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閣下來到詩詞歌賦匯!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428期,每天定時更新文章,喜歡的朋友們請關注我,感謝!
李璟何人也?筆者在這就多贅述一下吧!南唐後主李煜想必大家對他並不陌生吧。來看看李煜的這首代表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下應該記起來了吧?沒錯,就是這個亡了國,還淪為了階下囚的皇帝-李煜。
而李璟就是李煜的父親,南唐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文學造詣極為深厚,尤工詞!李璟在位時也常與朝中文臣韓熙載、馮延巳等人切磋詩詞。李璟的詞,感情真摯,風格清新,對南唐詞壇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也因為李璟和李煜對詞的研究和貢獻,在唐詩日漸萎靡的境遇之下,爺倆引領了詞曲的潮流。提升了詞在文壇中的地位。尤其是後主李煜更是將原本單調的「花間詞」發展成了寓意深刻、寫作面廣闊的新題材,為之後宋詞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李璟流傳下來的詞作並不多,所傳幾首詞中,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這首《攤破浣溪沙》了。今天我們不談論爺倆的政治問題,只賞詩詞。我們來品讀一下南唐中主李璟最著名的這首詞《攤破浣溪沙》,其中的這句「小樓吹徹玉笙寒」,也成為千古名句!
攤破浣溪沙五代:李璟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幹。
從詞意來看,這首詞也當屬婉約詞作。看來這爺倆的詞風如出一撤啊!
上闕:「菡萏」指的是荷花。「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荷花落盡,荷葉凋零,香氣也消散了,一派黯然、頹敗之景。起筆就營造出了蕭瑟的氛圍。接著便是深秋的西風拂動綠水,使人愁緒滿懷。「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面對著如此頹敗、蕭瑟之景,本就年華消逝的詞人自然不肯去觀看了。
結合這段歷史來講,其實李璟在位時,南唐已經對後周俯首了,這一句「菡萏香銷翠葉殘」,是否詞人有對國家日漸頹敗的無奈寓意呢?希望讀者們評論區暢所欲言,指點一二!
下闕:雞塞,舊指雞麓塞,在陝西省。這裡泛指邊塞。從夢中醒來,窗外雨聲細細。夢中縱然美好,但所夢之人卻遠在邊塞,看不見、摸不著。這一句的描寫徒增了深深地相思之意。「小樓吹徹玉笙寒」,今夜註定無眠,那憂傷的玉笙聲嗚咽著不停,迴蕩在這座小樓之中。這一句寫出了詞人身處閣樓之中的寂寥與落寞,一個「寒」字更是將那悽涼的氛圍渲染了出來。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這兩句亦遠亦近,亦虛亦實,亦聲亦情,而且對仗工巧,被後人稱讚,也被譽為了千古名句。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幹」,獨自莫憑欄,憑欄必憂傷。詞人回想起故人舊事,不禁潸然淚下。心中積滿太多的愁怨,詞人終於在嗚咽不停的玉笙聲中將心中的愁怨釋放了出來,流成了淚人!
是家國的日漸頹敗還是那些不堪回首的過往,竟讓南唐中主李璟皇帝如此的黯然心傷?或許只有詞人自己知道吧。李璟的這一首詞作你是否喜歡?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支持!
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請幫忙點讚、轉發,謝謝朋友的鼓勵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