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縣令斬欽差

2021-02-11 逗比少女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左上方的「 逗比少女」,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小縣令奮擒大欽差

縣令施正遲頭戴素金頂官帽,身穿黑緞平金繡八寶鴛鴦補服,望著大堂上方「明鏡高懸」的牌匾,他心情很好。紹興師爺呂仁奉上一杯熱茶,施縣令對他說:「身為一縣之尊,地方太平,為善者多,為惡者少,實為本縣幸事!」

「對對,這都是老爺您辛勤培育之果!不過今天是要忙亂些了。」師爺遞茶給縣令說。

「為什麼?」

「老爺可知當今西太后慈禧老佛爺御前總管安德海安公公?」

「西太后身邊紅人,權傾朝野內閣宰輔、軍機大臣見了他都恭敬七分,誰人不知?」

「這安公公奉旨採買龍袍,今日由本縣過境,鄉紳富賈已到城外十裡相迎,可您……」

縣令而露慍色:「你先生飽讀詩書,可知道大清祖制嚴禁太監出宮?何來奉旨採買?」

「是是,龍鳳袍乃是聖物,也是大清律明禁的!」

「本縣又沒有接到官文,自見怪不驚!倒要看看何人狗膽包天,敢破大清祖制招搖過市……」縣令的話音剛落,一身欽差服飾的大太監安德海,帶著一位身著四品文官彩繡雁補服,頭戴青金石頂子官帽的葉富和商人打扮長袍馬褂的李有財昂然進了縣衙正堂。

安德海用女人嗓音道:「今天就讓你這七品小吏見識見識敢違大清祖制,狗膽包天之人!」並一腳踢開了要稟報的衙役。

舉座皆驚。

四品官葉富喝道:「還不跪下?!」

師爺腿一軟就要跪下,被縣令一把拉住。安德海上前扯住縣令耳朵把他拉下公座自己穩穩地坐了上去。

縣令:「你是何人敢在公堂之上與本縣動粗?」

葉富道:「這就是奉旨欽差,當今西太后慈禧老佛爺御前大內總管安德海安公公!你還不快行大禮?!」

縣令說:「你不就是本縣那個煤老闆葉富嗎?前兩年你拜見本官,兩個鼻洞裡還滿是煤煙,怎麼如今就是四品的服飾啦?噢,我明白啦!你買了個官!你捐了個官!」

葉富很得意:「和縣太爺同朝為臣,幸甚!」

縣令:「我真想一頭撞死!看看花錢買的候補官電對我指手畫腳!」

安德海立起,他從靴頁子裡掏出幾張紙選出了一張:「葉富接旨!」葉富跪下。「實授葉富正四品道員,擇日赴京面聖領命。欽此!」

葉富:「領旨謝恩!」

縣令大怒,衝至公案前一拍驚堂木:「大膽太監!我等寒窗苦讀二十載才考得個功名,你給個官比吐口唾沫還容易!你收了多少贓銀?」

安德海大罵:「本欽差口含天憲!你他媽的不如老子的一條京巴,居然敢如此冒犯!」

「大清國二百年鐵律如山!你個太監矯旨冒欽差,這是死罪!還敢咆哮我公堂!還不從實招來?」

安大笑:「你憑什麼?」

縣令託起官印。

「憑這個?這值幾兩銀子?」安德海把縣令打倒在地,縣令用官印狂敲地面,大喊:「升堂——升堂——」眾衙役上堂,雁翅排開,剛挨了安德海一腳的捕頭張虎照安德海就是一個耳光:「聽你說話就是個太監,還裝有雞雞的孫子!」

安德海連滾帶爬又掏出一道聖旨,念:「安德海奉旨採買,沿途府道不得輕怠!……」

張虎一把奪過,交與縣令。三人仔細看過有太后龍風箋大玉璽的手諭,絕對是真。這可怎麼辦?抓還是不抓?

縣令說:「他是個幹啥的?太后老佛爺的尿壺他都天天抱著,這懿旨弄幾張還不容易?!」

和安德海同來的古董店老闆李有財此時可是條斯慢斯理地說話了:「正堂之上,慢怠、毆打欽差,這才是死罪!

