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路縣令判盜瓜

2020-09-20 鎮紙

原武縣民婁以濟以種瓜為業,瓜秧被鄰居刁啟寅家的豬給踩踏得不像樣子,受了很大損失。婁以濟氣得把豬給殺了,刁啟寅從此懷恨在心。


過了一個多月,刁啟寅在一天夜裡悄悄來到婁以濟的瓜田,把婁以濟家的瓜苗全部鋤掉,以報殺豬之恨。
婁以濟不知是被誰給禍害的,於是趕往縣告狀:
狀告為絕業坑命事:婁以濟以種瓜為業,一家衣食全賴於此。昨夜不知被哪個歹人全部毀壞,一顆苗也沒留下。瓜田遭受如此損失,又沒別的生計,一家老幼無以度日。祈求青天大老爺究出賊人,治罪賠償,則一家老小三餐有望不至於餓死。感激叩告。
當時路伯通為縣令,接了狀紙以後發現,既無盜賊姓名,又沒目擊證人,要到哪去找賊人?
路縣令仔細思索:鋤瓜肯定要用鋤頭,而瓜藤的味道是苦的,賊人鋤斷一整園的瓜秧,鋤頭刃上必然會留有苦味,從這個方面想辦法或許能找到歹人。
隨即命令捕快四人,到婁以濟住的村子裡去,只說是縣令老爺要開路迎接上司,將村裡的鋤頭全部借去一天。鋤頭柄上都要寫上自家名字,以便用後歸還。
不到半日,就將全村的鋤頭全部收了過來。



路縣令對婁以濟說:「你讓本縣替你查找毀壞瓜田的賊,你就將這些鋤頭全部舐一遍,看哪把鋤頭刃上有苦味,我便能為你抓到毀瓜田的賊。」
婁以濟聽命,挨個的舔鋤頭。有一把鋤頭上果然有苦味,鋤頭柄上寫有刁啟寅的名字。路縣令立即下令捉拿刁啟寅到衙門。
路縣令問刁啟寅:「你昨夜為何要鋤斷婁以濟整園的瓜秧?」
刁啟寅不肯承認。
路縣令:「你這廝不見棺材不掉淚。瓜藤味苦,唯獨你的鋤頭刃上是苦的,還敢說不是你?你自己去舔一舔試試,再去舐其他人的,看有苦味嗎?本縣就是用這鋤頭查找歹人,否則我直接命百姓開路便可,還用得著借你村裡的鋤頭用嗎?」
刁啟寅無法抵賴,只得叩頭伏罪。
路縣令判決:
審得刁啟寅陰鷙害物,忮仇人。瓜綿綿,方發雨中之秀;鋤頭籍籍,旋月下之根。蔓見日而焦枯,葉無霜而萎。未經黃臺之摘,瓜實已空;盡葉青門之封,東陵何望。欲獻德宗於道上,莫效忠忱;思沉鄴都之井中,那供宴賞。曾參芸而誤斷,怒觸嚴親;楚令竊於梁園,怨結鄰國。汝無利於己,惟貽害於人。一歲之胼胝空勞,數口之衣食何仰。合計贓而準竊盜,加大杖而免黥刑。
路縣令確實有辦法,從「兇器」入手,果然找到了毀瓜的賊。這案子雖小,但對小民百姓來說卻是養家餬口的大事,縣令能用心去查這種小案子,屬實難得。換了其他的官,恐怕就不管不問了。


