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是公務員的必備技能。在公務員面試中,對於該能力的考查也是相當頻繁,宣傳、調研、活動、會議等題目屢見不鮮。雖然很多考生對於這類題目非常熟悉,但是考場上的作答依然不理想:無話可說、邏輯混亂、考慮問題「馬大哈」......無亮點、無細節、無新意。可是,計劃組織協調的題目真的那麼難嗎?怎麼樣才能吸引考官的眼球呢?
(1)切割答題內容,條理化,部分化
計劃組織協調的題目,無非就是組織活動。通過我們生活中參加過的活動可知,每個活動都是一個環節接一個環節,就像九連環,一環接一環,一步接一步。所以由此,我們在作答這類題目時,要學會切割答題內容,環節化。
【例】某縣為了做好工作匯報,決定開展一次調研。具體工作是分為四個環節:
①成立調研小組,制定調研方案,
②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部署工作,
③調研數據整理並得出結果,
④調研活動的反思與總結。
【例子剖析】從上面這個例子中,相信各位考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調研活動本身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部分化的切割能讓考生在思考問題時考慮的全面,保證活動完整性,組織活動有頭有尾。
(2)內容細緻化,找準某個關鍵點,詳細說明
我經常在授課中,告訴學員一句話,計劃組織協調題目的作答,類似於寫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寫好之後,交給另外一個沒有參與過這個活動的人去組織,他能夠不加思考、按照你的方案一步一步執行就能夠達到活動效果,這樣的答題是非常好的。當然,考場上時間有限,我們不能按照現實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在考場上呈現,比如水杯的擺放方向,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細節,但是考場上,完全可以不用呈現。那呈現什麼呢?跟活動目的的達成聯繫最緊密的那個環節。
【例】部署調研的具體工作:一是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聽取專項工作情況匯報,全面把握全縣工作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差距及原因;二是現場視察。選擇3-5個與議題相關的項目現場或工作場所,深入現場、實地察看項目建設進度和工作完成情況,直觀了解存在問題和差距;三是開展問卷調查,圍繞專項調研發現的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在社會各個層面按科學的抽樣方法發放問卷調查表,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例子剖析】在上面這個例子中,比較詳細的呈現了具體調研工作的開展。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調查獲取什麼樣的信息都是一目了然,在現實生活中,相關責任人找到調研項目的責任主體,此項調研就可以順利展開,所以,各位考生在作答這類題目時,也要做到內容的細緻化。
通過以上兩點的分析,不知道有沒有引發各位考生的思考呢?我們在剛開始說到的考生在考場上無話可說,邏輯混亂,考慮問題「馬大哈」等,只要你能夠掌握並使用上面兩點小方法,我相信,考場上的計劃組織協調一定可以幫你奪取高分。