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爭牛犢

2020-08-28 鎮紙

南安縣的董惟仁和賈懷遠兩家各有一頭母牛,又在同一個月內各自生下一隻小牛犢。兩人經常一起出去放牛,傍晚一起回家。


兩個月後,董惟仁家的母牛不幸摔死,他家的小牛犢沒有母牛哺乳,經常與賈懷遠家的母牛一起吃草,有時候也會蹭吃賈懷遠家母牛的牛乳,夜裡也常常跟著母牛回到賈懷遠家的牛欄裡。


董惟仁覺著這是佔便宜的好事,省了人工看顧又能吃到牛乳。


又過了四個月,董惟仁的小牛犢長大,他準備賣給別人,此時賈懷遠卻說:「這是我家的小牛,你怎麼敢盜走我的牛去賣?」


董惟仁說:「我家的小牛跟你家的母牛一起放牧而已,怎麼能白白佔去我的牛?」


賈懷遠說:「你連母牛都沒有,哪來的小牛?是你想冒認,還說我白佔!」


董惟仁不甘心,於是到縣衙告狀。



狀告為領佔事:董惟仁家畜養的牛母生了牛犢,牛母跌死,牛犢寄宿在賈懷遠家牛欄裡,朝夕共牧。昨天牽牛犢去賣,惡徒賈懷遠昧了良心起了霸佔的心思,說是他家牛犢。千金寄人,理難費用。一牛寄欄,公然白佔,牛犢被這樣的豪強霸佔,怎能讓人安心。乞求將牛犢判還主人,懲治刁頑。上告。


賈懷遠也到縣衙反訴。


狀訴為強買刁誣事:賈懷遠家畜養耕牛,共生二子。刁鑽惡棍董惟仁低價強買牛犢,價錢不和便妄稱是他家牛犢。不是賈懷遠家牛犢怎會在一起放牧並且同住我家牛欄?乞求詳查,剪除誣告刁風。上訴。


縣令袁老爺認為案子雖小,但也該審問明白,於是提了原、被告以及一頭母牛和兩頭小牛來到縣衙。董惟仁稱一頭小牛是他家母牛所生,賈懷遠說兩頭小牛都是他家的,但都沒有有力證據可以證明。


袁縣令說:「你二人都說小牛是自己的,又都沒有證據,那我就讓這兩頭小牛來證明到底是誰家的!」


袁縣令命人將一頭小牛拴在縣衙大堂前左邊松樹上,另一頭小牛系在右邊松樹上,並把母牛牽到中間。


母牛見到兩頭小牛被分別拴在兩邊,便向左邊的小牛跑去,舔舐著小牛,隱隱有憐愛之態,全然不顧右邊的那頭小牛。


袁縣令又命人把母牛牽到兩頭小牛中間,命令放開兩頭小牛。放開以後,左邊小牛急忙跑向母牛身邊,十分依賴眷戀。而右邊的小牛被放開後對母牛一點表示都沒有,慢慢的走向縣衙大門。


見此情形,袁縣令對董惟仁、賈懷遠二人道:「這小牛犢分明是董惟仁的,賈懷遠的母牛隻生了一個牛犢。動物也有天性,你看那母牛隻憐惜自己生的小牛,對右邊的小牛全然不顧。等到解開小牛,親生的小牛便依附自己的母親,而不是母牛生的小牛,放開以後就自顧自逃了,哪還管與它同在一欄長大的夥伴?」


袁縣令將賈懷遠了十個板子,把小牛判給董惟仁。


袁縣令判詞如下:


審得董惟仁、賈懷遠皆畜牧家也。惟仁之牛母死,而牛子寄牧於懷遠之欄,亦同儕借便之情則然。懷遠以二犢共一牛之乳,同欄經四月之久,遂因而佔之,以致訟爭。及將兩犢加,而牛母惟憐所親之子。既解挾之後,而牛子惟戀所生之母。則懷遠安得並據兩犢,同出一牛之養哉!如當日不欺心賴佔,惟仁當貼四月代牧之工。今且冒掩人物,妄指人刁,則罪已浮於勞矣。故勿計功,以酬其勞;亦勿科贓,以罰其罪。詐窮而薄懲以衍揚,小事姑免供乎紙贖。