安德海一腳踏在官椅上,驚堂木一拍,高喊:「刀斧手——」刀斧手應聲而上。「你個狗膽包天的芝麻綠豆官,今天我讓你全家死個來回!」丟令牌於地:「給我綁去砍了!」刀斧手把縣令拖下大堂,除去頂戴,「還有這個!」刀斧手也把張虎拿下,將二人按在地上,頭上墊了木墩子,去了大刀的紅封套子,張虎對縣令說:「老爺,咱們下去和閻王伸冤去!我還跟著您老人家!」

安德海高喊「用刑——」

2、縣太爺妙審腐敗案

大堂外應聲道:「刀下留人——」。疾步上來一位軍官,對大家一抱拳:「標下是巡撫標營把總,有巡撫大人手諭。」說著挽起縣令,交給他一封信。縣令看罷,手一甩交給了安德海,安公公一看立時面色慘白,那是巡撫丁寶楨的手諭,上面寫著:「疑安德海矯旨私自出宮,著即押送省城。」

縣令高舉手諭:「諸位看清了,這是本省巡撫丁寶楨的手諭。來人,把安德海給我拿了!」

「誰敢?」葉富叫一聲,橫在了安德海前面,安德海飛快地把一件白絹的什麼東西塞給了葉富,冷冷地說:「我倒要見識見識你們這位不知死活的丁大人。」

縣令叫李豹:「就由你將安公公送省城。」

「一路小心,千萬不可逃了!」師爺又叮囑。

見押走了安德海,四品道員葉富和古董店老闆李有財也要開溜,「慢!」縣令制止說:「給葉大人看座。我有幾句話請教這位古董店李老闆。」

李老闆:「不敢,不敢,父臺只管吩咐就是。」

縣令:「我請問你可有功名?」

師爺:「功名就是有沒有學歷。」

李有財:「小的沒有。」

師爺:「你沒有功名,按大清律在大堂之上見了朝廷命官你該下跪的,為何不跪啊?是因為你仗了安德海和葉大人的勢?!所以你不但不跪還羞辱縣令咆哮公堂?」

李有財胸脯一挺說:「師爺,都怪小的腿硬。慢說是個小小的縣衙大堂,就是知府、巡撫的大堂,俺也是不跪的!」

縣令大怒,叫人:「給我先掌嘴二十!叫他腿硬嘴也硬!」

葉富慌忙離座高叫:「且慢,且慢——年兄您有所不知,這李老闆的舅子就是吏部侍郎賽龍阿,還是不看僧面看佛面高抬貴手吧!」

縣令一面示意衙役動手,一面恍然大悟地說:「噢,你就是本縣鼎鼎大名的『京他舅』啊!怪不得你們如此近密!這和你的頂戴相關吧?」

李有財挨了打,還是直挺挺地不跪。縣令丟令牌於地:「重打二十大板來!」

師爺嚇壞了:「等等等等,老爺,不能打了,你不想一輩子不升遷吧?!」

「太監都能成欽差,煤老闆都能當這麼大的官兒!我這小官不當也罷!打!」

眾衙役把李有財按在刑架上鎖定雙手,邊打邊眾人數:「一、二……」突然一件東西從掙扎著的李有財的身上滾落在地,張虎拾起交予縣令,縣令仔細翻看後面露獰色,把冊頁藏於靴頁子中。這時李有財也告饒了:「父臺大人開恩,小的狗眼看人低。」

「你看人低?」縣令一把扯下李有財腰上的玉牌:「儉以養德,你佩這價值連城的玉牌,何德之有?如果辛勤致富,怎麼捨得就隨便掛在身上?李虎——你執這玉牌到『京他舅』家裡,先讓他老婆認準了這玉牌,然後……」縣令在張虎耳邊低語了幾句,張虎領命離衙。「押下李有財,看茶——」縣令向葉福敬茶:「下官怠慢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您說這銀子可是好東西?」

葉富大笑:「哈哈哈哈,當然啦!有銀子就有榮華富貴、有錢就有勢……」縣令將茶杯一蹴,「也就能買了這官!一但做了官,就魚肉鄉裡、盤剝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再去買更大的官!二百年的大清國呀!就這麼毀啦!」

「住嘴!我可是得官正當……」

縣令一揮手:「得官正當?我請教,買賣買賣肯定是一手錢一手貨嘍?」

葉富:「那是當然!」

縣令:「那買官呢?你剛才可是頂戴到手了,可銀子呢?你如果先付銀子,誰敢保不雞飛蛋打?!你敢跑到吏部、跑到宮裡要銀子嗎?說買官的錢付了,可官還沒給!你們一定是一手錢一手貨!本官只想知道這銀子是怎麼給的?」

