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縣令的故事

2021-02-23 淡然相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淡然相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明嘉靖年間,華陰新來了一位知縣,姓張名義。這天是張知縣赴任的日子,縣丞王權早早就領著一幹官吏,在縣衙外等候迎接。

眼見日上中天,眾人見一騎驢者悠然而來。驢上所坐之人五十來歲,穿著一身布衫,像個鄉下老頭。他眯著眼睛,在驢背上似睡非睡,樣子很是滑稽。只見隨行的僕人走上前來,施上一禮,問:「此處可是華陰縣衙?」王權點頭,那僕人便迴轉身衝驢上的人說:「大人,我們到了。」

那人張開眼睛說道:「啊,這麼快?」說著,他從行囊中取出一紙公文交給僕人,僕人再轉交給王權。王權一看,原來這老頭就是新來的縣令張義,於是忙帶人上前表示歡迎,張義從驢背上下來,拱手說:「客套話咱就不講了,張某為了赴任趕了半天路,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不知有沒有吃的?」

王權一聽,忙說酒宴早已備好。誰知張義擺了擺手,說酒宴就不吃了,隨便弄點東西,能管飽就行。

新官上任不吃接風宴只吃便飯,王權做縣丞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飯後張義問王權,當地可有什麼土特產。王權是本地人,便得意地介紹起來,說此處地域遼闊,土地肥沃,黃河到此流速放緩,形成一個天然港灣,所以這兒的鯉魚不但個大,而且肉質鮮嫩,用它熬出來的湯口味醇厚,味道特別鮮美,堪稱天下一絕。見張義有興趣,王權忙命人去捕魚做湯。不多時黃河鯉魚湯做成了,張義吃了口魚肉,又喝了口湯,果真別有風味。

王權見狀討好道:「大人,味道不錯吧?不瞞大人,這黃河鯉魚湯可是本地酒肆飯店的招牌菜,凡吃過的客人,沒有不稱讚的。」

誰知張義聽後,竟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說:「傳我的命令,從即日起禁止捕黃河鯉魚,凡有捕魚待客者,一律重罪論處。」王權驚問道:「大人,這、這是為何?」張義沉著臉說:「為什麼?難道你不知道?」王權仗膽說道:「大人,小人還真不知道。」張義冷笑道:「你不知道,那還要你這個縣丞幹什麼?」

王權一聽,當即就嚇得跪倒在地,說:「大人,小人明白,我這就去傳令禁止捕魚。」說完他爬起來,三步並作兩步就跑了出去。

過了幾天,王權陪張義考察民情,來到一片杏林。此時正是杏子成熟季節,枝頭上黃澄澄一片,掛滿了小孩拳頭大的杏子,甚是喜人。別說吃了,看上一眼,也滿口生津。

王權說,此地出產的杏子又大又甜,別地方的杏子都比不上。王權讓人摘了幾個,張義咬了一口,頓覺滋味甘甜,滿口生香。

吃完杏子,張義望著杏林,不禁搖頭嘆息:「可惜,可惜了……」王權不明白什麼意思,但因有上次的經驗,所以也不敢問。一會兒,張義開口了,說是這麼一大片良田,要種成莊稼,不知能養活多少人,隨後他讓王權令人把杏樹全部砍掉,種上莊稼。

王權雖然很氣憤,可又不敢說什麼。這位縣令太奇怪了,肯定患有什麼疾病,不然怎麼不喜歡好的東西?王權想試一下,看看這縣令到底有沒有毛病,就告訴他:當地有條河,產一種小河蝦,比黃豆大不了多少。百姓捕到小河蝦,就用醋醃起來,俗稱「醋蝦」,是吃飯下酒的好佐料。果然,張義一聽來了興趣。其實,這種河蝦個頭小,肉少,吃起來口感極差,上不了臺面,是貧寒人家的菜。富裕家庭或稍有身份的人,根本不屑吃這種東西。