袁縣令不以案子微小而輕忽怠慢,可見其肯定是個認真負責、眼明心亮,有能力有辦法的好官。


——END——

相關焦點

  • 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柳別駕設榜捕盜
    嘯集不義之徒,逞威恣肆;指揮無賴之黨,乘夜縱橫。舉燧而行,不憚鄰人之覺;斬關以入,盡發事主之藏。殺戮自由,猛過豺狼之勢;姦淫無忌,毒甚犬羊之兇。日甚一日而誰何,浸淫魯邦之盜蹠;三十三人而不戢,依稀梁山之宋江。盜取人於萑蒲,子太叔興徒悉殲;賊共謀於空舍,趙廣漢遣吏捕誅。如患勝殘之難,何惜無道之殺。不分首從,俱正典刑。
  • 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路縣令判盜瓜
    過了一個多月,刁啟寅在一天夜裡悄悄來到婁以濟的瓜田,把婁以濟家的瓜苗全部鋤掉,以報殺豬之恨。婁以濟不知是被誰給禍害的,於是趕往縣告狀:狀告為絕業坑命事:婁以濟以種瓜為業,一家衣食全賴於此。昨夜不知被哪個歹人全部毀壞,一顆苗也沒留下。瓜田遭受如此損失,又沒別的生計,一家老幼無以度日。祈求青天大老爺究出賊人,治罪賠償,則一家老小三餐有望不至於餓死。感激叩告。
  • 李開升丨正德刻本公案小說《包待制》殘葉考
    四個故事前後相連,除了《守定州》並非公案故事之外,其他三個故事與《百家公案》第八十二回《劾兒子為官之虐》、第八十七回《瓦盆子呌屈之異》、第八十八回《老犬變作夫主之怪》和第八十九回《劉婆子訴論猛虎》等四個公案故事對應,見下表(《包待制》明顯的訛字加圓括號,校正之字用方括號。缺字以□代之,較多者註明所缺字數)。
  • 公案小說:無能而粗暴的清官
    公案,就是官府裡的桌案。官府裡的桌案上堆滿了各種文牘,所以官方文件也叫公案。大概是在宋代,官府斷案的故事,被稱為「說公案」。公案故事源遠流長,甚至遠比「公案」這個名詞的歷史要長。先秦諸子裡就有,如《韓非子》裡講,一天鄭國的相國子產早上出門,遠遠聽到一個女人在哭,他聽了一會兒,就吩咐人去把這女人抓來,一審問,果然是個謀殺親夫的罪犯。
  • 皇明太陽能將與丹麥格蘭富建立聯合研發中心
    作為中丹雙方在新能源領域合作項目之一,丹麥格蘭富公司與中國皇明太陽能公司在節能環保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太陽能聯合研發中心,在技術交流、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合作。另外一些丹中公司分別籤署了有關柴油發動機尾氣脫硝、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生產纖維素乙醇、合作建設生態園等合作文件。
  • 「紙上考古」:包公小說背後的故事
    《四書通旨》作為《文獻通考》裡「挖掘」出來的另一種書,它的牌記上清楚地記載有「皇明龍集庚辰安正堂重新刊」。庚辰是正德十五年,《四書通旨》的版本非常符合研究者對時代的推測,恰好就在正德十六年的前一年。李開升說:「《包待制》和《四書通旨》就像同一考古坑裡發掘出來的兩件『文物』,它們的版本年代應是非常接近的,上下不會差太多。」
  • 皇明稱太陽穀成IPO中止禍首 黃鳴為個人感情致歉
    皇明股份表示,暫停第三次IPO的原因之一為非經營性資產過重,太陽穀成為黃鳴資本市場折戟的「罪魁禍首」。早在皇明初創時期,黃鳴經常因企業發展的問題前往黃勝辦公室。  黃鳴此前表示,上述言論是有人「別有用心」,將在20日召開發布會時拋出公開信等內容,但在現場會議材料中並未出現,而另一份名為《太陽能第一高端品牌自曝產業「潛規則」》的文章發放至記者手中。
  • 《黃石之爭》幕後故事
    今年夏天的熱門美劇《黃石之爭》擁有諸多吸引眼球的看點,如人物衝突、情感糾葛、牛仔、槍戰以及奧斯卡得主凱文·科斯特納。該劇講述的是一名農場主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自己土地的故事,這個農場位於蒙大拿州和黃石公園邊界,據稱是「美國最大的農場」。
