臺軍售的美國企業,這次中方罕見地直接點出了企業名字。美國長期對華實施武器禁運,美國公司也一直不向中國大陸出售武器,我們如何制裁?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美國第二次、川普上任後第七次對臺軍售。不過這次並不是直接對臺灣出售武器,而是對已售出的武器進行維護,可以理解為類似汽車要定期進行的維修保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美國製造的「愛國者防空飛彈」是臺軍高空層防禦的重要武器,部署在臺灣主要城市、重要軍事設施周邊。
  • 俠客島談美對臺軍售:臺灣「大選前」,美國賣武器啥意思?
    砝碼籠統地說,若把兩岸關係看作一個天平,左邊裝著「統合」,右邊裝著「對抗」,美國手裡有不少能影響平衡的砝碼,對臺軍售就是其中一個。當美國覺得兩岸走得太近,就往右邊扔砝碼,覺得兩岸關係太緊張出現危險時,又會收回砝碼。那麼,當前兩岸是什麼狀態呢?
  • 美國對臺軍售 蔡英文當局「火上澆油」中國大陸態度在這裡
    與此同時,美國拋出最新對臺軍售案,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4月中旬,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發布消息稱,美國國務院決定批准一筆新的對臺軍售,美國將繼續為在美國空軍受訓的臺空軍F-16飛行員提供訓練和後勤,整個服務預計費用為五億美元。此前臺灣當局向美方提出的F-16V戰機採購案,美方將於7月份回復是否同意。
  • 任內第11次對臺軍售,川普臨近下臺愈發「瘋狂」,蔡當局又自嗨
    自川普上任以來,蔡英文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借著美國撐腰向中國大陸發起挑戰。看似川普將臺灣當作了對抗中國大陸的底牌,可實際上,川普的本意還是為了利益。相比之前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川普在對臺軍售方面的做法更為偏激。即便到了年末,還要繼續向臺灣出售武器。
  • 【深度】美國明年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大陸要警惕什麼
    新法案包括哪些涉臺軍事條款 「2021財年國防法案把支持臺灣列為威懾中國的策略」,16日一篇美國媒體的報導直接點明美國對中國大陸打臺灣牌的意圖。報導稱,該法案支持美國繼續向臺灣出售防禦裝備,「維持臺灣必要的自我防衛能力」。
  • 美國大選後首次軍售 臺美同陣線政治意義大於防務考慮
    (摘自美國空軍官網)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繼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於美東時間7日宣布,美國國務院批准就「野戰信息通信系統」2.8億美元(約新臺幣80億元)對臺軍售案,正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這是川普總統任內第十一度、也是本年第六度對臺軍售。臺灣地區防務部門今(8日)也發新聞稿證實這項消息。
  • 川普又搞對臺軍售,兩岸關係不容美國插手
    臺灣外事部門在感謝聲明中提到,「此次對臺軍售充分展現美國政府對臺灣防務需求的高度重視,並已逐步落實對臺軍售常態化機制,使臺灣能即時獲取防衛所需裝備,有效提升嚇阻能力」。看起來,臺外事部門似乎在表達,以當前「臺美關係」的密切度,只要臺灣有需求,美國就會及時提供相應武器裝備。但事實上,這只是一條徹頭徹尾的「假消息」。
  • 從歷史看美臺軍售:自以為雙贏實為雙輸的買賣
    1982年8月17日,中美兩國籤署了「八·一七公報」,美國承諾會逐步減少對臺軍售直至最終解決問題。與此同時,為降低該公報對美臺軍售逐年制質限量的影響,美國裡根政府對臺灣口頭做出了所謂的「六大保證」,成為美臺軍售的又一藉口。「八·一七公報」無疑為徹底解決美臺軍售問題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可能。
  • 美國對臺軍售搞出「化整為零」,切香腸試探中國底線,軍火商開心提價
    在這樣的重拳出擊下美國還不收手,繼續觸碰中方底線出售察打一體無人機,除了軍火商「大賺一筆」的私心,更多體現了美國官方對臺灣問題的挑釁態度。 10月解放軍空軍實施的對臺戰備巡邏有力打擊了臺獨的氣焰 在10月,解放軍實施了常態化的空中戰備巡邏行動,依靠精湛的飛行技術和精良的裝備使得臺灣地區空軍疲於奔命,消耗大量備件和資金卻無法在同解放軍的博弈之中取得主動
  • 專家:美為何不顧大陸反對 時隔4年再對臺軍售
    資料圖:臺軍坦克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臺出售總價18.31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這是美國時隔4年再次啟動對臺灣軍售。此次對臺軍售案待美國國會通過後,可能在1個月內生效。就在美方宣布對臺軍售消息當天,我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奉命召見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李凱安,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並表示,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包括對參與此次美方向臺灣出售武器的企業實施制裁。為何美國不顧中方反對,時隔4年再次對臺軍售?面對即將到來的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此次軍售背後隱藏著美國怎樣的圖謀?
  • 「美臺軍售」蔡英文很開心?專家分析:有致命弱點
    文|快樂天使 審丨瑾函前段時間,美國對臺軍售一事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最開始,美國國務院還未批准4架無人機對臺軍售,只是傳出了點風聲的時候,民進黨當局就已經興奮不已,而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不僅連連道謝。可實際上,民進黨當局真的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嗎?
  • 美對臺「軍售」成常態,加深臺灣債務危機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近日,臺灣開始向美國「軍購」。這次購買的產品為「愛國者三型飛彈重檢測」費用為6.2億美元。臺灣在滿足各種國內支出的基礎上,向美國支出這麼大一筆資金,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美對臺「軍售」成常態,臺當「冤大頭」還得發出感謝其實美國已經不是頭一回對臺灣進行這樣的高額「軍售」了,在川普上臺後,美國對臺的「軍售」就常有發生,「對臺軍售」似乎變成常態。據悉,此次「軍售」是川普上臺後的第7次。
  • 美國再提對臺軍售 花錢買"破爛"的蔡英文又激動了
    摘要:美國時間18日下午,美國政府公布川普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報告中提到,美國將維持對臺軍售承諾。蔡辦19日上午發表聲明稱,「我們表達感謝之意」。對此,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表示,美國賣給臺灣的武器中,「破爛」式的東西比較多,這根本改變不了兩岸實力對比。
  • 俄媒評美對臺軍售:難改兩岸軍力對比,專家稱大陸應強硬對臺施壓
    在12月7日美國川普政府宣布新一輪對臺軍售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表了專欄作家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的署名文章,文章引述多位專家的話評論此次美國對臺軍售。他們強調,沒有任何美國軍事裝備能夠改變臺灣海峽有利於中國大陸的力量平衡,稱大陸有能力應對臺灣的「軍事化」問題。
  • 美國駐臺官員宣布對臺軍售,前「立委」:增加臺海風險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日前主動宣布,明年美對臺還有52億美元的軍售案,但隨後遭蔡「政府」否認。前「藍委」郭榮振表示,過去美臺軍售合作內容,沒聽說有AIT官員主動曝光,他認為,可能是川 普政府卸任前,刻意放消息讓中方誤判,或是對美國軍火商有所承諾,但無論如何,相關消息都恐怕徒增臺海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