王權弄來醋蝦,讓張義品嘗。張義吃了一口,初入口味道還算可以,可愈嚼愈沒味。看著張義慢慢皺起的眉頭,王權的心懸了起來。

不料張義放下筷子,竟連聲稱「好」,還要王權多多準備,以便日後待客用。王權一聽,用手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心裡嘀咕道:「完了,這縣令真有怪癖,喜壞不喜好……」漸漸地,當地百姓也知道了張義的怪癖,背地裡都叫他「怪老頭」。

第二年,欽差巡視到華陰境內,張義免不了要好生招待一番。筵席上,張義特意把「醋蝦」推薦給欽差,欽差沒吃幾口就放下了筷子。

欽差臨走前,看到大包小包的放了一車。張義討好地說都是土特產,以「醋蝦」居多,特意送給欽差的。不料欽差擺了擺手,吩咐拿下車去,說:「你們自己享用吧。」

送走了欽差,王權瞪了張義一眼,心裡說道:就你這種人,官場上還能有什麼前途?

沒過多久,張義發現本縣境內出現了大批難民。最近並無災難,怎麼會有如此多的難民呢?張義忙派人調查。不久便傳來了消息,這些難民都是從鄰縣過來的。

原來,鄰縣有座山,出產一種茶葉,能養顏健體。上次欽差去鄰縣巡視,當地縣令為討好欽差,送了許多茶葉。欽差帶回京城後,被定為貢品,朝廷便要求鄰縣上貢。

可山上的茶葉有限,貢品數目又大,縣令只好攤派到民間,交不出的一律治重罪。交不上茶葉的百姓只好背井離鄉,做了難民……

張義聞聽,不禁仰天長嘆:「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破我家啊!」

就在這時,只見王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衝著張義連連磕頭。

張義忙道:「王縣丞,你這是幹什麼,快起來。」

王權說:「大人,王權替本縣百姓給您磕頭了。只怪小人一時愚鈍,誤解了大人的良苦用心……」

張義扶起王權,說:「王縣丞能明白就好,本縣並非怕上貢,可這土特產一旦成了貢品,就得年年上貢,成了慣例,百姓哪能受得了?不如毀之以絕後患!」

後來當地百姓也都明白了張義的苦心,大為感激,還特意為張義塑了石像,據說那石像如今還在華陰老城區裡留著呢。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下面,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故事:貪色的縣令
    你可能會問,書生們為什麼不把縣令送官,這樣放了,豈不便宜了他?其實,書生們何嘗不想綁了縣令送官呢,只是前文已經說了,清朝時期提倡婦女貞潔,如果將縣令送了官,按照清朝的律典,縣令輕則受杖刑,重則絞刑,那是罪有應得。但是,如此一來,農民妻子被汙辱的事也就曝光了,在吃人的禮教下,她還能活得下去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
  • 民間故事:縣令斬欽差
    1、小縣令奮擒大欽差縣令施正遲頭戴素金頂官帽,身穿黑緞平金繡八寶鴛鴦補服,望著大堂上方「明鏡高懸」的牌匾,他心情很好。紹興師爺呂仁奉上一杯熱茶,施縣令對他說:「身為一縣之尊,地方太平,為善者多,為惡者少,實為本縣幸事!」「對對,這都是老爺您辛勤培育之果!不過今天是要忙亂些了。」師爺遞茶給縣令說。「為什麼?」
  • 民間故事:假縣令替鬼申冤
    朱蒙有一個夢想就是當縣太爺,朱蒙看到縣太爺出門有轎子坐,在大堂裡威風凜凜,可一個這樣的人怎麼能當縣令呢?一日,朱蒙和幾個孩童玩遊戲,朱蒙每次都玩不過他們。朱蒙很生氣,覺得自己被欺負了,突然想到自己當不了真縣令,不如和小夥伴一起玩審案的遊戲。
  • 奇聞故事:貪色的縣令
    原本以為,錢縣令只睡一覺就完事了,誰知,錢縣令居然睡上癮了,隔幾天,就去農民屋裡,欺負一次農民的漂亮老婆。到了清朝順治六年春,錢縣令的卑劣行徑最終被幾個書生發現了。這幾個書生一番商議,決定替農民報仇,好好懲治一下這個貪色的縣令。