「你大膽!竟敢審訊本官!」

縣令一笑:「你休得張狂,咱們就見分曉。來呀,升堂——」

「升堂——升堂——」衙役們雁翅排開:「威——武——」

葉富一跳:「你他媽的審我……」

「老爺,張虎復命。」張虎說著上堂、禮罷,起身交給縣令一個包袱。

縣令:「好,你說來!」

「嗻。李有財的老婆一見玉佩就知道我是自己人,告訴我,葉富花了八萬兩銀子買的這幅畫,已經讓安公公的親隨退了回來,銀子已交予了安公公的人帶走了。」

葉富聽了渾身亂抖,但仍強顏道:「你媽的毛驢釘馬掌——小題大做!我替安公公買畫,人家不喜歡,退回店裡取了銀子犯法了?」

縣令和師爺仔細審看了那幅畫:「這是一幅贗品,一幅贗品八萬兩銀子?!」

「呸——哪個道是八萬兩?!只有二兩!!」

「沒錯,帳冊上記的也是二兩!你,一個四品高官花二兩銀子買幅人人識得的假畫,送準?送給權傾朝野的大內總管太監安德海!!??你吃了熊心豹子膽嗎?」縣令把假畫一展逼視葉富。

「是啊!」師爺迎合道:「二兩銀子買幅畫送給人家,人家不要了,按封籤包裝的店名退還了,這,哪裡叫什麼行賄呢?!按大清律這可不是行賄,假畫也不是贓證。」

「而實際這幅畫能到手八萬兩!這叫什麼?官場上這叫『雅賄』!八萬兩啊!我這七品的縣太爺年俸也只有四十五兩白銀,大米二十石啊!再於i百年電買不起這麼個官啊!!」縣令邊說邊令李虎:「鎖拿李有財妻,令其招供畫押。你——」縣令一指葉富,「還不將買官賄官據實招來?」眾衙役齊喝:「威——武——」縣令驚堂木一拍:「來呀,大刑伺候!」

師爺慌忙上前攔住:「老爺,拿安德海,咱有巡撫手諭。可這葉富,雖是買官他也是朝廷的四品大員吶!只憑一幅畫您就動大刑,這可是拿身家性命賭輸贏啊!」

縣令從靴頁子裡掏出李有財的帳冊:「贓證俱在!這京舅子把通省官員在他店裡行賄的流水都記到這上面了!」

師爺接過讀後大驚:「啊?!這通省二百七十名在冊官員競有二百一十人都記在這帳冊上!」

葉富頑抗:「就算你有證有據,朝廷不割了我的頂子,你也休想審我!」

縣令又拍驚堂木:「呸——你這買來的狗官還敢狂吠!本縣乃進士及第的朝廷命官,雖然七品小吏但口含天憲手握生殺大權。你沒聽官場所言:殺人巡撫,破家縣令。現官不如我現管!按大清律,你夥同京舅子李有財買官賣官,這是個剮罪!」

3、良家女堂會被迷奸

大堂外一陣喧譁,李豹雙手託一婦人上堂跪下:「老爺,安德海已轉押巡撫親軍標營,丁寶楨大人已上書東宮慈安太后,請詢安德海是否奉旨出京……」

師爺:「西太后派差,丁大人向東宮太后請旨,安德海兇多吉少啊。」

縣令指著那婦人:「這?」葉富見了那女子頓時面色慘白,顫抖不止。

「這婦人不知何故就吊在大堂外的老樹上了,是標下砍了索子把她救了下來。」

縣令:「救人!」

師爺等人掐人中、灌水,終於把小女子救了過來,有衙役認得:「這是唱戲的素玉,她爹是琴師。」

那素玉醒來環顧四周,眼睛盯在了葉富身上,她掙紮起來,挪步向葉富,拼命撕咬:「禽獸——禽獸啊——我要告他!老父母!青天大老爺,我要告他!」

師爺:「你確定要告他?」

「告——告——告——!」

師爺:「大清律,你布衣百姓告官可是先有罪啦!告還是不告?」

「告——告——告——!」素玉聲竭而泣:「前天這葉大官人和古董店的京他舅李老闆在葉家堂會,民女唱罷,他倆給我和爹爹各賞了一杯酒,就是這杯酒蒙倒了我和父親,他他他先是糟蹋了民女,那李老闆又……這兩個畜生第二天扣了我爹爹,逼我到安德海的大帳裡給那個太監暖腳!如果不從就殺了我爹。民女只好屈從,被那個閹人折磨了一夜,今晨逃出,到處尋我爹爹不到,又進不得葉家,我身蒙大辱,無憑無據,更知道民告官先有了罪,所以就吊死在大堂外……」

