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相處,最不能結交的人是什麼樣子?關於這個問題,西妹還記得網上的一個熱評:「自私的人是最不能結交的,因為自私的人,除了不會傷害他自己,其他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的確,不管是生活還是愛情,一個自私的人,都不值得你花費心思和他相處。因為這樣的人,平時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一到關鍵時刻,他們的言行就足以「一鳴驚人」!
燕子和趙伽一提出離婚時,趙伽一拉著燕子的手說:「老婆,都是我媽的錯,你別和我離婚」。
原本,燕子離婚的心並不堅定,但趙伽一說出這句話後,她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這個男人離婚。因為,在她看來,甩鍋男比媽寶男更可怕!
事情是這樣的,三年前,燕子和趙伽一結婚了。他們認識的時間不算太長,戀愛一年多就決定步入婚姻。
那時的燕子覺得趙伽一是一個能依靠的男人,因為趙伽一工作不錯,收入不錯,平時的相處中人品也不錯。大概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吧,總之,當年燕子就是看上了趙伽一,並且滿心歡喜地和趙伽一結婚了。
因為趙伽一是單親家庭,所以兩人結婚之後,趙伽一就把母親接來同住。關於和婆婆同住,燕子一開始是反對的,但在趙伽一的死磨硬泡下,她最後還是妥協了。
兩代人同住一個屋簷,加上趙伽一和母親從小又是相依為命,可想而知,之後的日子裡,婆媳矛盾肯定是少不了的。
和很多家庭一樣,婆婆對燕子的家務能力很是質疑,好像燕子在家裡不管做什麼,婆婆都覺得她做得不對。就連簡單地燉個排骨湯,婆婆都要數落燕子,說她這沒弄對那沒弄好。
婆媳之間有矛盾,燕子是能夠理解的,但她無法忍受的是,她和婆婆之間的矛盾,有很多都是趙伽一引起的。
她還記得那次她和婆婆差點動手的事情,那天燕子有事出門,便讓趙伽一幫忙看孩子。
燕子出門時,她還仿佛叮囑趙伽一,一遍又一遍給趙伽一演示要如何衝泡奶粉。水溫多少、奶粉多少、先後順序是什麼,燕子都和趙伽一說清楚了。
趙伽一也滿口答應,說一定會照顧好孩子,讓燕子不要擔心。
結果,燕子回來之後,發現孩子嚴重積食。她抱著孩子責問趙伽一怎麼回事,趙伽一卻說:「不關我的事情,我剛在打遊戲,孩子餓了我媽就幫忙衝奶粉了。你跟我說的那些,我都給我媽說了,不知道她怎麼弄的……」
趙伽一這麼說,燕子便只好去找婆婆理論,婆婆也承認是她衝泡的奶粉,她說她覺得燕子那樣衝奶粉太清了,所以她又加了兩勺!
為了這件事,燕子和婆婆差點動起手來,而趙伽一卻在一邊非常無辜,一個勁說這事跟他沒關係,他沒有餵孩子喝奶粉。
可在燕子看來,這件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趙伽一身上。但趙伽一卻始終不承認錯誤,一會把鍋甩給婆婆,一會又把鍋甩給燕子,甚至覺得燕子小題大做,孩子喝個奶粉,有什麼好緊張的。
除了這件事之外,趙伽一還做了很多甩鍋的事情,而這些甩鍋,大都引得她和婆婆大吵大鬧,矛盾不斷。
比如,趙伽一發了獎金自己把錢用了,他卻說他把錢給了婆婆;婆婆生病住院,趙伽一沒有去看婆婆,他卻說是燕子攔著他不準他去;燕子讓趙伽一洗個碗,趙伽一沒洗,卻甩鍋給朋友,說朋友和他打電話,他一忙就忘記了……
總之,趙伽一習慣了甩鍋,習慣了把責任和錯誤都推到別人身上,哪怕對方是他的母親、他的老婆、他的好友,他都會不加思考,直接甩鍋。
終於,趙伽一的不負責任,以及婆媳之間不斷惡化的關係,讓燕子再也堅持不下去了。所以,她主動和趙伽一提出了離婚,想要帶著孩子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而讓燕子沒有想到的是,面臨離婚這樣的事情,趙伽一都沒有反思他自己的錯誤,他甚至還對燕子說:「老婆,都是我媽的錯,你別和我離婚。你看這樣行不?我們不離婚,我讓我媽搬走!」
燕子對趙伽一真是心寒了,她不清楚趙伽一心裡在想什麼。可在她看來,一個為了不離婚,把責任全部推給自己母親的男人,實在太渣太可怕了……
西妹情感解讀:
「老婆,都是我媽的錯,你別和我離婚」甩鍋男比媽寶男更可怕。如果說媽寶男自私的話,我想甩鍋男則更為自私,因為媽寶男好歹是向著母親的,而甩鍋男連母親都不管不顧。
在這段婚姻裡,趙伽一可以說是沒有一點責任感的,除了沒有責任感以外,他還一直在製造婆媳矛盾,讓整個家庭雞犬不寧。
所以,西妹是贊同燕子離婚的。因為,趙伽一這樣的男人,並不能讓燕子生活得幸福,相反他的自私和自我,只會不斷傷害燕子,甚至傷害他的母親。
就像燕子最後想的那樣,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管不顧了,那麼他才是真的可怕至極。
事實就是如此,自私的人心裡是沒有別人的,哪怕那個人是他的母親、是他的愛人,他都會在關鍵時刻選擇自己,不顧對方會是怎樣的結局。
關於婚姻,很多女人都說「媽寶男」很可怕,因為媽寶男在對待女人時,就是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的。
可媽寶男和甩鍋男一比,則顯得特別遜色,畢竟甩鍋男可是連母親都能棄之不顧的。
所以,西妹想要提醒女人,考察一個男人時,不要忽略了他平日裡的一言一行。甩鍋男的口頭禪大都是「不是我的錯、我不知道、和我有關係嗎、關我什麼事」……
相處的過程中,女人一旦發現男人是一個不負責任、自私又自利的甩鍋男,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遠離、果斷止損。
最後,西妹也想要給父母提個醒: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對子女責任感的培養,千萬不要讓子女從小就養成自私自利、沒有責任感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