  • 民間故事:姑娘蒙羞而死,縣令卻想「和稀泥」了事,一個夢點醒他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6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講民間小故事之前,小編先跟大家講一講何為「和稀泥泥」。弄懂了「和稀泥」的引申意思,這則民間故事也就開講了:廣成縣令曹成,為官數十年,向來秉公辦事,從不「和稀泥」敷衍了事,鄉民們對他是愛戴有加。卻有一日,當朝宰相小舅子潘友在鎮子外踏青時,偶遇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潘友起了色心走上前去一把抱住那姑娘,欲要對姑娘不軌。
  •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路上被搶走首飾,縣令用一件布衫破了此案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3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北宋末年,江南的某個鎮子上住著一個劉員外。劉員外有一個兒子,名叫劉城。劉城在鎮子上開了一家店鋪,主賣珠寶首飾。
  • 故事傳聞:縣令妻子出軌珠寶商人
    在北宋年間,開陽縣有個縣令叫劉正,為官倒也清廉,娶了一個妻子陳氏,長得十分漂亮。昨日,劉正突然接到朝廷聖旨,讓他前往京城述職。劉正很高興,去京城述職就意味著他即將要升官了,當下連忙收拾了一些盤纏,領了兩個下人趕往京城。再說陳氏,身邊有一個貼身丫鬟,喚作碧雲,經常領著前去不遠的碧華寺去上香。劉正離開的第三天,陳氏要去碧華寺為丈夫祈求平安,帶了碧雲來到碧華寺。
  • 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路縣令判盜瓜
    當時路伯通為縣令,接了狀紙以後發現,既無盜賊姓名,又沒目擊證人,要到哪去找賊人?路縣令仔細思索:鋤瓜肯定要用鋤頭,而瓜藤的味道是苦的,賊人鋤斷一整園的瓜秧,鋤頭刃上必然會留有苦味,從這個方面想辦法或許能找到歹人。隨即命令捕快四人,到婁以濟住的村子裡去,只說是縣令老爺要開路迎接上司,將村裡的鋤頭全部借去一天。鋤頭柄上都要寫上自家名字,以便用後歸還。
  • 民間故事:一個縣令做了城隍,四個兒子做官,他到底幹了什麼事?
    人們都感到奇怪,就問道士,道士說:」昨天晚上半夜裡,睡夢中聽見大殿上升堂的聲音。我出去一看,原來是新任的城隍爺到任了,非常威嚴莊重。我正在觀望,突然聽見大堂上傳令,叫速拿道士進來。我就被兩個差役抓了進去,跪在了大堂下。我偷偷地抬頭一看,原來是前任的許縣令,他厲聲呵斥道:你被我驅趕出境,現在看我去了,又偷偷地回來了。你以後必須安心本分,不得胡作妄為。
  • 民間故事:酒鬼縣令辦了件事,得到一個美嬌妻,還受到百姓的擁護
    明朝昭和十三年,北京城外有一個縣令叫鄭治,鄭治文武雙全,嫉惡如仇,脾氣超倔,但卻因經常醉酒,耽誤許多事。鄭治見婦人不說話,以為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就說道:「不要怕,本官乃是此地新任的縣令,有什麼苦衷只管如實道來。」
  • 《大老爺》手遊縣令遊戲玩法全集縣令貪汙盈利方法
    在大老爺手遊中縣令遊戲小夥伴們應該如何去玩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下大老爺手遊縣令錢財獲得方法一覽介紹吧,感興趣的小夥伴們速來圍觀吧~~ 大老爺手遊縣令錢財獲得方法: 一、縣令錢財獲得方法 1、縣令月工資 縣令每個月奉祿50兩黃金,每日只能早上才能夠 升堂斷案。
  • 《大老爺手遊》縣令玩法大全 縣令貪汙獲利技巧與你分享
    《大老爺手遊》縣令玩法大全 縣令貪汙獲利技巧與你分享時間:2020-03-07 16:31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老爺手遊》縣令玩法大全 縣令貪汙獲利技巧與你分享 大老爺手遊怎麼當縣令?