葉富上來就打:「你個娟婦血口噴人!」

縣令一攔:「本縣倒聽得她句句是實!葉官人,那安德海送省城之時塞給了你一條白絹咱對吧?」說著劈手上前搜了出來,問素玉:「可是你的?」

「是。上面有小女子自繡的玉娘二字。」

縣令:「這就是證據了對吧?」

「是他和京他舅糟蹋民女時二人都用過,被民女收起,昨夜又被安德海奪去。」素玉掩面嚎啕。

縣令:「姓葉的你還有什麼話說?!」

「這明擺著胡言亂語!」

縣令把那白絹展開在臺上,「仵作來。」縣令取尖刀遞給仵作,仵作會意,用尖刀刺破手指,將血滴於絹上汙處。縣令說:「精血精血,不是他的就精血分離,要是他的就精血融為一體!」

仵作:「老爺請驗,不融!」

縣令將絹示與葉富,「現在該你啦!」

葉富拒驗,縣令招手衙役上前按住,刺破其指,眾人大叫:「融啦融啦!」

縣令道:「你有何話說?」

葉富嚎叫:「你這狗巫術,何以為憑!?」

師爺對縣令說:「老爺,僅憑此絹是不足定論吶!」

一時間,大堂裡鴉雀無聲。素玉一番掙扎,突然指著葉富說:「如民女能指出這畜生身體形異,可算憑證?f」

師爺:「當然!他如不佔你你何而知。」

縣令:「講!」

素玉長袖遮面:「這個牲口只有一個蛋蛋!」

葉富大罵大叫:「娼婦亂語!!無中生有!!」

縣令:「是不是亂語驗了便知,來人——」

「誰敢?」葉富一正帽子,「老子堂堂朝廷四品命官!哪個敢動?!」

縣令一拍驚堂木:「來,先去了這廝頂戴!」張虎上前去了葉寓的官帽。縣令:「扒!」

葉富還要反抗,被張虎、李豹摔倒在地,師爺、仵作等上前扒了褲子驗後報:「老爺,素玉所言確實!」

4、七品官宣判四品官

縣令:「來,大刑伺候——連那個京舅子李有財去給我一併驗過了。」

「嗻——」師爺帶眾人下。

眾衙役七手八腳把葉富用夾棍夾了。縣令剛要吩咐用刑,突然一衙役衝上大堂跪下報:「老爺,河裡撈上一具老年浮屍,並無衣著,頸上只有一枚康熙太平錢。」說著雙手遞上一枚大銅錢,素玉一看,慘叫了聲:「爹——」就昏了過去。眾人慌忙把她抬到後堂。

縣令大喊:「動刑——」

眾衙役奮力用刑,葉富慘叫:「老父母,老父母,我招我招我全招啊——」

師爺開始錄口供。一名差官昂然進了大堂:「巡撫丁寶楨憲命。」縣令率眾恭立一旁,差官:「奉東宮慈安皇太后懿旨,安德海矯旨出宮,明正典刑、就地正法。縣令施正遲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剛直不阿,著官升一級,賞單眼花翎!仍屬縣事,以祺國民。」