——end——

相關焦點

  • 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柳別駕設榜捕盜
    盜風蜂起,世界變常。本月十三日夜,更深人靜,有強盜三十餘人,明火持杖闖進家門,捆了男女老幼,殺·傷人命,淫辱婢妾,勒索金銀,家裡財帛被洗劫一空。冤屈彌天,懇請緝拿盜賊正法,追回被劫財物。哭告。當時柳慶為一方父母官,接了案子詢問被劫的胡納忠:「那麼多強盜,其中就沒有一兩個認識的嗎?」胡納忠回答:「強盜們都用白布包著頭,用墨把臉塗黑,所以認不出來。
  • 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爭牛犢
    乞求將牛犢判還主人,懲治刁頑。上告。賈懷遠也到縣衙反訴。狀訴為強買刁誣事:賈懷遠家畜養耕牛,共生二子。袁縣令說:「你二人都說小牛是自己的,又都沒有證據,那我就讓這兩頭小牛來證明到底是誰家的!」袁縣令命人將一頭小牛拴在縣衙大堂前左邊松樹上,另一頭小牛系在右邊松樹上,並把母牛牽到中間。
  • 李開升丨正德刻本公案小說《包待制》殘葉考
    四個故事前後相連,除了《守定州》並非公案故事之外,其他三個故事與《百家公案》第八十二回《劾兒子為官之虐》、第八十七回《瓦盆子呌屈之異》、第八十八回《老犬變作夫主之怪》和第八十九回《劉婆子訴論猛虎》等四個公案故事對應,見下表(《包待制》明顯的訛字加圓括號,校正之字用方括號。缺字以□代之,較多者註明所缺字數)。
  • 民間故事:縣令斬欽差
    1、小縣令奮擒大欽差縣令施正遲頭戴素金頂官帽,身穿黑緞平金繡八寶鴛鴦補服,望著大堂上方「明鏡高懸」的牌匾,他心情很好。紹興師爺呂仁奉上一杯熱茶,施縣令對他說:「身為一縣之尊,地方太平,為善者多,為惡者少,實為本縣幸事!」「對對,這都是老爺您辛勤培育之果!不過今天是要忙亂些了。」師爺遞茶給縣令說。「為什麼?」
  • 李麗平:論元雜劇公案戲中「判詞」的文化形態及其史學價值
    現存元雜劇有160多種,按照其內容可以劃分為公案戲、水滸戲、兒女風情戲、度脫劇等。一般認為,公案戲是指描寫官府斷案故事的戲劇劇本。其中,參與審理的官員、圍繞審理案件而發生的故事情節、除審理官員以外的其他人物等,是公案戲的必備構成要素。
  • 【福唐傳奇】藍縣令巧斷爭田案(上篇)
    『福唐傳奇』是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編篡的福清歷史名人與民間故事集,初衷是提供閩劇創作的素材,也冀其弘揚優良的傳統文化,立體式地體現福清的「文獻名邦」和以閩劇為主的「中國民間文化(閩劇)藝術之鄉」的稱譽。
  • 審石碑奇案:客商貨物被盜,兇手成謎,縣令巧審石碑,捉住兇手
    馮縣令看了兩張訴狀,二人說的都有道理。由於賊人和贓物下落不明,只得將二人暫時收押。馮縣令又問張華客店門口有什麼東西沒有?張華說有一塊去年縣裡立的公德石碑,馮縣令沉吟半晌之後,將二人各打10大板放回家去。當天夜裡,馮縣令讓衙役去張華店門口將石碑搬進了縣衙。
  • 長舉縣和陰陽判官長舉縣令柳智感
    唐代的鬼怪小說《冥報記》中收錄有一篇描寫興州長舉縣縣令柳智感走陰入冥,夜判冥事的故事。今人王福巍據此撰寫了長篇小說《柳判傳奇》。一、興州長舉縣興州(今陝西省略陽縣),本為漢之沮縣,魏晉南北朝時,氐酋楊文度佔據沮縣武興城,建立武興國。廢帝元年(552)西魏攻滅武興國,廢東益州改設興州(治今略陽縣城),並在州之西北部地區置槃頭郡,領長舉及武世兩縣。
  • 公案小說:無能而粗暴的清官
    公案,就是官府裡的桌案。官府裡的桌案上堆滿了各種文牘,所以官方文件也叫公案。大概是在宋代,官府斷案的故事,被稱為「說公案」。公案故事源遠流長,甚至遠比「公案」這個名詞的歷史要長。先秦諸子裡就有,如《韓非子》裡講,一天鄭國的相國子產早上出門,遠遠聽到一個女人在哭,他聽了一會兒,就吩咐人去把這女人抓來,一審問,果然是個謀殺親夫的罪犯。
  • 故事:貪色的縣令
    你可能會問,書生們為什麼不把縣令送官,這樣放了,豈不便宜了他?其實,書生們何嘗不想綁了縣令送官呢,只是前文已經說了,清朝時期提倡婦女貞潔,如果將縣令送了官,按照清朝的律典,縣令輕則受杖刑,重則絞刑,那是罪有應得。但是,如此一來,農民妻子被汙辱的事也就曝光了,在吃人的禮教下,她還能活得下去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
  • 奇怪縣令的故事
    王權一看,原來這老頭就是新來的縣令張義,於是忙帶人上前表示歡迎,張義從驢背上下來,拱手說:「客套話咱就不講了,張某為了赴任趕了半天路,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不知有沒有吃的?」王權一聽,忙說酒宴早已備好。誰知張義擺了擺手,說酒宴就不吃了,隨便弄點東西,能管飽就行。新官上任不吃接風宴只吃便飯,王權做縣丞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飯後張義問王權,當地可有什麼土特產。
  • 《胭脂》描寫一個因情殺人而造成的公案故事,故事富有戲劇性
    《胭脂》是寫一個因情殺人而造成的公案故事,重點寫東昌邑宰、濟南知府、山東學使偵破此案的複雜過程。東昌邑宰宥於案情的表象,先入為主,甚至把被告秋華的謹訥、駭絕、戰慄都當作判案的根據,因此「橫加梏械」,使得哪生「不堪痛楚,以是誣服」。知縣如此,郡守亦如此,「既解郡,敲扑如.。.…是論死」,而且「往來復訊,經數官無異詞」。
  • 民間故事:假縣令替鬼申冤
    朱蒙有一個夢想就是當縣太爺,朱蒙看到縣太爺出門有轎子坐,在大堂裡威風凜凜,可一個這樣的人怎麼能當縣令呢?一日,朱蒙和幾個孩童玩遊戲,朱蒙每次都玩不過他們。朱蒙很生氣,覺得自己被欺負了,突然想到自己當不了真縣令,不如和小夥伴一起玩審案的遊戲。
  • 奇聞故事:貪色的縣令
    原本以為,錢縣令只睡一覺就完事了,誰知,錢縣令居然睡上癮了,隔幾天,就去農民屋裡,欺負一次農民的漂亮老婆。到了清朝順治六年春,錢縣令的卑劣行徑最終被幾個書生發現了。這幾個書生一番商議,決定替農民報仇,好好懲治一下這個貪色的縣令。
  • 皇明太陽能將與丹麥格蘭富建立聯合研發中心
    作為中丹雙方在新能源領域合作項目之一,丹麥格蘭富公司與中國皇明太陽能公司在節能環保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太陽能聯合研發中心,在技術交流、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合作。另外一些丹中公司分別籤署了有關柴油發動機尾氣脫硝、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生產纖維素乙醇、合作建設生態園等合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