  • 禪宗公案裡的邏輯自指性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歷史上的禪宗公案具有強烈的怪誕性,這不單是因為在古代,禪宗面向的對象階層多是知識分子,而淨土宗面向對象多是普羅大眾這種簡易的階層對象差異所造成的「知識隔閡」,更重要的是這種怪誕性源自禪宗公案裡提出問題的人物的邏輯性悖論,同時他們又能處在「解釋」悖論的元層級位面
  • 番位之爭又來了!古裝懸疑劇《張公案》今日官宣,引發熱議的卻是這...
    《張公案》的故事本就是雙男主的設定 上月末,井柏然突然發布的一條告別角色蘭珏的微博讓懸疑古裝劇《張公案》一下衝上了熱搜。 《張公案》的原著小說就是懸疑探案類的雙男主故事,很多粉絲也正是基於此期待它能超越去年紅到發紫的《陳情令》。在這個故事中,宋威龍飾演的張屏是一個進京參加會試的窮書生,因為缺錢他只得在街頭擺攤賣面,被同科試子鄙視,卻因一個誤會結識了主持本次科舉的禮部侍郎蘭珏(井柏然飾)。
  • 霸道的明朝,說你是「不徵之國」就不徵?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令禮部將「祖訓條章」「頒行天下諸司」,書中將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佔城國、蘇門答剌國共計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一些人認為「不徵之國」就是單純的和平、友善的外交政策,然而事實真的這樣麼?
  • 【福唐傳奇】藍縣令巧斷爭田案(上篇)
    『福唐傳奇』是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編篡的福清歷史名人與民間故事集,初衷是提供閩劇創作的素材,也冀其弘揚優良的傳統文化,立體式地體現福清的「文獻名邦」和以閩劇為主的「中國民間文化(閩劇)藝術之鄉」的稱譽。
  • 三個佛教公案:龍的存在並非傳說
    有沒有龍就像有沒有外星人一樣,似乎成了未解之謎,這就如同費米悖論,充滿了矛盾性,人們堅信它有,但很少有人證明它的真實存在性,但這種「神龍見首不見尾」觀念一直影響著中華民族!從古至今中華文明裡充滿了龍圖騰,我們被稱為「龍的傳人」,過去皇帝還被成為「真龍天子」,許多青銅器刻有龍飾,古人甚至還造有玉豬龍等,連寓言故事都有「葉公好龍」之說,可見龍文化深入骨髓。最近北京的上空出現了類似龍形的雲,更是引起了人們的好奇與議論,以為是龍的化現,後來事實證明這鬧了「烏龍」。
  • 《施公案》登陸央八黃金檔 徐潔兒好戲齊播
    《施公案》徐潔兒  搜狐娛樂訊 由華策影視出品的古裝懸疑探案大劇《新施公案》在央視一套白天檔完美收官後,又強勢登陸央視八套晚間黃金強檔《新施公案》由「皇子劫」、「天水間」、「龍鳳錯」三個單元劇組成,匯集了範明、郭珍霓、徐潔兒、姚笛等實力演員。  談起這次出演,徐潔兒笑道,自己是第一次演古裝戲,之前看了劇本就很喜歡這一系列故事,尤其喜歡《龍鳳錯》中最有戲劇張力的蘭若格格。而因為自己的角色是清代的皇族,所以劇組特地準備了十幾套華美精緻的各色服飾,讓從來沒有嘗試過古裝造型的她一次過足了格格癮。
  • 我只是說說而已,說你是「不徵之國」就不徵?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令禮部將「祖訓條章」「頒行天下諸司」,書中將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佔城國、蘇門答剌國共計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 一些人認為「不徵之國」就是單純的和平、友善的外交政策,然而事實真的這樣麼?
  • 【晚安故事】《好夥伴不要爭》
    丸子媽媽講故事《好夥伴不要爭》【加】尼古拉斯•奧爾德蘭特 / 圖文郭 靜 / 譯
  • 牛犢吞刀、羊羔臥刀阻止屠夫殺母(三則)
    牛犢趁著這個時候銜著刀來到鄰舍孫老漢家門前,用牛角頂門。孫家以種地為業,孫老漢聽到聲音出門一看,見牛犢口裡有一把刀,正在往下吞,還剩下一半,不一會兒就全吞了下去,朝著他哀號。孫老漢正為此感到驚異,這時王屠夫因找不到牛犢和刀,也跟了過來。孫老漢問明情況,才知道牛犢之所以吞刀,是不願母牛遭到宰殺。於是他問明這兩頭牛的價錢,用雙倍的錢買下,然後過去解開母牛,把它牽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