縣令行禮接了手諭,敬茶:「那安德海砍啦?」

「砍啦。丁大人還命曝屍三日,現在老百姓正圍觀呢。那安德海還真是個太監。這樣一來也清白了慈禧太后。」差官意味深長地說。又一指葉富:「老父臺把這麼大的官動了大刑?」

縣令拿出李有財的帳冊,遞給差官,差官覽後大驚:「這通省官員豈不是要全軍傾覆?」

「拜請您帶回省城交予撫臺大人裁奪吧。」縣令說著送差官出衙。轉身看過葉富的供詞叫:「帶人犯李有財。」李有財被押上跪下,縣令驚堂木一拍:「葉富、李有財苟同京城官吏,詭用假古董欺飾,行賄受賄,買官鬻爵,又迷姦婦女、殘害人命,稔惡貫盈,罪惡滔天!判:葉富剮刑、李有財斬,鎖拿大牢,待秋後處斬——」 「威——武——」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冤鬼奇案
    #中國民間故事河東縣令收取他人錢財,包庇真兇,隨意抓了個無辜百姓充數,現在真兇仍逍遙法外。草民久仰欽差大人的青天之名,故此今夜前來打擾,還望大人能為我做主,將真兇抓拿歸案。」林大人沉思一會,問:「既然你是被強人所害,你可認得害你之人的相貌?」冤鬼說:「害我之人雖是蒙面,但我卻看見他的手臂上有一條很長的刀疤,身上有一股豬肉味。」說完,就翻牆而去。
  • 奇怪縣令的故事
    王權一看,原來這老頭就是新來的縣令張義,於是忙帶人上前表示歡迎,張義從驢背上下來,拱手說:「客套話咱就不講了,張某為了赴任趕了半天路,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不知有沒有吃的?」王權一聽,忙說酒宴早已備好。誰知張義擺了擺手,說酒宴就不吃了,隨便弄點東西,能管飽就行。新官上任不吃接風宴只吃便飯,王權做縣丞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飯後張義問王權,當地可有什麼土特產。
  • 清朝官場上,介休縣令舉報欽差大臣,結局又是怎樣呢?
    山西一位姓林的縣令,向太原府布政使張澧中,舉報欽差大臣收受厚禮。您也知道,這欽差大臣可是個大官兒啊!怎麼一個縣令就敢舉報了呢?他們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咱們今天就來說說看。要說當時朝廷親派的欽差大臣,到了地方上,幾乎都會由東道主招待一番。當時派下去的欽差大臣有兩位,一位大學士,一位尚書,林縣令的品級照比他倆來說,就是螞蚱見黃雀,隨意叨一叨,他就死了。
  • 生死狀 民間故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每晚故事會」,再點擊「關注」
  • 民間故事:假縣令替鬼申冤
    朱蒙有一個夢想就是當縣太爺,朱蒙看到縣太爺出門有轎子坐,在大堂裡威風凜凜,可一個這樣的人怎麼能當縣令呢?一日,朱蒙和幾個孩童玩遊戲,朱蒙每次都玩不過他們。朱蒙很生氣,覺得自己被欺負了,突然想到自己當不了真縣令,不如和小夥伴一起玩審案的遊戲。
  •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路上被搶走首飾,縣令用一件布衫破了此案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3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北宋末年,江南的某個鎮子上住著一個劉員外。劉員外有一個兒子,名叫劉城。劉城在鎮子上開了一家店鋪,主賣珠寶首飾。
  • 民間故事:酒鬼縣令辦了件事,得到一個美嬌妻,還受到百姓的擁護
    明朝昭和十三年,北京城外有一個縣令叫鄭治,鄭治文武雙全,嫉惡如仇,脾氣超倔,但卻因經常醉酒,耽誤許多事。鄭治見婦人不說話,以為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就說道:「不要怕,本官乃是此地新任的縣令,有什麼苦衷只管如實道來。」
  • 民間故事:姑娘蒙羞而死,縣令卻想「和稀泥」了事,一個夢點醒他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6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講民間小故事之前,小編先跟大家講一講何為「和稀泥泥」。弄懂了「和稀泥」的引申意思,這則民間故事也就開講了:廣成縣令曹成,為官數十年,向來秉公辦事,從不「和稀泥」敷衍了事,鄉民們對他是愛戴有加。卻有一日,當朝宰相小舅子潘友在鎮子外踏青時,偶遇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潘友起了色心走上前去一把抱住那姑娘,欲要對姑娘不軌。
  • 民間故事:女子回家,被貪財圖色歹人所害,漁夫相助此案水落石出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5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金陵城外的王三和劉二,皆是漁夫。他們常常背著漁網一起去村外的大河中捕魚。一晚,王三帶著燒酒,背著漁網找到劉二,相約去村外的河中捕魚。臨行前,妻子再三囑咐:「天黑流急,注意安全,早些回家來!」