  • "知縣"和"縣令"有什麼區別?清代縣令權力有多大?
    古裝電視劇裡常常會出現"知縣"和"縣令"這兩個官職,這兩個官職都是一縣的行政長官,那麼它們有沒有區別呢?答案當然是有區別!那麼它們的區別在哪呢?到底"知縣"和"縣令"誰的官職更高,權利更大呢?
  • 大型廉潔川劇《草鞋縣令》在成都錦城藝術宮首演
    《草鞋縣令》以清嘉慶年間什邡縣令紀大奎的故事為素材,經藝術加工創作而成,時長約2個小時。整臺劇目通過描述紀大奎賑災救饑荒、治水患、引流民落籍什邡、教化百姓平糾紛等情節,演繹了一個睿智果敢、清廉樸實、仁德親民的「草鞋縣令」形象。
  • 長舉縣和陰陽判官長舉縣令柳智感
    唐代的鬼怪小說《冥報記》中收錄有一篇描寫興州長舉縣縣令柳智感走陰入冥,夜判冥事的故事。今人王福巍據此撰寫了長篇小說《柳判傳奇》。一、興州長舉縣興州(今陝西省略陽縣),本為漢之沮縣,魏晉南北朝時,氐酋楊文度佔據沮縣武興城,建立武興國。廢帝元年(552)西魏攻滅武興國,廢東益州改設興州(治今略陽縣城),並在州之西北部地區置槃頭郡,領長舉及武世兩縣。
  • 清朝官場上,介休縣令舉報欽差大臣,結局又是怎樣呢?
    說起聽令巷,故事就多啦,光這聽令巷名字的由來就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是當年李世民舉兵反隋,在這個巷裡給尉遲恭下過密令;有的說是尉遲恭給自己手下的兵馬巷在這個巷巷裡下過什麼打仗的手令;但這裡還有另外一個故事——唐王李世民執政後期,在全國修建 了許多廟宇,山西本是唐朝發祥之地,所以比其它地方更加一等。傳說后土廟就是那個時候修建的,修建后土廟總監工就是大名鼎鼎的尉遲恭。
  • 紀念張載誕辰一千周年 大型眉戶歷史劇《縣令張載》首演
    作為張載故裡,眉縣更是以頗具特色的眉戶表演精心推出歷史劇《縣令張載》,意在傳承張載文化的同時,弘揚張載頑強不屈的獻身精神。新編大型歷史故事劇《縣令張載》,是根據宋史中張載在陝西雲巖(今宜川縣)任縣令時賑濟災民這一歷史事實編寫。
  • 宋代案中案:貌美人妻哭亡夫,哭聲引縣令懷疑,縣令夫人被斬首
    ,於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一天晚上,縣令的夫人見狀,問縣令:「夫君這是為何事所急?」縣令就跟自己的夫人談論這起案件,縣令夫人聽後,突然跟縣令說道:「一個成年男子不可能無緣無故死亡,你可以命人仔細看看她亡夫頭頂處,是否藏有鐵釘?」第二天,縣令親自去檢驗屍體,結果真的發現一枚鐵釘釘入死者的腦袋裡,只不過鐵釘的矛頭被人鉗去,傷口藏在濃密的頭髮中,不易被人發現。
  •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 寶雞眉縣大型眉戶歷史劇《縣令張載》首演
    寶雞資訊網訊在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之際,12月11日晚,大型眉戶歷史劇《縣令張載》在寶雞眉縣人民政府禮堂迎來首演。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鳳翔郿縣(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橫渠鎮)人。作為張載故裡,眉縣更是以頗具特色的眉戶表演精心推出歷史劇《縣令張載》,旨在傳承張載文化的同時,弘揚張載頑強不屈的獻身精神。新編大型歷史故事劇《縣令張載》,是根據宋史中張載在陝西雲巖(今宜川縣)任縣令時賑濟災民這一歷史事實編寫。
  • 【福唐傳奇】藍縣令巧斷爭田案(上篇)
    『福唐傳奇』是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編篡的福清歷史名人與民間故事集,初衷是提供閩劇創作的素材,也冀其弘揚優良的傳統文化,立體式地體現福清的「文獻名邦」和以閩劇為主的「中國民間文化(閩劇)藝術之鄉」的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