  • 在古代欽差是為皇帝辦事的,在不同的崗位上,怎樣對欽差稱呼呢?
    導語:在古代欽差是為皇帝辦事的,在不同的崗位上,怎樣對欽差稱呼呢?除頒布詔書的欽差稱為詔使,祭告嶽鎮海續、帝王陵寢、先師闕裡的欽差稱為祭告使外,對清代的其他臨時性欽差沒有專門的稱呼,但對欽差的稱呼,仍有跡可循。
  • 一刀斬 民間故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每晚故事會」,再點擊「關注」
  • 民間故事:紅衣女鬼
    這來寧縣令的妻子便是張家人,縣令自然對此事是十分上心,最終他們於一處荒廢的枯井之中找到了張翠蓮已經開始腐爛的屍體,官方憑藉著屍體手中緊緊握著的一小塊布料追查到了一個江洋大盜的頭上。縣衙拼盡全力之下,設下重重陷阱終於將這江洋大盜逮捕,三木加身之下這江洋大盜對於謀殺少女的事實供認不諱。
  • 民間故事:陰間的城隍神也回家探親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293期,陰間的城隍神也回家探親,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小故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故事:貪色的縣令
    你可能會問,書生們為什麼不把縣令送官,這樣放了,豈不便宜了他?其實,書生們何嘗不想綁了縣令送官呢,只是前文已經說了,清朝時期提倡婦女貞潔,如果將縣令送了官,按照清朝的律典,縣令輕則受杖刑,重則絞刑,那是罪有應得。但是,如此一來,農民妻子被汙辱的事也就曝光了,在吃人的禮教下,她還能活得下去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
  • 一個代表皇帝的欽差大人,竟然能被小小的芝麻官殺害
    今天小編寫的這篇文章,和一個欽差大人有關,聽名字也知道這個官職要比一個知縣高的太多了,但是一個欽差大人又怎麼可能被一個小小的知縣殺害呢。其實欽差大人這個官是非常厲害的,並不是誇張,因為這個官往往可以代表著皇帝,所以你想想,一個臣子可以代表皇帝,是多麼厲害的一個權利啊。
  • 民間故事:夢斬蛟龍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小編,謝謝。
  • 老齊講中牟故事,活著名滿天下、死後沒錢回家
    ,他為人很有個性,做事很有特色,他集文人的清高、官員的清廉、做人的耿直、平民的貧困為一身,是一位別具一格的縣令,讓印象深刻。這一天,有位欽差奉旨巡察河南,據傳這位欽差很有威勢和魄力。這天他要出動身去河南,同僚們擺酒送行。席間有人和他開玩笑說:"你這次去河南,要是能讓那位王縣令給你行跪拜之禮,那你就是真有魄力,"欽差也是素聞王學"強項令"的大名,沉吟片刻:"可以一試。"他進河南特意在中牟縣停留,按慣例,欽差到轄區,縣令必須去拜見。果然,王學見到欽差後深施一禮,只是作個大揖而已。
  • 【民間故事集】潘小蒲||鬼谷子斬鬼
    鬼谷子帶著斬鬼利劍,單人匹馬,晝夜巡遊山間村莊,數日不見魔鬼蹤影。走到小雲蒙半山腰,肚餓腸飢,人困馬乏。於是盤坐山坡,歇腳打尖。突然一陣陰風襲來, 霎時颳得石滾土飛,天昏地暗。一群魔鬼,披頭散髮,吐舌露牙,腳下踩風,頭頂罩煙,輕飄飄落於山峽,嘰嘰喳喳,一番指手畫腳,馬上七零八散,悄默默各走一方。有的藏進林中,有的攔在岔路口,有的直奔山野村莊。鬼谷子站在高處看得一清二楚, 對付的辦法想得一周二全。
  • 民間傳說故事:茶商侯
    民間故事:茶商侯明末清初,杭州有戶姓侯的人家,世代都是望族。侯老爺長得挺胖,人送綽號:胖爺。胖爺的兒子卻很瘦,人送綽號:猴少。時間一長,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知道了,給縣令寫了一封信揭發。這個縣令姓陳,素來和胖爺關係挺好,稱兄道弟。不過,那都是相互利用,是表面好,其實他對胖爺是羨慕嫉妒恨。你想想看,他一個堂堂朝廷命官,家產還不如一個經商的,日子過得還不如人家滋潤,這心裡能平衡麼?
  • 十二藝節│孟廣祿、劉桂娟、石曉亮齊聚京劇《欽差林則徐》
    作為清代著名政治家和民族英雄,林則徐廣為人知的是虎門硝煙等歷史事件,但《欽差林則徐》一劇並沒有表現他這一歷史壯舉,而是以林則徐受命赴廣東查禁鴉片途中發生的經歷為背景,以林則徐清正廉潔律己的事跡為素材。《欽差林則徐》劇照全劇通過描寫這位重任在肩的欽差輕裝簡從地上任,謝絕沿途官員的迎送禮儀,堅辭各種饋贈供給,親自趕赴水災發生地區撫恤災民,還用自己的俸銀資助災民等一系列故事,以新的視角,歌頌了林則徐清正廉潔、裕國利民、寵辱皆忘、盡瘁國事的美德,譜寫一曲愛國為民的正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